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电流的SAPF的比较研究控制策略
- 格式:docx
- 大小:316.85 KB
- 文档页数:14
电力系统中电流波动的控制策略在当今高度依赖电力的社会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而电流波动作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
电流波动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流大小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不规则变化。
这种波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负载的突然变化、电力设备的故障、电网中的谐波干扰等。
电流波动不仅会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其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误动作,甚至引发电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
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电流波动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策略:一、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在电力系统的初始设计和规划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导致电流波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合理配置电源和负载,确保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线路参数,以减少线路阻抗和变压器漏抗对电流的影响;采用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二、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的电流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可以快速调节无功功率,从而稳定系统电压,减少电流波动。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能够有效消除电网中的谐波电流,提高电能质量。
此外,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可以在电网电压发生波动时迅速补偿电压,维持负载侧电压的稳定,进而减少电流波动。
三、改进负载特性对于一些容易引起电流波动的负载,如电弧炉、轧钢机等,可以通过改进其控制策略来降低电流波动。
例如,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优化负载的启动和运行过程,减少功率的突变;增加滤波装置,降低负载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的影响。
四、加强电网的监测和管理通过安装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及时发现电流波动的异常情况。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电流波动,并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研究结论开关电源是一种将输入电源转换为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输出的电力转换装置。
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研究是指通过电流反馈来控制开关电源输出电流的一种方法。
在开关电源的设计和控制中,电流型控制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并总结相关的结论。
第一,电流型控制模式是一种常用的开关电源控制方法。
在电流型控制模式中,通过对输出电流进行反馈控制,使得输出电流稳定在所需的目标值。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小输出电流的波动,提高开关电源的响应速度。
第二,电流型控制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策略实现。
常见的电流型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等。
PID控制策略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通过比较输出电流和目标电流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项来控制开关电源的开关时间,保持输出电流稳定在目标值附近。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则是通过建立开关电源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输出电流,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系统,并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第三,电流型控制模式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开关电源的工作环境和负载特性。
开关电源的工作环境包括输入电压的波动、温度的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输出电流产生影响。
负载特性则包括负载电流的大小、波动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电流型控制模式的稳定性和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流型控制策略,并通过实验和仿真等手段进行验证和调整。
第四,电流型控制模式在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和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流型控制模式可以减小开关电源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功率密度。
通过对输出电流的精确控制,可以减小开关损耗,提高转换效率。
