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83江苏教师资格证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专题1301
- 格式:doc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现当代文学》自学考试大纲A《中国现当代文学》自学考试大纲A是针对自学考试考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作品、流派风格等基本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家作品;具备文学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能对具体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撰写文学评论、参与文学交流活动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重要作家作品;现当代文学流派风格及文学现象,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鉴赏理论和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文学评论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关系,如电影、戏剧等。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成绩60分为及格线;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重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家作品、流派风格及文学现象。
考生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些内容,并能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难点:文学鉴赏理论和方法的应用。
考生需要掌握文本分析、文学评论等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具体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中。
同时,还需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关系,了解其相互影响和作用。
制定学习计划: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系统学习:考生应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重要作家作品、流派风格及文学现象等内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深入分析:考生应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和评价,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热点:考生应当前文学界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多角度思考:考生应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以全面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时代发展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散文《秦腔》中呈现出的秦腔艺术特点是()A.秀而无骨B.细腻婉转C.大喊大叫D.清脆流丽2.【单选题】散文《苍蝇》一文中,作者从苍蝇“别一种坏癖气”中看到的是()。
A.可恨B.可恶C.可爱D.可悲3.【单选题】下列各项,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经济凋敝的小说是()A.《春蚕》B.《绣枕》C.《潘先生在难中》D.《在萁香居茶馆里》4.【单选题】戏剧《南归》将江南农家小院设为舞台背景,精心选取的场景是()。
A.“ 杏花落了满地”B.月上柳梢头C.“桃花落了满地”D.月夜雪纷飞5.【单选题】散文《髻》中“髻”象征着女子的青春美丽,寄寓着母亲帮姨娘的喜怒哀愁,文中“我”更喜欢的是()A.母亲的“鲍鱼头”B.姨娘的“横爱司髻”C.母亲的“风凰髻”D.姨娘的“螺丝髯”6.【单选题】散文《学圃记闲》记叙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的生活故事,其时代背景是()A.抗日战争时期B.“文革”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7.【单选题】散文《母亲的羽衣》一文的主题是()A.对女性婚后不幸命运的同情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8.【单选题】散文《谈“流浪汉”》中作者对“流浪汉”所持的态度是()。
A.鄙视B.怜悯C.赞美D.讥讽9.【单选题】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A.师生关系B.兄弟关系C.父子关系D.朋友关系10.【单选题】下列选顼中,属于张洁的一组作品楚()A.《方舟》《拣麦穗》B.《自雪乌鸦》《亲亲±豆》C.《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D.《小姨多鹤》《少女小渔》11.【单选题】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象征B.隐喻C.对比D.夸张12.【单选题】“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A.汪曾祺B.孙犁C.丰子恺D.阿城13.【单选题】话剧《关汉卿》剧情展开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一生的经历B.关汉卿和朱帘秀的爱情纠葛C.关汉卿的抗元活动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14.【单选题】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将《圣经》故事当成背景和比照的对象,由此凸显的是()A.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B.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C.“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D.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15.【单选题】杂文《蛇与塔》对民间传说“白蛇传”的解读推出新,其新意是()。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五年后相逢在( )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乡村的葬礼上2.小说《女房东》以独特的构思,写了一实一虚两个人物,他们是( )A.乔治和沃克太太B.老柴和沃克太太C.乔治和女邻居D.老柴和女邻居3.开篇提及水粉画《患难小友》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鲁鲁》4.《与李贺共饮》中李贺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A.狂放傲岸B.文雅沉静C.木讷厚道D.积极入世5.《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 )A.胡适沈从文B.郁达夫沈从文C.沈从文黄永玉D.沈从文张兆和6.余秋雨《夜航船》一文的主题是( )A.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实际的传统的批判B.