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式叶轮注塑模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注塑模具设计作业指导书(注塑部)1. 背景本指导书旨在为注塑部门的设计人员提供注塑模具设计作业的指导,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
注塑模具的设计是注塑工艺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2. 设计作业流程2.1 确定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作业之前,设计人员需要与产品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产品的要求和预期性能。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产品尺寸、材料要求、生产量要求等。
2.2 分析注塑工艺在确定设计要求后,设计人员需要对注塑工艺进行分析。
这包括注塑机的选择、模具结构的确定、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等。
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注塑工艺知识,以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优化注塑过程。
2.3 模具设计在分析注塑工艺后,设计人员可以开始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包括模具基板、模腔、模芯、冷却系统等。
- 模具材料选择:选择适合注塑工艺的模具材料,考虑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
- 模具加工工艺: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等。
- 模具的标准部件选型:选择符合标准的模具部件,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 模具装配和调试:完成模具的装配和调试工作,确保模具运行稳定和正常。
2.4 模具验收完成模具设计后,设计人员需要与生产部门进行模具验收。
在模具验收过程中,需要检查模具的尺寸精度、操作性能、模具寿命等。
如果存在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3. 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注塑模具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合理性原则:设计应合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简化原则:模具结构应简化,以提高制造和维修的便利性。
- 可靠性原则:模具的结构应稳定可靠,能够经受长时间的注塑生产。
- 标准化原则:尽量使用标准模具部件,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课题名称:圆桶注塑模设计姓名:系别:专业班级:模具10-1班指导教师:学年学期:2011-2012.2XXX学院《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查阅塑料模具设计手册,能够对中等复杂制件设计塑料模具。
二、设计课题:圆桶注塑模设计根据图纸要求,完成制件的塑料模具设计(见图纸)生产纲领:10~100万三、时间两周四、设计流程(建议)1、资料收集二天2、塑料工艺分析半天3、型腔布局、分型面、塑件尺寸计算半天4、模具草图绘制二天5、模具总装图绘制二天6、编写设计说明书二天五、需完成工作量1、模具总装图一张;零件图张(1:1,计算机绘图)2、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制件分析,型腔布局流道设计,分型面设计,锁模力校核,注射机选用,模架零件设计与选用,总结等)完成日期:2012 年04 月30 日评语:评分:指导教师:年月日名称:圆桶材料:改性塑料PS零件图目录《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圆桶注塑模说明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塑料的工艺性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塑料模具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标
通过设计一个塑料模具,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设计塑料模具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
二、设计内容1
1. 设计一塑料制品,分析制品结构特点,画零件图(标尺寸、公差、粗糙度等);
2. 选制品材料,分析材料的性能、成型条件;
3. 确定型腔数、排列方式和分型面;
4. 选择注射机和注射机参数;
5. 设计浇注系统和排气系统;
6. 计算模具型腔和型芯主要尺寸;
7. 确定成型零件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导向方式;
8. 确定模架尺寸;(查手册或圆整)
9. 设计推出系统;
10. 确定塑件侧凹部分的处理方式;
11. 确定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
12. 画模具总装配图;
13.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任务
1.分组分配作业,6-8人一组,自己选出组长;
2.自由选择一塑料制品进行设计;
3.各项工作由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分解办法由组员协商、组长协调。
四、考核形式与要求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模具总装配图一份。
五、评分标准
按本人在设计中的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具总装配图和设计说明书的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①设计内容的易难程度;(10%)
②设计中的表现;(20%)
③模具总装配图正确性、规范化;(30%)
④设计说明书。
(30%)
1由新汕大百事通提供,欢迎回访!
