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测量教案2水准仪认识实训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一、前言水准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以及控制点的标高。
在工程建设、土地测绘、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加深对水准仪的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本次实训以水准仪的使用和测量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成果分析,对水准仪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学习。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水准仪的工作原理和构造;2. 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学会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4. 熟悉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
三、实训内容1. 水准仪的基本原理与构造水准仪是一种利用水平视线原理进行高程测量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水准仪中的水准管,将视线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水准仪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水准管:用于指示水平方向;- 目镜:用于观察水准尺和目标;- 物镜:用于观察地面目标;- 三脚架:用于支撑水准仪;- 水准尺:用于读取地面高程。
2. 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时,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安置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的高度,使水准仪平稳;- 对中:调整水准仪的照准器,使照准器中心对准目标点;- 整平:调整水准仪的三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实现视线水平;- 瞄准:通过目镜观察水准尺,调整水准仪的照准器,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读数: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计算高差。
3. 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高差:根据水准尺读数,计算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计算高程:根据已知点高程和计算出的高差,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校核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确保测量精度。
4. 水准测量的成果分析水准测量的成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水准测量精度分析:分析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评估测量精度;- 水准测量成果应用:将水准测量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如地形测绘、工程放样等。
四、实训过程本次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水准仪的基本原理、构造和操作方法,了解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工程测量实验与实习指导20XX年3月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一、实验准备:每实验小组的仪器工具:DS3水准仪一台、测伞一把、水准尺二把、尺垫二个、记录板(含记录纸)一块。
二.水准测量的基本操作与仪器的认识。
1.安置仪器,安置水准仪和竖立标尺。
1)水准仪的安置:水准仪安置在三脚架上。
要求是:高度适当,大致水平,稳固可靠。
2)竖立标尺:要求:一,竖直;二,稳当。
仪器安置完毕,应认识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认识标尺的刻划及读数的方法。
2.粗略整平。
1)相对转动两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水准气泡移向两脚螺旋的中间位置。
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移到圆水准器的中心。
熟练的操作,可以将上述二步骤合二而一,同时进行。
即在相对转动两个脚螺旋的同时,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3.瞄准标尺。
即瞄准后视尺,开始的瞄准工作要经历粗瞄、对光、精瞄的过程,同时应注意消除视差。
使望远镜十字丝纵丝对准标尺的中央。
4.精确整平。
转动微倾旋钮,观察符合气泡影像符合,实现望远镜视准轴精确整平。
5.读数和记录。
根据望远镜视场中十字丝横丝所截取的标尺刻划,读取该刻划的数字。
读数的方法:先小后大。
记录,按读数的先后顺序回报,回报无异议及时记录。
以上3至5步骤是观测后视尺的操作,获得一次后视读数a。
后续是观测前视尺的操作。
6.瞄准标尺,即瞄准前视尺。
一测站前、后视距基本相等,瞄准前视尺不必重新对光。
7.精确整平。
方法同4步骤。
8.读数和记录。
方法同5步骤。
三.改变仪器高法:该法在测站观测中获得一次高差观测值h'之后,变动水准仪的高度再进行二次高差观测,获得新的高差观测值h''。
具体观测步骤:1)一次观测:观测顺序为:后视距─后视读数a'─前视距─前视读数b'。
视距测量:精平后读上、下丝读数,按式(4-5)计算视距。
2)变动三脚架高度(10cm左右),重新安置水准仪。
3)二次观测:前视读数b''─后视读数a''。
实训2水准仪的使用一、目的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初步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二、内容(1)熟悉DS3或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主要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精平读数。
(3)学习水准尺的读数方法。
三、仪器及工具DS3或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1根,自备铅笔、小刀、记录板、记录表格等。
四、方法提示1.安置仪器先将仪器的三角架张开,使其高度适中(高度因人而异),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架踩实(在泥土路面或路面疏松);再开箱取出仪器(要先观察仪器的放置位置,以便于放回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对照仪器,认识仪器的部位,准星、缺口、目镜及其调节螺旋、物镜及其调节螺旋、圆水准器、管水准器(自动安平水准仪没有)、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水平和竖直方向)等,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熟悉水准尺分划注记并练习读数。
3.观测练习(1)粗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角螺旋,同时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不能同向旋转),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的位置移动;再旋转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气泡移动方向和左手大拇指的移动方向一致)。
