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14 赫鲁晓夫的慷慨 为今日俄乌纷争埋下伏笔
- 格式:doc
- 大小:555.00 KB
- 文档页数:4
俄乌战争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俄乌战争,是指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
这场战争始于2014年,由于双方在政治、历史和民族等多方面的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军事对抗。
俄乌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俄罗斯一直视乌克兰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希望乌克兰能够与自己保持紧密的关系。
而乌克兰则希望向欧洲靠拢,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双方在权力争夺、国家认同和领土争端等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2014年初,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拒绝签署与欧盟的经济合作协议,而转向俄罗斯。
这导致了乌克兰局势的动荡。
随后,乌克兰发生了“乌克兰革命”,亚努科维奇被推翻,政权更迭。
这一系列事件加剧了乌克兰内部的分裂,东部地区的亲俄派和西部地区的亲欧盟派之间的矛盾激化。
俄罗斯在这个关键时刻出面,声称保护俄罗斯人在乌克兰的利益,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并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派分裂分子。
乌克兰政府则表示这是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侵犯,立即展开了军事对抗。
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战火蔓延至整个乌克兰东部地区。
这场战争给乌克兰带来了沉重的伤痛,战火肆虐,民众生活陷入困境。
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家园,被迫流离失所。
在这场战争中,无辜的平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他们被夹在两军之间,成为了战火的牺牲品。
冲突不断升级,双方都不愿意让步,导致了战争的延续。
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各不相同。
一些国家支持乌克兰,谴责俄罗斯的行为,呼吁俄罗斯撤军,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而一些国家则持中立立场,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调解双方矛盾,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由于双方立场的坚决,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战争持续至今。
俄乌战争的发生,让人们再次深感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战争带来的破坏是深远的,不仅仅是战争的双方,还有整个国家和周边地区的人们都受到了影响。
可怜的平民成为了最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生活就像一场噩梦。
为了结束这场战争,需要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坐下来进行对话,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1.1概述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为重要和影响深远的事件之一。
作为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这次发言中表达了他对冷战时期国际局势的看法,并阐述了苏联的立场。
这次发言发生在1960年9月23日,正值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下,因此备受全球关注。
赫鲁晓夫的演讲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它不仅是苏联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抨击,也是一个对全世界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声援。
在这次发言中,赫鲁晓夫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操控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他指责了西方国家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方面的罪行,并呼吁全球人民加强反对这些行为的斗争。
他发出了“全世界公正和平的呐喊”,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来推动全球的和平与进步。
虽然赫鲁晓夫的发言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批评,特别是美国,但他的立场和对国际局势的评估却为许多国家和人民找到了一种新的希望。
他的发言代表了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权力不均和政治压迫深受困扰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他的发言,赫鲁晓夫向全世界传达了他对和平、公正和平等的追求。
这一发言不仅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也对人们的思想触动深远。
它让更多的人开始反思现存的国际秩序,并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发起了更为广泛的行动。
因此,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和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之一。
它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影响着后续几十年的国际关系。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会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以下是对每个部分的详细说明:1.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它将提供对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进行背景介绍,以及整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读者将在这一部分获得对整篇文章的概括性了解。
2. 正文部分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赫鲁晓夫的发言。
俄乌冲突演讲稿三分钟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俄乌冲突这个事儿,时间不长,就三分钟哈。
说起俄乌冲突,我就想起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视频。
视频里是一个乌克兰的小镇,本来挺宁静祥和的地方,可因为战争变得破破烂烂的。
有个画面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个小杂货店,货架上空空如也,地上还散落着一些没来得及收拾的商品。
店门口,老板一脸无奈地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店铺叹气。
他跟采访的人说,以前这个小店虽然不大,但生意还不错,邻里乡亲都来这儿买东西,大家有说有笑的。
可现在呢,战争一来,人们都忙着逃命或者担心生计,谁还有心思来买东西啊。
