WiMAX在近期也已经完成了与未来4G标准LTE等的互联互通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88.04 KB
- 文档页数:1
WiMAX发展历程大事记 [ZT 电子工程专辑]WiMAX论坛的主席单位为英特尔公司,论坛主席由该公司的宽带无线部的行销总裁Ron Resnick担任。
领导小组由13家公司组成,包括中国的中兴通讯。
而高级会员大约有95个,包括中国的华为公司。
另外,还包括270余家的一般成员。
其中,运营商数量已经近200家,其中包括中国网通。
目前,论坛组织设立了8个工作组。
其职责为:* 技术工作组:制订一致性测试规范和确定认证服务的内容,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互操作性。
* 认证工作组:确保所有经过认证的产品能够符合论坛的标准规范,并互联互通。
* 市场营销工作组:负责推广WiMAX论坛的各个品牌以及构成BWA系统全球互操作性基础的各个标准。
* 业务提供商工作组:确保每个业务提供商的市场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 应用工作组:致力于为WiMAX定义能真正体现核心竞争力并提升技术形象的应用。
* 频谱管理工作组:推动全球范围的频谱资源分配的协调。
* 全球移动漫游工作组:推动全球范围的移动漫游业务的协调以及相关的标准规范。
* 网络工作组:负责制定IEEE 802.16标准之外的更高级网络标准。
WiMAX商用状况从全球角度来说,无论是固定WiMAX还是移动WiMAX,都已经开始了部署和测试,像英国电信、美国AT&T、韩国SKT等运营商,都已经开始部署和测试WiMAX技术。
总体上,固定WiMAX走得超前一些。
而对于移动WiMAX,在韩国发展很快。
借助于去年的APEC会议,韩国试验了该技术。
目前韩国运营商已经试验部署符合IEEE 802.16e标准的移动WiMAX,估计2007年和2008年韩国会大规模推出移动WiMAX商用。
目前,中国的华为和中兴也都参与了WiMAX产品的测试,据称已经达到商用水平。
WiMAX相关标准的演进不少人误以为WiMAX标准是由WiMAX论坛组织制订的,实际上,该论坛只是在落实IEEE的IEEE 802.16标准。
什么是WiMAX技术?WiMAX是一种基于标准的技术,可以替代现有的有线和DSL连接方式,来提供最后一英里的无线宽带接入。
WiMAX将提供固定、移动、便携形式的无线宽带连接,并最终能够在不需要直接视距基站的情况下提供移动无线宽带连接。
在典型的3到10英里半径单元部署中,获得WiMAX论坛认证的系统有望为固定和便携接入应用提供高达每信道40Mbps的容量,可以为同时支持数百使用T-1连接速度的商业用户或数千使用DSL连接速度的家庭用户的需求,并提供足够的带宽。
移动网络部署将能够在典型的(最高)3公里半径单元部署中提供高达15Mbps的容量。
WiMAX技术预期将于2006年用于笔记本电脑和PDA,从而使城区以及城市之间形成“城域地带(MetroZones)”,为用户提供便携的室外宽带无线接入。
什么是WiMax来源:中国百科知识网作者:出处:巧巧读书 2006-05-20 进入讨论组关键词:access ie opera wimax解决方案WiMAX 的全名是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将此技术与需要授权或免授权的微波设备相结合之后,由于成本较低,将扩大宽带无线市场,改善企业与服务供应商的认知度。
该技术以IEEE 802.16 的系列宽频无线标准为基础。
一如当年对提升802.11使用率有功的Wi-Fi 联盟,WiMAX 也成立了论坛,将提高大众对宽频潜力的认识,并力促供应商解决设备兼容问题,借此加速WiMAX 技术的使用率,让WiMAX 技术成为业界使用IEEE 802.16 系列宽频无线设备的标准。
虽然WiMAX 无法另辟新的市场﹙目前市面已有多种宽频无在线网方式﹚,但是有助于统一技术的规范,有了标准化的规范,就可以以量制价,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增长率。
短期而言﹙2004年﹚,WiMAX 论坛将在年底之前,着手开发认证流程,为最后一步的产品测试预作准备。
未来十年移动通信发展机遇和趋势前瞻当我们谈论未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在9月末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的开幕论坛上,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因为开幕论坛的主题正是“论道下一个十年”。
各位受邀嘉宾(软件开发商、设备商、咨询公司)纷纷就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初初听完感觉无比广阔,细细思量,却发现通信运营所能分到的价值越来越低,且移动通信从高利到低利甚至微利的越发明显。
最近听到一个词叫“数字赤字”,也就是因数字化与移动化的替代作用导致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变少,就如电商对实体商城的替代,手游对传统游戏的替代。
很不幸正处在数字赤字重灾区,OTT应用导致话音、短彩信收入的快速下降,且预计近两年趋势会进一步加速。
但相对幸运的是移动宽带的需求(数据流量需求)快速增长,结果移动运营商还能够活下去,只是与以前相比日子更为艰难。
作为通信运营商中的一员,见证了近二十年来移动通信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通信变革更是带动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技术革新的浪潮中,一直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下一个十年,我们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因为变化太快,所以很难做一个准确的。
但并不妨碍把过去与现在连成线,然后通过延长线去做各式各样的猜测。
即便无法猜测,也可以把现阶段的各种观点结论做一个总结,让大家去思考判断。
下面将从网络技术演进、物联网、云与影响这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尝试做一个回答。
一、LTE将会长期存在,ONELTE将会成为主流2014年普遍被认为是中国的元年,正式商用的第一年,全球的LTE元年应该是2010年,基本上业界普遍认可中国移动对4G的大力投入推动整个产业链向前发展。
有几个数据可以让选用TD-LTE技术的中国移动振奋一下,终于回归到主流了。
全球已经有41个TD-LTE商用网(其中18个为TD/FDD联合组网),全球150家领先运营商中超过一半会用上TD-LTE网络,全国1-8月份TD-LTE出货量达6700万部,中国移动TD-LTE用户超过4000万户。
