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不让我说印尼语》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74 KB
- 文档页数:1
警惕课堂教学中隐伏的话语霸权时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已经少见,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活动景象。
师生问答、小组讨论、创作表演……学生有了很多说话的机会,再也不是等待填食的鸭子了。
但课程改革倡导的对话,不只是让学生说话这么简单,它更强调师生交流中彼此心灵的敞开与接纳。
这样看来,很多以学生主体的课堂似乎仍潜伏着严重的话语霸权。
「案例一」这是一节七年级语文公开课。
老师在引导学生读诗歌后说,同学们,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启迪我们面对生活要乐观!要坚强!而你又是如何对待生活的呢?你有没有欺骗过生活?请围绕这个话题讨论一下。
随即投影了一个仿说句式: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五分钟后学生起立发言,有的说假如你欺骗了生活,生活必会惩罚你! 有的说假如你欺骗了生活,生活会以眼泪教育你。
突然一个男生站起来老师,我不想欺骗生活,但我觉得……没等男生说完,老师亲切示意:嗯,想好了,请按老师给的句式说说看。
男生支吾了片刻,什么也没再说。
把脉:话语霸权抑制学生的言说欲望。
课堂上,老师的话好似师生心灵碰撞的触媒,一旦露出霸权色彩,学生的言说欲望很容易被抑制。
这种话语霸权有时伴随教师追求规范、欣赏精彩而出现,很具迷惑性。
如上例教师强调按自己给的句式去说。
教师力求以规范精彩的语言演练和示范引领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本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但如果将规范技巧奉为圭臬,漠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思绪萌动,就很难营造一个真正安全、亲和的交流语境,会让课堂失去很多充满灵性的表达。
或许,案例中的男孩会有一段精彩的独白?但老师及时冷静的提醒扼杀了它,让我们无从知晓。
处方: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
1.允许学生出格。
这里的格指预设和规范。
教学语言需要精心预设,更要巧妙应变。
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想说的话,再因人因言地施以语言技巧的规范训练,才能让学生明白怎样的表达更完美,也才能促进师生对话意义的不断生成。
2.珍视灵性表达。
课堂上教师的视点应从课前的教学设计转向真实灵动的现场表达。
以华丈教肓角度採讨印尼三语学枝的学校管理—以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枝为例本报告以华丈教育角度探讨印尼三语学校的管理,以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为例,探讨该学校的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泗水新中三语学校是印尼泗水市著名的三语学校,其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优良、教育理念先进,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该校的办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精通华语、印尼语和英语,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优越的语言基础。
该校的管理模式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首先,该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管理。
学校注重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选拔有经验、有素质、有激情的教师来授课。
该校还引入了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该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还注重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培养,如体育、音乐、艺术等。
该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然而,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在管理和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该校的师资体系正在建设中,存在一些师资缺口和教师流失问题,需要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其次,该校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等方面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保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泗水新中三语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和教育制度,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提高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以保持学校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
最后,我们认为,三语教育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印尼和东南亚地区将会越来越普及。
泗水新中三语学校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值得借鉴和借鉴,为其他跨语言学校建立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提供借鉴和启示。
印尼英语教育问题与前景浅析作者:耿娟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年第06期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印尼也被作为第二外语应用于教学。
但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关于印尼英语教育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也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英语的跨文化教育、印尼英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发展等方面,悉尼大学的Grace Yuwono 在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Decentralized Indonesia:Voices from the Less Privileged Schools中论述了在印尼条件较差的学校进行自主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但对印尼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缺乏分析和系统研究。
一、印尼英语教育现状与问题英语是印尼的第二语言,印尼的许多法令都是用印尼语和英语颁布的,许多官员和知识分子都会讲英语。
在印尼有两大英语日报以及一些制播英语节目的电台和电视。
在一些大城市,高档商场及酒店的指示牌及广告常使用印尼语及英语双语,有时甚至仅用英语标示。
外国电视节目和电影在印尼广受欢迎。
英文媒体通常会显示字幕,而其他语言的节目内容则用印尼语配音。
学校也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授。
1.师资问题(1)印尼英语教师的能力低在印尼一些国际标准学校,英语教师的水平也不高。
学校虽为国际标准,却往往忽视对流利英语口语的要求,因此,国际标准学校的教师和校长英语能力较低。
教育部的教育质量和师资管理主任Surya Dharma,MPA,Ph.D说,根据国际交流英语测试(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标准学校的英语教师和校长的英语水平较低。
百分之六十的教师和校长的语言能力是最低水平。
这位国家教育部主任认为,国际标准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理应具备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在印尼,有很多英语教师并不是从英语系毕业的。
我于2006年9⽉6⽇来到⼭⼝洋,在所属天主教会的私⽴⾼中Ignatius开始为期⼀年的华语⽀教⼯作。