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的。
俄乌冲突影响的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更是像这个小店老板一样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呀。
本来好好的日子,一下子全被打乱了。
咱们想想,战争这东西,带来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
房屋被炸毁了,人们得流离失所;工厂不能正常生产了,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孩子们也不能安心上学了,他们的童年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像这个乌克兰的小镇,曾经的美好都被战争给破坏了。
我觉得吧,不管是哪个国家,大家都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打来打去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矛盾,也不能动不动就吵架打架呀,得讲道理,得互相理解,对吧?希望俄乌冲突能早日结束,让那些受到影响的人们能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让那个乌克兰小镇的杂货店老板能重新把货架摆满商品,让孩子们能开心地在学校里读书,让大人们能安心地工作。
我们都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相信只要大家都努力,和平总会降临的。
谢谢大家听我唠叨了这么三分钟,希望我们都能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吧!。
俄乌冲突背景总结(一)前言俄乌冲突是指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在政治、军事和地缘战略等方面的长期紧张局势。
这场冲突的背后涉及着复杂的历史、民族与经济等因素,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俄乌冲突的背景进行总结。
正文冲突起因•俄乌历史背景:乌克兰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与俄罗斯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
•吞并克里米亚: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与制裁。
•亲欧洲示威与乌东部冲突:2013年底,乌克兰爆发亲欧洲示威活动,导致政权更迭,乌东部分地区不认同新政权,爆发武装冲突。
民族与地缘竞争•乌克兰民族问题:乌克兰东部有大量的俄罗斯族群,乌东部分地区欢迎与俄罗斯紧密联系并保持俄语为官方语言。
•地缘战略争夺:俄罗斯希望维持对乌克兰的影响力,将其视为其“近国家”。
而西方国家则试图推动乌克兰走向欧洲,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产生冲突。
经济与能源拼角•能源依赖与俄罗斯: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依赖较高,因此在能源供应问题上容易受到俄罗斯的控制和影响。
•经济同一体问题:乌克兰是乌拉尔-卡马奇亚经济区的一部分,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紧密,两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关系。
国际干预与角力•美欧对俄制裁:乌克兰冲突爆发后,美国和欧洲联盟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旨在迫使俄罗斯改变行为。
•国际组织介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多次表达对冲突的关切,并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场危机。
结尾俄乌冲突的背景错综复杂,涉及到历史、民族、经济、地缘、能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了解这些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冲突的本质和双方的诉求。
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妥协找到解决冲突的途径,为俄乌局势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俄乌冲突图说时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俄乌冲突的时政演讲稿。
近期,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再次升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俄乌冲突不仅仅影响着两国的安全和稳定,也对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俄乌冲突的起因。
自2014年乌克兰政局动荡以来,俄罗斯就一直在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武装力量,导致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局势持续紧张。
最近,俄罗斯还加强了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并且在乌克兰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这使得俄乌冲突的危机再次升级。
其次,俄乌冲突对地区和全球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俄乌冲突可能会导致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受到威胁,这将进一步加剧乌克兰内部的分裂和冲突。
其次,俄乌冲突可能会对欧洲的安全格局产生严重影响,引发更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危机。
最重要的是,俄乌冲突的升级可能会对全球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引发国际冲突和战争。
面对俄乌冲突的严峻形势,国际社会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寻求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
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应该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冲突升级的行动。
其次,国际社会应该加强斡旋和调解,推动俄乌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最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安全,防止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避免造成更大的灾难。
总之,俄乌冲突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解决这一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能够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冲突升级的行动,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谢谢大家!。
俄乌冲突背景总结近年来,俄乌冲突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场冲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乌克兰的政治与经济转型,以及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的历史纠纷。
下面将就俄乌冲突的背景进行总结。