此外,电流型控制模式还可以实现多电源系统的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电流型控制模式在开关电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APF有哪些控制策略?APF空间矢量最优控制详述APF,也即有源电力滤波器。
通过APF,可以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跟踪补偿。
相关行业的朋友,有必要深入了解APF。
为增进大家对APF的认识,本文将对APF的控制策略——空间矢量最优控制予以介绍。
如果你对APF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它所产生的谐波和无功功率给电网带来的各种危害也越来越大。
为了抑制高次谐波和补偿无功功率,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和有源滤波系统。
这些装置虽然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要求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谐波和无功功率,从而实现快速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逆变器的PWM技术,目前常用的PWM技术有:1)基于正弦波对三角波调制的SPWM技术;2)基于消除特定次数谐波的HEPWM技术;3)基于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PWM技术。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模拟系统,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很少采用;第二种方法需要预先计算出要消除的若干次指定谐波,在负载经常变化的情况下,跟随特性难以保证;第三种方法比较适合微机控制,其原理为实时检测逆变器的输出、并与跟踪目标进行比较,当偏差超出允许的边带时,控制器动作,使偏差减小。
一般来说,波形质量,开关损耗,电压利用率等是衡量PWM方法的几个重要指标,随着现代大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波形质量问题己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而开关损耗问题却日益严重,以电路拓扑改进为代表的软开关技术在解决开关损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电路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对复杂电路尤其如此。
所以,如何从PWM控制方法的优化上减小开关损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空间电压矢量法(SVPWM)也叫磁通正弦PWM法。
它以三相对称正弦波电压供电时交流电动机的理想磁通圆为基淮,用逆变器不同的开关模式所产生实际磁通去迫近基准圆磁通。
由它们的比较结果决定逆变器的开关,形成PWM波形。
基于电感电流和重复预测的APF数字电流控制策略张国荣;李奉顺;蒋继勇【摘要】电流控制策略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精度有很大影响.针对传统电流控制器设计复杂、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流和重复预测的数字电流控制策略.以输出滤波电感电流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外推法的重复预测器实现对下一拍输出指令电流的准确预测,采用分割求和算法,将一个开关周期划分为3个时间间隔,通过求和得到3个时间间隔内滤波电感电流的总变化量来直接获取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该电流控制策略具有计算简单、稳态性能好、动态响应快等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年(卷),期】2018(038)006【总页数】5页(P190-194)【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感电流;重复预测;分割求和;电流控制【作者】张国荣;李奉顺;蒋继勇【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30 引言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网电压和电流发生非线性畸变,导致谐波污染和电力危害日趋严重[1]。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作为一种可动态补偿谐波及无功的电力电子装置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2-3]。
电流控制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PF的补偿效果,常见的电流控制策略有滞环控制、PI控制、重复控制、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等。
其中,滞环控制易于硬件实现、实时性好,但其开关频率不固定,电流纹波大,开关损耗较高[4-5];PI控制易实现、动态性能好,但其跟踪交流量时存在稳态误差,控制器带宽受限,易产生高频失真[6];重复控制基于内模原理,可实现对周期性重复信号的无静差跟踪,但其存在一个工频周期的延时,动态性能较差[7-8];电压空间矢量控制采用矢量合成原理,跟踪补偿效果好,直流侧电压利用率高,但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必须以参考电压矢量为输入信号,涉及电流-电压转换器设计和坐标变换等问题[9]。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永磁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仿真分析—转矩电流最大比控制1前言: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同步电动机的发展和应用。
其主要原因有:1.永磁材料近年来的开发很快,现有铝镍钴、铁氧体和稀土永磁体三大类。
2.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开发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是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间重要的接口,是弱电与被控强电之间的桥梁。