在两个学期的教学中,我曾遇到过⼀些问题,并⼀直积极努⼒地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些感受,但是称不上经验,今天希望借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交流交流,不当之处,还望⼤家多多指正。
⼀、端正态度,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学刚到时,校长没让我马上进⼊课堂教书,⽽是⽤⼀周的时间熟悉各⽅⾯的情况。
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了解华语教学的情况。
我发现学校的华语教学缺少⼀个科学的体系。
从教材到课堂教学,从练习设计到考试评估,似乎与现代教育理论中所要求的还有⼀定的差距。
例如:学校所选择的教材中有⼤量语⾳和语法的错误,很多的表述不符合语⾔习惯;教师没有每⼀课的教学设计和具体教案;试卷的题型设计单⼀为选择题;教师给学⽣的评估过于主观等等。
正确科学的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教材的错误直接导致的是学⽣掌握错误的知识。
⽼师教学技巧和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定程度上是可以包容的。
可是⽼师教授错误的知识,这是不能原谅的,我想直接后果可以⽤误⼈⼦弟来形容吧!所以,⽼师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定要慎重,选择正规的,有权威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可能会⽐较可靠。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结果,也是课堂教学的“⾓本”,它反映了教师教学准备⼯作的情况和质量,对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标有直接影响。
它也是我们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
事实上,我们⽼师经常扮演的是演或主持⼈的⾓⾊,如果没有了“⾓本”,⼀台表演会凌乱⽆章,何来效果?所以⽆论是教学重点、难点,还是教学步骤我们都应该认真地考虑并能形成于案。
华语教学的总体⽬标是培养学⽣准确熟练地运⽤汉语进⾏交际的能⼒。
华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标是培养学⽣⽤汉语听、说、读、写的语⾔能⼒。
华语测试则是对教学情况的检验。
所以教师在命题的时候应该考虑测试的题⽬是否⽐较全⾯地反映了教学的内容。
单⼀的选择题难以考查学⽣的书写和表达能⼒。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0年,印尼某地发生了一起土地权属纠纷案。
涉案双方分别为李某和王某。
李某是该地区的一名普通农民,拥有该片土地的使用权;王某则是当地的一名开发商,意图将该地块纳入其开发项目。
由于双方对土地权属存在争议,导致案件最终诉至法院。
二、案件经过1. 纠纷起因李某自2000年起在该地块上耕种,并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然而,王某声称该地块在其家族手中已有百年历史,且拥有该地块的产权。
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2. 调解失败在纠纷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及村委会曾进行多次调解,但均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对土地权属问题争执不下,案件最终诉至法院。
3. 法院审理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调取了双方提供的证据,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家族传承证明等。
经审理,法院认为李某提供的证据更为充分,故判定李某对该地块拥有使用权。
4. 王某上诉王某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过程中,王某提供了新的证据,包括一份据称是家族传承的古老地契。
然而,法院经鉴定,认为该地契系伪造,不具备法律效力。
5. 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驳回王某的上诉,维持原判。
三、案件评析1. 法律的力量本案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格依法审查双方提供的证据,确保了判决的公正性。
在王某提供的伪造证据被鉴定为无效后,法院仍然坚持原判,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力量,确保了公正的实现。
2. 公正的胜利本案的最终判决,不仅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王某的违法行为得到了法律的制裁,起到了警示作用。
这表明,在印尼,法律是公正的,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 对类似案件的启示本案对类似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具有以下启示:(1)当事人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2)在发生纠纷时,应及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避免矛盾激化。
(3)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严格依法审查证据,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考察探析印尼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
为了让各民族孩子有机会受到平等的教育,政府设立了多种语言学校,其中包括印尼三语学校,教授印尼语、英语和中文。
这些学校不仅提供给孩子们学习一门外语的机会,而且更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印尼三语学校的教育改革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不仅决定了教学的内容,而且也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方式。
在广义上,印尼三语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知识,而中华文化作为一种总体,弥漫着睦邻友好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得极为深刻。
中华文化在印尼三语学校的体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力求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学校的课堂教学,联系实际、针对性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有自觉性的学习,提高了语言水平。
第三,学校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了和睦相处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和学习中华文化知识。
此外,教师们还利用中华元素,如庙会、节日等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在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信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实现学习的多样化,增加学习的乐趣。
本文通过对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的考察,发现学校采取的教学方法均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实施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节日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信息和知识,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华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未来,学校还可以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
综上所述,印尼三语学校的华文教学正在取得明显的进步,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并且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实施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认知,受益良多。
