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吸毒患者肝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949.42 KB
- 文档页数:19
利多卡因的用药方法有哪些
利多卡因经肝脏代谢,在肝脏由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和酰胺
酶作用,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3%-5%以原形排出。
一小部分利多卡因随胆汁排到肠道,在肠道内大部分被再吸收经肾脏
排出。
半衰期约90分钟,肝功能障碍者出现药物蓄积,引发毒性反应。
眼科常用0.5%-1%溶液作眼轮匝肌麻醉、球后麻醉以及其他浸润麻醉,总量不超过300mg。
剂量与用法:0.25%-0.5%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成人一次最大用量为350
-400mg。
1%-2%用于神经阻滞麻醉,成人极量为400mg。
利多卡因常用剂量和浓度对神经无毒性作用,血药浓度过高时发生毒
性反应。
若误将极量(500mg)利多卡因注入静脉,有引起心跳骤停的危
险。
利多卡因静推方法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广泛用于手术中和疼痛管理。
利多卡因静脉推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其通过直接注射药物到静脉内,迅速达到全身效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利多卡因静脉推方法及其应用。
利多卡因静脉推方法是通过将利多卡因溶液缓慢推注到静脉内,使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这种给药方法的关键是控制注射速率和剂量,以确保药物能够均匀分布到全身,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最大效果。
利多卡因静脉推注的优势在于迅速、可控和安全。
迅速性体现在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循环,避免了传统口服给药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药效迅速发挥。
可控性则是通过调整推注速率和剂量来控制药物的作用程度,以适应不同手术或疼痛管理需求。
安全性方面,利多卡因静脉推方法减少了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一些病情复杂或对药物代谢敏感的患者中更为安全可靠。
利多卡因静脉推方法在临床上有多种应用。
首先,它常用于手术中的全身麻醉。
通过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可以迅速、有效地使患者全身麻醉,无须其他剂量更大的麻醉药物,从而减少了麻醉剂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负荷。
其次,利多卡因静脉推注也常用于控制急性疼痛。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能快速达到镇痛效果,常用于手术后镇痛、急症镇痛等。
此外,利多卡因静脉推注还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由于利多卡因对于心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静脉推注利多卡因来控制某些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静脉推注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利多卡因剂量和浓度。
一般来说,利多卡因的剂量和浓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和需要麻醉的部位来确定。
其次,需要准备好利多卡因溶液,并将其连接到推注泵或注射泵上。
然后,将推注装置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道上,并将药物缓慢推注。
推注速率一般为每分钟1-2毫克,推注时间一般为2-5分钟。
最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剂量或速度。
尽管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在气管内麻醉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2-09T09:07:14.2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作者:龚晓丹[导读] 利多卡因是常用的麻醉用药 , 在表面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等应用较广[1]。
甲状腺全麻手术期间可导致多种麻醉并发症 , 如气管导管诱发的呛咳等。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湖北荆州434020)【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在甲状腺手术全身麻醉 ( 全麻 ) 中的应用。
方法72 例甲状腺手术患者 , 随机分为实验A 组、实验 B 组和对照组 , 各 24 例。
三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实验A组在麻醉前用利多卡因缓慢静脉注射进行麻醉前诱导, 并在术中使用利多卡因维持;实验 B 组在麻醉诱导后 , 气管插管前应用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
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
比较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 拔管前、后 5 min 的镇静 - 躁动评分 (SAS), 拔管后 30 min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 , 曲马多用量 , 呛咳程度等。
结果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拔管前、后 5 min, 实验 A 组和实验 B 组的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 A 组的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为 (1.62±0.82) 分 , 曲马多用量为 (0.23±0.34)mg/kg ;实验 B 组分别为 (1.53±0.75) 分、(0.20±0.27)mg/kg ;对照组分别为 (2.64±1.24) 分、(0.63±0.43)mg/kg。
