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氨和铵盐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56.06 KB
- 文档页数:6
5.2.2《氨和铵盐》练习题含答案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中HCl是氧化产物D.生成1mol N2有6mol电子转移2.利用N2→NH3→NO→NO2→HNO3这一过程制备HNO3,有关上述各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转化过程中某些气体会发生颜色变化B.将NO转化为NO2不需要反应条件C.为使上述各步骤依次发生,必须向每个步骤中提供氧化剂D.实验室中可以利用Ca(OH)2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3.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产生白雾B.产生白烟C.产生黄绿色气体D.无明显现象4.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448mL通过加热的三氧化二铬(催化剂),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44.8mL O2。
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假设氨全部被氧化;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A.134.4mL B.313.6mL C.287.5mL D.268.8mL5.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A.NH4HCO3B.NH4Cl C.(NH4)2CO3D.NH4NO36.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7.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①NH3②NH3·H2O ③H2O ④OH−⑤NH+4⑥H+A.只有①②③④B.只有②④⑤⑥C.只有①②③④⑤D.全部8.取三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98.3%的硫酸、新制氯水、浓氨水,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A.红、白、蓝B.黑、白、蓝C.白、白、蓝D.黑、红、蓝9.某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印染、制革、木材和农业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其溶液可能含有NH+4、Al3+、SO2−4、Fe2+、Cl-等若干种离子,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样中肯定有NH+4、SO2−4和Fe2+B.试样中一定没有Al3+C.若气体甲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448 L,沉淀丙和沉淀戊分别为1.07g和4.66g,则可判断溶液中还有Cl−D.该盐工业上可以用作净水剂10.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氨气铵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2.在下列反应中表示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反应是( )A.NH3+HNO3=NH4NO3B.8NH3+3Cl 2N2↑+6NH4ClC.4NH3+5O 24NO↑+6H2OD.2NH3+3CuO3Cu+N2↑+3H2O3.下列关于氨气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作制冷剂B.制造硝酸C.制造化肥(硫铵、碳铵、尿素等)D.制造氮气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用作制冷剂B.氮气用作保护气C.AgI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于制备磷酸、安全火柴等6.下列关于红磷和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②白磷和红磷都易溶于水③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④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⑤取用少量白磷时,应用镊子夹取,将其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所需白磷⑥干燥的红磷放在空气中变湿,说明红磷易潮解A.只有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④⑥7.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
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
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的是()A.NO2起催化剂作用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8.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A9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氨和铵盐常规训练(限时15分钟)时间12月6日第63次班级姓名1、氨气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氨气溶于水,和易液化。
肼(N2H4)的电子式:2、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能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5、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6、某试管盛有氨气和氧气(按物质的量1:1混合)倒置水中,假设溶质不扩散,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的氨气的离子方程式:8、加热试管里的氯化铵固体的现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9、按下列方式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固+ 固型:②液+ 固型:能产生氨气的原因:③液+ 液型:10、氨气的检验方法:干燥氨气的试剂:,收集氨气试管棉花的作用:吸收氨气时注意:11、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根本原因:下列组合能形成喷泉的是: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③氯化氢和水④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⑤氯气和苯氨和铵盐常规训练(限时15分钟)时间12月6日第63次班级姓名1、氨气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氨气溶于水,和易液化。
肼(N2H4)的电子式:2、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能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5、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6、某试管盛有氨气和氧气(按物质的量1:1混合)倒置水中,假设溶质不扩散,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的氨气的离子方程式:8、加热试管里的氯化铵固体的现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9、按下列方式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固+ 固型:②液+ 固型:能产生氨气的原因:③液+ 液型:10、氨气的检验方法:干燥氨气的试剂:,收集氨气试管棉花的作用:吸收氨气时注意:11、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根本原因:下列组合能形成喷泉的是: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③氯化氢和水④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⑤氯气和苯。
(完整word版)4.4.1氨及铵盐的练习题4。
4。
1氨及铵盐的练习题班级姓名分数12345671。
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2.三瓶无色溶液,分别为NH4Cl、Na2CO3、NaOH;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区分开,该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硫酸 C.酚酞 D.Ba(OH)2溶液3。
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水夹。
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l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B.NH3(H2O含石蕊) 蓝色喷泉C.HCl(H2O含石蕊) 红色喷泉 D.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4。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5.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错误!,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A.①⑤B.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6。
