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实验中学语文组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2021届荣成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屋吴伯箫屋是挂在山坡上的。
门窗开处便都是山。
不叫它别墅,因为不是旁宅支院颐养避暑的地方;唤作什么楼也不妥,因为一底一顶,顶上就正对着天空。
无以名之,就姑且直呼为山屋吧,那是很有点老实相的。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了;刚来记得是初夏,现在已慢慢到了春天呢。
忆昔入山时候,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寞,原来地方太偏僻,离街市太远啊。
可是习惯自然了,浸假又爱了它的幽静;何况市镇边缘上的山,山坡上的房屋,终究还具备着市廛与山林两面的佳胜呢。
想热闹,就跑去繁嚣的市内;爱清闲,就索性锁在山里,是两得其便左右逢源的。
倘若你来,于山屋,你也会喜欢它的吧?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
譬如说,在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么?打打舒身都嫌烦。
一头栽到床上,怕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
活像一条死猪。
熟睡中,踢来拌去的乱梦,梦味儿都是淡淡的。
心同躯売是同样的懒啊。
几乎可以说是泥醉着,糊涂着,乏不可耐。
可是大大的睡了一场,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
恍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嘈杂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那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
立刻你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
缥缥缈遥的那里的钟声,也嗡嗡的传了过来。
你睁开了眼,窗帘后一缕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
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丁东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
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
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不,你会霍然一跃就起来的。
衣裳都来不及披一件,先就跳下床来打开窗子。
那窗外像笑着似的处女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
为生命添彩让实验成就未来——荣成市实验中学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
【年(卷),期】2021()22
【摘要】荣成市实验中学始建于1986年,2012年9月与荣成市第26中学合并迁入新校址。
学校占地365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绿化率达52%。
现有师生3000多人,是荣成现阶段义务教育学校中教学设施最完备、生活功能最完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在品牌建设上,学校以“为生命添彩”为办学理念,以“绿色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阳光教师团队构建、绿色生命课程开发、绿色生命课堂打造、绿色生命活动开展、绿色评价体系实施,凸显学校的绿色精神文化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合作教育促发展凝心聚力求突破--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发展探秘
2.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奠基——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生命教育”掠影
3.民主与人本研讨与共谋互助与共赢协同与共进——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汤天维简介
4.激扬生命活力成就绿色成长——荣成市实验中学“绿色生命教育”纪实
5.荣成市实验中学劳动教育研究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2020学年荣成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阻击肺炎疫情蔓延,武汉正参照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模式,建设“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医院建设进度如何了,现场是怎样的场景呢……网友们都很关注,于是工地的建设直播火了。
乖乖宅在家的网友们围观工地建设,自称监工、包工头,并欣慰于宅在家的日子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云监工”。
而微博上,“网络包工头”“无聊又睡不着看直播造医院”等话题阅读量皆已过亿,足见这场直播的影响力。
镜头下,是现场4000余名工人,近千台大型机械24小时轮班抢建;屏幕外,是千万网友轮番的守候,一字一句的祝福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信心!面对疫情,不断爬升的数字、庞杂的新闻信息以及一些不攻自破的谣言,在所难免会让人们积累一定的紧张情绪。
同时,日日宅在家中无所事事,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有实验表明,人在无能为力的环境里待久了,生理心理都会被影响。
这场慢直播的出现,让全国网友直击医院建设进度,并能够互动参与其中,大大稀释了焦虑情绪。
而“云监工”们由此也找到了又一个为武汉加油的方式。
与其说是一场监工,不若说是千万人的守候与鼓劲。
这些视频内容的真正价值在于:真实的视线,更让人明白分秒必争的不易;寒冬的坚守,更能催生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凝聚力量。
如果说,此前在抗击疫情中的部分极端做法隔离了人们之间的温情,这些最真实、感同身受的视频,又将一片片孤岛连结。
虽不能至,心亦牵挂之。
(摘编自《千万网友“云监工”:虽不能至,心牵挂之》,人民日报,2020年1月30日)材料二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
为有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开建火神山、雷神山专用于收治新型肺炎患者,为感染病人提供更好的集中治疗。
通过5G实时直播,观众在第一时间获知武汉“小汤山”的建设进度。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石岛实验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材料二三联生活周刊:你主张我们应重视《史记》为中国人确立的古史框架,原因是什么?孙庆伟:首先,我认为《史记》的古史框架基本可靠。
有人怀疑《史记》的古史体系,实际上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和夸大了。
因为就篇章而言,从《殷本纪》之后无人怀疑,因为有殷墟甲骨可以印证,《周本纪》《秦本纪》也没有疑问。
真正有待于证实的,就是《五帝本纪》和《夏本纪》。
但这两者在司马迁眼里是截然不同的,《夏本纪》与《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属一类,可信度是很高的,而《五帝本纪》属于另类,司马迁自己也承认吃不准,因为越久远材料就越少。
其次,也有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情感方面的原因。
司马迁是一个“无比深刻而渊博”的学者。
司马迁的可贵,不仅在于他的博学,更在于他对史料的裁断和卓识,所以司马迁自称《史记》的撰作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相比《史记》对于古史的通透见解,其中的古史框架其实只是一个具体知识点而已。
但显而易见,如果不是司马迁,我们今天连这个框架也不会有,因此怎能轻言放弃?如果我们对司马迁这样一位如此伟大的历史学家缺乏起码的了解和尊敬,我认为这是不可原谅的。
三联生活周刊:就一般的观察而言,相对年轻的知识群体中对中国古史问题或许“疑”的态度更多,你在北京大学教授本科生课程时是怎样的体会?孙庆伟:就一般年轻学生而言,他们确实天然地相信“疑古”是先进、科学的治史态度,而“信古”则是保守、落后的研究取向。
任由李学勤先生有关“对古书的反思”和“走出疑古时代”的呐喊与呼吁,同学们依然是我自岿然不动。