印尼语教程第一课作者:林建達文章来源:印尼棉蘭市菩提學校点击数:2457 更新时间:2009-9-6印尼文的基本发音法韵母:a e i o u an au ah at er en in ing is ua uang声母:b c d f g h j k l m n p r s t v w y z1.2 印尼字及其发音分割状印尼文的发音不同于英文,英文的发音,有时候看到单字以后未必会念,尤其是较为複杂的单字.但只要掌握印尼文的发音诀窍,很快就可以了解一个印尼字到底如何发音。
印尼文最大的发音窍门就是了解上面的发音表,然后学会把印尼单字分割成发音状,就会有非常简单,一学就会的感觉。
*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印尼文发音例子:kgunaanèke-gu-na-an用途perhubunganèper-hu-bung-an关係sayaèsa-ya我maluèma-lu害羞1.3相似的声母在发音表裡面,由于某一些声母本来所发出来的音就有点类似,所以带同韵母的时候,如果没有强调声母的发音,很容易造成发音模煳或不正确。
所以,在这个章节,我们挑出下面这些容易搞溷发音的声母,让大家多做练习.在发音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不要因为忽略了这个不起眼却非常重要的细节,而让别人捧腹大笑。
B和P的发音区别:Ba-Pa Be-Pe Bi-Pi Bu-PuD和T的发音区别:Da-Ta De-Te Di-Ti Du-TuG和K的发音区别:Ga-Ka Ge-Ke Gi-Ki Gu-KuM和N的发音区别:Ma-Na Me-Ne Mi-Ni Mu-NuL和R的发音区别:La-Ra Le-Re Li-Ri Lu-Ru1.4 特别的声母如1.1部分的发音表,印尼文的声母,基本上分为b c d f g h j k l m np r s t v w y其实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非常奇怪却很常用的声母存在。
像是:ny(banyak)ng(sangat)1.5 特别的韵母如表1.1,印尼文的韵母,基本上分为a e i o u an au ah at er en in ingis ua uang除了这些韵母以外,其实还有一些非常特别的韵母,像是:ak (banyak),am (ayam),ang(kangkung),il (kancil)1.6 特别的尾巴字母印尼字裡面常常会出现很多奇怪的尾巴字母,尾巴字母是甚麽呢?其实就是在字母的最后,我们只要在发音的时候把尾巴字母的声音特色也表达清楚,就完全掌握了印尼文的唸法。
分类号:H195单位代码:11057密级:公开学号:221804453120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CBI主题模式的对外汉语复习课教学设计——以印尼八华学校为例作者姓名史册指导教师李华教授学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所在二级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提交日期2021年1月13日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MasterDegreeThe Teaching Designs for Review Class Based onCBI Theme Mod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Foreign Language--Take Pahoa School as AnExampleCandidate:Ce ShiSupervisor:Hua Li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ChinaJanuary,2021摘要CBI(内容依托教学法,全称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主题模式是指以话题或主题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围绕该话题或主题组织课堂活动、进行教学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CBI主题模式的教学重视语言输出,强调学以致用。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借助此理论进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文对印尼八华学校复习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后认为这种传统的复习模式缺少真实的目的语情景,整个复习体系较为松散,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笔者针对现存的问题,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依据CBI主题模式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以“美食”、“春节”、“气候”为主题的三个教学设计。
文章用访谈法、归纳法、内省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反思,认为CBI主题教学模式和对外汉语复习课的结合让复习更具有系统性,能够丰富课堂形式,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语言与内容的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校长不让我说印尼语》案例分析
案例概括
在印尼的一所小学中校长要求汉语老师用全中文上一到四年级的口语课。
第一次课老师遇到了一些困难,还多次使用印尼语进行解释。
为了做好教学安排,上课时不使用印尼语,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做了一些改进,成功的克服了困难,达到了在课堂上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汉语环境的目的。
案例分析
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遇到了学生课堂指令听不懂,新词无法理解等问题。
老师为了做好教学安排,避免对印尼语的使用,仔细研究教材,每次备课前都会根据综合课的进度来调整口语课的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对学生已经理解输入的知识进行操练,让他们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
不但避免了使用学生的母语进行解释,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和记忆。
并且充分准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用直观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不能使用实物的时候也可以用图片代替,方便教学。
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常用课堂用语教给学生,学生记住以后,老师可以大大减少学生母语的使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老师根据课本组织课堂游戏并设置奖励机制,在娱乐的同时进行口语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学生开始做游戏以前,老师做一些必要的演示,用示范和演示代替语言,更加简单明了。
老师设计的课堂活动虽然很有趣味性,但却忽略了练习的重要性,每个活动只练习一遍就结束了。
例如老师在二年级的口语课上做的一个拿东西进行叙述的游戏。
老师准备了一个包,里面装了本书、一本词典、一个钱包、一包糖、一朵红花、一支铅笔、一把勺子、一把叉子、一双筷子、一部手机等物品。
老师教完这些东西的名称以后,让学生摸出一样东西并进行陈述。
这个游戏很有趣味性,但是老师只做了一遍就结束了。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老师可以将这个游戏进行一些扩展延伸,比如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猜,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包的外面摸,猜包里面有几样东西,是些什么东西,一一进行陈述。
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增加印象,使他们熟练地掌握口语。
教学启示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或者少使用学生的母语,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组织有趣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多使用汉语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增加目的语的输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减少对母语的依赖,使学生形成用汉语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