一、政治背景乌克兰是一个东欧国家,曾是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独立后成为独立国家。
然而,乌克兰的政治局势一直不稳定。
2010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导致总统被迫辞职。
这次事件被称为“橙色革命”,标志着乌克兰迈向民主化的努力。
然而,随后的几年里,乌克兰政治局势再度动荡。
2013年底,乌克兰政府决定不与欧盟签署关于与欧盟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协议,而是选择与俄罗斯发展经济关系。
这一决定引发了乌克兰国内的抗议浪潮,示威者要求乌克兰与欧盟接触更紧密。
这次抗议活动被称为“乌克兰欧洲集会”,成为乌克兰政治动荡的导火索。
二、争议领土俄乌冲突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对克里米亚地区的争议。
克里米亚是一个位于乌克兰南部的半岛,与俄罗斯接壤。
历史上,克里米亚曾是俄罗斯的一部分,直到1954年苏联将其划归乌克兰。
然而,克里米亚的人口中有多数是俄罗斯族人,对归属国家存在争议。
2014年,乌克兰政府发生政治危机,俄罗斯军队占领了克里米亚,并举行了一次公投,决定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乌克兰政府和西方国家均不承认克里米亚的并入。
三、东乌克兰冲突除了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东部地区也成为俄乌冲突的重要战场。
该地区的多数人口是俄罗斯族人,对乌克兰政府的合法性存在质疑。
2014年,乌克兰政府试图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引发了东乌克兰亲俄派武装的反抗。
亲俄派武装自称为“顿巴斯人民共和国”,并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
乌克兰政府试图通过武力收复失地,但冲突不断升级,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
四、国际干预俄乌冲突涉及到的国际因素也不可忽视。
俄罗斯被指责在乌克兰境内支持亲俄派武装,并向其提供军事援助。
西方国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
赫鲁晓夫的历史故事赫鲁晓夫,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领导人。
他生于1894年4月17日,原本是乌克兰人,后来成为苏联的领导人,并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赫鲁晓夫的一些关键历史故事。
赫鲁晓夫崛起的背景赫鲁晓夫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主要始于二战期间。
在1943年至1949年间,他担任乌克兰共产党的第一书记,负责重建战争破坏后的乌克兰。
之后,他逐渐在苏联的政治体系中 risen to power on the political stag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From 1943 to 1949, he served as the First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Ukraine and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war-torn Ukraine. He gradually climbed the ladder of the Soviet political system.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赫鲁晓夫在苏联的领导期间,致力于推动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
他提出了“农村宪章”,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并试图通过解决农业问题来提高粮食产量。
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农业现代化计划,以加速农业的发展,并使苏联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国。
此外,赫鲁晓夫的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工业和农业的经济改革措施。
他提出了“大跃进”计划,以加速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执行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经济稳定。
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赫鲁晓夫也在苏联的对外政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提出了“和平共处”理念,强调国际社会的和平合作与互相尊重。
此外,他还在冷战期间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交流,包括1959年在美国的历史性访问。
俄乌战争局势作文公元2022年2月,俄罗斯总统于当地时间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随后,乌克兰多地发生爆炸。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正在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控制区接触线全线发生战斗。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通过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的决定。
至此,世界聚焦的俄乌战争,最终爆发。
而战争绝对不是偶然!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们在分析当今形势,讨论战争原因的同时,更需要串联着历史一同说起,方才能更加透彻的看到战争背后的所存在的真实因果。
说起基辅罗斯公国,斯拉夫人便成为了我们不可绕过的一个话题。
罗马作家大普林尼著的37卷《自然史》中,记载过在维斯瓦河一带居住着维内德人,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也把生活在日耳曼人东边的人称为了维内德人。
据考证,维内德人便是古代斯拉夫人,1-2世纪,他们曾分布在西起奥得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
现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故乡,后来,由于南斯拉夫人同拜占庭联系密切,所以“斯拉文人”或“斯拉夫人”就成为各斯拉夫民族的统称。
公元4-6世纪,这群斯拉夫人中开始出现部落联盟。
由于民族大迁徙的冲击,逐渐分化成为3大支系,并出现不同的名称:西支称维内德人,东支称安特人,南支称斯拉文人。
即为后来人们常说的西斯拉夫、东斯拉夫与南斯拉夫人。
在公元6-7世纪,维京人开始在波罗的海东部沿岸作出突击,然后再安置下来。
到了公元8世纪的末期,他们就从今天的俄罗斯遁河而下,展开长期的入侵,并沿途设置要塞来作防卫。
在公元第九世纪时,他们统治了基辅,并于907年以二千艘战船和八万人的部队攻击君士坦丁堡。
不过他们被拜占庭的皇帝以最优惠的贸易条件成功收买。
当地东斯拉夫人管新来的维京人称为“罗斯”,意思为“精于航海的人”(俄罗斯与罗斯在俄语中为同一个词,中文为了区别,才有了两种翻译)。
俄乌战争演讲稿3分钟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俄乌战争。
俄乌战争是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给乌克兰和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我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这场战争的背景、原因以及对世界秩序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战争的背景。
2014年,乌克兰政府拟签署与欧盟的经济合作协议,这引起了俄罗斯的担忧。
俄罗斯认为这一协议将进一步助长乌克兰朝向西方的倾斜,对俄罗斯的利益构成威胁。