我当然不是要否定“古史辨”派学者的先进性和重大贡献,恰恰相反,我是想提醒同学们,读完了《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和《秦本纪》再来“疑古”也不迟——“疑古”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具体的学术实践。
以前朱熹就说,要“熟读”之后才能“自然有疑”,“若先去寻个疑,便不得”。
威海实验中学语文组
近日,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在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语文高级教师魏世英的主持下,举办了一场既有激情又有理性的学科研讨会。
本次活动邀请了著名语文教师、北京101学校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国家高级教师程响结合课例进行讨论、研讨、指导。
威海市实验中学校长许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程翔老师实地授课、专题讲座基础上开展,程老师以“语文教师如何打造课堂作品”为主题,详细地介绍了语文教师立足课例,打磨课堂,开展专业化研究的具体要求。
活动分为听课、评课和座谈三项内容。
听课环节,青年教师程文心、郝延丽分别展示了《故都的秋》和《我与地坛》两堂课。
来自市直其他学校的教师代表与本校教师进行热烈的研课、评课。
程翔老师对这两堂课做出了全面评价,并在课程设计和细节处理之处提出宝贵建议。
评课结束后,现场老师就教师专业发展、拔尖学生语文训练以及教学中的诸多困惑向程响请教。
程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用丰富真实的案例回答问题。
程响的回答中肯实用,让现场的老师受益匪浅。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实验中学(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项是()A.黄晕.(yūn)窠.(kē)巢决别憔悴(qiáo cuì)B.抖擞.(sǒu)贮.(chǔ)蓄咄咄逼人莅.(lì)临C.菡萏(hàn dàn)云霄分岐油然而生D.徘徊(huái)确凿.(záo)水波粼粼粗犷.(guǎng)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散文《匆匆》。
B.《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现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
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平民百姓的言谈、逸事。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全书共二十篇。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本资料各得其所....,一本侧重知识总结,一本侧重习题训练,特色都很鲜明。
B.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里,我们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开出一块块良田。
C.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帮助我。
D.也许你是有道理的,但如此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
4. 根据提示,完成诗文填空。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5.A.衍太太——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鲁迅喊父亲。
B.长妈妈——给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让鲁迅吃福橘。
C.范爱农——与鲁迅在日本相识,回国后一直受到轻视、排挤;在乡下教书糊口。
D.寿镜吾——细致地帮助鲁迅改正解剖图:为鲁迅完成解剖实习而高兴。
6. 根据要求填空。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人物)。
(2)《朝花夕拾》中记叙儿时要去看迎神赛会,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背不出不准去看会的情节出自《______》(篇章名)。
2020届荣成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
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
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
”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
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
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
”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
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
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
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
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
”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
第1篇一、教研组简介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是一支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自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事业贡献力量。
二、教研组组织架构1. 组长:负责全面协调、组织教研组的各项工作,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2.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教研组活动的策划、实施和总结。
3. 教研员:负责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教师教学。
4. 教师成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2.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
3.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语文教育事业发展。
四、教研组工作内容1. 教学研究(1)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开展课题研究,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3)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研成果的转化率。
2. 教学培训(1)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
(3)开展教师业务技能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3. 教学实践(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读书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评价(1)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开展学生语文素养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研组特色活动1. 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与课改同行,创品牌团队
“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威海市巾帼建功岗、威海市名课程团队、荣成市优秀教研组”,这些描述的是荣成市实验中学语文团队;
“威海市名师、威海市学科带头人”这说的是荣成市实验中学语文团队的分管领导侯燕妮;
“山东省十佳青年语文教师、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这说的是荣成市实验中学语文团队的教研组长于红平;
“威海市学科带头人2人,威海市教学能手4人,威海市优质课10节,荣成市优质课15节,发表论文数万字” ,这些是与荣成市实验中学语文团队17个姐妹有关的数字。
一个个来之不易的荣誉,记录了荣成市实验中学语文团队几年的成长和收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来,课改的道路上有风雨更有阳光,而课改的种子,就在阳光雨露中破土而出,发芽长叶,生机盎然。