4G LTE技术随着各种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现有的3G网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无线通信系统呈现出移动化、宽带化和IP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形势下,国际电联(ITU)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MT-Advanced,也就是我们说的4G 技术。
WiMAX、LTE和UMB是目前向4G演进的主要标准。
LTE(Long Term Evolution)同时定义了LTE FDD(Frequency Division Du plexing)和LTE 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两种方式,其中LTETDD作为T D-SCDMA向4G的演进方式,是中国移动的必然选择。
1、移动无线技术向4G演进的主要技术标准介绍WiMAX、LTE和UMB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向4G演进的主要三种技术标准。
ITU对IMT-Advanced要求的峰值速率为:(1)低速移动、热点覆盖场景下1Gbit/ s以上。
(2)高速移动、广域覆盖场景下100Mbit/s。
目前这三种标准都未达到IT U为IMT-Advanced制定的目标,因此IEEE和3GPP等各大标准组织都在积极修订各自的标准,以符合ITU-R的建议。
WiMAX是由IEEE提出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受到英特尔、思科等IT厂商的支持。
由于没有原体制的束缚,最符合宽带接入市场的需求。
采用WiMAX的运营商主要是固网运营商和新运营商,然而,这些运营商可以利用VoIP等技术,通过WiMAX网络为用户提供与蜂窝网络相同的移动语音服务。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提出的演进标准,它定义了LTE FDD 和LTE TDD两种方式。
LTEFDD受到了传统移动运营商的支持,中国移动则是LTETDD的主要支持者。
随着LTETDD技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厂商加入到LTE TDD队伍中来。
UMB(Ultra-Mobile Broadband)是3GPP2提出的超移动宽带技术,主要由美国高通公司支持,是CDMA2000系列标准的演进升级版本。
方兴未艾:移动计算技术回顾与展望郑伟农【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年(卷),期】2012(000)017【总页数】3页(P42-44)【作者】郑伟农【作者单位】新华通讯社技术局【正文语种】中文简介移动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中正在怒放的一朵技术之花,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民移动计算的时代。
那什么是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严格的定义。
笔者认为,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和设备进行数据的交互和处理均叫做移动计算。
移动计算是无线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被认为是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的四大信息技术之一。
从移动计算定义来看,移动计算要包含以下要素,1、无线通信。
2、移动设备。
3、数据的交互和处理。
无线通信顾名思义,一切不通过有形介质进行信息交互的都叫无线通信。
目前主要的无线通信信息载体有声波(超声波)、无线电磁波等,本文所述用于无线通信的主要指无线电磁波、微波和红外线。
按通信方式可分为卫星通信、广播、射频无线电(含蜂窝电话、Wi-Fi、蓝牙)、红外、微波等。
按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可分为无线全球网(WGAN)、无线城域网(W M A N)、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域网(WPAN)。
从1901年意大利人马可尼第一次使用无线电发报至今,无线通信技术可谓日新月异,移动计算也正因为无线通信的进步,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快速发展。
摩托罗拉公司于1983年建成第一个实用的使用第一代(1G)无线射频技术的蜂窝移动电话网络。
上世纪90年初期开始了第二代(2G)通信技术的研究,1996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提出了GSM Phase 2+标准,这就是现在大部分国家仍在使用的GSM 900/1800标准。
GSM Phase2+ 标准采用了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结构、智能天线、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
在GSM基础上又发展起来的GPRS/EDGE技术,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
4g通信标准4G通信标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4G通信标准作为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标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4G通信标准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对4G通信标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4G通信标准的定义。
4G通信标准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它是对3G通信标准的进一步升级和完善。
与3G相比,4G通信标准在传输速率、数据处理能力、网络覆盖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速、高质量移动通信的需求。
其次,我们来谈谈4G通信标准的特点。
首先,4G通信标准采用了全球统一的长期演进技术路径,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互操作性。
其次,4G通信标准在频谱利用、网络架构、传输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能够更好地支持大规模数据传输和高清视频通话等应用。