对最新的自同步永磁同步电动机,高性能电力半导体开关组成的逆变电路是其控制系统的必不可少的功率环节。
3.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全改观了现代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
由于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技术亦已成熟并日趋完善[1]。
使得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因数高等优越性能,由其组成的高性能驱动系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感应电动机而提出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实行定子磁场定向,避免复杂的坐标变换,动态性能好,对电动机参数依赖性小,鲁棒性强。
因此,将其应用拓展至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领域就成为近年的研究的热点之一。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dq轴电感不相等的特性,提出了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来提高系统动态性能。
因此,将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与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结合亦成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领域的新兴问题。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控制系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无需转子精确定向,降低了定子电流,减小损耗,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2]。
对于凸极永磁同步电动机Ld不等于Lq,能够生磁阻转矩,通过控制定子电流相位角可以控制id,iq。
当定子电流一定时,存在一个电流相位角使输出转矩值最大,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得到最大转矩电流比。
基于此种最大电流比控制方法,建立高性能的三电PMSM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系统,对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与传统的id=0控制在输出转矩、功率因数、动态性能、算法复杂程度、对参数的鲁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阐述了其优缺点,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方法选择提供依据[3]。
APF的谐波电流补偿控制策略研究王鹏【摘要】用电负荷类型的增多及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使得电路中的非线性负载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电网中产生了大量谐波源和功率损耗,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电网中的谐波问题,提出了通过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来补偿谐波电流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基于d-q坐标系,对谐波电流进行检测.采用PI-重复控制方法来实现无静差指定次谐波补偿,以消除谐波电流.将该控制方法与传统的PI控制进行比较,并分析了PI-重复控制方法的动态性能及稳态性能.仿真结果对比证明了PI-重复控制能很好地对谐波电流进行抑制.PI-重复控制作为一种便捷的控制策略,对谐波具有明显的消除作用,能很好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Due to increased electricity load types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the nonlinear load in circuitr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which results in a large number of harmonic sources in power generation and large power loss,this brings inconvenience to the productionlife. Therefore,in order to solve the harmonic problem in the power grid,the control strategy of compensating harmonic current by using active power filter(APF) is put forward.Based on d-q coordinate system,the harmonic current is detected,and a PI-repetitive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subharmonic compensation without static error,thus the harmonic current is pared with traditional PI control method,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of the PI-repetitive control method are analyzed.Finally,comparison is carried out by sim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repetitive control can restrain harmonic current very well,and PI- repetitive control, as a convenientcontrol strategy,can be applied to production life.【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7(038)011【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重复控制;PI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非线性负载【作者】王鹏【作者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6;TP27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及非线性负荷的接入,电网中谐波畸变愈加严重,谐波电流的严重畸变使得设备发热甚至造成损坏。