在实验室里,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简易、可行的方案是()A.加热氯化铵固体,再通过碱石灰 B.在N2和H2的混合加热至500 ℃,再通过碱石灰C.加热浓氨水,再通过浓硫酸 D.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再通过碱石灰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盐酸与Na2SiO3溶液混合:SiO2-,3+2H+= H2SiO3↓B.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SO2:SO2+Ca2++2OH-= CaSO3↓+H2OC.NO2通入水中:H2O+3NO2 = 2H++2NO错误!+NO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Cl2:MnO2+4H++2Cl-== Mn2++Cl2↑+2H2O8.如图表示A、B、C、D、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课 堂 练 习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 B .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C .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 .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试剂变为红色 2. 氨水的碱性较弱,其原因是( ) A. 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 氨水极易挥发出氨C. 氨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O)只有少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D. 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以NH 3分子形式存在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4.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SO 2-4、H 2SO 3、NH +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 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 .Br -B .SO 2-4 C .H 2SO 3D .NH +45.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6.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 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A .NH 4Cl 与浓H 2SO 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B .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用烧碱进行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7.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NH3的性质。
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 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2. 氨的物理性质和的化学性质3.氨的实验室制法和用途4.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 . 氨和铵离子的检验[学习内容]1.知识结构网络 NONH HCO NH NH Cl NH OHNH H O NH NO 433443243+-+⋅Ca OH ()2,∆∆,催化剂O 2HNO 3NaOH ∆∆H 2O HNO 3HCl CO 2,H 2O2. 氨分子的结构特征分子式:NH 3 结构式:N H H H ||- 电子式:H N H H .....⨯⨯⨯空间构型:NH H H三角锥形由氨的分子结构分析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氨分子为极性分子,因而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
与酸(H +)反应生成铵盐,氨分子和铵离子中氮元素呈-3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态,只能被氧化。
3. 液氨和氨水的比较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纯净物(非电解质) 混合物(N H H O 32⋅为弱电解质) 微粒种类 NH 3分子N H N H HO HO N H O H H 33224、、、、⋅+-+ 主要性质 不具有碱性具有碱的通性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4. 氨(NH 3)与铵(NH 4+)的比较氨 铵 微粒构型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型 存 在单独存在 存在于氨水或铵盐中 电 性呈电中性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性 质 气态可与水或酸反应 可与碱()O H -反应,能水解(详见电解质溶液部分)5. 氨的制法(1)工业制法: N H N H 22332+催化剂高温、高压(2)实验室制法:a. 反应原理:固态铵盐与碱加热反应b. 化学方程式: 22242232N H C l C a O H C a C l N H H O +=+↑+()∆c. 装置:与制O 2相同(固—固反应加热装置)d. 干燥:可用碱石灰作干燥剂e.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f. 尾气处理:倒置漏斗NH 3注意:(1)制氨气所用铵盐不能用硝铵或碳铵。
第2课时氨和铵盐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氨的性质1.(2020河北邯郸高一期中)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是纯净物B.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是加热NH4ClC.氨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D.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2.(2020福建福州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将从导管中导出的氨气接近下列物质时,不会产生白烟的是()A.氯气B.浓H2SO4C.浓盐酸D.浓硝酸3.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A.2NH3+3CuO3Cu+N2+3H2OB.8NH3+3Cl26NH4Cl+N2C.4NH3+6NO5N2+6H2OD.NH3+HCl NH4Cl4.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故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5.如图所示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易溶于水B.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易挥发C.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是碱性气体D.两个实验均证明了NH3是还原性气体题组二铵盐的性质6.(2020黑龙江大庆高一月考)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2019湖北荆州中学高一上期末)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A.NH4HCO3 B.NH4ClC.(NH4)2CO3D.NH4NO38.A是一种酸式盐,它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气体B,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挤压胶头滴管,可得到蓝色喷泉。
(完整版)高中化学4.4.1氨和铵盐练习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中化学4.4.1氨和铵盐练习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中化学4.4.1氨和铵盐练习必修1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高中化学4.4。
1氨和铵盐练习必修1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中化学4.4.1氨和铵盐练习必修1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高中化学4。
4。
1氨和铵盐练习必修1>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氨和铵盐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解析:由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故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由于氯化钙会吸收氨气,故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
答案:B2.检验氨气可选用(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答案:D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B.加热NH4HCO3,气体用五氧化二磷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Mg3N2+6H2O===3Mg(OH)2+2NH3↑,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解析:用N2和H2合成NH3的实验要求太高;加热NH4HCO3可得NH3、CO2、H2O(g),用P2O5干燥后只能得到CO2气体;加热浓氨水产生的氨气(含水蒸气)经碱石灰干燥后可得纯净干燥的氨气;氮化镁与水反应可产生NH3,但NH3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
