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一练习:19 南朝诗两首+Word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1
19南朝诗两首思考,更有一种神奇的效能,当你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行进的时候,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顺境或者逆境、白天或者黑夜——只要你有思考的习惯,你都可以开动起你那聪明的思维器官,抓住构成你生命的一分一秒……智者思考的是进取,愚者思考的是侥幸。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
假如人与自然界一样也有春华秋实的话,那么,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的喜悦。
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和他的理想、追求以及他的素质连在一起的。
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良好的素质,可以使人的思维活动得到升华。
残花败柳,飘落一地。
某互联网公司通过赤裸裸的恶意竞争,连吃官司,但仍争得盆满钵满。
【课内挖掘】1.谢朓长于写山水诗,在刻画自然景物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的艺术表现手法,但不像谢灵运那样雕琢堆砌,晦涩呆板,作纯客观摹绘。
谢朓状物写景,常常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语意清新工丽,简单而有情趣。
他和沈约等开始运用声律入诗,讲求对仗工整,注意音节和谐;所以他的诗,韵调铿锵,“圆美流转如弹丸”。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继承与创新、美、客观与主观等话题中。
2.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谢灵运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家庭,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但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寄情山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饮酒作乐。
谢灵运写的山水诗,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写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继位后,曾将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自己也骄傲地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英雄与出身、自然与山水、才华、地位、抱负与命运等话题中。
【写作范例】示范一:辛亥革命先驱于右任先生自知今生已不可能重返大陆,但又怎能割舍得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呢?于老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学习目标 1.梳理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名句。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赏佳句。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虬.()(2)怍.()(3)徇.禄() (4)卧疴.()(5)衾.() (6)褰.开()(7)岖嵚.() (8)祁.祁()(9)豳.歌() (10)谢朓.()(11)灞涘.() (12)飞甍.()(13)流霰.() (14)鬒.()答案(1)qiú(2)zuò(3)xùn(4)kē(5)qīn(6)qiān(7)qīn(8)qí(9)bīn(10)tiǎo(11)sì(12)ménɡ(13)xiàn(14)zhě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薄.霄愧云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栖川怍.渊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德..智所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徇禄..反穷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卧疴.对空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褰开..暂窥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举目眺岖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祁祁..伤豳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萋萋..感楚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灞涘.望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澄江静如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杂英满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去矣方滞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谁能鬒.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迫近(2)惭愧(3)增进道德,文中指仕途上的进取(4)追求禄位(5)病(6)揭开帷帘,打开窗子(7)山势险峻的样子(8)众多的样子(9)茂盛的样子(10)验证,证明(11)水边(12)屋脊(13)白绸(14)芳草遍地的郊野(15)久留(16)黑色的头发2.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祁祁伤.豳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萋萋感.楚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使动用法,使……悲伤(2)使动用法,使……感伤(3)使动用法,使……明丽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谁能鬒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宾语前置句,应为“谁能不变鬒”。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B.薄.霄愧云浮薄:稀薄C.无闷征.在今征:证明D.初景.革绪风景:阳光【解析】B项,“薄”应为“靠近”。
【答案】 B2.下列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
B.离群难处心——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难让人安心。
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难道只有在古代。
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在他乡久留。
【解析】C项应为“坚守节操岂只有古人做得到”。
【答案】 C3.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谢灵运,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朝宋代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B.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诗句中,“小谢”指南朝齐代诗人谢朓。
C.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到“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其中“谢公”指谢灵运。
D.谢朓诗风清新、秀丽。
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去除了谢灵运诗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
【解析】A项,“山水田园诗”应为“山水诗”。
【答案】 A4.名句默写。
(1)《登池上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初春景色的清新,自然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春日暮景的鲜明色彩用洗练流丽的语言描绘出来了。
(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3)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5~7题。
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19 南朝诗两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潜.虬(qián) 愧怍.(zuò) 徇.禄(xún) 岖嵚.(qīn)B.沉疴.(kē) 祁.州(qí) 豳.风(bīn) 霰.雪(sàn)C.灞涘.(sì) 绮.霞(qǐ) 澄.江(chénɡ) 芳甸.(diàn)D.衾.枕(qīn) 淫.雨(yín) 褰.开(jiǎn) 怅.然(chànɡ)解析:C A项,“徇”应读xùn;B项,“霰”应读xiàn;D项,“褰”应读qiā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B.薄.霄愧云浮薄:稀薄C.无闷征.在今征:证明D.初景.革绪风景:阳光解析:B B项,“薄”应为“靠近”。
3.下面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