如今蓦然回首,我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课改给我们中学语文带来的变化,它正如一幅风帆,带领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课改实验的探索历程中,我们前进、反思、收获、追求,再前进、再反思、再收获、再追求……“风正一帆悬”,每走一步,都会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都会收获一份甜蜜的花香,都会激起绚丽的浪花。
一、蓄足内功,打造学习型团队。
为了让语文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我校致力于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每个学期初,主管语文的教导主任便召开各年级组长会议,反复讨论,结合市教研室的计划要求及本科组需要,制定学研内容以及承担人,并拟定主持人等,形成详尽的制度化学研计划;每次学研活动都必须立足于解决教师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有明确的专题或任务;要求全员参与,注重展示、分享、交流,此学研活动,具有计划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性高的特点。
1.专家把脉
几年来,我们多次聆听了钱梦龙、魏书生、程翔等国内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学保驾护航。
去年,我们曾就“构建生命化课堂”课题研究为契机,先后多次邀请威海市教研室的领导及荣成市教研室的邹主任、肖主任到学校调研指导,通过专家把脉引领,老师们抓准了教学、教改方向,少走了弯路。
2.名师引领
课改几年,扎实的学研练就了于红平、于英妮、孙立静、郭红水、秦晓怡等在威海市小有名气的名师,我们充分发挥这些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让名师以课例和讲座的方式引领全科组的老师进行教学教研。
如2008年,于红平老师从4月份准备荣成市的优质课比赛,到9月份准备威海市优质课比赛,一直到10月底进行山东省优质课比赛,在整个过程中,全组老师都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半年下来,大家都真切感到了内涵的提升。
3.读书分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老师们必须不断地吸收新鲜“活水”,在“书香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也制定了“四个一”的教师读书计划,即:每天读书看报一小时,每月写一篇读书随笔,每学期精读一本书,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有计划的进行网上读书竞赛。
自2009年以来,我们全组老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老师们通过“博客群”这个平台交流思想、释疑解惑,涌现了一大批幸福的博客之星。
二、发展个性,打造精英型团队。
经过不断的锤炼、提高,我们学校语文组培养出来一批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名师骨干,有了他们的引领,提高了我们全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不仅如此,我们还注重对新
人的培养,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打造精英型团队。
我们不难发现,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都有自己的特色。
他们的教学,符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以广博的知识熏陶学生: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可以养气,诗书能为语文教师的气质增华添彩。
同时,在接受书的个性教育过程中,你又会用形成的个性眼光去解读书中的个性,如此相互作用,语文教师身上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语文味”才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学富五车”,方有可能“才高八斗”。
郭红水、闫爱双老师,她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丰富,视野开阔。
她们的课堂,时而上下五千年,时而纵横几万里。
旁征博引,收放自如。
使学生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感叹不已的个性经典。
2、以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幽默是教师风趣、智慧的艺术语言的凝练。
它是教师在知识渊深和广闻博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奇妙联想,它反映着教师工作的高水平。
孙立静、张玉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就地取材的诙谐语言,顺手拈来的隽言警句,不露痕迹的成语典故,造成幽默的效果,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使学生乐观开朗,充满朝气。
一席趣话使笑语满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并在笑声中交往和深化感情。
3、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
有些老师诱人的课堂教学魅力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就在于他们十分重视情感的作用。
他们通过激情感染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爱憎以陶冶情操。
于红平、秦晓怡老师课堂上的语言,时而如滔滔激流,扣醒头脑;时而如霏霏细雨,润入肺腑;时而慷慨激昂,催人奋进;时而轻言慢语,诱人善良。
学生以充满情感的内驱力来理解、欣赏作品的精妙。
课堂上师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践行课改,打造引领型团队。
教研组建设要“创特色、铸品牌、上台阶”,打造优势科组,必须抓好课改工作,我们根据“以研促教,以教促改,研、教、改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用科研方法进行课改实验,找准课改与研究课题的结合点,积极践行课程改革,成为荣成市语文教学方面的排头兵。
1. 利用“课堂”主阵地,追求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更好地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研活动的一个主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老师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语言,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老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
围绕这个宗旨,我们进行了多项教改实验,每个学期都安排十节以上的公开课,每次都由备课组合力推出科组的公开课,全体科组教师听课、评课,提出修改建议,个人结合实际备课再上课,积极打造“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借助“课题”之东风,深化课程改革
近几年,语文课改的浪潮随着一个个教研课题的呈现纷至沓来,我们语文组踊跃奋战在课改的前沿阵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
从99年省级教研课题“三大板块的教学模式”的实验,到2001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的研究,及本年度,初一、初二语文老师承担的市级课题“开展多元立体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及次年,初三、初四语文老师承担的市级教研课题“创新作文教学的教改实验”,一直到2004年我们承担省级课题“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评价研究”,经过3年探索实践,我们通过了省专家的验收顺利结题,特别是近两年的“构建生命化课堂”的课题研究,十年间,我们始终与课改相伴,学习资料、讲课评课、撰写论文成了我们工作的主旋律,也推出了多节实验中学片区、荣成市范围内的公开课、观摩
课,真正起到了“实验“中学的引领作用。
“与课改同行,创品牌团队“这是我们实验中学语文组永远的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文课堂是鲜活的,是跳动着生命的音符的。
语文教师的生活是诗意的,是撒满鲜花和阳光的。
我们徜徉在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中,畅游于辉煌灿烂的文学海洋中,我们正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