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理之破碎处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04.51 KB
- 文档页数:8
医疗垃圾处置方法和破碎工艺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包括手术、包扎、生物培养、化验检验的残余物,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一次性注射器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产业急需要快速发展。
医疗垃圾定义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临床废物,血染纱布等;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注射筒等。
二、医疗垃圾的分类医疗垃圾又是医疗废物,主要分为医疗药品和医疗器具两方面的废弃物。
医疗药品一般包括病人用纱布,过期药品,输液瓶、人体输液针、输液管等,医疗器具包括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温度计、玻璃试管等。
是一种含有大量病原菌及有毒物质的垃圾。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产业急需要快速发展。
这也同时促使医疗固废处理设备得到了畅销,斯瑞德研发的医疗垃圾破碎机已销售于国内多个地区。
三、医疗垃圾的处置方法将医疗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能解决很多分散的处理设施,减少污染源,节约能源,避免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内,减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一般的医疗垃圾处置方法包括消毒并毁形减量处理、就地焚烧炉、集中卫生填埋等三种主要处置方法。
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方案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是指将废弃的建筑材料进行破碎处理,以便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利用。
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方案的目的是减少垃圾的占地面积,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方案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来进行破碎和分选,以便能够有效地分离和回收有价值的材料。
常用的破碎设备有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粉碎和分类处理。
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方案的第一步是对建筑垃圾进行初步的分类和分选,将可回收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砖石等进行分离,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这一步可以使用振动筛、磁选机、气流分选机等设备进行,通过物理力学的方法将建筑垃圾的不同部分分开。
第二步是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将大块的建筑垃圾破碎成适当的粒度。
这一步可以使用破碎机来进行,通过不同类型的破碎机的不同工作原理,可以将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破碎和分散。
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从而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
第三步是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分和再利用。
经过破碎和初步分选后,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材料已经得到初步的分离和分类。
在这一步中,可以对不同类别的建筑垃圾进行细分处理,例如对废钢筋进行加工再利用,将废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将废砖石进行粉碎后制成新的建材等。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新材料的需要,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与此同时,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方案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
在破碎和处理建筑垃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噪音和粉尘污染的产生,同时要保证工人的安全。
因此,在进行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时,需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和设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方案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体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破碎和再利用,可以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1 危险废物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危险废物是指除生活垃圾和放射性废物之外的,由于数量、物理化学性质或传染性,当未进行适当的处理、存放、运输或处置时,会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废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以外的具有化学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或其它对人、动植物和环境有危害的废物。
