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资讯系统建设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51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方案03建设思路目录CONTENTS01建设背景04建议方案建设的意义02建设背景政策背景P R O J O C T B A C K G R O U N D响应市文件精神,建设区域特色明显的电商物流园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提升物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
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
国务院明确提出,提高物流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十三五”规划清楚指明,现代物流业,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网络。
“十三五”时期,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十三五”规划,建成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行业背景P R O J O C T B A C K G R O U N D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3.7亿,较2015年增长10.2%。
80后+90后+00后用户合计占比为76.5%。
2016年,全国产业物流园区数量超过2500处,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64 家,占全国GDP比重达到25%,10家软件物流园区被确定为首批智慧物流园区试点。
随着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深入推进,智慧物流园区、中外合作产业园、产城融合示范区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不断涌现。
科技部: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自2009年以来,在北京、深圳、武汉、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涌现出创新工场、柴火空间、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天使汇、联想之星、创业家等近百家新型孵化器。
物流行业的发展机遇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农业现代化对大宗农产品物流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
顺丰速递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一、顺丰企业信息系统概况在 SF,支撑着快递业务正常运作的信息系统多达40 余个,相关IT 规章制度达数百项,1T 应用流程超过一百个,全职 IT 人员近 300 人的资讯科技本部担当着为SF 掌管IT 系统的重任。
SF 快递信息系统种类大体分为四个方面:1、营运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对对象为营运本部用户,通过此类系统可对 SF 全网的营运业务做出有效的调度配置和治理。
2、客服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对对象为客户效劳部门及其全国呼叫中心,通过与顾客的信息沟通互动,实现SF 的快速准时效劳。
3、治理报表类信息系统。
面对对象为综合本部、公共事务本部、财务本部、人力资源本部等相关部门,将其业务规划、治理方案、月度数据、日常工作信息汇总表等资料形成电子单据,统一制度标准,准时实现治理政令的上传下达,并以清楚规的形式完善报表考核制度。
4、综合类信息系统。
此类治理系统涉及到营运、客服、治理报表的三项业务类系统整合,是对前三类治理系统的业务统一合并,同时也是对前三类治理系统的有效补充。
多个业务治理系统整合统一化、集中平台化治理是SF 关注的开展重点,而综合类治理系统的研发就是做为此需求的起步。
同时,前三类治理系统中必定存在共性化、局部细化、需要多部门协力解决的业务治理需求,此时单一种类的业务治理系统就凸显出缺乏性,而统一归并于综合类治理系统中进展解决,就能够表达多种类系统整合的优势,提高协同工作处理的效率。
二、系统开发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2.1系统开发必要性快递业务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个是快件运转的速度快,另外一个特点是对快件进展全程跟踪为用户供给效劳。
业务之所以能快速运转,能在最短的时间为用户提点对点的效劳,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而且信息流必需领先于实物流。
实物流在运转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假设不能对下一个环节供给前置信息,下一个环节就很难准时有效地调配资源,如调配航空资源,车辆等运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为实物流流向下一个环节做好预备。
顺丰速递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一、顺丰企业信息系统概况在SF,支撑着快递业务正常运作的信息系统多达40余个,相关IT规章制度达数百项,1T 应用流程超过一百个,全职IT人员近300人的资讯科技本部承担着为SF掌管IT系统的重任。
SF快递信息系统种类大体分为四个方面:1、营运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营运本部用户,通过此类系统可对SF全网的营运业务做出有效的调度配置与管理。
2、客服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客户服务部门及其全国呼叫中心,通过与顾客的信息交流互动,实现SF的快速及时服务。
3、管理报表类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综合本部、公共事务本部、财务本部、人力资源本部等相关部门,将其业务规划、管理计划、月度数据、日常工作信息汇总表等资料形成电子单据,统一制度标准,及时实现管理政令的上传下达,并以清晰规范的形式完善报表考核制度。
4、综合类信息系统。
此类管理系统涉及到营运、客服、管理报表的三项业务类系统整合,就是对前三类管理系统的业务统一合并,同时也就是对前三类管理系统的有效补充。
多个业务管理系统整合统一化、集中平台化管理就是SF关注的发展重点,而综合类管理系统的研发就就是做为此需求的起步。
同时,前三类管理系统中必然存在个性化、局部细化、需要多部门协力解决的业务管理需求,此时单一种类的业务管理系统就凸显出不足性,而统一归并于综合类管理系统中进行解决,就能够体现多种类系统整合的优势,提高协同工作处理的效率。
二、系统开发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2、1系统开发必要性快递业务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个就是快件运转的速度快,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对快件进行全程跟踪为用户提供服务。
业务之所以能快速运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提点对点的服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就是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而且信息流必须领先于实物流。
实物流在运转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如果不能对下一个环节提供前置信息,下一个环节就很难及时有效地调配资源,如调配航空资源,车辆等运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为实物流流向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1.1物流中心的整体设计方案综上所述,因出版物流中心可能面临多货品,多货量,多配送地等服务要求的挑战,人工作业是无法胜任的,必须使用运算机信息治理系统来有效支持和配合整个作业过程。
在这一节,回忆出版物流中心作业的各环节,看一下出版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与货主签订服务合同后,出版物流中心就应预备内部和谐作业,专门是负责储运的部门更应就合同内有关进出存有关的差不多作业预备就绪,如有关储位的要求等。
信息治理系统也需提供基础资料治理模块,如同业务运作一样,基础资料是支持整个业务运行的基础,包括:组织的定义、各出版物流中心的基础资料、货主有关资料、和其他参照(reference)资料。
接到货主发来的进货通知后, 出版物流中心应分析要进货的货品将使用何种设备、多少的人力、进行卸货搬运,和多大的空间、存放货品于何处等规划动作。
货主进货时,一样情形下是由出版物流中心负责卸货置于进货区,进行验货作业。
完成进货验收后应依货品要求的环境,置放在货主租用的空间或是适当的储存区。
支持此过程,信息治理系统中应具备进货入库子系统。
货主能够要求出版物流中心进行存量的盘点或是为了帐物一致而进行盘点;货主也能够要求出版物流中心进行提供存量治理的服务,由出版物流中心对需补货的货品提出补货要求以备货主需要。
配合此类业务处理,信息系统中应具备存量治理子系统。
出版物流中心接到货主出货通知后, 应分析要出货的货品将使用何种设备、多少的人力, 然后进行配车、配货、拣货作业,最后装载至配送车内,运送至货主指示的送货地点。
经由上述的一连串人工作业,信息系统也必须能配合处理。
因此信息治理需要具备拣货出货子系统。
出版物流中心的另一差不多功能那么是运输,不论是对货品的配送或是提货、调拨均使用到车辆,因此对车辆的进、出状态与驾驶员的出勤均须纳入车辆治理系统,以进行必要的配车与配人的作业;物流加工是出版物流中心重要的辅助功能之一,货主可能要求出版物流中心在其货品出货前均依出货地的不同而执行不同的加工,也可能针对某一出货代为执行临时的加工;不论是何种状况均必须发出加工指示单, 说明加工的形状(组合或拆包)、加工的细节内容、计费有关的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