B.离群难处心——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难让人安心。
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难道只有在古代。
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在他乡久留。
解析:C C项,应为“坚守节操岂止古人做得到”。
4.下列有关《登池上楼》一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紧扣早春景物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形绘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B.“萋萋感楚吟”的大意是:“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悲伤。
这是一个用典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
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抒发了诗人决心远离污浊的官场,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
D.《登池上楼》这首诗是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官场失意、进退维谷的感伤情绪。
解析:D A项,“绘形绘色”应为“绘声绘色”;B项,“表达了作者的怀归之情”;C项,诗人无心归隐山林,故作旷达而已。
5.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两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
第 19 课南朝诗两首◎诗海拾贝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冷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赏析】诗人在静寂的夜间,单独一人登上城西楼,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仰观遥空垂落的露水,在月光的照射下,像珍珠般晶莹,忧如是从月亮中滴出。
两个“白”字,在色彩上衬着出月光之洁白,云天之迷茫,露水之晶莹,江水之明亮。
诗人屹立月下,深思默想,自古以来有才干、有志向的人都缺乏知己。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一世对谢朓十分仰募,谢朓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受同李白相像,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相同,境遇不幸,心情愁闷,因此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联想到谢朓写此诗的心情,于是发出了却句的感触,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虑。
这正是此诗的命意所在。
◎语林撷英课文名句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怀才不遇名句1.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发散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古来圣贤皆孤独,唯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4.志士幽人莫叹恨:古来材大难为用。
——杜甫《古柏行》5.我当二十不喜悦,一心愁谢如枯兰。
——李贺《开愁歌》6.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
——陆游《长相思》山川诗名句1.远山翠百重,回流映千丈。
——谢朓《与江水曹至干滨戏诗》2.雨洗花叶鲜,泉漫芳塘溢。
——谢朓《闲坐》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5.眺望洞庭山川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送桂州严医生》◎作者卡片姓名生卒年朝代谢灵运385~ 433南朝·宋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
19 南朝诗两首题破山寺①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②此俱寂,但余钟磬③音。
注释:①破山寺:现在江苏常熟虞山北。
②万籁:一切声响。
③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赏析:本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
诗人清晨入破山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的遁世情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悠远沉静。
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学习目标1.了解谢灵运和谢朓的生平经历和南朝山水诗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
3.在反复吟咏中,理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家作品谢灵运简历:公元385年生,逝于433年,南朝宋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
谢灵运仕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
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写从附庸玄诗到蔚为大观,演变成山水诗,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题材领域。
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代表作:《山居赋》谢朓简历:公元464年生,逝于公元499年,南朝齐代诗人。
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
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代表作:《谢宣城集》课文背景:《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
前面抒写官场失意的牢骚,中间描绘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
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鸣禽的变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可能是谢朓出任宣城太守,离开建康,路上经过三山所作。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学习重点 1.梳理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名句。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品赏佳句。
1.词类活用(1)薄霄愧.云浮:(2)祁祁伤.豳歌:(3)萋萋感.楚吟:(4)白日丽.飞甍:答案(1)意动用法,“觉得……惭愧”(2)使动用法,“使……悲伤”(3)使动用法,“使……感伤”(4)使动用法,“使……明丽”2.特殊句式(1)谁能鬒不变:(2)无闷征在今:答案(1)宾语前置句,应为“谁能不变鬒”。
(2)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无闷在今征”。
1.阅读两首诗,试分析一下这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池上楼》答:《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答:答案《登池上楼》通过诗人久病初起登楼的见闻,抒写了郁郁不得志但又无可奈何的情感。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之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2.读懂诗歌,理清结构。
(1)《登池上楼》全诗共22句,可分为三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
①第一层(1~8句):②第二层(9~16句):③第三层(17~22句):答案①由潜虬、飞鸿起兴感叹自己不得志的艰难处境。
②登楼眺见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触景生情,抒发离群索居、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共14句,可分为三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
①第一层(1~2句):②第二层(3~8句):③第三层(9~14句):答案①化用古人诗句,点明望乡思乡的话题。
②描绘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象。
③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引起的怀乡愁绪。
《登池上楼》1.把握情感(1)诗开头四句在全诗中的地位怎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答案第一、二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
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我”欲飞上云霄却自愧不如飞鸿,“我”欲隐居山川又自惭不及潜龙,比喻之意十分明显: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而“我”欲为官却仕途不顺,欲隐居却乏此高致。
接着用“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抒发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媚.外联袂.魅.惑梦寐.以求B.愧怍.振作.作.坊门衰祚.薄C.衣衾.岖嵚.褰.开钦.差大臣D.豳.歌呦.呦悠.然利害攸.关解析:选A。