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文人气质的赞美和弘扬C.对中国古代文人博学、散淡境界的向往D.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重义轻利、重情轻理思想的批判7.《苹果树下》一诗中,诗人用苹果来比喻( )A.勤劳B.姑娘C.思念D.爱情8.《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在参军前的职业是( )A.唱戏的B.卖灶糖的C.拖毛竹的D.弹棉花的9.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是( )A.欲抑先扬B.欲扬先抑C.辛辣的讽刺D.精细的心理描写10.下列属蓝星诗社的作家是( )A.白先勇B.余光中C.洛夫D.邵燕祥11.台静农《记波外翁》中的波外翁是作者的( )A.恩师B.朋友C.学生D.父亲12.以平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来描写表现“文革”时期夫妻离情、母女别意和女婿之死,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关系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太阳下的风景》D.《下放别记》13.下列具有散文化特点的小说是( )A.《“锻炼锻炼”》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受戒》14.散文《庐山面目》重点记叙描写的是( )A.天桥和含鄱口B.小天池和仙人洞C.花径和五老峰D.黄龙潭和白鹿洞15.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作为题记的诗歌作品是( )A.《冬》B.《听听那冷雨》C.《草木篇》D.《将军族》16.穆旦的《冬》写作于( )A.文化大革命初期B.文化大革命高潮期C.反右运动后期D.新时期初17.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 )A.《相信未来》B.《岁月》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18.通过枚举有关和尚的民谚逐步加深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的杂文是( )A.《法门寺》B.《三个和尚》C.《和尚之喻》D.《受戒》19.塑造了一位走了三十里夜路,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乡村少女形象的作家是( )A.张洁B.铁凝C.宗璞D.杨沫20.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A.阿成B.阿城C.王医生D.王一生21.下列属于“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 )A.《有的人》B.《慕尼黑》C.《双桅船》D.《与李贺共饮》22.《陈奂生上城》中,将陈奂生送进医院看病的是( )A.招待所服务员B.陈奂生妻子C.县委书记D.车站服务员23.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 )A.线索比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24.《游园惊梦》中,被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的是( )A.朋红B.露凝香C.蓝田玉D.桂枝香25.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 )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春天,遂想起》D.《麦地》26.“……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之极,外相极笨,走得飞快。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课程代码00537)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旳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旳对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过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l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旳对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923年,陈独秀刊登旳倡导“三大主义”旳文章是A.《文学改良刍议》 B.《评新文化运动》C.《文学革命论》 D.《人旳文学》2.以“体现旳深切和格式旳尤其”引起巨大反响旳鲁迅小说是A.《狂人日志》 B.《明天》 C.《在酒楼上》 D.《伤逝》3.下列诗人中属于新月诗派旳是A.徐志摩闻一多郑伯奇 B.徐志摩汪静之闻一多c.汪静之闻一多饶孟侃 D.徐志摩闻一多刘梦苇4.1934年夏发生了有关“大众语”旳论争,引起争论旳是许梦因等人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其倡导者除了许梦因,尚有A.徐懋庸 B.胡风 C.汪懋祖 D.林语堂5.1927年大革命失败,茅盾陷入痛苦与迷惘。
反应了他这一时期矛盾复杂情绪旳论文是A.《幻灭》 B.《动摇》C.《追求》 D.《从牯岭到东京》6.巴金早年受到了外来思潮旳多方面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旳是A.社会主义思想 B.无政府主义思想C.个性主义思想 D.存在主义思想7.沈从文下述小说中,不是以民间传说和佛经故事铺衍成篇旳是A.《会明》 B.《龙朱》C.《神巫之爱》 D.《媚金·豹子·与那羊》8.小说集《梅雨之夕》旳作者施蛰存属于A.京派 B.新感觉派C.现代评论派 D.社会剖析派9.被叶绍钧称为“替新诗旳音节开了一种新旳纪元”旳新诗是A.《再别康桥》 B.《雨巷》 C.《采莲曲》 D.《死水》10.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旳“国防戏剧”运动中,被称为“国防戏剧旳力作”旳作品是夏衍旳A.《赛金花》 B.《保卫卢沟桥》C.《汉奸旳子孙》 D.《放下你旳鞭子》11.胡风认为“艺术发明旳源泉”是A.性灵 B.客观事实C.主观战斗精神 D.人民大众12.1945年10月台湾光复,许多大陆作家来到台湾,对这一时期旳台湾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纲086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78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江苏教育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考试要求1.学习并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发生与发展的主要过程、历史分期以及各个时期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创作成就,进而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学习并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文艺思想论争以及文学流派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全面而客观地总结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3.学习并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创作概况,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客观而准确地评价其创作成就、历史地位和文学贡献。
