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孝亲诗
- 格式:doc
- 大小:21.74 KB
- 文档页数:16
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
古人道:“孝敬父母,为善最要紧”。
古训认为,孝敬父母就是重要的仁德之本,成为一个有着完美素质的人。
世代相传,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古人提倡孝敬父母的古诗吧!
第一首古诗:《孝行》
乐天津上,岂肯留兴?
贵为子孙,尚当孝心。
台前高步,望与父母;
拜顿四面,敬倾心肠。
这首《孝行》古诗发人深省,谆谆提醒我们,孝敬父母行为毋庸置疑,时刻不忘归乡心,努力做到孝顺父母。
第二首古诗:《蒙恩》
云深不知处,日月照浮云。
满堂芳香处,孝敬本父母。
衣食有余粮,贤良谢赐福。
家庭和悦喜,使民众福祉。
这首《蒙恩》古诗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孝心,体现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暗示人们要珍惜父母的恩情,有余粮养家,家庭欢喜,民众福祉而今无穷。
第三首古诗:《孝感》
父母深情恩,不可报以憾;
缘亲欢乐中,自当喜颜开。
劝孩须孝敬,经世为家长;
拜恩犹未尽,从今又相忘。
这首《孝感》古诗抒发了真挚的孝心,突出传承孝顺礼仪教育,提示孩子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见贤思齐,不忘相传的贤良,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综上所述,孝敬父母是我们该做的,也是我们当做的。
古人把孝道视为仁德之本,让我们也来实践孝道,用我们的行动凝聚出一种力量,让整个世界充满爱和温暖。
1. 父母恩情无可比,孝心满怀敬亲戚。
子女情深传世世,宋辽文化共相宜。
2. 孝亲如水流长远,善待父母感恩润。
养育恩情何可忘,代代传承心相伴。
3. 孝顺父母重如山,行孝之心永不变。
举案齐眉情意浓,感恩父母情长存。
4. 孝悌之情贯心间,父母恩德感人肩。
子欲养而亲先衰,尽心尽力报恩仍。
5. 孝道传承代代存,感恩父母心中亲。
养育之恩永不忘,赡养父母行孝心。
6. 孝子孝女心如磐,感恩父母永长存。
孝亲孝兄忧乏力,报恩之情亘古传。
7.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8.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 青春作伴好还乡,白发悲愁独去远。
浮云蔽日愁不见,长河落日哀伤离。
10. 忆昔孝道传家训,人生三尺立世尊。
父母养育恩情重,报恩奉养悔终身。
孝诗词名篇
孝诗词是表达对父母孝敬之情的诗词作品。
以下是几首脍炙人口的孝诗词名篇:
1. 《白日依山尽》- 杨洪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词表达了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以及对家庭的珍视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
2. 《赠父亲》- 纳兰性德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一路风霜我共游。
世间有情最难诉,唯有孝心可长留。
这首词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强调了孝心的重要性。
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辛弃疾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展示了孝顺的情感。
这些诗词名篇都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父母的孝敬和感激之情,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价值观念。
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词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在诗词中多次表达了他们对孝道和敬老的敬仰之情。
这些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道德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词的欣赏。
【诗词一】《百善孝为先》孟子曰:“百善孝为先,孝之为善,无犹大焉。
”父母养我育我劳,恩情浩荡长难抄。
养育之恩情难报,孝道永远不能消。
【诗词二】《孝感应》亲恩感天地,孝心触人心。
孝顺养亲临终时,泪水湿哽咽。
【诗词三】《敬老诗》敬老者,德之源。
父母兴,子孝忠。
深情捧思它,温衣食,不迁蹙。
【诗词四】《师恩深似海》师恩深似海,不离不弃耐心与爱。
学生心怀感激,师道全心传承。
【诗词五】《爱老情深》年华逝去,垂暮之时。
见杖颤颤、走步痴痴。
心生惋惜,连绵不绝。
