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用航空中长期发展规划-湖北省发改委
- 格式:pdf
- 大小:674.53 KB
- 文档页数:22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8.14•【字号】鄂政办发〔2015〕57号•【施行日期】2015.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8月14日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航空产业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支撑。
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对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带动和促进区域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国防建设后备力量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充分发挥我省航空产业发展优势,引导和推进航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把航空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
——中国等新兴国家将成为未来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市场。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航空产业已成为成熟大产业。
美国拥有通用飞机224万架,机场19100个,飞行员30万人,而我国通用飞机仅1975架,机场286个,飞行员2万多人,航空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人均GDP已达到7575美元,国民对通用航空潜在需求将转化为有效需求,公务航空、通勤航空、航空运动、私人飞行、观光飞行等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未来10年,全国各类通用航空飞机需求达12万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通用航空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目前,波音、空客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已进军中国航空制造业市场,塞斯纳、西锐等通用飞机主力厂商在中国各地布点设厂,国际合作加速推进将为我们承接航空产品研发制造创造良好机遇。
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年)通用机场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通用航空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优化通用机场布局,促进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2012年,省政府印发了全国首个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江苏省〃十二五〃及至2030年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对全省通用机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全省通用机场建设有序推进,保障能力逐步夯实,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
一是通用机场初具规模。
2017年底,全省建成镇江大路、盐城建湖、南京老山等10个通用机场,在建徐州新沂和常州漂阳2个通用机场,数量和密度位居华东地区首位。
二是通用航空运营较快增长。
2017年底,全省通用航空运营企业达19家,共有米・171、运-12等机型的航空飞行器84架,完成飞行13951小时、42831架次。
三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镇江、盐城等地建成了各具特色的航空产业园和航空小镇,航空器研发、航空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链不断延伸。
但是,当前通用机场发展仍存在总量不足、覆盖范围不广、体系结构尚未健全、服务功能有待完善等问题和不足,难以满足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力。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扩张,民航已经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通用航空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是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通用航空带来新的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有力推动了沿海、内陆互动互补开放,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和市场深度融合,为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和通用航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落实高质量发展,为通用航空提出更高要求。
荆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信息市发改委工作总结和2023年初步工作计划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县市发改局的全力支持下,市发改委认真贯彻市第二十次党代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应对多重突发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动作为,全面履行职责,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工作,为全市经济市场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谋大局、抓大事,参谋决策得到高度认可(一)谋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新定位、新目标,组织编制了《荆门市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符合荆门实际、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荆门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初步谋划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性项目623个,总投资6848亿元。
(二)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
按照省委统一决策部署,与省规划同步组织编制《荆门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坚持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守住流域安全为底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规划大纲得到省委初步认可,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样板带到北京向中央汇报。
(三)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和产业布局。
为发挥中心城区集聚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了中心城区空间和产业布局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认真分析了中心城区空间和产业布局现状,立足“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目标,明确了“东联、南融、西优、北限”的城市发展方向,提出了优化调整功能区布局、完善生态空间格局、支持高新区▪掇刀区集聚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建议。
(四)研究推动飞地经济。
组织研究推进荆门高新区与其他县市区开展园区共建发展飞地经济工作,认真分析荆门高新区和其他县市区产业发展形势,并印发了《关于研究我市园区共建发展飞地经济工作的通知》,基本形成了我市园区共建发展飞地经济工作初步构想和对接清单。
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动全省通用航空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文件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省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通用航空服务力争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三级甲等医院、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
通用航空器达到250架左右,培育发展2-3家核心领军企业和一批规模化通用航空企业,重点扶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航空制造龙头企业。
