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总氮_总磷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5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是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
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含量,不仅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也是防治水体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
因此,本篇论文将就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展开深入研究,以探讨更高效、准确的测量方法。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体中的氮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体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形式存在,这些氮化合物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如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平衡等。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含量,对于评价水质状况、制定环保政策、控制污染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总氮测定方法概述目前,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凯氏法、蒸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如凯氏法操作复杂,但准确度高;蒸馏法操作简便,但耗时较长等。
为了寻找更高效、准确的测量方法,本论文将探讨新的测定技术。
四、新的总氮测定方法研究(一)方法原理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氧化法进行总氮的测定。
首先通过化学氧化法将水样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根离子,然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根离子的浓度,从而推算出总氮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采集水样,经过滤、静置等步骤去除杂质。
2. 化学氧化: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向水样中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使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根离子。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将氧化后的水样进行适当稀释,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硝酸根离子的吸光度。
4. 结果计算:根据硝酸根离子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推算出总氮的含量。
(三)结果分析通过对比新的测定方法与传统的凯氏法、蒸馏法等方法的测定结果,发现新的测定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短的测定时间。
同时,新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的水质监测。
五、结论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氧化法进行水体中总氮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短的测定时间。
水质中总氮总磷总钾的测定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质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其中,总氮、总磷和总钾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在水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总氮、总磷和总钾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总氮是指水体中氨氮、硝酸盐氮、有机物氮和硝态氮等形态的氮的总量。
总氮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氧化法是将样品中的有机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然后用重晶石蓝比色法进行测定;还原法是将样品中的硝酸盐氮还原为氨氮,然后用酚硫酸比色法进行测定。
这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在实际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磷是指水体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量。
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有酸性高氯酸钼酸铵法和酸性亚硫酸铵法。
酸性高氯酸钼酸铵法是将样品中的磷酸盐与高氯酸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缩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进行测定;酸性亚硫酸铵法是将样品中的磷酸盐与亚硫酸铵反应生成蓝色的缩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进行测定。
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在实际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钾是指水体中钾盐的总量。
总钾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等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钾的吸光度,从而测定总钾的含量;离子选择电极法是通过将离子选择电极浸入样品中进行电位测定,从而测定总钾的含量。
这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在实际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氮、总磷和总钾的测定在水环境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水体中如果含有过多的总氮和总磷,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浑浊,对水生生物生存和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总氮、总磷和总钾的测定也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方法。
水体中如果含有过多的总氮和总磷,就意味着水体受到了污染物的严重影响,可能会引发多种水体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的重要环节,对环境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氮含量的准确测定有助于了解水体的营养状况,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并作为水处理和污染控制的依据。
本文旨在研究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1. 测定方法概述目前,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凯氏法、蒸馏法、分光光度法等。
本文将重点研究分光光度法中的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2. 实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氮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通过测量水样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的总氮含量。
3. 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水样、硝酸盐氮标准溶液、硫酸、氢氧化钠等。
(2)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加热器、酸度计等。
(3)实验步骤:a. 水样预处理:根据水样的性质,进行适当的稀释或浓缩处理。
b. 氮的测定:将水样与硫酸混合,加热至沸腾,使有机氮转化为硝酸盐氮。
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使硝酸盐氮以气态形式逸出。