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种调速控制方法,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
本文主要研究和实现了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探讨了其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一、引言随着电力设备和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电机调速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调速装置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调速控制中的应用。
二、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特点1. 原理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交流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角来控制电机输出转矩的调速控制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电流模型进行建模和控制,使电流满足特定的转速需求,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2. 特点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高精度:电流模型的建模和控制算法能够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提供高精度的调速控制。
- 快速响应: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具有快速的响应特性,在电机启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可以快速调整电流控制参数,提供良好的控制性能。
- 稳定性好:通过对电流模型进行精确建模和控制,能够保持电机的稳定运行状态,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三、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的实验研究为了验证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首先,在实验室中搭建了ACF电流模PWM控制的调速系统,然后通过对不同负载和转速要求下的实验,评估了该技术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并且能够在不同负载和转速要求下快速响应,实现了稳定和可靠的调速控制。
实验还发现,ACF电流模PWM控制技术对电机的控制性能不受负载和转速要求的影响,能够在不同工况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两种不同的电流的SAPF的比较研究控制策略BerrinSüslüoğluVedat M. Karslı摘要在这项研究中,自适应带迟滞和三角载波电流控制比较三线SAPF。
参考电流产生部分知名PQ与理论基础基本正序电压检测器,通过使用Matlab / Simulink动态模拟进行了控制器的性能评价。
1.引言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问题有各种建议控制技术SAPF生成并注入到一个合适的电流电源,使取消的谐波含量扭曲的电源电流和取得的波形所要求的幅度和相位为正弦形状。
谐波补偿的特点是:强烈依赖于参考电流算法,计算控制技术将这个计算的电流谐波共同趋向耦合(PCC)的。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的框图鉴于图1。
进行的并联型APF 控制设计通过两个步骤:推导的补偿信号电流和电压信号,并产生电流逆变器开关门信号控制电路。
图1一个VSI-SAPF系统图对于有源滤波器的设计,瞬时无功功率(P-Q)的理论经常被作为主要的应用所需的计算范式补偿电流。
在这个计算过程理论上讲,电源电压均假定为理想。
然而,在大多数工业电力系统,电源往往是不平衡的电压或扭曲电压,所以假设是这种情况下有效。
尽管正弦电源电压的变化,加入基波正序电压检测器后电源电流预计补偿。
有源滤波器的电流控制器的主要任务是迫使逆变器的电流跟随参考电流变频器产生的开关状态减少当前误差。
在很宽的理想跟踪输出频率范围,低谐波含量,限制或恒定开关频率,非常快的响应SAPF的电流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
在电流控制技术、迟滞控制、死的巡逻控制和非线性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应用是最流行的。
APF的电流控制技术的比较在某些开关进行了讨论频率。
自适应滞后的有效性带三相电流控制器四线并联有源表现下的恒定开关电源滤波器12千赫的频率。
另一方面,本文是针对调查的选择开关的作用频率SAPF的表现。
SAPF的整体计划,在这项研究中,模拟下MATLAB环境下使用SimPowerSystem工具箱比较自适应波段的有效性滞环控制计划和三角载波控制计划。
2.改进的P-Q理论众所周知PQ理论是没有有效的,因为它扭曲和不平衡的电源电压条件下补偿负载电流,以保证恒定从网络瞬时有功功率倒掉。
因此,在扭曲和不平衡的电源电压条件,从根本上正序电压探测器是必要的,以保证协调脱钩电流和电压扭曲。
根据正序电压检测将产生正交基波正序电压,SAPF的根本正序电流防止有功功率生成。
在根本正序电压检测图 2(A),双P-Q理论用于电压补偿。
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phaselocked-回路(PLL)电路跟踪不断的电压的基本频率。
这项技术是最好的选择,以保证电流的解耦并在该回路扭曲电压。
(a)(b)图2参考电流生成算法块图表:一个正序电压检测,bgeneration参考与PQ theory.and当前委员会的电压。
瞬时有功功率p和瞬时非线性负载所消耗的虚功率Q(1)写成矩阵形式。
(1)为了获得正弦电流,功率因数,振荡长期的p和q的所有条款必须删除。