A.都读mèi;B.“作坊”的“作”读zuō,其他读zuò;C.“褰”读qiān,其他读qīn;D.“豳”读bīn,其他读yōu。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褰开:揭开帷帘,打开窗子B.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绪风:余风,指寒气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无限的郁闷D.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滞淫:久留解析:选C。
“无闷”语出《易经·乾卦》,诗中是用典,含义是“没有烦闷”。
3.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B.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C.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D.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解析:选D。
D项,不是对偶句,上下两句的词不相同,也不相对。
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澄江静如练。
(3)喧鸟覆春洲,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5)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
(6)同声相应,______________。
答案:(1)园柳变鸣禽(2)余霞散成绮(3)杂英满芳甸(4)往者不可谏(5)小人长戚戚(6)同气相求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5.“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紧扣“晚”“望”二字写夕阳美景,在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抓住最精炼、传神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xī)卧疴.对空林(kē)B.祁.祁伤豳歌(qī)白日丽飞甍.(ménɡ)C.余霞散成绮.(qǐ)徇.禄反穷海(xún)D.泪下如流霰.(xiàn)谁能鬒.不变(zhěn)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潜虬媚.幽姿(怜惜,欣赏)薄霄..愧云浮(薄薄的云)B.衾枕昧.节候(愚昧)举目眺岖嵚..(山势险峻的样子)C.初景..感楚吟(伤心的样子)..革绪风(初春的景色)萋萋D.持操..岂独古(保持节操)佳.期怅何许(指还乡之期)3.赏析名句。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4.谢灵运和谢朓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________诗人,他们并称为“________”。
《登池上楼》是________任永嘉太守时所作,题目中的“池”指________________。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________(姓名)即将离开建康时登三山回望京邑的情景,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情感。
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5~6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第7~8题。
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7.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8.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三、语言运用9.用一句话概括下列语段的主要内容。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
19 南朝诗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潜虬媚.幽姿媚:有自我怜惜的意思B.卧疴.对空林疴:病C.衾枕昧.节候昧:暗,不明白D.薄.霄愧云浮薄:高答案:D2.下列对“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描写了日落前看到的绚丽的景致。
B.“静”字改作“净”字,意境亦佳。
C.“静如练”这一比喻因为有了“澄”字的衬托,才成功地表现出大江宁静澄澈的境界。
D.“绮”和“练”两个比喻相得益彰。
答案:B3.下列对《登池上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大致分为三层,但衔接很紧密。
B.前八句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
C.“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满目春色。
D.最后六句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更加开朗。
答案:D4.下列对《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写了诗人登上三山时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
B.如果说“余霞”两句是用大笔渲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鸟”两句则是以细笔点染江洲的佳趣。
C.这首诗写景色彩绚烂,写情热烈奔放。
D.诗歌结尾情绪柔弱消沉,与前面所写的壮丽开阔的景色稍觉不称。
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家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给我们以沉重打击。
B.现在,电子词典种类五花八门、功能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C.审视当代文坛的委顿,联想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
D.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
解析:D.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用在此处符合语意。
A.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B.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
C.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答案:D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19 南朝诗两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潜.虬(qián) 愧怍.(zuò) 徇.禄(xún) 岖嵚.(qīn)B.沉疴.(kē) 祁.州(qí) 豳.风(bīn) 霰.雪(sàn)C.灞涘.(sì) 绮.霞(qǐ) 澄.江(chénɡ) 芳甸.(diàn)D.衾.枕(qīn) 淫.雨(yín) 褰.开(jiǎn) 怅.然(chànɡ)解析:C A项,“徇”应读xùn;B项,“霰”应读xiàn;D项,“褰”应读qiā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B.薄.霄愧云浮薄:稀薄C.无闷征.在今征:证明D.初景.革绪风景:阳光解析:B B项,“薄”应为“靠近”。
3.下面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
B.离群难处心——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难让人安心。
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难道只有在古代。
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在他乡久留。
解析:C C项,应为“坚守节操岂止古人做得到”。
4.下列有关《登池上楼》一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紧扣早春景物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形绘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B.“萋萋感楚吟”的大意是:“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悲伤。
这是一个用典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
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抒发了诗人决心远离污浊的官场,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
D.《登池上楼》这首诗是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官场失意、进退维谷的感伤情绪。
解析:D A项,“绘形绘色”应为“绘声绘色”;B项,“表达了作者的怀归之情”;C项,诗人无心归隐山林,故作旷达而已。
5.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两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
这里的“灞涘”即“河阳”,“长安”即“京县”。
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鲜明空灵。
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摹出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霰的情态。
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开头相呼应。