氨和铵盐合格考达标练1.(2021山东青岛高一期末)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关于氨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B.遇氯化氢产生白烟C.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小于空气,A正确;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产生3白烟,B正确;NH3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错误;NH3的水溶液中NH3与H2O反应生成弱碱NH3·H2O,NH3·H2O发生小部分电离产生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
2.检验氨可以用()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溶液呈碱性。
3.碳酸氢铵是中国主要生产的氮肥品种之一,它属于铵态氮肥(铵盐)。
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H4++OH-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NH3,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分解可生成NH3,NH4NO3分解不产生NH3,A项错误;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所含氮元素显+5价,B项错误;可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铵和某些既不分解、也不升华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却后二者又重新化合,该过程为化学变化,不是升华,D项错误。
4.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的是()A.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B.加热NH4Cl制取氨C.将浓氨水向碱石灰固体上滴加D.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项适用于工业生产氨;B项因为NH4Cl分解生成的NH3、HCl遇冷又化合为NH4Cl,不能制取氨;D项由于NH3极易溶于水,不适合制取NH3。
5.(2021山西朔州重点校高一联考)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氨的性质。
氨和铵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铵盐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元素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D.NH4Cl与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C2.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你认为下列试纸或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A.①⑤B.④⑤C.①③D.①④⑤B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B4.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氨气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②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④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5.检验氨气正确的方法是()A.用湿润的红色品红试纸,试纸褪色B.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试纸变蓝B6.给装有下列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A.NH4HCO3B.NaHCO3C.NH4Cl D.(NH4)2CO3B7.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8.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也不能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B.通常可选择浓硫酸为干燥剂,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又可用排水法收集NH3D.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与NH4Cl固体加热制取NH3,可使反应速率加快D9.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10.实验室制取氨气、收集、验证其还原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C.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一定为铜D.可以用装置丁吸收氨气,进行尾气处理B11.如图是NH 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 3是碱性气体B .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 3易挥发C .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 3易溶于水D .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 3是还原性气体A二非选择题:1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第2课时 氨和铵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C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检验铵盐中含有NH +4的操作是取少量铵盐放入试管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解析:硝酸铵分解不生成氨气,NH 4NO 3═══△N 2O↑+2H 2O ,A 项错误;加入稀NaOH 溶液,没有加热,氨气冒不出来,B 项错误;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共热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C 项正确;NH 4Cl 受热分解为NH 3和HCl ,可用热分解法分离,但不是升华法,D 项错误。
2.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解析:Cl 2和SO 2都会使品红溶液褪色,A 项错误;NO 与空气中O 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 项错误;干燥的NH 3不会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C 项错误;NH 3极易溶于水,采用防倒吸装置,D 项正确。
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 3,②NO 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A .①>②B .①<②C .①=②D .不能确定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 =V /V m 知,氨气、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NO 2能与水反应:3NO 2+H 2O===2HNO 3+NO ,所以两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做完喷泉实验后,盛放氨气的烧瓶、含NO2的烧瓶中溶液的体积比为3∶2,所以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二、非选择题4.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题4.5 氨和铵盐1.【河北冀州中学第二次】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4NO + 6H2O 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 + 2NH3→ 2NaNH2 + H2↑B.NH3 + HNO3→ NH4NO3C.4NH3+ 6NO → 5N2 + 6H2O D.3SiH4 + 4NH3→ Si3N4 + 12H2【答案】C考点:考查氨气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的知识。
2.【邗江中学下学期期中】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①N2→ NO2②NO2→ NO ③NH3→ NO ④NH3→ N2⑤Cu→ Cu(NO3)2⑥HNO3→ NO2A.①④ B.②⑤ C.③④⑥ D.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N2与氧气生成NO再与氧气生成NO2正确;②NO2与水反应生成NO,错误;③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错误;④NH3与氯气反应生成N2,错误;⑤Cu 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 ,错误;⑥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错误;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转化3.将氨水分别滴加到下列4种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a中产生白烟B.试管b中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C.试管c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试管d中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D考点:元素化合物知识4.【内蒙古包头九中下第一次月考】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 B.NO、CO2、N2C.NH3、NO2、CO2 D.NH3、NO、CO2【答案】D考点:考查混合气体中成分的确定5.下列不属于铵盐共同性质的是()A.易溶于水 B.跟苛性钠共热生成NH3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能生成NH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是铵盐共同性质,错误。
