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1
- 格式:docx
- 大小:22.29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00mL,终读数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
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
(填编号)(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子天平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b、d 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20.10mL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80.4% ②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将样品研细,增大了接触面积;(2)浓硫酸可以将水除去,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调节空气流速;(3)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应该尽可能的被d装置吸收;(4)根据滴定管的读数方法读出消耗碘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结束时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先找出黄铜矿和二氧化硫及碘单质的关系式CuFeS2~2SO2~2I2,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5)图2中的②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可以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的量;(6)Ba(OH)2溶液能吸收空气的CO2,另外Ba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这些原因均能引起测定误差。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2C s +H O g CO g +H 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其他条件不变,充入少量He ,则反应速率增大B .若()()2正逆v CO =v H O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s)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D .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 A .2HI (g)=H 2 (g)+I 2 (g)B .NH 4NO 3爆炸:2NH 4NO 3 (s)=2N 2 (g)+4H 2O (g)+O 2 (g)C .2O 3 (g)=3O 2 (g)D .4NH 3 (g)+5O 2 (g)=4NO (g)+6H 2O (1)3.aA(g)+bB(g)⇌cC(g)+dD(g) ΔH=Q ,同时符合两图中各曲线规律的是( )A .a+b>c+d T 1>T 2 Q>0B .a+b>c+d T 1>T 2 Q<0C .a+b>c+d T 1<T 2 Q<0D .a+b <c+d T 1<T 2 Q<04.某对于平衡体系xA(g)+yB(g)mC(g)+nD(g),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C 的百分含量减少,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x +m<n B .x +y<m +n C .m +n>xD .m +n<y +x5.已知某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数据如下: ()()-1-1mA g +nB g qC g /mol L 3.6 2.4 2.42s /mol L 2.41.64.0⋅⋅()起始浓度末浓度则m:n:q等于()A.3:2:2 B.3:2:3 C.3:2:4 D.3:2:56.化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离不开伟大化学家,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匹配的是()A.侯德榜——工业制备烧碱B.勒夏特列——化学平衡的移动C.李比希——元素定量分析D.盖斯——反应热的计算7.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A.N2(g)+3H2(g)2NH3(g) ΔH<0B.2SO3(g)2SO2(g)+O2(g) ΔH>0C.4NH3(g)+5O2(g)4NO(g)+6H2O(g) ΔH<0D.H2S(g)H2(g)+S(s) ΔH>0,10min 8.将1mol X和3mol Y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s)3Y(g)2Z(g)时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B.第10min时,Z的浓度为0.4mol/LC.10min时,X的转化率为20%D.反应时,向容器中通入He,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浓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10.下图是可逆反应X 2+3Y 22Z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 1、t 2时,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有2v(X 2)=v(Z)B .t 2时,反应已达到了一定限度C .t 2~t 3,反应不再发生D .t 2~t 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11.已知298K 时,2SO 2(g)+O 2(g)2SO 3(g);△H=-197kJ ·mol -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1.反应A(g)+B(g)→C(g)+D(g)的速率方程式是v=k[c(A)]2c(B),若使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加一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B )。
A、1/6;B、1/8;C、8倍;D、1/4倍。
2.不影响反应速率系数的因素是(D)。
见阿伦尼乌斯公式A、反应活化能;B、反应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浓度。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反应速率系数的大小即为反应速率的大小;B、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同义词;C、反应级数愈大,反应速率愈大;条件是;在相同浓度和反应级数下D、从反应速率系数的量纲可以推测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4.反应:CaCO3(s)→CaO(s)+CO2(g)的△r H m>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有用的是(B)。
标准摩尔反应热△r H m>0,即吸热反应A、增加CO2的分压;B、升高温度;C、增加CaCO3的量;D、加入NaOH。
5.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
A、最快一步的反应速率;B、最慢一步的反应速率;C、几步反应的平均速率;D、任意一步的反应速率。
6.下列各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化学反应都有各自的速率方程式;C、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有时与质量作用定律相符合;D、复合反应的每一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都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7.反应2NO+2H2→N2+2H2O分二步进行:(1)2NO+H2→N2+H2O2慢;(2)H2O2+H2→2H2O快。
下列各反应速率方程式正确的是()。
A、v=k[c(NO)]3/2c(H2);B、v=kc(H2O2)c(H2);C、v=k(H2O2)[c(H2)]2;D、v=k[c(NO)]2c(H2)。
8.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任一化学反应都有相应的速率方程式;C、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一定与质量作用定律不同;D、非基元反应的每一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2022北京,14,3分)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
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图2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CaO+2CO+2H2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CH4C+2H2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答案C根据题图1,可知反应①为CO2与CaO反应生成CaCO3,反应②为CaCO3与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aO、CO和H2,A正确;由题图2可知,t1~t3,n(H2)比n(CO)多,生成H2的速率不变,又因为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故发生的副反应为CH4C+2H2,B正确;t2时刻,CO的气体流速=反应②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1.5mmol·min-1,副反应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0.5mmol·min-1,故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C错误;只有反应②生成CO,题图2中t3之后CO气体流速为0,反应②不再发生,所以CO的生成速率为0,D正确。