(2)瞄准:在离仪器不远处选一点如A点,并在其上立一根水准尺;转动目镜调焦螺旋,是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缺口和准星大致对准A 点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成像清晰;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十字丝竖丝边缘或被平分;检查是否存在视差,如存在视差,要反复调节目镜调焦螺旋和物镜调焦螺旋,直至消除误差。
(3)精平(自动安平水准仪没有精平,直接读数)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左、右两个半气泡符合,左边气泡移动方向和右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从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的分划读数,分析水准尺的基本分划,读取读数。
五、注意事项(1)水准尺应专人扶持,保持竖直,尺面正对仪器。
(2)中心连接螺旋不宜拧的太紧,以防水准仪上各部螺旋操作时用力不得过猛。
一、前言水准仪是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是建筑工程、地质勘探、道路建设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水准仪的构造、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掌握水准仪的操作方法,包括安置、整平、瞄准和读数;3. 学会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4. 了解水准仪的使用注意事项,确保测量精度。
三、实训内容1. 水准仪的基本构造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管、脚螺旋、基座、水准尺等部件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水准尺,水准管用于指示水平方向,脚螺旋用于调整仪器水平,基座用于固定仪器,水准尺用于测量高差。
2. 水准仪的工作原理水准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准管中的气泡来指示水平方向。
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望远镜的视线与水准管垂直,从而实现水平视线。
通过测量水准尺上的读数,可以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差。
3. 水准仪的操作方法(1)安置仪器:将水准仪放在稳固的平台上,调整脚螺旋使仪器大致水平。
(2)整平仪器:旋转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确保仪器水平。
(3)瞄准水准尺:转动望远镜,使十字丝对准水准尺的刻度线。
(4)读数: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记录下来。
4. 高差测量(1)测量前,将水准仪放置在已知高程的控制点上。
(2)在另一控制点上,将水准尺竖立起来。
(3)瞄准水准尺,读取读数。
(4)根据两次读数,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差。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水准仪的操作方法,包括安置、整平、瞄准和读数。
3. 学会了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提高了自己的测量技能。
4. 了解了水准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如防止仪器受潮、避免震动等,以确保测量精度。
五、实训体会1. 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2.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实习报告:水准仪的认识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熟悉水准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等操作技能,进一步了解水准测量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3月5日实习地点:逸夫楼和机械楼之间的空地三、实习人员实习人员:xxx、xxx四、实习仪器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三脚架1个五、实习内容与步骤1. 安置仪器打开三脚架,将水准仪放置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高度,使水准仪保持稳定。
2. 粗略整平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确保水准仪的水平。
3. 瞄准水准尺首先,目镜对光,调整目镜焦距,使目标清晰。
然后,大致瞄准水准尺,再通过物镜对光,进行精确瞄准。
4. 读数从水准尺上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并估读出毫米数,保证每个读数均为4位数。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水准仪的结构、使用、安装和读数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对水准仪的安装要采取一丝不苟的态度,如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竖丝要对准水准尺等。
同时,我们更加熟练地掌握了水准仪的读法:从尺上可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并估读出毫米数,保证每个读数均为4位数。
在读数时,要注意观察者与水准尺的距离、观测角度等因素,避免读数误差。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水准测量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水准测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从事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们熟练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测量理论和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为我国测量事业贡献力量。
2011年蓬莱市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教案课题: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二零一一年四月课题: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实习一)课型:实习课教学目标:1、熟悉水准仪的构造、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DS3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及数据记录与计算。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程测量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1、规范操作过程,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2、团队精神教育——严谨认真、和谐沟通、团队协作。
教学难点:水准仪的使用(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教学准备:做实习任务书、校核仪器、选择场地标定A、B两点。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实践操作、小组竞赛。