作为回应,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进行军事干预,并最终将其吞并。
乌克兰政府对此举表示强烈谴责,并提出抗议。
其次,战争的原因也是相当复杂的。
一方面,可以看到乌克兰内部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源。
其中,乌克兰的东部地区,人口主要由俄罗斯族裔组成,他们对乌克兰政府的执政不满迫使他们表达出对俄罗斯的更多依赖。
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也涉及到了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问题。
俄罗斯认为,失去乌克兰的影响力将严重损害其自身利益,并使其在地区事务中失去话语权。
战争还对整个国际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这场战争导致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外交关系恶化。
各国通过对乌克兰实施经济制裁,以表达对俄罗斯行动的不满,这使得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对话陷入停滞。
其次,在地缘政治上,俄乌战争引发了国际安全的忧虑。
其他国家担心这场战争可能会破坏国际秩序,引发地区动荡,甚至扩大为全球冲突。
此外,这场战争还对乌克兰的人道状况造成了深远影响。
根据联合国的估计,战争已经造成超过一万人丧生,并使数百万乌克兰民众流离失所。
许多人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生活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
最后,面对俄乌战争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必须采取行动。
首先,各方应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争端,推动双方关系的恢复。
其次,国际社会应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帮助其重建和发展。
此外,各国应加强联合和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
通过今天的演讲,我希望能够让大家对俄乌战争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
赫鲁晓夫的慷慨为今日俄乌纷争埋下伏笔2014-05-14 16:57 来源:北京晚报
乌克兰出生的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事故后。
马卡罗夫(戴眼镜者)和背后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
2012年西部乌克兰激进分子(新班德拉分子)的游行。
前苏联大家庭:克里米亚成为礼物
苏联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综合国力得到飞速发展,很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与德国夹击波兰,趁机收复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
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合并。
这样,全部的乌克兰领土再次和俄罗斯成为同一个联盟旗下的战友。
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乌克兰被德军占领。
德国侵略者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人的矛盾,扶持乌克兰独立分子斯捷潘班德拉,建立了傀儡“乌克兰国”,帮助德军逮捕屠杀俄罗斯人、波兰人、犹太人。
然而德国的残酷压迫让越来越多乌克兰人醒悟过来,加入反抗德军的队伍。
二战后期,苏军大举反攻,收复了乌克兰全境。
在二战后的疆域调整中,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保留在苏联境内。
斯捷潘.班德拉则死硬到底,帮助纳粹镇压华沙起义,甚至纳粹灭亡后依然流亡欧洲,为乌克兰独立鼓吹。
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存在了70年。
平心而论,苏联尽管是俄罗斯共和国在其中作为主导,但对于其他加盟共和国并非是纯粹打压歧视。
历史上苏联的五位领导人,俄罗斯人只占三位,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而勃列日涅夫就是乌克兰人。
独立之后:失落的航母与百万雄师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退出苏联。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东斯拉夫人国家签署协议,宣布苏联终结。
乌克兰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然而,乌克兰的独立,一方面满足了民族主义情绪,并摆脱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压制,但另一方面,原本在同一个强大联盟下的互通有无,通力合作,也再也无法享受。
毕竟,很多事情一个大国容易办,分裂后的小国办起来就很吃力。
以军备为例,乌克兰刚独立时从前苏联继承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拥有70万大军和2000多件核武器,综合实力能排进全球前十。
然而20年下来,由于经费不足、贪腐严重,这笔曾经显赫一时的遗产已经变成了破铜烂铁。
目前乌克兰军队人数不到20万,而且官兵人心浮动,训练水平急剧下降,在本次克里米亚冲突中其弊端凸显严重。
从沙俄时代就一直是俄罗斯镇国之宝的黑海舰队,被乌克兰瓜分后,乌克兰分得的那部分舰艇大多折价卖给了俄罗斯,剩下的也疏于保养,几乎处于瘫痪。
连全球唯二的军用海豚部队(另一支在美国)也被改作了民用。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还分到一艘建造中的新型航母“瓦良格”号,当时已经完成了70%。
乌克兰接收过来后,因为没钱,就停工了。
后来乌克兰想把瓦良格号造完后卖给俄罗斯。
问题是俄罗斯认为,这前面70%是苏联政府拨的款,所以我们只出30%的差价就行了,乌克兰硬要100%的收钱,哥俩就此事争论不休。
黑海造船厂的厂长马卡罗夫却汇报说:你们别争了,瓦良格号已经没法完工了。
两国领导问道:“到底要什么条件,才能完工呢?”马卡罗夫回答道:“需要苏联,需要党中央,需要国家计划委员会,需要军事工业委员会,需要九个国防工业专业职能部。
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完成它。
”如今苏联已经解体了,那么单靠一个乌克兰,自然无法再完成建造航母这样浩大的工程。
于是,计划中威震太平洋的瓦良格号,只能静静躺在黑海船坞里任凭风吹雨打。
1999年,瓦良格号被澳门一家公司买下后拖走,据称用作旅游。
当日阴雨绵绵,马卡罗夫坐在轮椅上,含泪看着自己的这艘巨舰离去。
2002年,马卡罗夫在遗憾中去世。
或许值得他欣慰的是,又过了11年,当年的瓦良格号带着舰载机又出现在太平洋上。
只不过,这次它飘扬着五星红旗,名字也成为了“辽宁”号。
对于俄罗斯而言,加强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东斯拉夫人国家的合作,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础。
如果你熊二执意要转换阵营,那么我熊大至少要把以前给出去的东西能收回多少收回多少,比如克里米亚。
另一方面,有大批的乌克兰人如同马卡罗夫一样,也对强大的苏联时代有着怀念,这其中并不仅仅是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人。
由此也不难理解,当乌克兰过去的反对派强势上台,加速脱俄入欧步履时,乌克兰东部发生的反欧入俄趋向。
但同时,西乌克兰地区的反俄倾向也相当强烈,激进民族主义的“班德拉”组织耀武扬威。
正是他们的暴力活动推翻了前任总统,如今这群所谓的民主人士,同时高呼着杀尽俄罗斯人,杀尽犹太人,杀尽波兰人的口号……
历史表明,当乌克兰与俄罗斯这两个罗斯国家陷入内争时,结果只能被挑动纷争的其他国家获得利益。
不知道此次的情况,又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