我国危废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
2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的措施2.1 预处理2.1.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各种物理途径如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吸附、萃取、固液分离等过程,使危险废物得到浓缩、相变或形态结构改变,使废物更加便于运输、贮存、再利用或进一步处置。
物理处理可大大降低危险废物的体积,适用于处理含水率较大的污泥、工业废渣以及其他体积较大的危险废物。
2.1.2 固化/稳定固化/稳定处理是一种较常用物理处理技术,是将有害废物固定在惰性固体基材中,经处理后可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比较稳定的物质,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
主要用于处理其它处理过程的残渣物及不适于焚烧处理或无机处理的废物。
常用的方法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自胶结固化和熔融固化等。
化学处理是采用各种化学方法降低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或改变危险废物的化学性质,将其转变成易于处理的形态,进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主要用于处理无机废物。
但该反应过程较复杂,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处理。
2.1.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用于处理有机废液或废水。
常用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相比于化学处理技术有经济优势,操作较简单,但处理周期较长,处理效率不稳定。
2.2 最终处理技术2.2.1 焚烧处理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主要应用于可燃性废物,将其置于高温炉内,促使其充分燃烧,完成氧化分解,是一种最便捷有效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技术。
危险废物破碎预处置系统的工艺优化设计摘要:危险废物是一类特殊的废物,不仅来源于工业生产,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中,能通过各种渠道危害人体健康,对危险废物的分类与处置,对危险废物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
文章分析危险废物的适用性评估,解析废物处置,探讨预处置技术。
关键词:危险;废物;破碎;处置;系统;工艺;设计引言随着人们对新化学物质的产生和使用,一些新的危险废物会不断产生,新的危险废物问题也逐步显现。
一、破碎预处置的废物适用性评估破碎预处置的废物包括固体废物和废液。
固体废物包括塑料、树脂、油漆、涂料、药品、工业固体废物、带包装的聚合物等;废液包括废溶剂、废有机洗涤剂、化工母液、被中和后的酸碱废液等。
废液喷入系统内,可以调整混合物的热值和黏度,使混合物输送更流畅、焚烧更彻底。
不能进入破碎预处置系统的废物包括: 1) 铁块、钢筋混凝土块以及与破碎机刀片的硬度相近的废物。
2) 外形尺寸不适于系统进料的大件废物。
3) 高活性或性质不稳定的废物。
二、危险废物处置处置现状(一)物理处置。
即通过浓缩或相变化,使废物中有害成分改性更适于进一步处置或处置。
包括预选过程,破碎及磨碎工艺,液一固分离操作,液一气平衡过程,溶剂萃取系统和吸附系统。
也就是吸附、离心分离、电渗析、电解、过滤、絮凝、沉淀与沉降、浮选、冷却、结晶、悬浮液冷冻、高梯度磁分离、反渗透、空气吹脱、超滤等方面。
物理处置通常是进行降低危险废物体积,而且出现需深度处置的浓缩残渣。
(二)化学处置。
就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清除废物的有害成分,以实现无害化,或把其转换成适合更高层次处置处置的状态。
其中有化学氧化、化学还原、水解、液萃取、中和、光分解等方面;化学处置效果是把废物流中存在的危害成分化解或把其转换成深度处置处置方式,实现见底其危害性。
由于化学反应关系到特定条件下详细反应物,其过程只有一种或几种化学性质相似物质加入。
在某些状况下,这些过程产生高毒性废渣,因而残渣必须预处置或安全封存。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危险废物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质。
恰当的处理危险废物对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以期提供有益参考。
一、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危险废物进行改变或分离的方法。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1.1 压实压实是将废物通过机械手段进行压实,以减少其体积。
常用的压实设备有压缩机和压实机。
这种处理技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废物,如塑料容器和金属废料。
1.2 粉碎粉碎是将废物进行机械破碎,使其变为较小颗粒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粉碎设备有粉碎机和破碎机。
这种处理技术适用于废物中含有有害物质的场景,如电子废弃物等。
1.3 分离分离是将废物中的有用物质与无用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离心和气浮等。
这种处理技术适用于废物中含有可回收物质的情况,如废纸、废塑料等。
