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
- 格式:pptx
- 大小:539.07 KB
- 文档页数:20
股骨干骨折的分类
股骨干骨折是指大腿骨(股骨)中段发生的骨折,这种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
股骨干骨折的分类主要基于骨折的类型、位置和形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股骨干骨折的分类系统:
根据骨折的类型:
闭合骨折(Simple Fracture):骨折发生但没有穿破皮肤,是一种相对较为干净的骨折。
开放骨折(Compound Fracture):骨折穿破皮肤,增加感染的风险。
根据骨折的形状:
横向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的横向方向相交,形成横向的骨折。
纵向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的纵向方向相交,形成纵向的骨折。
螺旋骨折:骨折线以螺旋形式绕着骨干旋转。
根据骨折的位置:
中段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中段,距离髋关节和膝关节较远的位置。
近端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近端,接近髋关节。
远端骨折:骨折发生在股骨远端,接近膝关节。
根据骨折的稳定性:
稳定性骨折:骨折两端保持相对稳定,不容易移动。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两端相对不稳定,容易发生移位。
股骨干骨折的具体分类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医学体系和研究机构而有所不同。
医生通常会通过临床检查、X射线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和分类股骨干骨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式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或手术干预,具体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特点。
股骨干骨折的备皮范围
股骨干骨折的备皮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涉及以下部位:
1. 大腿前侧:股骨干骨折多发生在大腿前侧的中央或近中央位置。
因此,备皮范围可能包括大腿前方中央区域。
2. 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备皮范围会从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棘)开始,延伸至膝关节。
这样可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充分暴露整个股骨干骨折部位,以便进行准确的骨复位和内固定。
3. 受伤侧大腿外侧和内侧:备皮范围可能还需要包括受伤侧大腿外侧和内侧,以便处理任何相邻组织的损伤或并发症。
总而言之,在股骨干骨折的手术中,备皮范围应该足够广泛,以确保能够充分观察和处理骨折部位,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的备皮范围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来确定。
临床路径股骨干骨折[3T药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传子下2-5厘米起至股骨髁上2-4厘米止之间的股骨骨折。
股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患者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但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的增多,成人发病比例有增多的趋势,男多于女。
中医古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对此有详细描述。
现代中医学亦称之为“股骨干骨折”。
诊断一、诊断依据(一)病史:具有明确的外伤史;若因轻微暴力引起骨折,儿童要考虑佝偻病所致;青壮年要充分考虑到骨病的可能。
(二)症状:患肢伤后剧烈疼痛、肿胀严重、下肢功能障碍,有异常活动或肢体短缩。
小儿青枝骨折或裂纹骨折疼痛较轻,站立行走困难。
(三)体征:患肢触摸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可触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
骨折有移位时,患肢出现缩短、成角畸形。
(四)辅助检查:X线摄片时,应包括股骨全长的正、侧位片,以协助诊断并了解骨折移位情况。
二、中医证候分类结合临床,股骨干骨折的骨折愈合分为三期,即骨折早期、骨折中期和骨折后期。
按骨折部位分为上1/3骨折,中1/3骨折和下1/3骨折。
按骨折开放与否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按骨折移位与否分为稳定型骨折和不稳定型骨折。
按骨折类型分为横断骨折、斜行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和青枝骨折。
按损伤机制分为暴力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三、鉴别诊断股骨干骨折需要同股骨周围肌肉软组织损伤相鉴别,股骨干上段骨折应同股骨粗隆间骨折相鉴别。
1、股骨干周围肌肉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肌肉牵拉伤,扭伤,撕裂伤等,损伤肌肉局部肿胀压痛,抗阻力试验阳性,下肢活动稍受限,无纵轴叩击痛,无骨擦音或大腿部的异常活动。
2、股骨粗隆间骨折:本型骨折见于股骨大小转子之间,易于鉴别。
四、常见并发症早期并发症:1、创伤性休克:严重股骨干骨折内出血可达500〜1000毫升甚至更多,创伤后的疼痛刺激,早期即可能发生休克。
处理原则为早期固定减少内出血,扩充血容量和止痛,积极抗休克治疗。
2、挤压综合征:严重挤压伤导致股骨干骨折,需要注意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股骨干骨折的健康教育
《股骨干骨折健康教育》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老年人或运动员身上。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及时的治疗,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康复。
以下是一些关于股骨干骨折的健康教育知识。
首先,股骨干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或者间接作用所引起的。
外力直接作用是指直接的暴力作用于骨头的表面,而间接作用则是指骨头受力后,骨骼强度无法承受,导致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会伴随着疼痛和肿胀,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行走或者活动。
其次,股骨干骨折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的目的是将骨头重新复位并且固定,以促进骨头的愈合。
手术后需要严格的康复计划和控制活动。
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助行器或者轮椅来协助行走,避免脚底负重。
此外,康复时可以进行一些生理治疗,如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最后,预防股骨干骨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老年人应该注意避免跌倒,可以使用助行器或者手术来减少跌倒的风险。
运动员则需要注意运动时的安全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暴力碰撞。
总之,对于股骨干骨折,及时的治疗和合理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预防措施也同样重要,只有通过预防措施,才能避
免这种骨折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股骨干骨折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患病风险。
股骨干骨折名词解释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骨折类型,指的是股骨(大腿骨)骨干部位发生的骨折。
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粗的骨骼之一,其骨折通常由外力作用引起,比如摔倒、车祸、运动伤害或骨质疏松等引发的压力过大。
