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氧化性酸的铵盐加热一
般分解为氨气和相应的酸
化学与生活
2、两位农民,小李和小刘,都种了几亩水稻.小李很勤劳,不仅 买了氮肥硝酸铵,还同时使用了自己烧制的草木灰(显碱性), 小刘只施用了氮肥硝酸铵,小李心想自己使用的肥料多,收成 一定好,结果到了秋收时发现,自己田地的产量远不及小刘的, 你知道原因吗?
铵盐对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氨气, 铵态氮肥要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储存
二、铵盐
(1)铵盐大多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或白色晶体
(2)铵盐受热发生易分解
NH4HCO3
微热
===
NH3↑+
C=== NH3↑+ HCl ↑
NH3 + HCl = NH4Cl 气体遇冷形成白色固体
这是可逆反应吗?
【重点突破】
喷泉实验原理分析 1.喷泉形成的原理: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 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
2.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①打开止水夹,并
挤压滴管的胶头 ②烧杯中的溶液由 玻璃管进入烧瓶, 形成红色喷泉,瓶
氨极易溶 于水,水 溶液呈碱 性
[问题2]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 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粘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试 纸颜色会如何变化?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来解释可能的原因?
实验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变蓝色
实验原因: 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2、氨的化学性质 (1)弱碱性 ①与水反应:
内液体呈红色
3.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种方法: (1)减小内压法:如图Ⅰ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