二、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或去除的方法。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2.1 中和中和是指将废物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中和反应使其达到中性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和硫酸等。
这种处理技术适用于废物中存在酸碱性物质的情况。
2.2 氧化氧化是指通过氧化反应将废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等。
这种处理技术适用于废物中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情况。
2.3 沉淀沉淀是指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物中的杂质沉淀下来的技术。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铁等。
这种处理技术适用于废物中含有悬浮物的情况。
三、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生物酶对危险废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3.1 堆肥堆肥是将有机废物通过微生物作用分解为肥料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堆肥物质有食品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等。
这种处理技术适用于有机废物的处理。
3.2 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体吸附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使其从废物中脱离出来的技术。
建筑废料破碎处理方案建筑废料是指建筑施工或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们不仅占据空间,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资源的浪费也是不可小视的。
因此,建筑废料的破碎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建筑废料破碎处理的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机械破碎处理。
机械破碎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将废料进行粉碎的方式。
常见的机械破碎设备有破碎机、颚式破碎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将建筑废料粉碎成不同大小的颗粒,使其更易于运输和储存。
此外,机械破碎还能够将废料中的金属、木材等杂质与混凝土进行分离,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其次,化学破碎处理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化学破碎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改变废料的结构从而使其破碎的方式。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酸类、脱硫剂等。
这些试剂能够改变废料的化学性质,使其变得更加脆弱,从而更容易破碎。
化学破碎不仅可以提高破碎效率,还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降低能耗。
另外,生物破碎处理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生物破碎是指利用生物体的生物碎解能力来进行废料的破碎处理。
常见的生物破碎方法包括堆肥、酶解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分解废料中的有机物,降解废料的结构,从而使其易于处理和利用。
最后,我们可以选择热力破碎处理。
热力破碎是指利用高温或高压的热力条件,使废料发生热分解或气化的过程。
热力破碎能够将废料转化为可燃气体、沥青等有价值的产品,实现废料的综合利用。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废料的破碎处理,我们可以选择机械破碎、化学破碎、生物破碎和热力破碎等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和组合,目的是实现废料的有效处理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陶瓷固废的破碎方法
陶瓷固废是指废弃的陶瓷制品,由于其硬度高、耐腐蚀、难以分解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陶瓷固废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陶瓷固废的破碎方法。
1. 气力破碎法:气力破碎法是一种将物料经过高速气流的冲击和摩擦作用而实现破碎的方法。
对于陶瓷固废来说,可以通过喷射高压气流使其破碎成小颗粒。
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比较高,但破碎效果好,可以得到均匀的颗粒。
2. 碾磨破碎法:碾磨破碎法是通过机械力将物料挤压、摩擦、剪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破碎的方法。
可以使用球磨机、超细粉碎机等设备进行碾磨破碎。
这种方法破碎效率较高,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3. 冲击破碎法:冲击破碎法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锤头将物料撞击破碎的方法。
可以使用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设备进行冲击破碎。
这种方法对于陶瓷固废来说,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破碎导致杂质掺杂。
4. 压缩破碎法:压缩破碎法是利用静态或动态压力将物料破碎的方法。
可以使用圆锥式破碎机、滚筒式破碎机等设备进行压缩破碎。