最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逸出气体的吸光度。
c.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的总氮含量。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实验结果:记录各组水样的总氮含量数据。
(2)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如均值、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评估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水体中总氮的测定。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和方法,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重现性,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水体的营养状况和富营养化风险。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测定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如开展现场快速测定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水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的重要环节,对于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以提高其测定精度和准确性。
二、水体中总氮概述水体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 TN)包括氨氮、硝氮、有机氮等多种形式,主要来源于农业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
水体中总氮的含量过高,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总氮的含量,对于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总氮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包括凯氏法、蒸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两种方法:凯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凯氏法凯氏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总氮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浓硫酸和催化剂将水样中的有机氮和无机氮转化为氨气,然后用碱液吸收并测定氨气的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总氮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总氮在特定波长下的紫外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水体中总氮的测定,具体步骤如下:(一)样品处理取一定量的水样于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无磷保存剂,摇匀后待用。
(二)标准曲线制备将已知浓度的总氮标准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分别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三)样品测定取待测水样于玻璃瓶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总氮含量的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的总氮含量。
五、结果与讨论(一)结果分析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水体中的总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到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水体中总氮的含量及变化趋势。
(二)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水中总磷的测定实验报告以下是一篇水中总磷的测定实验报告的范文,供参考: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掌握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了解水中总磷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水体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中总磷是指水体中所有含磷化合物的总和,包括溶解态、胶体态和悬浮态。
总磷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采用过硫酸钾氧化-钼蓝比色法测定水中总磷。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将水样中的磷氧化为磷酸根离子,再通过比色法测定磷酸根离子的含量,从而得到水中总磷的浓度。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包括过硫酸钾、抗坏血酸、钼酸铵、酒石酸锑钾、硫酸、磷酸根标准溶液等。
2.样品预处理:取适量水样,用滤纸过滤去除悬浮物,收集滤液。
对于浑浊的水样,可采用离心法或沉淀法进行预处理。
3.校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干净的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磷酸根标准溶液,按照实验要求加入试剂,混匀后进行比色测定,记录吸光度值。
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磷酸根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4.样品测定:取适量预处理后的水样,按照实验要求加入试剂,混匀后进行比色测定,记录吸光度值。
5.结果计算:根据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计算水样中总磷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校准曲线绘制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校准曲线,得到磷酸根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式为y = 0.005x + 0.005,其中y 为吸光度值,x 为磷酸根浓度(单位为mg/L)。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 = 0.999。
2.样品测定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样中总磷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总磷浓度与水样体积之间的关系图,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在此处插入总磷浓度与水样体积关系图)由上图可知,随着水样体积的增加,总磷浓度逐渐升高。
这可能是由于水样中含有的磷元素逐渐增多所致。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总磷浓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如下表所示:五、结论与建议本实验通过过硫酸钾氧化-钼蓝比色法成功测定了水中总磷的浓度。
第28卷第1期河北工业科技V ol.28,No.12011年1月H ebei Jour nal of Industr i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 yJan.2011文章编号:1008 1534(2011)01 0072 05水中总氮、总磷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雷立改,马晓珍,魏福祥,王占辉(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摘 要:介绍了总氮的测定方法、总磷的测定方法和二者的联合测定方法,综述了各种方法的弊端与优点及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总氮;总磷;测定方法;总磷、总氮联合测定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rmination of total nitrogenand total phosphorus in seaw aterLEI Li gai,M A Xiao zhen,WEI Fu x iang,WAN G Zhan hui(Colleg e of Env ir onmental Science and Eng ineering ,H ebei U niv 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Shijiazhuang H ebei 050018,China)Abstract:T his paper summar ized the methods o f the measur ement of to tal nitro gen,the measurement of total phospho rus andthe co mbined measur ement.It co mpar ed the mer its and demer its of these metho ds and put for war d the develo pment trend of the measurement methods.Key words:total nitro gen;to tal phospho rus;meosurement metho ds;the combined measurement methods o f T N and T P 收稿日期:2010 05 17责任编辑:王海云作者简介:雷立改(1983 ),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绿色化学方面的研究。