六、提交
1. 设计说明书一份;
2. 模具总装配图一份;
3. 小组分工和成绩。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课程设计任务书1、工作任务根据给定的产品及其要求,按照模具设计流程完成相应模具结构设计,制定产品的加工工艺,编制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卡,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图。
第一组:学号尾号为1的同学。
技术要求:1、塑件不允许有裂纹、变形缺陷;2、脱模斜度30'~1°;3、未注圆角R2~R3。
名称批量精度材料尺寸序号A(mm)B(mm)C(mm)D(mm)E(mm)F(mm)G(mm)H(mm)套管大批量MT5 ABS 30 35 203484035 5备注:组内每位同学的模具结构图必须有三处不一样,比如塑料模的一模多腔(比如一模一腔、一模两腔、一模四腔等等)、浇口形式、推出方式、模架类型、冷却系统。
2、基本要求(1)设计说明书1份,至少15页(封面打印,其余A4纸手写)。
(2)模具装配图1张,含制件图、主视图、俯视图;要求:结构合理,表达准确,技术要求完成。
(3)工作零件(型芯、型腔)图2张;要求:结构、尺寸正确、标注正确(包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技术要求完整。
(4)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2份(型芯、型腔);要求:正确合理,经济性好。
3、进度安排第1阶段下发设计任务书,对产品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模具设计方案,绘制装配草图。
第2阶段初选注射机,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
第3阶段完成零件图,装配图绘制。
第4阶段编写加工工艺规程卡,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课程设计任务书1、工作任务根据给定的产品及其要求,按照模具设计流程完成相应模具结构设计,制定产品的加工工艺,编制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卡,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图。
第二组:学号尾号为2的同学。
产品:塑料罩材料:ABS精度:MT5批量:大批量技术要求:1、塑件不允许有裂纹、变形缺陷;2、脱模斜度30'~1°;3、壁厚均匀,未注圆角R2。
备注:组内每位同学的模具结构图必须有三处不一样,比如塑料模的一模多腔(比如一模一腔、一模两腔、一模四腔等等)、浇口形式、推出方式、模架类型、冷却系统。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任务书设计课题:肥皂盒注射模具设计机械工程学院(院)系模具与制造专业09级别学生姓名:杨明玉指导老师:刘峥起至时间:2012.1.2-10前言此模具设计使用说明书,是在老师的指导以同学的协作,运用了个人当前所学所问所查。
从设计中收益匪浅、又学到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增强了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能力。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思路大体可以分为一下特点:一、设计思路主要根究塑料件及材料的工艺性分析,到用采用合理注塑的工艺方案分析,再到模具的具体材料、尺寸、等技术要求,以及根据计算数据选择合理模具设备,最后是模具的安全使用既维护。
二、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共有几个大章节(冲裁件的工艺分析、注塑的工艺方案分析、计算、模具高度的确定、模具零部件设计、模具简图),其难点和重点是计算,凸凹模尺寸等。
以及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间的选用,根据数据作出图,最后得到完整的模具简图。
三、说明说的格式要求目录、参考文献、结束语在一学期的学习中,以及老师同学的帮助中,该书顺利的完成,但由于个人的设计经验局限,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敬请老师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一塑件分析 (4)1、塑件的使用分析: (4)2、塑件的性能分析: (4)4、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 (5)5、塑件的几何形状; (5)二模具结构设计 (5)1、分型面的确定 (5)2、型腔的布局 (6)3.浇注系统的设计 (6)4、注射机的选择 (10)5、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0)6、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11)7.型芯尺寸计算: (11)8.凹模深度和型芯高度尺寸计算: (11)三、推出机构设计 (12)1、结构方式 (12)2、设计要求 (12)四.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13)五、模具型腔的强度和刚度的校核 (14)六、开模行程的校核 (14)七、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计算 (15)八、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15)九、脱模机构的设计 (16)十、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16)十一、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 (17)十二、模架的选择 (17)参考文献 (22)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几部分组成。
圆盖注塑模设计学生:林波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圆盖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圆盖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保护盖产品。
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侧抽机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圆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轮辐式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圆盖。