实验 A 组与实验 B 组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 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国医药描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j de of C h i na M edici ne,J u】y2008,V b6,N o.13为4.41,5.28、13.55。
火0.00l。
指示凯西莱具有明确的减轻肝细胞炎症促进肝功能恢复。
因此,认为凯西莱用于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后肝功能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很少易于耐受。
参考文献【l】丁美燕,徐永红,陈凤梅.凯西莱防治由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120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7):422.【2】吴少华.凯西莱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肝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l(22):2222—2223.【3】闻勤生,郝云龙,赵海峰,等.氧自由基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凯西莱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1):5—7.罗哌卡因一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王国华中图分类号:R9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3—120—01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有较小的心血管、中枢神经毒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本文探讨混合后浓度为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合剂用于成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1%利多卡因行对照观察。
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拟行肛肠手术患者60例,A SA I一Ⅱ级,无骶管麻醉禁忌。
分成两组,罗哌卡因一利多卡因组(R L组)30例,利多卡因组(L组)30例。
1.1药品配制R L组O.894%罗哌卡因5m L+2%利多卡因10m L+生理盐水5m L l L组1%利多卡因20m L。
1.2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常规术前用阿托品0.5m g,鲁米那O.19肌注,由同一人操作行骶管麻醉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配制好药液2O m L。
注射完毕后患者取仰卧位,等待麻醉满意后手术。
1.3观察项目①镇痛效果:对手术开始时,术中镇痛效果评估(0分为无痛,10分为巨痛)。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利多卡因英文通用名称:Lidocaine其他名称:达洛、立快妥、立兰、利度卡因、利舒卡、诺利佳、赛露鹰、赛罗卡因、抒利、舒尔通、碳酸利多卡因、碳酸氢利多卡因、昔罗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赛罗卡因、Anestacon、Duncaine、Gravocain、Lida-Mantle、Lidocaine Carbonate、Lidocaine Hydrocarbonate、Lidocaine Hydrochloride、Lidocainum、Lidoderm、Lignocaine、Lignostab、Xylestesin、Xylocaine、Xylocaine Hydrochloride、Xylocard、Xylocitin、Xylotox。
【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
2.可用于区域阻滞麻醉。
3.本药盐酸盐注射液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其缓释滴丸在心肺复苏时,还可用于改善电除颤的效果。
但本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4.也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可有效治疗对其他药物已产生抗药性的癫痫发作(国外资料)。
5.鼻内给予本药对治疗偏头痛有效(国外资料)。
6.本药贴片用于疱疹感染后神经痛(国外资料)。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中效酰胺类局麻药和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作为局麻药时,其对外周神经的作用机制与其他局麻药一样,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起到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
本药的局部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较普鲁卡因长1倍,毒性也相应增加。
血药浓度低时,病人出现镇静作用,痛阈提高,能抑制咳嗽反射。
当血药浓度超过5μg/ml时,则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引起惊厥。
本药盐酸盐与碳酸盐均由利多卡因碱基产生局麻作用。
利多卡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作用介绍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麻醉和止痛。
它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
以下是利多卡因的主要作用:•局部麻醉作用:利多卡因可以通过减少神经传导来产生局部麻醉作用,阻断疼痛信号。
它常用于手术或治疗操作之前,减轻疼痛并使患者舒适。
•镇痛作用:利多卡因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对于缓解剧痛、疼痛性疾病以及手术后的疼痛管理都有很好的效果。