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胫骨互位骨折、髁后骨骺骨折等。
其分类依据包括骨折线的位置、角度及碎骨片的数量等指标。
股骨干骨折通常呈现明显的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
有时,当骨折使肌肉和组织受拉伸或损伤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
骨折部位可能出现肿胀、瘀伤和局部变形。
行走、坐立等动作都会增加疼痛感。
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类型、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非移位性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休息、使用拐杖或石膏固定。
而移位性骨折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并固定骨骼。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钢钉、金属板或螺钉的植入,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康复阶段对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旨在恢复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日常功能。
此过程可能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逐渐增加活动强度的指导。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康复专家的指导,以确保骨折部位的逐渐愈合和获得最佳的恢复效果。
及时就医、正确治疗和积极康复是股骨干骨折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所在。
股骨干骨折分类定义股骨干骨折是指位于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之间骨干(可以理解为股骨中间比较直的部分)的骨折。
股骨近端起于髋关节,远端止于膝关节,它是人体最长和最坚强的骨,骨折多由强大暴力引起。
股骨干中部为其好发部位,可为横断、斜面、螺旋、粉碎和青枝骨折。
分类根据骨折断端的稳定程度分类(1)稳定性骨折横行骨折:多数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线为横行。
嵌插骨折:骨折断端短缩、嵌插。
青枝骨折:指儿童骨干处有骨折线,无明显的断裂和移位。
(2)不稳定性骨折螺旋形骨折:多数由强大旋转暴力所致,骨折线为螺旋形。
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在3块以上者。
斜行骨折:多数由间接暴力所致,骨折线为斜行。
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软组织发生破损,深及骨质或者骨折断端外露。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软组织未见破损,皮肤完整。
根据AO分类A型又称简单骨折:仅有一条骨折线,不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
包括:螺旋形骨折斜行骨折:指骨折倾斜角度≥30°。
横行骨折:指骨折倾斜角度<30°。
B型又称楔形骨折:存在3个或以上骨折块,断端之间有骨块接触。
包括:完整性斜形骨折粉碎性楔形骨折C型又称复杂性骨折:存在3个或以上骨折块,断端之间没有骨块接触。
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需要尽早手术探查治疗。
包括:节段性骨折骨干广泛粉碎骨折按骨折粉碎程度分类Ⅰ型:小蝶型骨片,对骨折稳定性没有影响。
Ⅱ型:碎骨片较大,但骨折的远、近端仍保持50%以上皮质接触。
Ⅲ型:碎骨片较大,但骨折的远、近端少于50%接触。
Ⅳ型:节段性粉碎骨折,骨折的远、近端无接触。
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干上1/3骨折:在肌肉牵拉作用下,近折端向前、外及外旋方向移位,远折断向内、后方向移位。
股骨干中1/3骨折:由于内收肌群牵拉,骨折端向外成角。
股骨干下1/3骨折:近折端向前移位,远折端向后方移位,形成短缩畸形。
股骨干骨折在工伤中较常见,应按照愈后情况的不同来评伤残的等级,共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一级:双下肢及一上肢严重瘢痕畸形,活动功能丧失二级: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双髋、双膝关节中,有一个关节缺失或无功能及另一关节伸屈活动达不到0°~90°者四级:一侧膝以上缺失五级:一髋或一膝功能完全丧失六级:一髋或一膝关节伸屈活动达不到0°~90°者七级:四肢大关节人工关节术后,基本能生活自理八级: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或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无积液九级: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十级:股骨干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
股骨干骨折分型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股骨干部位,常见于股骨近端或中部。
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程度,股骨干骨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股骨干骨折分型。
一、粗隆间骨折粗隆间骨折是指骨折线发生在股骨上粗隆与中粗隆之间的部位。
这种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年轻人中,常见于高速交通事故或高能量外伤。
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治疗上通常采用手术复位和内固定的方法。
二、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指骨折线发生在股骨颈部位。
这是一种常见的股骨干骨折类型,尤其多见于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常见的原因包括低能量外伤、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跌倒。
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疼痛、肿胀和步态异常。
治疗上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骨质状况来决定。
三、股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是指骨折线发生在股骨干部位,即远离股骨近端和远端的部位。
这种骨折类型多见于高能量外伤,如高速车祸、高处坠落等。
股骨干骨折常伴有其他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疼痛、畸形和肿胀。
治疗上通常需要紧急手术复位和内固定,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四、股骨远端骨折股骨远端骨折是指骨折线发生在股骨远离身体的部位。
这种骨折类型多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常见的原因包括低能量外伤、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跌倒。
股骨远端骨折常伴有其他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疼痛、畸形和肿胀。
治疗上通常需要手术复位和内固定,以恢复关节功能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五、股骨中段骨折股骨中段骨折是指骨折线发生在股骨干部位的中部。
这种骨折类型多见于年轻人,常见的原因包括高能量外伤、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运动损伤。
股骨中段骨折常伴有其他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疼痛、畸形和肿胀。
治疗上通常需要手术复位和内固定,以恢复骨折处的稳定性和功能。
总结起来,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程度,可分为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中段骨折等不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