水质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讨论随着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恶化,通过对水质和废水的在线自动监测,特别是水质中总磷总氮指标的监测,可以有效掌控水污染。
依据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分析,传统的总磷总氮监测技术通常采纳人工取样和试验室人工检测的方法,不仅周期长、工作多而杂,而且无法达到理想的监控效果。
因此,本文重要讨论水质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技术,以便快速监测水质总磷总氮的各项指标,提高监测质量和水平。
1、水质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技术的试验分析1.1水质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试验的仪器与试剂在试验仪器方面,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总磷总氮在线监测仪器、分析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等。
在使用试剂方面重要包括:15mg/ml过硫酸钾溶液、15mg/ml氢氧化钠溶液、24mg/ml抗坏血酸溶液、500mg/l磷标准溶液与氮标准溶液、硫酸溶液、酒石酸锑钾、盐酸溶液等。
另外,无氨水的提取重要是从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1ml的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除去前50ml的流出液,并将流出液收集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而钼酸盐溶液的制备重要是将12g的钼酸铵溶于700ml水中,将0.48g的酒石酸锑钾溶于100ml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160ml的浓硫酸,并混合均匀,这种溶液可以稳定2个月左右的时间。
1.2水质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试验方法首先,总氮分析方法。
其重要分为在线监测方法与国标方法,在线监测方法中,重要是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与过硫酸钾溶液,通过85℃的紫外线照射,将其分解为硝酸根离子。
将被消解的水样本冷却到肯定的温度后,选取一部分为试样,加入氯化氢将其调整至pH2~3,之后在220nm波长的位置测量吸光度参数,并计算出水中总氮的浓度值。
这种方法可以在常压以及低温条件下使用。
另外,国标方法重要是在60℃以上的水溶液中,将过硫酸钾溶液分解成硫酸氢钾与原子态氧,将硫酸氢钾离解成氢离子,通过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分解完成。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氮磷测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水样中氮磷含量的测定步骤。
3. 了解化学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样中的氮和磷主要以无机氮和有机氮、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
本实验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
具体原理如下:1. 总氮测定:- 水样中加入碱性过硫酸钾,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的氧。
- 硫酸氢钾在溶液中解离产生氢离子,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 原子态的氧在120-124度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
-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分别测出吸光度A220和A275。
- 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A = A220 - 2A275-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含量(以NO3-N计)。
2. 总磷测定:- 水样中加入过硫酸钾和抗坏血酸,将水样中的磷元素氧化为正磷酸盐。
- 加入钼酸铵溶液,与正磷酸盐反应生成磷钼酸铵。
- 加入抗坏血酸还原剂,将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蓝。
-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880nm测出吸光度A。
-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磷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碱性过硫酸钾- 抗坏血酸- 钼酸铵溶液- 硝酸- 硫酸- 水样- 校准溶液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移液器- 烧杯- 容量瓶- 滴定管四、实验步骤1. 总氮测定:- 取适量水样于烧杯中,加入碱性过硫酸钾,加热消解。
- 冷却后,用硝酸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
-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20nm和275nm波长下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和A275。
-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含量。
2. 总磷测定:- 取适量水样于烧杯中,加入过硫酸钾和抗坏血酸,加热消解。
- 冷却后,用硝酸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
- 加入钼酸铵溶液,充分混合。
- 加入抗坏血酸还原剂,充分混合。
实验题目:营养元素测定:总磷、总氮联合测定姓名:纪奋梅学号: 0908010245班级:环工092班组别:第17组指导教师:韦旭1.实验概述1.1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水体营养元素(氮、磷)联合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对湖塘水质监测规范和要求有较直观的认识。
同时,认识到要在水质监测领域有创新,必须关注生物(生态)工程、化学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
1.2实验原理过硫酸钾水溶液在60℃以上时发生如下反应:K 2S2O8+ 2H2O = 2KHSO4+ O2+ 2H+如果将K2S2O8和NaOH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氧化剂,则消解反应开始时溶液呈碱性。
K2S2O8分解产生的氧(O2)将水样中不同形态的氮氧化成硝酸盐,同时K2S2O8分解产生的H+不断中和NaOH。
当NaOH被H+完全中和后溶液逐渐变成中性甚至酸性。
在弱酸性溶液中,K2S2O8分解产生的氧(O2),又将各种形态的磷氧化成正磷酸盐。
因此,该方法的关键是要选择一个适度的K2S2O8溶液。
1.3实验条件(1)实验仪器微波密封消解COD快速测定仪:汕头市环海工程总公司;精密pH计(pHS-3C):上海雷磁仪器厂;紫外分光光度计(UV – 1201):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立式压力蒸气灭菌器(LS-C50L):江阴滨江医疗设备厂;50mL聚四氟乙烯密封消解罐,25mL、50mL比色管若干。
(2)实验试剂a)无氨水:每升去离子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体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b)硝酸钾标准储备液(C=100.00 mg/L):硝酸钾在105~110℃烘箱中干燥3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溶于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在0~10℃暗处保存,或加入1~2mL三氯甲烷保存,可稳定6个月。
