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 《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3
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天气一、多项选择题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B.层云C.卷云D.白云二、填空题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第一单元《天气》1、关心我们天气姓名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和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和、、云量是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5、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2、天气日历姓名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时间、,气温、风向和。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
云的类型。
3.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时间、地点。
4.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或后,才能读数。
5.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3、方向和风速姓名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的速度是以风来计算的。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4、降水量的测量姓名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3.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
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或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5、云的观测姓名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和。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和。
4.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5.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第二单元《溶解》1、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姓名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和,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来取。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
本节课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聚焦板块,通过展示天气日历,思考总结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为后续分配统计任务做好铺垫。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总结整理天气日历中的各项信息。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天气”单元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天气信息。
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例如,统计数据可能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 20 天晴天,4 天少云,6 天阴天。
用这些数据学生可能形成这样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
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目标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十第1题【单选题】代表的天气是( )A、小雪B、中雪C、暴雪【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生物能准确地预报天气,有了他们,我们就可以不听天气预报了。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降水概率在70%以上表示下雨的可能性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对天气信息进行______,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______,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紫外线强度分为______级。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对长时间收集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______特征,了解______的规律。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本月中,下雨天共(______)天,其中小雨(______)天,中雨(______)天,大雨(______)天,暴雨(______)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______)天。
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6" border="1"><tbody><td width="132">周次<td width="89">第一周<td width="89">第二周<td width="89">第三周<td width="89">第四周<td width="89">合计<td width="132">降水量(毫米)<td width="89"><td width="89"><td width="89"><td width="89"><td width="89"></tbody></table>统计气温。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复习特训第八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该符号表示的是( )。
A、小雪B、中雪C、大雪【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现象,( )不属于天气现象。
A、阴晴B、雨雪C、溶解【答案】:【解析】:第3题【多选题】下列特征,( )是用来描述天气的。
A、云量B、降水量D、风向E、风速F、振幅【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天气带来的变化,我们可以每天都感觉到。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该天气符号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天气的变化是______变化的结果。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降雨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该天气符号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一般的天气预报有哪些内容?【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什么是天气?你有哪些办法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答案】:【解析】:第15题【连线题】连线题【答案】:【解析】:。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现象,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天气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天气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积极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分析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天气工具箱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气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规律,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交流: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
4.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天气工具箱,学会运用科学工具观察天气。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天气现象2.观察与描述3.天气变化规律–地理位置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探究能力等。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收获满满,学习进步,榜上有名!一、填空题1.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2.气象预报:明天金华阴有小雪,气温3℃—11℃,北风3级。
在这则气象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3.右图是小科记录的2023年1月19日的天气,这一天的天气是,小科用小风旗测得的风向是,风速等级为。
他还测了当天9时的气温(如右图),气温为。
4.通过对中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可以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我们在制作天气预报时的步骤是(填序号)。
①数据收集②发布天气预报③天气会商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气象员做出预报二、判断题6.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的降水情况。
()7.制作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8.我们应该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9.天气现象可以从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方面描述。
()10.《气象科技小报》要写些同学们想要了解的知识。
三、单选题11.关于制作天气日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天都要安排成员进行记录B.要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观察天气C.周末和假期可以不用进行记录12.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B.尽量每天在不同地点进行观察记录C.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察记录13.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明天适合的活动是()。
A.晒被子B.室外打羽毛球C.室内看书14.小科在整理天气日历时,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的是()。
A.台风B.四季如春C.雾霾15.在做天气日历时,下面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A.忘记记录时后面补记一下B.相同天气可以不记C.记录时分类别记录详细四、综合题16.天气日历。
(1)根据表格回答,1月1日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当天的天气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7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能够自己调节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发出不同的音高。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弦乐器的音高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能够自己调节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发出不同的音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
2.难点:能够自己调节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发出不同的音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不同音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发现规律。
3.讲解: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弦乐器的音高与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之间的关系。
4.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节弦的长度、松紧和粗细,发出不同的音高。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六十九第1题【单选题】代表的天气是( )A、小雪B、沙尘暴C、暴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代表的天气是( )A、多云B、小雨C、阴【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______,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______,则表示即将下雨。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大量的观测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燕子低飞要______,燕子高飞天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本月中,下雨天共(______)天,其中小雨(______)天,中雨(______)天,大雨(______)天,暴雨(______)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______)天。
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6" border="1"><tbody><td width="132">周次<td width="89">第一周<td width="89">第二周<td width="89">第三周<td width="89">第四周<td width="89">合计<td width="132">降水量(毫米)<td width="89"><td width="89"><td width="89"><td width="89"><td width="89"></tbody></table>统计气温。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题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
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______________的某些特征,了解
_____________的一些规律。
2.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制作天气日历。
二、判断题
1.在一个月的“日期——气温”柱状图中,我们可以找出这个月的最高、最低温,但无法计算
出这个月的平均气温。
()
2.我们可以像统计云量的变化那样,对天气日历中所有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信息进行整理。
()
3.通过绘制一个月的降水变化柱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全年的降水情况。
()
三、认真分析小明提供的一天天气信息,在表格中相应的栏目打上√。
早上上学时——汽车亮着灯缓慢地行驶,人们都穿着棉衣,许多人带着雨伞。
中午时——大树直摇晃;打开窗户,雨水打了进来。
傍晚放学时——天空布满了灰色的云层。
炊烟向西南飘去。
四、下图是李老师记录的某周的气温柱状图,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这周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_℃。
2.根据这一周气温推测,5号温度较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周平均气温为____________,这一周气温变化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
表一个月的气候变化。
参考答案:
一、
1.天气天气变化
2.统计气温数据分析云量的变化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分析降水量的变化二、
1.×
2.√
3.×
教科版四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