零件名称:圆盖生产批量:中小批量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件立体图形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包括: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表面质量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具体分析如下: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料品种结构特点使用温度化学稳定性性能特点成型特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属于热塑性塑料非结晶态树脂,不透明小于85-110℃,脆化温度未-18℃有较良好的耐化学试剂性,不耐浓的氧化性酸及醛、酮、酯、氧化烃等不透明,具有良好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耐热、耐腐、耐磨及良好的抗蠕变性,介电性能好,吸水性较强熔融温度高(超过250℃时才出现分解),熔体粘度不太高,流动性中等(溢边值为0.04mm),与流动性和压力有关,对压力更敏感,冷却速度较快,成型收缩小结论: ①熔融温度较高,熔体黏度中等,一般采用螺杆注射机成型,模具温度可控制在60-80℃②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③易发生熔接熔接痕,应注意选择进料口位置形式,顶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现“白色痕迹”(但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脱模斜度应取2°以上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⑴ 从图纸上分析,该塑件的外形为回转体,壁厚均匀,都为3.5mm,且符合最小壁厚要求.⑵ 塑件型腔较大,有尺寸不等的孔,如:36-Ф3.5 、6-Ф16,它们均符合最小孔径要求.⑶ 在塑件侧壁有四个Ф5mm的孔,因此成型后塑件不易取出,需要考虑侧抽装置.3 、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该塑件的未注公差按MT5级公差要求,其余公差要求按制件的制件图所示公差要求塑件的外形尺寸: ФФ内形尺寸: Ф孔尺寸: ФФФФ空心距尺寸: ФФФФ4、塑件表面质量分析:该塑件为工业用圆盖塑料,对其表面质量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粗糙度可取Ra3.2um ,塑件内部也不需要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所以内外表面的粗糙度都3取Ra3.2um.结论:该塑件可采用注射成型加工,且加工性能较好,但成型以后需要设置侧抽芯机构才能将塑件顺利脱出.二、成型设备选择与模塑工艺规程编制1、计算塑件的体积:+2、注塑机的初步选择塑件成型所需的注射总量应小于所选注塑机的注射容量.注射容量以容积()表示时,塑件体积(包括浇注系统)应小于注塑机的注塑容量,其关系是:式中- 塑件与浇注系统的体积()- 注射机注射容量()0.8- 最大注射容量利用系数根据塑件的原材料分析,查相关手册①得知该塑件的原材料所需的注射压力为60-100 ,由于塑件的尺寸较大,型芯较多,所以选择较大的注射压力.模具所需的注射压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其关系按下式:式中- 塑件成型是所需的压力()- 所选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模具所需的最大锁模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其关系式如下:式中- 模具型腔压力,取45MPa- 塑件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注射机额定锁模力(N)再根据塑件形状及尺寸采用一模一件的模具结构,由以上数据,相关资料②初选螺杆式注塑机:XS-ZY-250.它的注射容量为250,注塑压力为130MPa,锁模力为1800KN,均满足以上条件.3、塑件模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ABS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见下表,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工艺参数规格工艺参数规格预热和干燥温度t/℃: 80-95成型时间/s 注射时间0-5时间/h: 4-5保压时间15-30料筒温度t/℃ 后段150-170 冷却时间15-30 中段165-180 总周期40-70 前段180-200螺杆转速n/()30-60喷嘴温度t/℃ 170-180后处理方法红外线灯烘箱模具温度t/℃ 50-80 温度t/℃ 70 注射压力p/Mpa 60-100时间/h2-4三、注射模的结构设计注射模结构设计主要包括: 分型面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浇注系统设计、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推件方式、侧抽芯机构的设计、模具结构零件设计等内容.1、分型面的选择该塑件为工业用圆盖塑料,对其表面质量没有什么高的要求,只要求外径没有明显的斑点及熔接痕.在选择分型面时,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考虑不影响塑件的外观以及成型后能够顺利取出制件如图所示,塑件留动模,塑件的脱模容易实现,且模具的加工相对以上方案简单,方便. 所以,通过对以上几种分型面的考虑以及塑件的外观的要求,选择大端底平面作为分型面的方案较合适.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由于该塑件采用一模一件成型,所以,型腔布置在模具的中间.这样也有利于浇注系统的排列和模具的平衡.3、浇注系统的设计(1)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处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是熔体最先流经模具的部分,它的形状与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熔体的温度降和压力损失最小。
二、设计题目设计主要内容一、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料性能分析本塑件材料为聚丙烯,代号为PP。
聚丙烯的主要特点是密度小,约为0.9g/cm3。
它的力学性能如屈服强度、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及硬度等,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并有很突出的刚性,耐热性较好。
可在100℃以上使用。
若不受外力,则温度升到150℃也不变形。
基本上不吸水,并且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除对浓硅酸、浓硝酸外,几乎都很稳定。