在α-β的补偿电流(2)鉴于使用基本正序部分电源电压。
(3)通过进行逆变换,三相ABC帧的补偿电流整个过程如图2。
3. 电流控制自适应波段迟滞传统的APF,固定带滞环电流因为简单的控制普遍使用实施,响应速度快,固有的峰值电流限制能力,不用对系统信息参数计算。
但是,它的缺点,开关频率不是恒定的,并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原则上变频器的运行频率固定,以获得更好的补偿波形。
然而,由于开关设备,增加开关频率会导致以上的开关损耗,从而扭曲SAPF性能。
这也导致EMI相关的问题和可听噪声。
因此,开关频率范围应基于这些因素的妥协之间。
玻色提出一个可编程迟滞带电流控制强迫预先确定的固定开关频率。
根据它改变了带宽瞬时补偿电流的变化和直流电压来减少电流畸变的影响调制波形。
建议表达相的三相逆变器的迟滞带宽隔离中性。
通常会有所不同KI1/3和2/3,而后者是最坏的情况。
(4)给出的滞后带是仿照作为一个功能供电电压和斜率补偿电流使波形调制频率几乎保持常数如图 3。
虽然给出每个阶段的开关模式,通过S-函数的MATLAB\ Simulink计算滞后带宽和电流误差作为输入。
图3Matlab / Simulink的模型变量滞后4.三角载波控制在此方法中,三相电流误差有一个共同的固定幅度和频率相比三角波。
引进的目的三角载波波形是稳定变频器开关频率,迫使它是常数,等于三角波的频率。
对于考虑一个阶段,如果当前的错误信号大于三角波,上逆变器开关被激活。
但是,如果当前的错误信号较小比三角波,较低的逆变器开关激活如图所示 4。
图4Matlab / Simulink的模型的改进三角载波电流控制5. 模拟结果模拟的目的是探讨自适应带滞环电流控制的有效性在三角载波电流控制方法中的方法是为保持正弦源电流时源提供一个非线性负载。
正在考虑为测量总谐波失真(THD)线电流的波形和测量跟踪误差向量(ERMS)两种电流控制方法的评价。
由SAPF补偿非线性负载选为三相整流二极管与电阻加载平衡线下的采用Matlab / Simulink得到的电压相电流波形如图 5。
(a)与自适应波段滞后(b)与三角载波图6相源下的电流波形fswitching (高)(a)与自适应波段滞后(b)与三角载波图7相源下的电流波形fswitching(低)这些方法的电流跟踪性能低和高开关频率的情况下也可以观察图 8和图 9(a)与自适应波段滞后(b)与三角载波图8电流跟踪性能下fswitching(高)(a)与自适应波段滞后(b)与三角载波图9电流跟踪性能下fswitching(低)在自适应带滞环控制,开关频率系统方面几乎是恒定的参数和定义的开关频率。
然而,在开关频率低的情况下,跟踪是没有在高开关频率那么好。
显然,减少开关频率在增加结果滞后的带宽,导致自由运作在更大范围内的电流误差。
这种更高的低频率错误,反过来,会导致更高的低阶谐波电流源,因此有较高的总谐波失真。
基于上述事实,应尽可能保持开关频率自适应波段更好的提高滞环电流控制性能。
在高开关频率操作,模拟SAPF是能够成功补偿高达25次谐波并导致更好的补偿电流波形。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增加开关频率会导致增加开关损耗和EMF相关的问题。
此外,更高的频率操作可能需要一个更快的嵌入式控制器。
另一方面,增加开关频率电源逆变器会降低输出谐波和滤波电路的成本。
6. 结论本文阐述了两个电流的比较研究SAPF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两个调查电流控制技术,开关相对于传统的频率保持不变滞环电流控制方法。
除了这一点,在自适应带滞环控制,迟滞带宽,是未知固定频段的情况下,可以从这些参数决定。
然而,应保持尽可能高的开关频率性能更好的自适应带滞环电流控制。
在整体的模拟研究,三角载波方法相对于自适应带滞环电流控制具有一定的优势。
7.参考文献1 FZ型鹏,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问题,IEEE工业应用“杂志,页21-30,1998年。
2 H.Akagi,Y.Kanazawa,A.Nabae,瞬时无功补偿器,包括开关设备无储能元件,IEEE反。
工业应用。
20日,第625-630页,1984。
3 M.Aredes,J.Häfner,K.Heumann,三相四线并联有源滤波器控制策略,IEEE跨。
电力电子技术,。
12日,第311-318页,1997年。
4 V.Soares,P.Verdelho,G.D.马克斯,安瞬时有功和无功电流分量有源滤波器,IEEE交易上的方法电力电子技术, 15,pp.660 - 669,2000。
5 J.Young-GOOK,K.Woo勇,L.Young,哲,Y.Seung陈克勤,F.Harashima,算法积极扩大电流的同步检测考虑三相不平衡的电源滤波器电力系统,工业IEEE电子,Vol.50,pp.1000 - 1006,2003。
6J.-G.Hwang,Y.-J.公园,间接电流控制谐波消除新颖的有源滤波器基于观测器的降噪计划,机电工程,施普林格,卷。
5,第261-266,2004年。
7 H.Watanabe,M.Aredes,H.Akagi,P-Q理论有源滤波器控制: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congresso巴西国家的自动化第十四条,第2-5页。
2002年。
8扶苏,L.马莱萨尼,P. Mattavelli,比较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控制技术应用,IEEE工业交易电子,45卷,第722-729页,1998。
9 S. MEO,A. Perfetto,比较不同的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应用的技术,第四IEEE国际加拉加斯的诉讼中发布会上,P016-1- - P016-6,2002。
10 A. G.的白兰度,德尔皮佐,E. Faccenda,进行比较并联型有源控制算法之间过滤,进行第四IEEE加拉加斯国际会议,第P221 - P227,2002年。
11 M.芥兰,E. Ozdemir,自适应滞后带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控制器,电力系统研究,Vol。
73,第113 - 119,2005年。
12 M. Kazmierkowski,L.马莱萨尼,电流控制三相电压源PWM技术转换器:一项调查显示,IEEE工业交易电子。
45,691-703页,1998年。
13脉宽调制的一项调查显示,IEEE J.霍尔茨,反。
工业电子,卷。
39,410-420页,1992年。
14 B.百色,自适应迟滞带电流控制电压馈PWM 逆变器的机器技术驱动系统,IEEE工业电子。
37,第402-408页,1990。
15 ·狄克逊,S.泰珀,属莫兰,实用的评价currentcontrolled不同的调制技术电压源逆变器,独立外部评价ELEC。
功率应用。
143,第301-306页,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