这种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破碎效果,并且不会产生较多细小颗粒,适合进行后续资源化利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陶瓷固废破碎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破碎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破碎处置方案建筑垃圾破碎处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活动频繁进行,建筑垃圾也相应增多。
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这些方式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损害,还会导致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建筑垃圾破碎处置成为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建筑垃圾破碎处置是指将建筑垃圾通过破碎机进行碾碎、压缩和分离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垃圾破碎处置方案。
首先,建筑垃圾破碎处置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破碎机设备。
破碎机设备可以根据垃圾的材料和粒度要求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混凝土、砖块、石料等材料,破碎机设备需要具备充裕的破碎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以确保有效的破碎和分离处理。
其次,建筑垃圾破碎处置需要进行分类处理。
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和砖块可以通过破碎机进行碾碎和压缩,然后再通过筛分设备进行分离。
这些经过处理的混凝土和砖块可以用于道路基础的填充和建筑材料的再利用。
而石料可以通过破碎机进行碾碎和筛分,生成不同粒度的石料,可用于建筑、路基、水泥制品等领域。
再次,建筑垃圾破碎处置还需要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建筑垃圾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这些物质会通过渗滤液的形式释放出来,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在破碎处置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渗滤液收集设施,并通过净化系统对渗滤液进行处理,以确保环境的安全。
最后,建筑垃圾破碎处置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材料是可回收利用的,如钢筋、木材、玻璃等。
因此,在破碎处置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可回收材料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降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建筑垃圾破碎处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破碎机设备、进行分类处理、处理垃圾渗滤液、建立回收利用体系等步骤,可以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危废处理之破碎处理技术
危废预处理技术及设备作为危废处理的前端设备对危废后续的焚烧或者其他处理工艺极其重要,结合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多的几种预处理工艺及设备进行探讨如下。
一、破碎系统
目前危废行业使用最普遍的预处理工艺就是破碎系统,经破碎预处理后的废料大部分是直接或者间接进入料坑,然后通过抓斗进入回转窑进料口。
关于破碎系统有以下内容:
破碎系统进料方式分为:(1)单独抓斗进料;(2)单独提升机(斗式提升机或者水平-垂直-水平)进料;(3)抓斗和提升机进料方式同时存在。
破碎系统的安全保护方式分为:(1)被动式(二氧化碳或干粉、蒸汽)灭火,即在破碎过程中发生火情后触发感应系统报警同时开启灭火系统;(2)主动式:目前主要是氮气保护,即破碎机启动前,破碎系统内注入氮气,当破碎区域的氧含量低于某个值时,破碎系统才开始工作。
采用在线氧气监测系统分析、监控破碎区域氧含量,此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为电化学式和激光式。
单就破碎系统来说,电化学式氧气分析系统无论从反应速度还是造价,还是比较合适的。
其他预处理系统比如S-M-P系统或者充氮区域比较大的系统,还是建议选用反应更及时的激光式氧气分析系统。
破碎系统出料方式分为:(1)破碎系统出口直接引入料坑;(2)破碎系统远离料坑,破碎系统下端设有接料箱,物料通过接料箱周转进入料坑;(3)破碎系统出口直接连接回转窑进料口(此种方式选用相对比较少,因为一但破碎系统出现故障或者检修,该进料方式基本不能使用,除非还有其他废料进窑方式)。
破碎机选择的几大主要因素:
(1)动力系统,目前危废行业就破碎系统来说广泛使用的驱动方式为液压驱动(主要是因为国内废料种类及物理性质比较复杂,大部分情况是混杂在一起的废料通过抓斗进入破碎系统,需要扭矩较大,且破碎机频繁反转,故低转速、高扭矩且运行稳定的液压驱动比较合适)。
液压部分最为关键的还是液压马达(国内比较认可的品牌为瑞典赫格隆HAGGLUNDS、芬兰黑熊Black Bruin、法国波克兰Poclain 等,但波赫等国产品牌也在投入大量精力进入危废行业,将来无论在价格上还是货期上整个行业都会受益),液压主泵(德国LINDE、丹麦萨奥丹佛斯等)。
(2)刀片,破碎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刀片之间的剪切、撕扯、挤压来减少废料的尺寸。
故选择破碎机厂家时,对供应商破碎机的刀片材料及成型工艺需特别注意。
考虑废料的复杂性,刀片既要保证其硬度也要兼顾耐磨性及韧性,另外还要考虑到刀片与主轴连接部分的硬度不能超过主轴的表面硬度,不然会在使用过程中对主轴的表面造成损坏。
如果刀片的修复采用补焊式(刀片的维护有好几种:在线补焊修复;拆卸回厂修平整,然后增加新刀片;刀尖可单独拆卸式。
注:市
场上在线补焊式比较多。