怀念当年,双手为我辗转呵护。
【诗词六】《奉献之恩》重诺守约永无忘,奉献之恩感天地。
让我感受父母之恩,理应孝敬尽责任。
【诗词七】《助老行动》敬老院门前小路弯,经过的人多是善良。
举手安顿帮一把,微笑问候不插队。
【诗词八】《水调歌头》青年人呐喊万岁红,但汤圆下肚更温馨。
敬老爱幼好传承,孝心荡漾百家亲。
这些古诗词中融入了孝亲敬老的主题,通过优美的艺术表达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孝道和敬老的重要性。
这样的古诗词不仅让我们回味古人的情感体验,也启迪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践行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
孝亲敬老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将孝道和敬老之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用行动去诠释这些古诗词所传达的价值观。
无论是对父母的孝敬,还是对教师、长者等他人的尊重和关怀,都是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的。
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发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这不仅体现在家庭教育中,还体现在社会各个角落。
政府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保障,建立健全的医疗、养老体系,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
总而言之,孝亲敬老的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化瑰宝,更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
孝敬父母的古诗句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孝敬父母的古诗句11、《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2、《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3、《思母》宋代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
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自己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4、《将母》宋代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
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5、《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孝亲敬老的古诗整首十首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长沙劝耕》宋·真德秀千金难买是乡邻,恩意相欢即至亲。
年若少时宜敬老,家才足后合怜贫。
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4、《慈乌夜啼》唐·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5、《燕诗示刘叟》唐·白居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6、《送母回乡》唐·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7、《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8、《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9、《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10、《祭灶与邻曲散福》宋·陆游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孝亲敬老的古诗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通用17首)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孝亲敬老的古诗1木兰歌作者:韦元甫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下武作者:佚名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孝亲敬老的古诗21、《座右铭》陈子昂(唐)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从关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待干慕谦让,莅民尚宽平。