c)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分别加入6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配制成6g/L NaOH的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
对水质分析中的总氮\总磷的联合测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国内外关于水质中氮、磷测定方法的改进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只是单独针对氮或者磷的研究,而相关于总氮、总磷的连续测定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基本上只是一些消解方法的改进,而这些方法的弊端是达不到连续测定的目的,实际应用意义不大。
本文通过对微波-H2O2的研究,探索了此方法与经典方法的可比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研究出了一种适合于城市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快速联合测定的准确简便的新方法。
关键词快速测定;总氮;总磷;消解方法;测定水体中总磷、总氮是衡量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
当水体中出现过量的含磷、含氮化合物时,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引起水质恶化,影响水域的使用功能。
常规测定方法是用过硫酸钾作为氧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消解,操作繁琐。
传统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的检测方法是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我国的国际标准中规定水中总磷、总氮的测定方法,测定中都要经过过硫酸钾氧化,且分别测定两个项目耗时耗力,采用同一消解液消解污水水样,并连续测定水中的总氮和总磷。
众多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选择适当的消解液浓度,即可经同一消解液消解后连续测定水中的总氮和总磷。
即只要找到氧化剂的最佳浓度,即可使水中的氮和磷在同一氧化剂中依次完成氧化。
反应原理:2K2S2O8+2OH-=4KHSO4+O2。
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标样和各种水样,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简便且可连续测定水中的总氮和总磷。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测定总磷、总氮方法规定,空白、样品、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都必须经过消解,同时整个过程从样品制备—消解—冷却至少需要5、6个小时以上,若把他们分别消解,对于一个人承担该两项分析工作是有一定的困难。
今通过对该两项目的保存条件及消解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比较试验,发现可以采取联合消解,同时实验结果证明可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分析流动注射分析仪(Flow Injection Analysis, FIA)是一种自动化的化学分析技术,它将样品、试剂和载气以一定的流速注入到特定的探测器中进行分析。
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分析等领域。
FIA技术在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测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水是生命之源,而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总氮和总磷是水体中的重要污染指标,它们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排放等多种渠道。
在水体中过量的总氮和总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等问题,严重影响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对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总氮和总磷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光谱法、光度法、质谱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测定时间长、操作复杂、耗试剂多、灵敏度低等缺点。
相比之下,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具有以下优点:1.快速高效:FIA技术采用自动进样、自动混合、自动检测的方式进行分析,不仅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而且大大缩短了分析周期,提高了分析效率。
2.灵敏度高:采用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可以实现对微量组分的快速准确测定,灵敏度优于传统分析方法,能够满足对水样中微量总氮和总磷的测定要求。
3.试剂消耗少:FIA技术采用微量试剂进行分析,不仅减少了试剂使用量,还降低了实验成本。
4.自动化程度高:流动注射分析仪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分析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减少了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关键步骤包括:进样、混合、反应和检测。
在进样环节,样品和试剂以一定的流速进入到FIA系统中;在混合环节,样品和试剂在分析池中进行混合反应;在反应环节,通过化学方法将总氮和总磷转化为特定的反应产物;在检测环节,利用光学、电化学或荧光等探测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测定。
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分析流动注射分析仪是一种可以自动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的仪器,它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流动注射分析仪在水样中同时测定总氮和总磷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中总氮和总磷的过量排放成为了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氮和总磷是水体中的重要营养元素,过量的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速水藻生长,形成赤潮,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对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快速准确测定显得至关重要。
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对水样中总氮的测定和对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部分的分析方法。
1. 总氮测定总氮是水体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等。
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样中总氮的方法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水样中的氮转化为反应产物,并利用光学或电化学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测定总氮的方法有UV-Vis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在使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样中总氮时,首先需要将水样和适量的试剂(如氢氧化钠溶液、过硫酸钾溶液等)混合,并进行预处理。
然后将预处理过的水样通过流动注射分析仪的进样系统引入反应池,与适量的试剂反应产生反应产物。
反应产物经过混合、分离、检测等步骤后,得出水样中总氮的浓度。
通过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水质参数的快速准确测定,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数据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对大量水样进行快速监测。