高频电性能优良,且不受温度影响,成形容易。
缺点是耐磨性不够高,成形收缩率较大,低温呈脆性。
热变形温度亦较低。
可做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齿轮、接头、泵叶轮、汽车零件,化工管道及容器设备。
并可用于制造衬里,表面涂层、录音带,医疗仪器及手术仪器等。
2、成型工艺分析PP的成型条件如下:注射成型机类型螺杆式收缩率 1.0~2.0%(塑件壁厚t=3mm)预热温度80~100℃预热时间1~2h模具温度40~80℃注射压力80~120MPa料筒前段温度200~220℃料筒中段温度180~200℃料筒后段温度160~180℃(注:以上数据来自《塑料模具设计手册》)3、塑件结构分析塑件结构下图所示,此塑件的尺寸无精度要求,为自由尺寸,均按MT7级精度取公差值。
表面粗糙度没有特别要求。
此塑件外型为方形壳体类零件,腔体深120mm,壁厚均匀,除两凸缘外其余均为3mm,总体尺寸不大不小,塑件成型性能良好。
二、塑件分型面位置的分析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截面最大处,尽量取在料流末端,利于排气,保证塑件表面质量。
该塑件的最大截面在尺寸L处,如图1所示。
所以分型面设置在尺寸L 处符合模具的开模要求,避免了在塑件表面留下分型线的痕迹。
另外塑件对型芯产生的包紧力足以保证塑件留在动模一侧,使得产品的推出并无太大阻碍。
考虑塑件收缩率的问题,可设置脱模斜度和表面粗糙度解决。
三、塑件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模具结构为单型腔模具,型腔设置在模具中心,所以不存在排列问题。
《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完成工程师的全面训练。
其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塑料成型材料的基本知识,以及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2、掌握成型设备对模具的要求;3、掌握成型模具的设计方法,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毕业设计内容与步骤1、分析设计资料1.1分析材料性能,例适用于哪些零件、工艺性能如何、有何特殊要求、材料收缩率等。
1.2分析零件用途及设计要求分析零件功能,结构特点,精度高低,粗糙度等技术要求,为接下来确定模具分型面、抽芯机构、推出机构、模具精度乃至加工方法做准备。
1.3综合分析塑件结构工艺性从所选材料出发分析成品质量符合要求的可能性,对不合理处提出改进设想。
2、模具总体结构设计2.1确定型腔数目:由制品结构大小及生产批量、模具复杂程度初定型腔数。
2.2确定分型面:按分型面设计原则,确定分型面。
注意制品精度要求,飞边方向及模具加工工艺等。
2.3确定浇注系统结构:2.3.1由制品结构,材料特性,确定最佳浇口形式及浇口位置、数量。
2.3.2由所选浇口形式,位置及型腔数进行流道布置2.4确定侧向抽芯方法及机构:由制品侧面凹凸形状、结构确定侧向成型方法:手动、液压或机动,并初步确定结构布置形式。
2.5确定推出方式由制品结构、模具制造工艺确定推出方式。
2.6确定导向机构2.7确定成型零件结构由制品大小、模具制作工艺等确定成型零件结构形式。
2.8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由材料工艺特性确定温度调节方法,若需加热,确定加热方法及加热装置大致安装位置。
若需冷却,确定冷却方式及大致位置。
2.9确定模具支撑零件结构2.10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3、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设计3.1初选设备3.1.1计算制品体积及重量3.1.2结合型腔及浇注系统初定注射容量3.1.3根据容量初选注射机3.1.4纪录所选注射机主要参数额定注射量、注射行程、合模力、最大成型面积、最大开模行程、模具最大厚度、模具最小厚度、拉杆空间、动、定模固定板尺寸、推出方式及有关尺寸、喷嘴有关尺寸、定位圈尺寸等。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1)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半开式叶轮注塑模设计
作者姓名:张杰
导师及职称:唐铃凤副教授
导师所在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1年 1 月 6 日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1 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张杰
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中文:半开式叶轮注塑模设计
英文: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of half open impeller
Ⅱ原始资料
1、半开式叶轮图纸一张
2、零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
3、《模具实用技术设计综合手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
计》等相关设计手册
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
1、课题研究的意义:
注塑模设计是模具方向学生很重要的专业课,通过半开式叶轮注塑模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注塑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设计要点,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模具零部件强度和结构的设计,温习和巩固所学的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通过翻译与模具和叶轮有关的外文资料,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前沿知识和行业发展状况,训练学生查看外文资料的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确定模具总体方案;
(2)计算模具零件相关尺寸;
(3)画模具装配图以及各零件图;
(4)运用三维软件画出模具装配图。
3、提交的成果:
(1)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2)模具二维和三维总装图各一张,所有零件的二维图各一张,其中手绘图至少1张;
(3)至少一篇引用的外文文献及其译文;
(4)附不少于10篇主要参考文献的题录及摘要。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2010.1.6
接受任务书日期2010.1.6
完成日期
接受任务书学生(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