•解痉作用:利多卡因可以通过抑制神经传导来减少肌肉痉挛,对于治疗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非常有效。
2. 功能主治利多卡因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利多卡因常见的功能主治:2.1 手术麻醉利多卡因可以用于手术麻醉,通过局部麻醉作用减轻或消除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觉。
2.2 镇痛治疗利多卡因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牙痛:利多卡因可以通过局部麻醉作用减轻牙痛,常用于牙科手术或治疗操作之前。
•皮肤创伤:利多卡因可以用于缓解创伤引起的疼痛,例如轻度烧伤、擦伤等。
•神经痛:利多卡因可以通过阻断疼痛信号来缓解神经痛,如带状疱疹等。
2.3 心脏抢救利多卡因也可以用于心脏抢救过程中的麻醉和止痛,通过减轻心脏手术中的疼痛感觉,提高手术成功率。
2.4 其他用途利多卡因还有以下一些用途:•防止并发症:一些手术或治疗操作可能引起并发症,利多卡因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局部止血:利多卡因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帮助控制出血。
•治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心律失常,通过调节心脏节律来恢复正常的心跳。
3. 注意事项在使用利多卡因时,有以下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利多卡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指导来确定,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利多卡因过敏,应在使用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肝肾功能:利多卡因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主要依靠肝脏和肾脏,患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利多卡因常用功能概述*** 2010/11/23 1 用作局麻药1.1 局麻药的作用机理局麻药物分子中通常含有一个带胺基的亲水基团和一个亲脂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胺基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在高pH 条件下,胺基处于非解离状态,药物分子不带电荷,极性较低,能透过膜;在低pH条件下,胺基处于解离状态,药物分子带正电荷,极性增大,不能透膜,但能与细胞膜内侧的Na+通道相互作用。
药用条件下,细胞外pH值高,细胞内pH值低。
给药后,药物分子在细胞外以非解离的不带电荷存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胞内pH较低,药物分子胺基解离,形成解离状态,带正电胺基在细胞膜内侧与Na+通道闸门的磷脂结合形成横桥关闭Na+通道,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从而起到麻醉的作用。
1.2 局麻药的毒副作用因为局麻药是无选择性的钠通道阻滞药,随着血中局麻药浓度的升高,对全身组织的钠通道亦有阻滞作用,也就是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
而钠通道不仅与末梢神经,也与中枢神经、心肌、骨骼肌等各种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因此阻滞后可引起其中毒症状。
文章中涉及到的局麻药毒性包括以下三方面。
1.2.1 局麻药的神经毒性利多卡因等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
血药浓度较低时,阻滞大脑皮层的抑制通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表现为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颤、神志错乱、惊厥等症状。
随着剂量加大,作用或毒性增强,抑制与兴奋环路活性减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出现昏迷,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1.2.2 局麻药的心血管毒性局麻药的心脏毒性与局麻药的种类和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霍红艳通过模拟局麻药误入血管产生的心血管毒性作用,比较等效能的四种局部麻醉药氯普鲁卡因(可谱诺)、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耐乐品)和布比卡因连续静脉输注对健康成年家兔心血管功能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四种局麻药对健康成年家兔心脏的毒性影响分别为氯普鲁卡因组<利多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它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帮助减轻患者在各种医疗操作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多卡因的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药物。
一、利多卡因的适应症利多卡因是一种全身性和局部性麻醉剂,适用于多种医疗操作,以下是其主要的适应症:1.手术麻醉:利多卡因可以用于一些小型手术或局部切割手术的麻醉。
在手术前,医生会在手术区域进行麻醉注射,从而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
2.神经阻滞:利多卡因可以通过神经阻滞的方式,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麻醉的特定部位,如关节、软组织等。
3.牙科操作:在牙科治疗中,利多卡因常被用于麻醉牙齿和周围组织,以减轻患者在拔牙、根管治疗等操作中的疼痛感。
4.局部止痛:利多卡因可用于局部止痛,例如在皮肤创伤或烧伤后,利多卡因药膏可以外用于疼痛部位,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二、利多卡因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利多卡因使用方法:1.用量和浓度:利多卡因的用量和浓度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嘱而定。