流动注射分析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快速测定,能够为科学家、环保部门、水厂等提供准确的水质信息,为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流动注射分析仪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态保护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的重要环节,对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氮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含量,对于了解水体污染程度、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总氮测定方法,但各种方法在准确性、操作简便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研究并优化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总氮测定方法概述本文将重点介绍两种常用的总氮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和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蛋白质和氨基酸中氮含量的方法,也可用于水体中总氮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将水样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然后与强酸反应生成铵盐,再通过蒸馏和滴定法测定氨态氮的含量,从而推算出总氮含量。
(二)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紫外分光光度原理的总氮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样中的氮化合物在高温下蒸馏出来,然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蒸馏液中的氮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水样、硫酸、氢氧化钠、过硫酸钾等;实验仪器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凯氏定氮仪、电热板等。
(二)实验步骤1. 凯氏定氮法:取适量水样,加入浓硫酸进行消化,使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然后进行蒸馏,用稀硫酸吸收蒸馏出的氨气;最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吸收液中的氢离子,计算总氮含量。
2. 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取适量水样,加入过硫酸钾进行消解,使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蒸馏,将硝酸根离子转化为氮气;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蒸馏液中的氮含量,计算总氮含量。
五、结果与讨论(一)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水样的总氮含量进行测定,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含量,但凯氏定氮法操作较为复杂,耗时较长;而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分析流动注射分析仪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分析仪器,常用于水质分析领域。
它能够通过自动加样和自动混合等功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水样中各种成分的测定。
流动注射分析仪能够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氮和总磷是水体中的两种关键营养元素,它们的含量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在一些受污染程度较高的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往往较高,而且容易引发水华等环境问题。
及时准确地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动注射分析仪会自动将待测水样加入到分析系统中。
然后,针对总氮和总磷的不同特性,分析系统将水样分成两条分析线路。
每条线路都有独立的分析通路和检测单元,可以同时对总氮和总磷进行测定。
接下来,针对总氮和总磷的不同测定方法,流动注射分析仪采用相应的化学试剂对水样进行处理。
对于总氮的测定,通常会采用硫酸钾氢钾钼酸钢蓝法;而对于总磷的测定,则会采用硫酸铵钼酸钢蓝法。
两种方法都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以有效地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
随后,流动注射分析仪通过自动混合和反应等步骤,将水样与化学试剂充分反应。
在反应完成后,分析系统会自动进行光谱测定,测量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浓度。
测定结果会快速而准确地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并且可以直接输出打印或传输至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分析。
通过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我们可以快速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水体的营养状况,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高效快速。
流动注射分析仪不仅可以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和总磷,而且整个分析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这使得我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水样的测定结果,为及时了解水体状况提供了有力支持。
水质检测中总氮、总磷联合测定方法验证摘要本文介绍总氮、总磷联合测定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调整了消解过程的氧化剂用量和酸度,以含有氮和磷的混合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标准样品,经高温、高压消解后,分别进行比色,测定样品。
关键词总氮和总磷;氧化剂;常规方法;回收率;联合测定1 概述1.1 总氮的测定(常规方法)总氮是水体中有机氮及无机氮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之和。
测定总氮的常规方法是应用碱式过硫酸盐氧化法。
120℃碱性条件,K2S2O8+H20→2KHSO4+1/2O2 KHSO4→K++HSO4-,HSO4ˉ→H++SO42ˉ,氢氧根离子中和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用过硫酸盐做氧化剂,在120℃左右消解30min,使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被氧化成硝酸盐氮,也使水体中大部分的有机氮化合物氧化成硝酸盐氮,在氧化液pH约为2的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nm与275nm处,用10mm石英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而求得总氮含量。
1.2 总磷的测定(常规方法)总磷是水体中各种无机磷(主要是正磷酸盐及缩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之和。
测定总磷的常规方法是应用酸式过硫酸盐氧化法。
总磷分析分成二步,第一步为总磷氧化,在酸性条件下,应用过硫酸盐做强氧化剂,在120℃氧化30min,使水体中的无机磷酸盐及有机磷酸盐氧化成正磷酸盐。
第二步是显色,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钾反应生成磷酸杂多酸,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即磷钼蓝。
在700nm波长处,30mm玻璃比色皿条件下测其吸光度值而求得总磷含量。
1.3 用过硫酸盐法联合测定总氮和总磷现在水体监测时,往往要求同时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分别测定这二个项目既耗时又增加成本。
采用《环境科学》中刊登的“用过硫酸盐氧化法同时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这个方法,既简便又高效。
针对污水处理厂生物脱磷除磷工艺,对出水用总氮、总磷联合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2 实验部分2.1 试剂(均使用分析纯试剂)1)氧化剂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