二、考试内容引言1.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形态特征。
2.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特点。
3.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情况以及“三分法”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十七年的文学运动1.掌握一次文代会的基本情况、重要作用及历史意义。
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2.了解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大体情况;这场运动的消极影响。
3.了解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的大体情况。
4.了解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的大体情况。
5.掌握“双百”方针的提出及文艺界所出现的新气象的基本情况。
6.了解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的大体情况。
7.了解“大跃进”时期的文学运动的大体情况;文艺“大跃进”的问题和弊端。
8.了解“两结合”的提出与讨论的大体情况。
9.了解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的大体情况。
10.掌握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以及文艺界出现新的转机的基本情况。
11.了解八届十中全会后文学运动的大体情况。
12.对十七年文学运动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二章十七年的小说一、十七年小说创作发展概述1.了解十七年期间长篇小说的主要作品。
了解1959年前后长篇小说创作进人高潮的原因。
掌握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2.了解十七年期间中篇小说的主要作品。
3.了解十七年期间短篇小说的主要作品,十七年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收获。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春天》鲜明的艺术特色是()A.叙事写人多用白描B.诗意化、象征化的追求C.心理和细节描写精微细腻D.古典诗词、佛教用语与现代汉语的有机结合2.《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始终、意蕴深刻的一个意象是()A.太阳B.团结大楼C.雨伞D.小屋3.《游园惊梦》的故事发生在()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B.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C.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D.20世纪40年代的南京4.下列可以归入朦胧诗派的诗人的是()A.骆一禾B.舒婷C.余光中D.穆旦5.《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A.杨沫B.林道静C.余永泽D.江竹筠6.“我活着只能永远是我自己/我死了更不会忽然变成别人”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A.冀汸 B.流沙河C.绿原D.余光中7.《秦腔》的主题在于()1A.表现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B.表现秦人对秦腔痴迷疯狂的传统风俗C.展示秦地这样一个单纯清澈而又丰厚充实的世界D.表现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8.《太阳下的风景》写于()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70年代初期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9.《关汉卿》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与朱廉秀的感情B.关汉卿一生的主要活动C.关汉卿一生的主要创作活动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活动10.讴歌人民群众与子弟兵鱼水深情的小说是()A.《透明的红萝卜》B.《草原上的小路》C.《女房东》D.《百合花》11.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是()A.老舍B.沈虹光C.田汉D.沙叶新12.在《夜航船》中,作者对“夜航船文化”所持的态度是()A.批判B.羡慕C.赞颂D.怀疑13.《鲁鲁》中写人状物的主要手法()A.暗示B.象征C.戏剧穿插D.白描14.《和尚之喻》是围绕着民间流传的何种谚语展开叙述的?()A.有关和尚的谚语B.和尚常用的谚语C.赞扬和尚的谚语D.讽刺和尚的谚语15.《“锻炼锻炼”》中主张“按性格用人”,“和事不表理”的人物是()A.二诸葛B.李有才C.小腿疼D.王聚海216.《山民》在取材上的独特追求是()A.陌生化B.悲壮化C.崇高化D.世俗化17.下列可以归入“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A.《有赠》B.《有的人》C.《双桅船》D.《慕尼黑》18.20世纪20年代曾与鲁迅等组织未名社的作家是()A.台静农B.王蒙C.邵燕祥D.骆宾基19.下列哪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人生态度?()A.《怀念萧珊》B.《下放记别》C.《记波外翁》D.《太阳下的风景》20.《关汉卿》写于()A.1950年B.1954年C.1958年D.1960年21.下列作品,哪篇是散文诗?()A.《听听那冷雨》B.《父亲,树林和鸟》C.《法门寺》D.《我与地坛》22.下列哪部话剧不是..沈虹光的作品?()A.《五二班日志》B.《寻找男子汉》C.《寻找山泉》D.《同船过渡》23.下列作品中,反映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小说”是()A.《哦,香雪》B.《红旗谱》C.《女房东》D.《“锻炼锻炼”》24.“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
历年自考当代文学作品选选择题2011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静静的产院B.《长恨歌》C.《活动变人形》 D,《没有纽扣的红衬衫》2.最具民族化特色的小说是()A.《红旗谱B.《透明的红萝卜》C.《女房东》D.《将军族》3.《百合花》的故事发生于()A. 1942年的中秋B. 1946年的中秋C. 1950年的中秋D. 1958年的中秋4.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是()A,《陈奂生上城》B,《鲁鲁》C.《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D.《哦,香雪》5.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所属的流派是()A.山药蛋派B.现代派C.新写实派D,七月派6.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的写作时间是()A. 1948年B. 1956年C. 1978年 D. 1985 年7.属于台湾作家写作的散文是()A,《听听那冷雨》B.《法门寺》C.《黄鹏一病期琐事》D,《巩乃斯的马》8.下列散文内容不具有•追悼意味的是()A,《记波外翁》B,《怀念萧珊》C.《太阳下的风景一从文与我》D.《熊十力二三事》9.下列与“文革”没有. .相关性的是()A.杨绛的《下放记别》B.绿原的《重读〈圣经〉》C.公刘的《哎,大森林》D.曾卓的《有赠》10.下列意象没有. .