方法技巧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原理示意图和坐标图:①提取题中有价值的信息,找出每一个转化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读懂坐标图中每一条曲线代表的物质,然后确定其变化量。
2.(2022广东,15,4分)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1.0mol·L-1·min-1答案D由题图可知,无催化剂时,反应能进行,但是反应速率比较慢,A项错误;在相同条件下,与催化剂Ⅱ相比,在使用催化剂Ⅰ时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故催化剂Ⅰ使反应活化能更低,B项错误;0~2min时,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C项错误;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4.0mol·L-1-2.0mol·L-1)÷2 min=1.0mol·L-1·min-1,D项正确。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A. 温度升高使反应生成热量增多,增大了反应活化能B. 温度升高使反应生成热量减少,降低了反应活化能C. 温度升高使反应分子碰撞几率增大,增大了反应速率D. 温度升高使吸热反应速率增大,降低了反应速率2. 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A. 催化剂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 催化剂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D. 催化剂减小了反应所放出的热量3.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A和B浓度之比为2:1,平衡时B的浓度为0.1 mol/L,则A的浓度为:A. 0.05 mol/LB. 0.1 mol/LC. 0.2 mol/LD. 0.4 mol/L4. 关于平衡常数K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Kp与压强无关,只与摩尔比有关B. Kp与压强成正比,与摩尔比无关C. Kp与压强成反比,与摩尔比有关D. Kp与压强成正比,与摩尔比成正比5. 下面哪种情况会使得某反应的平衡位置发生向右移动的变化:A. 添加催化剂B. 降低温度C. 减小体系中的压强D. 增加反应物浓度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 在速率方程 V = k[A]^m[B]^n 中,m和n的值可以反映出反应的_______。
2. 平衡常数Kc的表达式为 Kc = [C]^c[D]^d / [A]^a[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的 _______。
3. 某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二次方关系,则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_。
4. 两个反应都经过同一个速率决定步骤,但反应A与反应B速率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A的速率是B的 _______。
5. 某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4.2,请问Kc等于多少?三、解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1. 用实验数据完成下面的速率方程:反应物A与B发生反应生成产物C和D,速率方程为V =k[A]^x[B]^y。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C2H5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n(H2O)=n(C2H4)=1mol,容器体积为2L】。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ΔH>0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58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2.H2与ICl的反应分①、①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放热反应B.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H2与ICl的总反应速率快慢取决于反应①D.反应H2(g)+2ICl(g)=I2(g)+2HCl(g)的ΔH=-218kJ·mol-13.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a的表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B.催化剂a能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催化剂a、b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D.催化剂b表面发生的反应为4NH3+5O2催化剂b4NO+6H2O4.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ΔH<0,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H2(g)+I2(g)⇌2HI(g)ΔH<0,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C.2C(s)+O2(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N2(g)+3H2(g)⇌2NH3(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向左移动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相应结论的是A.A B.B C.C D.D6.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钯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TS1~TS5为过渡态,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2.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S== 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3.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υ正(N2)=υ逆(NH3) B.3υ正(N2)=υ正(H2)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5.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A.0.45 mol / (L·s)B.0.15 mol / (L·s)C.0.225 mol / (L·s)D.0.9 mol / (L·s)6.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盐酸⑤10%盐酸⑥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③⑥⑦⑨B.③⑤⑦⑨C.①④⑧⑩D.②⑥⑦⑩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上)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A. 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 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2. 将C(s)和H2O(g)以物质的量之比1∶2置于恒容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H2O(g)H2(g)+CO(g)ΔH>0。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v(H2O)=v(CO)B. H2和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C. 形成2 mol H-O键,同时生成1 mol CD. 混合气体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保持不变3. 对于可逆反应4 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时,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4. 温度不变时,在恒压容器a与恒容容器b中,分别充入体积比为1∶3的N2和H2。