氨气和铵盐练习题1.下列物质不与氨反应的是A.H2SO4B.HCl气体C.NaOH D.H2O2.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A.NH3、O2、HCl B.N2、H2、HClC.CO2、NO、O2 D.H2S、O2、SO23.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干燥NH3的是A.浓H2SO4 B.碱石灰C.P2O5D.无水CaCl24.物质的量相等的下列气体,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完全反应后,容器压强降低最多的是A.NH3和HCl B.N2和O2 C.H2S和SO2D.H2和CO25.下列气体易液化,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而且适宜作致冷剂的是A. N2B. NH3C. NOD. NO2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过量的NaHSO4和Ba(OH)2溶液反应:2H++SO42- +Ba2++2OH-= BaSO4↓+2H2OB.NH4HCO3和过量NaOH溶液相混合:HCO3-+OH-=CO32-+H2OC.NaHSO4溶液中滴加氨水:H++NH3·H2O=NH4++H2OD.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NH3·H2O+SO2=NH4++HSO3-7.在8NH3+3Cl2====6NH4Cl+N2反应中,若有2 mol N2生成,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 NH3B. 8 mol NH3C. 4 mol NH3D. 3 mol NH38.氨水呈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通常情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能电离出少量OH-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9.在1 L 1 mol·L-1的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之和为1 molA. 含有1 mol NH3分子B. 含NH3和NH+4C. 含NH3·H2O 1 molD. 含NH3、NH3·H2O、NH+之和为1 mol410.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 氨和铵盐 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氨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氨气极易溶于水 C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液氨和氨水是同一物质2.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①Cl 2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①SO 2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①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①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全部3.在下列三个反应中,过氧化氢(22H O )所起的作用是 ①2222H O H S=2H O S ++↓①222222H O 2O H n O+O M ↑①2222H O Cl 2HCl O +=+↑A .均起氧化剂作用B .均起还原剂作用C .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三个反应中所起作用各有不同4.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 .向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Cl 2:2Fe 2++Cl 2=2Fe 3++2Cl -B .实验室制氨气:2NH 4Cl+Ca(OH)2Δ 2NH 3↑+CaCl 2+2H 2OC .铝溶于NaOH 溶液:2Al+2OH -+2H 2O=2AlO 2-+3H 2↑D .将充满NO 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3NO 2+H 2O=2HNO 3+NO 5.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装置甲:收集2NO 气体B .装置乙:验证2SO 气体是否具有漂白性C .装置丙:验证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D .装置丁:用于吸收尾气3NH6.氯化铵(NH4Cl)是一种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B.+3C.+5D.-37.某溶液含Na+、NH+4、SO2-4、Cl-、Fe2+、Fe3+中的几种,且各离子浓度相同。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铵盐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2。
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
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错误!的检验方法。
氨气1.氮的固定2.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沸点无色刺激性气味小于空气的密度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NH3易液化3.喷泉实验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①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4.5.氨的用途(1)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2)氨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它可用作制冷剂.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属于自然固氮。
()(2)将氨气转化为固态铵盐,这属于人工固氮。
()(3)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4)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时,有白雾生成。
( )(5)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6)充满氨气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速上升,说明氨气易溶于水。
( )答案:(1)√(2)×(3)×(4)×(5)√(6)√2.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解析:选C.氨极易溶于水,但氨水仍易挥发出NH3,C错误。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成因1.喷泉形成的原理: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
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种方法方法装置成因减小内压增大外压3.喷泉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烧瓶要干燥;(3)烧瓶充满气体。
5.2.2 氨和铵盐【合格性测试】1.具有氮的固定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除水外)D.1 mol·L-1的氨水指在1 L溶液中含NH3、NH3·H2O、NH+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4.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种粒子组成的,液氨的组成中只有氨分子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D.在1 mol/L氨水中,NH3·H2O、NH+4、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 .NH 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6.如图为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中能形成这样的喷泉但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A .HCl 和H 2OB .以4∶1混合的NO 2、O 2混合气体和H 2OC .NO 2和H 2OD .CO 2和NaOH 溶液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 均呈-3价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NH 3↑+H 2O 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8.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B .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 .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D .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等级性测试】1.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是NH3发生装置B.∶是NH3吸收装置C.∶是NH3发生装置D.∶是NH3收集、检验装置2.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将待测物取少许置于试管中,然后()A.加水溶解后,再滴入酚酞溶液B.