在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出现的是()A.工叶草B.海浪C.书橱D.抽屉11.创作于1980年之后的诗歌是()A.穆旦的《冬》B,舒婷的《双桅船》C.艾青的D.海子的《麦地》12.属于杂文的是()A.邵燕祥的《和尚之喻》B.贾平凹的《秦腔》C.丰子恺的《庐山面目D.琦君的《髻》13.下列作品在交体上属于散文的是()A.《茶花赋》B.《与李贺共饮》C.《陶渊明写挽歌》D.《山民》14,《有的人》在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方面,主要使用了()A.对比手法B.讽刺手法C.拟人手D.衬托手法15,《草木篇》是托物言志诗,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了()A.比喻手法B.拟人手法 C,直抒胸臆D.欲扬先抑16,与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最具相似性的人物形象是()A.孔乙己B.老通宝C.阿QD.二诸葛17.诗句“岁月是无情的/然而很难说它残暴/生命是无限的/虽然也略有不同”的作者是()A.骆一禾B.闻捷C.洛夫D.韩东18.郭路生的诗歌《相信未来》的写作年代是()A. “文革”发生之前B. “文革” 处于狂热的巅峰时期C.“文革”结束之后不久D. 21世纪初期19.诗歌《春天,遂想起》抒发的主要情感是()A.对“表妹”们的思念之情B.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C.对逝去的母情的怀念之情D,以古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20,《鲁鲁》中的鲁鲁是()A. 一个小男孩B, 一个小女孩C. 一只小狗D.作者的小名21.小说《青春之歌》讲述的一批进步青年成长的历史时期是()A.从“五四”至B.从“二• 一八”至“一二•九”C.从“四• 一二”至“九• 一八”D.从“九•- 八”至“一二.九”22,赵树理塑造“小腿疼”人物形象的小说是()A,《登记》B.《“锻炼锻炼”》C.《李有才板话》D.《三里湾》23,小说《在山区收购站》的作者是()A.骆宾基B.陈翔鹤C.陈映真D,张贤亮24,小说《春天》的作者张承志所属的民族是()A.维吾尔族B.满族C.回族D.藏族25.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A.莫言B.余华C.汪曾祺D.马原26.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一共有()A. 5场B. 8场C. 11场D. 13场27,与话剧《同船过渡》有关的谚语是()A. “船到桥头自然直” B.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C.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D.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作家余光中属于【】A.蓝星诗社B.创世纪诗社C.七月派D.九叶诗派答案:A解析: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浮躁》D.《归来的歌》答案:A解析:虚拟的啤酒店主妇是艾青在《慕尼黑》中塑造的形象,故选A。
3.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A.《风云初记》B.《父亲,树林和鸟》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答案:C解析:识记内容。
4.《鲁鲁》中刻画小狗鲁鲁形象的主要手法是【】A.暗示B.比喻C.拟人D.夸张答案:C解析: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小狗与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故选C。
5.“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以此作为结尾的诗歌是【】A.骆一禾的《岁月》B.曾卓的《悬崖边的树》C.绿原的《重读〈圣经〉》D.韩东的《山民》答案:D解析:识记内容。
6.《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A.喜悦B.冷漠C.激愤D.平静答案:C解析:诗人多处采用叠句式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激愤意味,故选C。
7.台静农的《记波外翁》中波外翁的性格是【】A.孤傲嫉俗,重情义轻生死B.狂放不拘,目空一切C.唯唯诺诺,毫无主见D.随和质朴,热情开朗好动答案:A解析:作品中刻画了一个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形象,故选A。
8.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线索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答案:B解析:小说叙事写人多用白描,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形象,故选B。
9.《春天,遂想起》中,“江南”的象征含义不包括【】A.故乡记忆B.历代诗文典籍中的描述C.早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D.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诗中“江南”的象征意味不仅有对故乡的回忆,对历代诗文典籍的描述,还象征着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故选C。
2021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1、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徘徊(huái)嗔怪(chēn)炽热(chì)拈轻怕重(niān)B.吞噬(shì)屏息(píng)狩猎(shòu)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C.恪守(kè)栈桥(zhàn)诓骗(kuāng)戛然而止(jiá)D.稽首(qǐ)荣膺(yīng)龟裂(jūn)吹毛求疵(cī)2、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济南(jì)丧事(sāng)刮痧(shā)游目骋怀(chěng)(正确答案)B、私塾(shú)秩序(zhì)徘徊(pái)拥挤不堪(kān)C、旖旎(yǐ)淤泥(yū)吮吸(shǔn)面面相觑(qù)D、租赁(lìn)誊写(téng)打盹(dǔn)自惭形秽(huì)4、1《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3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争忪思慕怅惘人情世故B.萌发海棠悬殊消声匿迹C.骨骼流逝劫难目空一切(正确答案)D.追朔喧嚷枯燥叹为观止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shì厌恶èB、崇高chóng 熔化róng(正确答案)C、补偿chǎng结缘yuánD、包揽lǎn 苦难nán7、下列选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约从离衡③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④令将军与臣有郤⑤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⑥张良出,要项伯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⑧秋毫不敢有所近[单选题] *A.①③⑥⑦⑧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⑧D.①②④⑥⑦(正确答案)8、“自怨自艾”“方兴未艾”中的“艾”字读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