课时:1课时组织教学:学生分组、发任务书、仪器。
教学过程:1、课前回顾内容:(1)、水准测量的原理。
(2)、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作用。
方法:提问——请同学说出老师所指仪器部位的名称及作用(圆水准器、目镜对光螺旋、物镜对光螺旋、水准管)。
结果: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完成教学目标1)。
2、课程导入导语:在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读数方法。
那么,应该如何使用水准仪?大家一起注意观察我的操作。
3、解读任务书(1)、强调实习目的要求(引出教学目标2)。
(2)、引导学生看方法和步骤,强调重点注意事项(下划线部分)。
(总结强调教学重点1)。
4.演示操作过程(1)、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强调重点注意问题,师生共同操作。
(2)、联系操作过程点明:团队的重要性——严谨认真、和谐沟通、团队协作(完成教学目标3)。
5、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巡回指导学生操作,培养团队精神,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出现问题。
6.组织小组竞赛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水准仪操作比赛(突破教学重点2)。
7.课堂小结公布小组竞赛结果并根据学生实践操作过程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做出客观的评价,写出总结。
8、布置作业请同学根据我们本节课完成内容,思考一下:如何利用水准仪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测出另一未知点的高程?(引出下一节实习课的教学重点)实习任务书一、目的要求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测量仪器实训篇、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水准仪的构造,熟悉水准仪的技术操作方法。
二、实验器具水准仪、水准尺、尺垫、记录板。
三、实验内容1、熟悉DS3型水准仪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2、安置和粗平水准仪。
仪器的粗略整平是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不论圆水准器在任何位置,先用任意两个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到通过圆水准器零点并垂直于这两个脚螺旋连线的方向上,如此可使仪器在这两个脚螺旋连线的方向处于水平位置。
然后单独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使原两个脚螺旋连线的垂线方向亦处于水平位置,从而使整个仪器置平。
如任有偏差可重复进行。
操作时必须记住以下三条要领:1)先旋转两个脚螺旋,然后旋转第三个脚螺旋;2)旋转两个脚螺旋时必须作相对地转动,即旋转方向应相反。
3)气泡移动的方向始终和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一致。
3、用望远镜照准水准尺,并且消除视差。
首先用望远镜对着明亮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可见。
然后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利用镜筒上的准星和照门照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尺像清晰,此时如果眼睛上下晃动,十字丝交点总是指在标尺物象的一个固定位置,即五视差现象。
如果眼睛上下晃动,十字丝横丝在标尺上错动就是有视差,说明标尺物象没有呈现在十字丝平面上。
若有视差将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消除视差时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使水准尺看得最清楚,这是如十字丝不清楚或出现重影,再旋转目镜对光螺旋,直至完全消除视差为止,最后利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精准照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水准仪。
转动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的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的影像符合。
转动微倾螺旋要稳重,慢慢地调节,避免气泡上下不停的错动。
由于圆水准器的灵敏度较低,所有用圆水准器只能使水准仪粗略的整平。
因此在每次读数前还必须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符合。
转动微倾螺旋要稳重,慢慢地调节,避免气泡上下不停的错动。
由于圆水准器的灵敏度较低,所以用圆水准器只能使水准仪粗略地整平。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水准仪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步骤,提高学生对高程测量的认识,培养其严谨的操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2023年X月X日,X大学X学院实训基地三、实训仪器与工具1. 水准仪(DS3型)1台2. 铟钢尺1套3. 脚架1个4. 记录板1块5. 记录纸若干6. 铅笔、计算器等四、实训内容与步骤1. 仪器准备与检查- 检查水准仪各部件是否完好,包括水准器、测微器、望远镜等。
- 检查铟钢尺是否干净、无锈蚀,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2. 水准仪安置与整平- 将水准仪放置在平坦地面上,调整脚螺旋使仪器大致水平。
- 调整圆水准器,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确保仪器水平。
3. 水准尺的放置与读数- 将水准尺放置在待测点处,调整尺垫使其稳固。
- 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包括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
4. 水准测量- 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已知高程点出发,依次测量各个待测点的高程。
-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水准仪的水平,避免因仪器倾斜导致的误差。
5. 数据记录与计算- 将每次测量的读数记录在记录板上,包括前视读数、后视读数、测站点高程和待测点高程。
- 根据水准测量原理,计算各待测点的高程。
6. 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计算闭合差,判断测量结果的精度。
- 如闭合差超过允许范围,进行必要的调整。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高程测量结果- 通过水准测量,成功测量了各个待测点的高程,结果如下:- A点高程:XX.XXX米- B点高程:XX.XXX米- C点高程:XX.XXX米- ...2. 闭合差分析- 本次测量的闭合差为XX.XXX米,未超过允许范围,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3. 误差分析- 本次测量过程中,主要误差来源包括:- 仪器误差:水准仪、铟钢尺等仪器的精度限制。
- 外界因素:温度、风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 操作误差:操作者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六、实训总结与体会1. 实训收获-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了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