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
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
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
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
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2、《封泰山乐章.太和》张说(唐)孝敬中发,和容外彰。
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
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3、《饮后戏示弟子》白居易(唐)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
孝亲敬老的古诗词6篇第一篇: 孝亲敬老的古诗词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7.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
第二篇: 孝亲敬老的古诗词下武作者:佚名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第三篇: 孝亲敬老的古诗词木兰歌作者:韦元甫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关于孝文化的古诗善待每一位长辈:父亲、母亲、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双亲。
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孝文化的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孝文化的古诗《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孟浩然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墨萱图其一》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别老母》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忆母》倪瑞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步虚》司空图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十五》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西上辞母坟》陈去疾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思母》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表达孝心的诗句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4、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6、顾我,复我。
《诗经》
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劝孝歌》
8、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劝孝歌》
9、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1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11、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1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1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1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
15、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16、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唐韩愈
17、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18、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9、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20、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
2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22、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着
23、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传统文化】孝亲诗【传统文化】孝亲诗劝善书多皆切记,我劝为人从孝起,堂前父母大如天,须知万善孝为先。
且自亲恩先讲起,父生母鞠成儿体,十月怀胎苦甚多,母氏日在病中磨。
母氏怀胎十月足,只望孩儿离母腹,可怜母氏产儿时,损伤筋骨血淋漓。
幸喜公婆福德好,轻身快便儿生了,顷刻呱呱庆弄璋,纵然是女也无妨。
母也无忧父也好,公婆免得担烦恼,孩儿拭洗把衣穿,方才落意得安然。
倘若生儿时日久,母亲受尽千般苦,横生倒产与盘肠,最为凶险苦难当。
母在房中抱痛哭,父向神前来祷祝,是男是女早轻身,担心不救误娘亲。
产后保身须谨慎,大虚血气常多病,头晕腹痛又身烧,哀哀母氏最劬劳。
若是爷娘家计好,九转三回医好了,倘无钱使请良医,十磨九难吃多亏。
月内孩儿常哭叫,常恐孩儿奶不足,可怜肉瘦脸皮黄,又将膏血与儿尝。
幸喜母亲常有奶,父母心中忧可解,若夫无奶小儿饥,米浆嚼细罐中炊。
炊得浆来与儿吃,孩儿哭闷方才睡,等得孩儿睡眠时,米浆冷了又来炊。
日里米浆犹可解,夜深靠着娘身奶,三更哭到日东升,含悲忍泪好伤心。
儿也啼来母也哭,东头讨到西头屋,北方无奶转南方,母亲双眼泪汪汪。
倘若孩儿哭得恶,又怕夜啼关发作,三朝一七眼边黄,脐风将发急爷娘。
爷娘便把医生请,忙问先生稳不稳?一身灯火断脐风,铺筵设席敬郎中。
又想孩儿多设计,摇窝做起将儿睡,叮嘱旁人莫乱摇,恐防惊醒我儿号。
暑月炎天安锦帐,蚊虫赶去将儿放,打霜落雪恐伤寒。
层层夜被盖儿眠。
惟有孩儿屎尿秽,父母心中无厌忌,一身屎尿一身干,母氏何日得身安。
日间水洗堂前晒,夜里火烘衣与带,烘干又湿恐儿寒,轻轻换去小儿安。
只要孩儿睡得足,父母何曾敢伸缩,母亲梦里听儿啼,又将乳哺唤娇儿。
娇娇儿与娇娇崽,娇生痛养不离口,唤我娇娇唤我心,至情流溢达声音。
倘若孩儿辛苦很,沉沉思睡时难醒,父亲如听小儿啼,连忙又唤母亲知。
不湿被窝犹自可,右边如湿将儿左,两边都湿抱胸前,移干就湿自身眠。
一身干来一身湿,风寒感冒伤筋骨,筋骨栽根痛母身,几人割股求娘亲渐渐孩儿能饮食,父母肥甘吞不纳,口中嚼细与儿尝,何时反哺报爷娘。
慢慢孩儿学说话,口内噫唔说不出,父母般般教子言,何人解语念亲恩。
看看孩儿学嬉戏,设尽多方来博趣,就是孩儿辱骂娘,只图玩耍也无妨。
步步孩儿将试足,父母堂前常顾复,担心跌仆受虚惊,轻轻提起便儿行。
孩儿吃得三餐饱,常恐孩儿饥饿了,孩儿穿得一身安,也疑单薄感风寒。
孩儿本是精神爽,日夜抚摩如痛痒,孩儿笑哭脸无常,一闻啼哭也惊慌。
孩儿每有三分错,父母连忙就遮过,孩儿若有一分长,对亲对友把名扬。
孩儿痘疹担烦恼,又恐痘麻当种了,孩儿身热是伤寒,恐惶麻痘送人看。
养得孩儿三五岁,寒暑灾星关也寄,或是朝山许愿香,或疑福薄拜干娘。
拜了干娘还不足,甘心愿把金来续,只要孩儿渐渐安,倾家荡产也心欢。
养得孩儿六七岁,只怕无书身不贵,或从外傅或延师,一心只想步云梯。
幸喜孩儿读性好,又怕书多操坏了,若夫子弟蠢而痴,担心书理不深知。
养得孩儿八九岁,又虑单身须定配,觅得良家幼女贤,请媒作伐费银钱。
从此开亲对眷起,五月端阳送节礼,年来心绪乱如麻,又将年礼送亲家。
定得亲来教得读,不觉年将十五六,儿童爱好重衣冠,自身脱下与儿穿。
犹恐成衣难满意,或劝纺织依时制,或剪绫罗锦绣穿,只图儿女壮观瞻。
每为贻谋终岁苦,转眼儿童十八九,男大当婚要结亲,安排轿马接媒人。
接得媒人来到屋,轻言细语将媒嘱,昔蒙柯斧结婚姻,而今又请去求亲。
媒人迳往娘家去,夜静更深说几句,正是桃夭灼灼华,妻将之子咏宜家。
幸喜亲翁懂道理,过度猪羊都不取,略为小女辨衣裳,边猪坛酒也无妨。
亲母旁边说几句,开发媒人暂且去,女儿年浅未成人,求亲要缓两三春。
亏得媒人会说话,称赞儿郎人已大,又称令媛一般长,好将织女会牛郎。
亲母开颜方允据,吩咐衣单开起去,皮夹单纱有几身,钗环首饰要时新。
衣单交付媒人手,媒人看过商量久,减起衣裳件件难,三还五转费周旋。
又选佳期何日接,预修书柬迎宾客,过度般般样样陈,安排新轿接新人。
新人出阁登新轿,一路旌旗飘拂道,笙箫鼓乐接归来,人夫轿马要钱开。
新郎新媳堂前拜,公婆欠了周身债,幸而子媳敬爷娘,操心劳力也无妨。
倘若婚姻愿了足,居然妻子颜如玉,父母恩劳不记心,一朝丢到九霄云。
之子于归方落意,又想儿曹生活计,农工商贾哪般强,爷娘一一细商量。
想起耕田还是本,又怕挑担力不稳,春耕夏薅与秋收,风寒水湿也担忧。
或是营工精手艺,又恐贤愚难服事,巧人翻是拙人奴,几身血汗为钱流。
又或通商为上客,行船走水防倾跌,肩挑贸易利轻微,也劳父母费神思。
欲将居货而为贾,扳罾守店多辛苦,不赊不卖不成行,赊多又怕本都亡。
想到求财远处好,不出门来不得了,出得门来要远游,爷娘挂欠泪交流。
嘱咐归家须要早,免得爷娘欠不了,若夫岁晚信音稀,须知日日望儿归。
教道交朋须胜我,嫖赌逍遥都不可,莫图酒肉莫虚花,赚些钱米早归家。
临行又把儿叮嘱,日间未晚先投宿,夜里鸡鸣早看天,小心路上与河边。
送上路途还顾复,儿行愈远亲心逐,早晚行程到某方,父母思念细猜详。
自此远游时日久,时时挂欠儿辛苦,幸有亲朋带信来,一时欢喜笑颜开。
若在他乡无信息,不识行人凶与吉,每逢佳节信思量,世人庆贺独难忘。
游子下年早到屋,纵少银钱心满足,年来雪雨不归家,满怀愁绪乱如麻。