一般情况下,小手术或神经阻滞可选用1%-2%的浓度,而较大手术可选用0.5%-1%的浓度。
用量和浓度的选择应谨慎,以免造成过量使用或局部麻醉不足。
2.注射方式:利多卡因通常采用直接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
注射前,医生需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然后使用适当的针头和注射器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局部麻醉部位。
使用注射技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最佳的麻醉效果。
3.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利多卡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安全事项。
首先,浓度较高的利多卡因不适合直接进入血管,以免造成全身中毒反应。
其次,过量使用利多卡因也可能引发全身中毒,因此应按照医嘱和标准用药剂量进行使用。
最后,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利多卡因,以避免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的功能主治1. 缓解疼痛•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包括手术后的疼痛、牙科手术后的疼痛、神经痛等。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阻断神经传递疼痛的信号,减少疼痛的感觉。
2. 镇静和放松肌肉•利多卡因具有镇静和放松肌肉的作用,常用于减轻肌肉痉挛的症状。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减少神经传递到肌肉的信号,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
3. 治疗心脏相关问题•利多卡因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相关的问题,比如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抑制心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心脏的节律,减少心脏的不规律活动。
4. 控制癫痫发作•利多卡因可以用于控制癫痫发作。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5. 减少局部出血和炎症•利多卡因具有减少局部出血和炎症的作用。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流,从而减少出血和炎症。
6. 手术时的麻醉•利多卡因可用于手术时的麻醉。
常用于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阻断神经传递的信号,实现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使患者在手术中不感到疼痛。
7. 缓解痔疮症状•利多卡因可以用于缓解痔疮症状。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麻醉痔疮区域,减轻疼痛和瘙痒感。
8. 作为心肺复苏时的药物•利多卡因可用作心肺复苏时的药物。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9. 控制肌肉麻痹•利多卡因可用于控制肌肉麻痹。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信号,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减少肌肉麻痹的症状。
10. 减少局部过敏反应•利多卡因具有减少局部过敏反应的作用,常用于皮肤过敏症状的缓解。
•利多卡因可以通过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减少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
以上是利多卡因的功能主治,利多卡因是一种多功能的药物,常用于缓解疼痛、放松肌肉、治疗心脏相关问题、控制癫痫发作等。
在合适的剂量和方法下使用,利多卡因可以发挥其最佳效果,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吗啡注射液【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mg一日~mg极量一次mg一日mg. 静脉注射成人镇痛时常用量~mg用作静脉全麻按体重不得超过mg/kg不够时加用作用时效短的本类镇痛药以免苏醒迟延术后发生血压下降和长时间呼吸抑制. 手术后镇痛注入硬膜外间隙成人自腰脊部位注入一次极限mg胸脊部位应减为~mg按一定的间隔可重复给药多次注入蛛网膜下腔一次.~.mg原则上不再重复给药. 对于重度癌痛病人首次剂量范围较大每日~次以预防癌痛发生及充分缓解癌痛哌替啶注射液【用法用量】镇痛注射成人肌内注射常用量一次~mg一日~mg极量一次mg一日mg静脉注射成人一次按体重以.mg/kg为限分娩镇痛阵痛开始时肌内注射常用量~mg每~小时按需重复极量一次量以~mg为限麻醉前用药~分钟前按体重肌内注射.~.mg/kg麻醉维持中按体重.mg/kg计算~分钟总用量配成稀释液成人一般以每分钟静滴mg,小儿滴速相应减慢手术后镇痛:硬膜外间隙注药,小时总用量按体重.~.mg/kg为限晚期癌症病人解除中重度疼痛因个体化给药剂量可较常规为大应逐渐增加剂量直至疼痛满意缓解但不提倡使用芬太尼注射液【用法用量】1. 成人静脉注射;全麻时初量①小手术按体重0.001~0.002mg/kg(以芬太尼计,下同);②大手术按体重0.002~0.004mg/kg;③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按体重0.02~0.03mg/kg计算全量,维持量可每隔30~60分钟给予初量的一半或连续静滴,一般每小时按体重0.001~0.002mg/kg;④全麻同时吸入氧化亚氮按体重0.001~0.002mg/kg;⑤局麻镇痛不全.作为辅助用药按体重0.0015~0.002mg/kg。
2. 成人麻醉前用药或手术后镇痛:按体重肌内或静脉注射0.0007~0.0015mg/kg。
3.小儿镇痛:2岁以下无规定,2~12岁按体重0.002~0.003mg/kg。
4.成人手术后镇痛:硬膜外给药,初量0.1mg,加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8ml,每2~4小时可重复,维持量每次为初量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