解析:B A项,“灞涘”非指“河阳”,“京县”指洛阳而非长安;C项,“佳期”指还乡之期,写作者想到还乡之期,心中充满惆怅;D项,两句抒发怀归之情。
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谢灵运,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朝宋代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B.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诗句中,“小谢”指南朝齐代诗人谢朓。
C.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到:“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其中“谢公”指谢灵运。
D.谢朓诗风清新、秀丽。
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去除了谢灵运诗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
解析:A A项,“山水田园诗”应为“山水诗”。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7.请简要赏析诗中大雁的形象。
解析:作者在“孤雁”的刻画中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析“大雁”的形象时应联系杜甫的形象。
答案:这是一只悲伤寂寞而执着的大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即使声竭力衰无人理解也不放弃。
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孤苦无依、苦闷抑郁之情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8.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解析:分析时注意两点,一是表现手法,二是艺术效果,即对突出形象、表达感情的作用。
答案:(示例)(一)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
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
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二)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也可以说,使用了衬托的写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水调歌头台城游贺铸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①。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②。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
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注】①陈后主沉湎酒色,宫中宴会,令八妇人襞(bì,折纸)彩笺作诗,十客唱和,稍慢则罚酒。
②“回首”二句: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盖的鸳鸯瓦;井中蛙,陈亡,后主偕二妃躲入井中,隋军扬言欲下石,后主惊叫,隋军用绳索把他们拉出井。
9.结合词作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解析: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需要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要抓住诗歌中一些能够体现情感的关键词语,进而明确词人写作的情感基调。
如透过本词中的“醉、羡、寒”等词语,便能体会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情绪。
这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到规范而全面的答案。
答案:上片通过偏安江南的六朝君主奢侈豪华、陈后主亡国的史实的描写,表现了词人鲜明的态度和强烈的爱憎之情。
下片化用唐人诗句,由咏史转入抚今,表现沧桑巨变、兴亡之感,抒发了作者对北宋朝廷奢侈腐化的不满和批评。
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表达了对某些人奢靡的批评,抒发了作者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苦闷。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进行赏析。
解析:对作品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平时所了解的具体手法,对诗歌进行赏析。
这首词充满着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又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很明显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
这样,就可以由此进行分析。
答案:对比。
二、三句用生动的史实铺叙六朝最后一个君主陈叔宝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第四句与二、三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回首”二字,由繁华陡折至败亡,以“却羡”二字,漫画似的勾勒出被隋兵攻破金陵,陈后主走投无路,最后连做井中蛙也不得的悲惨结局,表达了词人对污染江山的群丑的愤怒与鄙弃。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淇上送赵仙舟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解析: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一是间接抒情。
诗歌中的“伤”和“愁”是情感的直接表达,属于直抒胸臆。
诗歌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借景抒情。
答案:①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愁”的情感;②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的感伤之情;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1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解析:要从体现人物的状态或表达情感的深浅方面进行分析。
如“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可见他是何等执着。
答案:(示例一)“犹”字好。
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
“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示例二)“空”字好。
“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
“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四)阅读《登江中孤屿》,完成13~14题。
登江中孤屿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13.“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试加以赏析。
解析:因为这是写景的句子,因此要从所展现的景物的特点的角度分析。
答案:这两句写出了白色的云朵与金色的阳光还有青碧的江水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澄澈空明又鲜亮清新的景象。
14.本诗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要通过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
“乱流”“孤屿”和最后一句是判断情感的重点。
答案:这首诗用工巧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江中孤屿秀媚幽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政治失意的愤懑,流露出了欲弃世求仙的思想情绪。
三、语言运用15.请按照前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仿写三个句子。
“登高望远”,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过无数名篇绝唱。
有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的思念;有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的牵挂; ;;。
解析:解答本题要围绕“登高望远”的主题,选择历史文人及其诗句仿写。
答案:有陶渊明的“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的悠闲有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情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喟叹16.依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一条,并说明推荐理由。
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理由:解析:首先根据要求找出富有教育性的诗句,起到劝学和励志的作用。
其次写出作者并说明推荐理由即可。
答案:(示例一)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
它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示例二)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