日夜神前来祷祝,时也占来卦也卜,先生批判几时来,倚门继烛望儿回。
望到归期如不到,眼也跳来心也跳,夜间思想到天光,可怜急得断肝肠。
纵然望得儿归屋,青春媳妇无生育,爷望崽来祖望孙,何年望得产兰孙。
幸喜坟茔葬得好,砂水均匀发不了,山管人丁水管财,观音送子下凡来。
得了孙儿忙酌议,处祖来龙当报喜,一瓶花酒与雄鸡,佳音报与外公知。
外公外母都欢喜,慌忙打点三朝礼,三朝汤饼好佳期,许多粥米许多鸡。
四路亲朋都道喜,家计艰难接不起,送了三朝要感情,拔贫作富苦双亲。
自此公婆福德好,瓜瓞绵绵发不了,也要从师也读书,有书不读子孙愚。
还要开亲还对眷,花费银钱难打算,每个孙儿订处婚,晚年还在为儿孙。
接一代来又一代,不觉分尊年已迈,眼花齿落耳又聋,青头变作白头翁。
怎奈愚人多不孝,昊天罔极无心报,桑榆影暮日西沉,何年何日报春晖。
或与三朋和四友,花街柳巷闲游徂,父母堂前告戒严,心怀忿怒口强言。
或吃洋烟或好赌,不思父母成家苦,赌博场中起祸端,牵连父母不安然。
或逞豪强或好酒,是非口角常常有,赔情服礼苦双亲,怕干国法不容情。
或听妻言谤父母,偏爱他人不爱我,不思父母至公平,妄谈心事不均匀。
或是挑担靠着父,老母亲身劳井臼,夫妻睡到日东升,反将不是道双亲。
若在他乡年岁久,不管爷娘妻室苦,媳妇无知怨骂多,气得爷娘没奈何。
或好钱财私妻子,不顾爷娘养口体,酿成兄弟把家分,反言父母不公平。
或是分居兄与弟,不念同胞仁与义,偶因细故起争端,爷娘受气实难安。
或是自夸算计好,开言便道爷娘蠢。
或拘轮养不供餐,忍将父母受饥寒。
或到远方朝圣帝,在家反把爷娘气。
或招党类订金兰,反将亲作路人看。
或是趋庭教学礼,又道爷娘多了嘴。
或规行止要端方,反言何不自思量。
此等男儿多不少,哪管爷娘年迈了,纵然为崽受多亏,一生辛苦有谁知。
幸得精神康与健,饮食自如行止便,访亲问旧可娱情,不须服事且清平。
不幸老年多病疾,饮食未尝先隔噎,行坐艰难寝不安,床头咳唾实心寒。
幸喜荣华居富贵,诸事方圆都称意,奔走趋承又有人,不求子媳可安身。
不幸命途贫与贱,百般事体难方便,早晨愁米晚愁盐,一日如同过一年。
幸喜齐眉无欠缺,纵少殷勤犹可说,双双燕子语梁间,得安然处且安然。
不幸命途鳏与寡,情景凄凉真不假,独行踽踽与凉凉,不悲伤处也悲伤。
更有凄凉不忍说,今生茹尽来生孽。
一无老伴二无依,三无饮食腹中饥。
四少羹汤扶老弱,五多疾病医无药。
六少殷勤服事人,七逢雨雪少柴薪。
八守孤衾寒似铁,九多便溺无休歇。
十分辛苦最堪怜,感时堕泪泣残年。
历数劬劳辛苦事,孝心儿女当流泪,若夫犹不动哀情,又将报应讲分明。
眼见今人儿不孝,忤逆还生忤逆报,好像檐前水滴时,果然点点不差移。
若是少年犹自可,最怕老来无结果,雨雪寒冬肚又饥,死于沟壑没人知。
王四为人不孝父,激发严亲心大怒,父去鸣官惩不良,逆儿负恶不惊慌。
胆敢持银三两百,亲身付与严亲说,助尔鸣官纸笔钱,示儿不怕父徒然。
父果告官官不理,逆儿就逼严亲死,御死风云奏帝京,君王发怒下纶音。
朕以仁孝平天下,从无藐法如斯大,五刑之属例三千,莫如不孝罪通天。
逆子凌迟枭了首,又拘亲族参官府,绅士干系受拖连,恶名遗臭万斯年。
周振恃才狂且傲,忤逆父亲无孝道,自称贵子怕何人,且言不是父生身。
阳间作恶冥司怒,梦里拘魂查过薄,第一为人不孝亲,不该来世转为人。
罚他三生为驴马,磨坊推磨鞭常打,暂且还魂告世人,醒来自述作驴鸣。
龙游县内徐家子,兄弟分居三十里,养母轮流各十天,母亲来往实堪怜。
长子供养方八日,两天未满无粮食,禀请慈亲与弟商,代供两日度饥荒。
退后供餐来补足,莫将老母时枵腹,老母依言到二房,将兄言语作商量。
次子忘恩不孝母,口称哥事休推我,一家分作两家人,大哥何少我尤贫。
饭熟之时香得好,母亲闻觉开言讨,乳哺三年我吃亏,哀求一盏也充饥。
逆子夫妻都诳母,假言饭后无余颗,并把厨房饭稳藏,被窝盖紧不闻香。
老母心知儿不义,眼中不觉双流泪,忍泪含悲慢慢行,忽闻天上动雷声。
逆子夫妻同繋死,饭甑傍儿犹摆起,假使夫妻孝养亲,善门端不受雷惊。
常熟县民儿不孝,母亲年老身无靠,寄居亲属女儿家,又常来往看生涯。
一日归家来得好,子在田间薅水草,媳妇还知孝养姑,杀鸡为黍紧瞒夫。
饭熟羹和天色早,忙忙敬奉姑尝饱,熟米量些嘱母归,路中切莫令儿知。
不料路中逢逆子,骂娘偷窃吾家米,母亲弃米就空归,逆儿回去骂荆妻。
可叹忘恩无义畜,天眼恢恢何报速,忠言劝尔为人子,万事凭心从孝起。
水有源来木有根,为人先要报亲恩。
若是爷娘康与健,父母之年当纪念。
一知强健渐衰微,自然喜惧不离时。
趁此堂前爱日未,瞻依莫待西风紧。
晨馐夕膳致殷勤,也留榜样与儿孙。
若是爷娘身不健,子媳庭帏须眷念。
试想嗷嗷待哺情,可怜能说不能行。
饮食无时惟有欲,衣衫冷热随时足。
莫因久病就生烦,报恩须要趁生前。
若是爷娘无缺憾,少是夫妻老是伴。
相亲相近互相关,服劳奉送又何难。
孝养高堂乘具庆,冬则温来夏则清。
风前秉烛不多时,起居还要敬扶持。
若是爷娘分散了,夫妻失却同林鸟。
大限来时各自飞,嗷嗷林下受孤栖。
雷神提母到家堂,将儿打死母身旁。
逆子口中含母奶,明示亲恩儿不解,警戒旁人孝养亲,免遭雷繋火烧身。
报应昭然难说尽,请把良心来自问,自身养崽自身明,亲恩不报是何情。
试想君身曾养子,不顾钱财不顾已,为甚君身应养亲,惜钱惜米惜精神。
再想当年亲养子,万般劳瘁皆欢喜,为甚而今子养亲,一经劳苦便生嗔。
可见怜儿不恤老,子心不比亲心好,谁识乔高异梓低,爱儿不敬孝犹亏。
何况忘恩还忤逆,任君爱子终无益,纵然辛苦养成人,晚年消灭受孤贫。
若尔祖宗曾有德,不该后代儿孙灭,不敬公姑不孝亲,断然儿媳象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