)修复,刀片两侧的耐磨层尽可能要厚,耐磨层的材料尽可能与补焊焊丝材料保持一致,这样补焊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3)破碎系统的密封效果一定要好:单从破碎机主机设备来说,如果轴承箱的密封效果不好,废料中的液体杂物进入轴承箱会直接损坏轴承及轴承座等,故轴承箱的密封系统一般采用多重密封形式(隔板隔开废料;迷宫密封;油脂注压,橡胶密封圈等)。
另外破碎机主机与各个连接件之间的密封也至关重要,避免废料中的液体从各个连接部分渗出,从而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这就需要破碎机供应商拥有长期的设计使用经验及独门技巧了。
若破碎系统设置有氮气保护系统,其中的密封门(频繁动作的地方容易渗漏出液体)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不要只想到堵,要办法把废液引流到合适的地方去。
还有各个连接处还要考虑注意气体的泄漏。
(4)破碎系统尤为重要的还有各项安全保护措施。
(1)整套系统来说,由于是处理工业危险废弃物,故有条件的尽量要上氮气保护系统及泄爆装置,避免出现火灾及人员伤害事故。
(2)破碎系统供应商在设计生产破碎系统时需把对操作与维护工作人员安全摆在首位:尽量避免人工接触到废料;尽量设置多重保护系统(如电气控制上设置自动保护模式,破碎机检修时只能就地操作,远程不可操作,专人控制操作盘;排料门打开时破碎机自动循环关闭,破碎机自动停机;程序中设置多重报警装置);尽量放置警示标志,特别一些关键
部位如:电控柜处、液压软管暴露位置(高压回路)、自动部件下方等。
5.以下为破碎系统的几个案例:
(1)抓斗和提升机兼有的被动式防护破碎系统:
包装废料可通过提升机进入破碎系统,散装料可通过抓斗进入破碎系统。
破碎完成的废料通过溜槽进入料坑,溜槽末端设有防火门。
此系统设有被动式灭火系统即二氧化碳或干粉、蒸汽灭火系统(蒸汽灭火不建议使用,水蒸气遇到极端物料时会加强火势)。
注:此系统相对于氮气保护的系统来说配置简单、造价低,但破碎过程中遇到极端废料(主要是低燃点废料)会发生火情,故设置反应灵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系统及防火门是必备的。
(2)提升系统+主动式防护的破碎系统:
放置在托盘上的包装废料通过叉车上料到底部水平辊道上(根据需要设置几段水平辊道,水平辊道可作为存料区以备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托盘自动输送到提升机底部轿厢上后,垂直提升到提升机最上端,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密封舱第一道密封门打开,托盘自动滚入密封舱,然后第一道密封门关闭,密封舱内部充氮置换出空气,达到设置值后密封舱第二道门打开,废料进入破碎区域,氧气分析系统工作,氧含量达标后破碎系统启动破碎废料,破碎完成后溜槽底部密封闸板打开破碎完后的废料进入接料箱,接料箱接满料后转入料坑,同时另外一个提升-破碎循环开始。
另外,破碎机出料溜槽也可设置两道密封门,最后把废料流入料坑,但是出料溜槽两道密封门之间需要设置火情探测系统及被动式灭火系统,以防废料离开充氮区域接触空气而着火,从而引燃料坑。
注:此系统安全性比较高,配套辅助设施齐全,造价相对比较高。
基本不会把火情引入料坑。
二.SMP系统
随着国家对危废处置行业的重视,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要求越来越高,危险废弃物预处理技术也走向更加精细化、安全高度化、环境气味减量化等更高的要求,其中破碎-混合搅拌-泵送系统(即S-M-P系统)也逐渐成为更多企业的一个选项(当然根据行业的一些经验,不能盲目选择上S-M-P系统,既要了解到S-M-P系统的优点,也要认识S-M-P系统的短板:如其对废料的固液比要求比较严格,控制在1:1的比例,这就需要业主在选择此系统之前对周边废料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固废与液废是否能达到合适的比例;另外废料中不可有太多容易发生固化的废料,不然一旦S-M-P系统停车检修时废料就在泵送管道中发生固化)。
条件具备的企业,上S-M-P系统后收到的安全效益及生产效益还是非常显著的,S-M-P系统具备以下优点特点:(1)解决桶装废物(特别是內盛物已固化或半固化的桶装废物)、带包装粘稠状废物等其它常规输送方式难以输送介质的输送问题;
(2)对需要焚烧处理的各种废弃物(主要是固废、粘稠状废弃物、废液等)在焚烧前进行均质、均热等均匀配伍预处理;
(3)密闭处理,避免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粉尘、异味等外溢(特别是回避了社会上对处置企业诟病最多的料坑异味外溢的问题),改善操作现场的卫生条件;
(4)减少或避免预处理过程中人员与废物的直接接触,提高操作安全性;
提高焚烧装置的操作弹性;
(5)提高焚烧装置的处理能力;
(6)改善焚烧装置排放气的质量;
(7)减少用于烟气处理的化学品消耗。
就S-M-P系统来说,目前使用最多的地方还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险废弃物装置上,专业回转窑工业危险废弃物焚烧中心也在逐渐增多,一些大型危废处置企业如:苏伊士、宁波固废、雅居乐、新宇集团、中节能、光大环保等陆续上马S-M-P系统。
随着S-M-P系统供应商技术的发展,S-M-P系统之前被行业业主所诟病的地方,如破碎粒度太大,混合器主轴容易缠绕,固体泵容易堵管且不好清理等问题逐渐减少或者已经解决。
故业主在选择S-M-P系统供应商时应多去供应商工厂及项目使用现场考察,只有选择经验丰富的供应商才能在使用S-M-P系统时少走弯路,收获性价比高的系统,收获良好安全效益及生产效益。
三.SMS系统
相对于以上两种工业危险废弃物预处理技术,一种新型处理工艺将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业主选择,其融合了以上两种预处理工艺的精华部分。
即破碎-混合搅拌-两级螺旋进料系统:保留S-M-P系统中的S-M部分,去掉P(即固体泵),增加了两级无轴螺旋输送机,且在两级无轴螺旋输送机之间设置密封门(其可避免回转窑炉火可能回窜,以致引燃混合搅拌器中的废料等问题)。
此系统的优点为:(1)见二中的(1)-(7);
(2)废料的固液比不用严格的控制在1:1左右,S-M-P系统对废料固液比严格控制在1:1,是因为固体泵工作原理需要固液比大概1:1的膏状废料。
两级无轴螺旋输送机对废料固液比的适应性比固体泵的好得多。
以上工业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工艺是众多预处理工艺中的几种,其他预处理工艺需要更多行业专业人士对技术工艺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