此外,4G通信标准还具有低延迟、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流畅的通信体验。
然后,我们来回顾一下4G通信标准的发展历程。
4G通信标准最早起源于2008年,当时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了IMT-Advanced作为4G通信标准的国际标准。
随后,3GPP组织制定了LTE-Advanced和WiMAX等技术标准,成为4G通信标准的主要技术路线。
在此基础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4G商用网络,为移动通信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4G通信标准的未来趋势。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用,4G通信标准将逐渐退出舞台,但在短期内仍将是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技术标准。
未来,4G通信标准将继续向5G 演进,不断优化网络性能,提升用户体验,为移动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4G通信标准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标准,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对于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技术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摩托罗拉公司简介摩托罗拉因在通信领域的不断创新而闻名世界。
公司开发和提供能够为用户带来移动体验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公司的产品包括通信网络设备、企业移动解决方案、数字机顶盒、电缆调制解调器、移动终端和蓝牙配件等。
摩托罗拉致力于向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下一代通信解决方案。
摩托罗拉是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拥有全球性的业务和影响力,200 7年的销售额为366亿美元。
摩托罗拉公司有三大业务集团,分别是企业移动解决方案部、宽带及移动网络事业部和移动终端事业部。
企业移动解决方案部企业移动解决方案部由政府及公共安全业务以及企业移动业务组成。
我们提供模拟及数字双向对讲系统、语音及数据通讯产品及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安装以及售后服务。
摩托罗拉政府与公共安全业务提供先进的整合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服务于关键任务领域,为公共安全、政府事务及全球企业用户的运作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提供全球领先的关键任务通信解决方案,在模拟对讲机和数字对讲机领域有70多年的经验,兼顾TETRA端到端系统构建。
摩托罗拉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技术合作伙伴,为众多关键任务客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系统。
我们有强大的无线及网络集成专家团队,非平行的服务支持网络让客户的网络投资在后续的使用中实现效用最大化。
摩托罗拉洞悉关键任务客户的通信需求,以良好的前瞻性设计为客户提供可升级的系统平台来实现安全可靠、灵活互动的现代沟通。
宽带及移动网络事业部总体定位致力于推广家庭及个人随身媒体体验,使消费者随时、随地、随心享用个性化服务。
- 协助运营商重新定义消费者的媒体消费习惯,满足消费者对“媒体移动特性”的需求。
- 摩托罗拉“媒体移动特性”这一理念是针对目前多种消费趋势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来的。
- 通过宽带无处不在、优化网络和内容到用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我们能够协助运营商为消费者带来个性化的、丰富的随身媒体体验,以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以任意设备来访问所有内容的需求。
摩托罗拉宽带及移动网络事业部旨在通过各种各样有线的和无线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例如LTE、WiMAX、GPON和机顶盒、有线调制解调器等解决方案等帮助客户和消费者实现无缝、可靠、不间断的数字娱乐、信息和通信接入。
移动WiMAX的发展现状基于IEEE802.16-2004及ETSIH IP erMAN空中接口标准的WIMAX,正在被证明是一个高性价比的替代有线和DSL服务的固定无线技术。
150多次的WiMAX试验及在五大洲的部署,清楚地证明了世界范围内对WiMAX作为固定无线服务技术的接受程度。
2005年12月,IEEE批准802.16e对802.16标准的修正成为WiMAX 演进过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为支持便携式移动服务,802.16e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必要的特点和属性,主要包括:1.25MHz~20MHz之间的具有可扩展性频道带宽的O FDMA技术;低时延、速度大于120km/h的高效率带宽切换;睡眠及不用时的模式能节省移动基站的能量消耗;在移动环境中增加了鲁棒性(robustness)的混合ARQ;支持先进的天线系统,如MIMO、时空编码以及空间多工。
凭借这些主要特点,移动WiMAX能以更高的频谱效率传输比基于CDMA 的3G技术大3倍的数据量。
一、WiMAX论坛的角色WiMAX论坛在固定WiMAX基础上已经开发了移动WiMAX系统应用框架来定义IEEE802.16e-2005标准必需和任选的功能。
这些系统框架明确说明执行一个移动WiMAX论坛认证的空中接口的必需功能。
移动WiMAX框架能使基于共同特点的架构为完全互操作的终端及基站提供基线的功能。
WiMAX论坛技术工作组于2006年2月批准了移动WIMAX系统应用框架Release-1,用来保证设备互操作性的测试,如表一所示。
这些系统框架预计将在2006年上半年中期完成,2006年年底即可获得最先认证的产品。
802.16e-2005标准为TDD和FDD提供频带低于6GHz从1.25HMz~20MHz的频率带宽。
论坛批准的Release-1SystemProfiles包括在2.3GHz,、2.5G Hz及3.5GHz频带上TDD方式的5MHz、7MHz、8.75MHz及10MHz 的频道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