加强碱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C.加入强酸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D.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可用到的是()∶蒸馏水∶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稀硫酸A.∶∶∶ B.∶∶∶ C.∶∶ D.∶∶∶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氨和铵盐一、选择题1.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能在空气中燃烧B.氨水呈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 ===NH 4 中,氨气失去电子,被氧化2.能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A.HCl 和CO2 B.NH 3和COC.O2和CO2 D.NO2和NO3.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①B.②C.③ D .④4.(2009 ·上海高考)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①②B.③④C.①③ D .②④5.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A.N2 和H2 催化加热制取氨气B.加热NH 4HCO 3制取氨气C.将浓氨水向生石灰固体上滴加D.将NH 4Cl稀溶液和NaOH 稀溶液混合6.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 和Ca(OH) 2 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NH3·H2O 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液氨用作制冷剂7.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 3 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A.①③④C.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B.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8.某种常见的白色晶体 A ,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将 B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若在 A 的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则析出白色沉淀 C 和无色气体D ; D 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 B 和D,而且 B 和 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判断出 A 是_______________ , B 是____ ,C 是_______ .加热固体 A 生成水、 B 和 D 的化学方程式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 ,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和F反应生成D、H 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A或” “ 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五氧化二磷(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集G 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9.已知 A 、B、所示: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 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 A .HCl 和 H 2OB .O 2 和 H 2OC .NH 3和H 2OD .CO 2和NaOH 溶液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 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Cu 与稀盐酸B .NaHCO 3与NaOH 溶液C .CaCO 3 与稀硫酸D . NH 4HCO 3与稀盐酸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 瓶中加入酒精, 水槽中加入冰水后, 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 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________ .A .浓 H 2SO 4B .食盐C .硝酸钾D .硫酸铜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 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 图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部烧瓶内 压强;图乙是 ___________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图甲或图乙 )装置 的原理相似.详解答案1.B2.选 A 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所选气体必须易溶于 NaOH 溶液或易与 NaOH 反应, B 中的 CO ,C 中的 O 2,D 中的 NO 都不溶于 NaOH 溶液也不与 NaOH 反应.3.选 A N 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与 H 2直接化合生成 NH 3,NH 3 发 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 NO ,NO 与 O 2直接化合生成 NO 2,②、③、④都能一步实现, 只有①,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 可能形成喷泉的是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的是NO 而不是NO2.4.选 B 氯化铵分解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且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隔绝空气也使幕布不易着火.5.C6.选 A B 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项铵盐的水溶性与制氨气无关;D 项液氨用做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B、C、D选项均错误, A 项正确.7.选 B ①中NH 4NO 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3、+5价;⑤中NH 4HCO3能与酸反应生成CO2.8.解析:根据 B 的性质可判断 B 应当是CO2 而不是SO2,又根据 D 的性质可确定 D 是NH 3,根据 A 分解产生的NH3和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知 A 为NH 4HCO 3.答案:NH 4HCO 3 CO2 BaCO3△NH 4HCO3=====NH 3↑+CO2↑+H2O↑9.解析:由图中C、D 两气体生成E固体,则 E 不可能是酸或碱, E 固体和F固体反应生成 D 气体和CaCl2 ,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D,则 D 为酸性或碱性气体,那么 F 为酸或碱,又因F是固体,所以F为碱. D 为碱性气体氨气.F中应有钙元素,则 F 为氢氧化钙,E 为氯化铵, C 为氯化氢, A 、 B 为氢气和氯气.答案:(1)NH 3 NH4Cl点燃(2)H 2+Cl 2=====2HCl△(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10.解析: A 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 B 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NH 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 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答案:(1)A B (2)B(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H 3已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11.解析:图甲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解于烧杯和滴管中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图乙装置恰恰相反,锥形瓶中的物质相互反应产生气体,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将液体从下瓶中压入到上瓶形成“喷泉”.(1)B 中氧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2)①D 中NH 4HCO3+HCl===NH 4Cl+CO2↑+H2O,随着CO 2气体产生,锥形瓶中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C 选项中CaCO 3与H2SO4(稀)也可生成CO2但反应生成的CaSO4 微溶,使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的量较少,故不能形成“喷泉”.②浓H2SO4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锥形瓶中的酒精挥发加快,瓶内压强增大,从而形成“喷泉”.答案:(1)B(2)①D NH 4HCO 3+HCl===NH 4Cl+CO2↑+H2O,随着CO 2气体产生,锥形瓶中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② A ③减小增大(3)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