若开始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则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2的转化率应当是()A. a中大B. b中大C. a、b一样大D. 无法判断*5. 可逆反应mA(s)+nB(g)p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B的体积分数φ(B)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m+n<pB. n>pC. X点时v(正)>v(逆)D. X点比Y点的正反应速率大6. 下列叙述中说明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 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B.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D. 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二、填空题*7. 对于反应A(?)+2B(g)n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改变A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平衡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对于反应 2A(g) + B(g) ⇌ 3C(g),下列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 = 05 mol/(L·s)B v(B) = 03 mol/(L·s)C v(C) = 08 mol/(L·s)D 无法确定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C 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 3 : 23、下列措施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降低温度B 减小反应物浓度C 使用催化剂D 减小压强4、对于反应 2SO₂(g) + O₂(g) ⇌ 2SO₃(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增大氧气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 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₂(g) + Y₂(g) ⇌ 2Z(g),已知X₂、Y₂、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c(X₂) = 02 mol/LB c(Y₂) = 04 mol/LC c(Z) = 04 mol/LD c(X₂) + c(Y₂) + c(Z) = 055 mol/L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C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D 增加反应物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7、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₂(g) + I₂(g) ⇌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气体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B 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C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₂,同时生成 2n mol HID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8、反应 2NO₂(g) ⇌ N₂O₄(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B. 化学反应速率为0. 8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 8 mol·L-1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的快慢D.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密闭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xC(g),若经2 s后测得A物质的量为2. 8 mol,C的浓度为0. 6 mol·L -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①2 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3 mol·L-1·s-1②2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6 mol·L-1·s-1③2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70%④x=2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X、Y、W、Q四种物质,经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上述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是()A. X+2Y=2W+2QB. 3X+Y+2W=2QC. X+3Y+2Q=2WD. X+2Y+3Q=2W4.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 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5mol/(L·s),则所经历的时间是()A. 0. 44秒B. 1秒C. 1. 33秒D. 2秒5.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0。
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习一、选择题
1. 设反应C+CO
2
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
3
(正
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2.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
3N
2
+3H
2。
已知NH
3
起始浓度是2.6
mol·L-1,4s末为1.0 mol·L-1,若用NH
3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
A. 0.04 mol·L-1·s-1
B. 0.4 mol·L-1 ·s-1
C. 1.6 mol·L-1·s-1
D. 0.8 mol·L-1·s-1
3.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
2+O
2
2SO
3
,下列叙
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SO
2、O
2
、SO
3
共存
B. SO
2与SO
3
的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
2、O
2
、S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4.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
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少E的浓度
D. 降温
5.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
2和B
2
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
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 -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 2A
2+B
2
2A
2
B B. A
2
+B
2
2AB
C. A
2+B
2
A
2
B
2
D. A
2
+2B
2
2AB
2
6.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
5(g)PCl
3
(g)+Cl
2
(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
下列情况使PCl
5
分解率降低的是
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
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
C.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
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7. 将3 mol O
2
加入到V 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 s建立了平衡体
系:3O
22O
3
,此时测知O
2
的转化率为3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
质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
A D1
B1C
8. 下图为可逆反应A(g)+2B(g)n 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 的浓度随压
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 值与压强p 1、p 2
A. p 2>p 1,n <3
B. p 2>p 1,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 >3
9. 对于反应2SO 2+O 2 2SO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体积SO 2和足量O 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 3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 平衡时,SO 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 2的生成速率
D. 平衡时,SO 2浓度必定等于O 2浓度的两倍 二、非选择题
1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I 2(g)+H 2(g)2HI(g)(正反应吸热)
起始时,n (H 2)=a mol ,n (I 2)=b mol 。
只改变表中列出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试将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增大”“减小”或“不变”)填入相应的表
11.将0.6310克光气(COCl 2)放在472.0cm 3的密闭容器中,在1000K ,达平衡后,测得其总压力为220.3 kPa ,求反应 COCl 2(g)CO(g)+Cl 2(g) 在1000K 时的平衡常数Kc 。
(COCl 2的化学式量98.9)
12.已知在298K ,以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1) HNO 2H + +NO 2- K 1=4.5×10-4 (2)NH 3+H 2O NH 4++OH - K 2=1.8×10-5 (3)H 2O H ++OH - K w =1.0×10-14 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NH 3+HNO 2NH 4++NO 2-
C 浓度/
m o 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