通用航空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产业规模处于中部领先。
大力支持航空贸易、航空金融租赁消费、航空大数据等新业态发展,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制造先进、运用广泛的通用航空发展格局。
二、培育通用航空市场(一)强化交通运输服务。
根据通用航空"小机型、小航线、小航程"特点,发展面向偏远地区、地面交通不便地区和其他特定区域的短途运输,提供多样化机型服务,实现通航运输常态化,填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短途航空运输空白。
鼓励发展公务航空,满足个性化、高效率的出行需求。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机场管理局等,相关市州人民政府)(二)拓展公益服务和生产应用。
加强通用航空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森林消防等领域的应用,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支持政府部门通过直接购买通用航空器或通用航空服务的方式,开展应急救援等公益性活动。
扩大通用航空农林作业面积,基本满足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作业需求,基本实现主要林区航空护林。
推广通用航空在工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及地质资源勘查、森林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体育局、省卫生计生委等,各市州人民政府)(三)扩大通用航空消费需求。
推动通用航空与互联网、创意经济融合,拓展通用航空新业态。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4.09•【字号】青发改铁航函〔2019〕294号•【施行日期】2019.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函各市、州人民政府:按照省政府工作安排和省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函〔2018〕35号)要求,我委组织工作力量,在赴各市(州)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现将《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印发给你们,请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4月9日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扣131总体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五四战略”,以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以“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促消费、惠民生”为抓手,全力开创通用航空业发展新理念,积极推动了《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实施情况规划实施两年以来,全省通用航空业呈现健康稳步发展态势。
服务需求日趋旺盛,省内通用航空作业主要集中在人工增雨、航拍航摄、航空物探、空中游览等领域,通用航空服务需求增长迅猛。
航摄、物探、农林绿化、电力等传统作业规模稳定,人工增雨、低空旅游等领域需求广、潜力大。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15•【字号】鄂政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0月15日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二)主要问题二、形势要求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思路(四)发展目标四、规划布局五、重点任务(一)立足大交通,当好区域发展先行官(二)畅通大通道,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三)完善大网络,强化综合交通硬联通(四)构建大枢纽,打造九省通衢新优势(五)发展大运输,畅通高效流通双循环(六)促进大融合,催生交通行业新业态(七)建设大平台,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八)强化大安全,筑牢交通运输生命线(九)共抓大保护,谱写绿色交通新篇章(十)推进大改革,加快交通治理现代化六、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协调(二)强化资金保障(三)强化政策引导(四)强化规划执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
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湖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落实的客观要求。
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964亿元,是“十二五”的1.3倍,在全省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8•【字号】鄂政发[2012]81号•【施行日期】2012.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8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9月28日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综合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交通发展基本评价“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263亿元,建成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铁路建设力度空前。
全省铁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通道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高速铁路突飞猛进,基本形成了“四纵三横”铁路主骨架。
建成了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武汉至合肥客运专线、宜昌至万州铁路、天兴洲大桥、武汉站货车外绕线、武汉北编组站、武汉集装箱中心站、武汉动车基地等项目,增建了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电气化改造了北京至九龙、武汉至九江、焦柳铁路洛阳至张家界湖北段以及长江埠至荆门等既有铁路,提速改造了北京至广州铁路信阳至孝感花园段,改扩建了汉口站、武昌站、黄州站、舵落口货场,开工建设了武汉至宜昌、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重庆至利川、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和谐号大功率检修基地、滠口货场和武汉至咸宁、孝感、黄石、黄冈4条城际铁路等项目。
全省铁路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6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4.8倍;营运里程达到3319公里,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91.5%、81.3%。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培育大健康产业工作方案》《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2.10•【字号】湘政办发〔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培育大健康产业工作方案》《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3〕5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培育大健康产业工作方案》《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2月10日湖南省培育大健康产业工作方案为加快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健康湖南”建设,打造新兴支柱产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健康医药生产、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器材制造、健康管理服务、健康跨界融合等领域,围绕“医、养、管、食、游、动”全产业链要素,推进健康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健康产品有效供给,优化健康服务。
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国内知名的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特色鲜明的全国性健康消费中心,把大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兴产业、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二、重点任务(一)大力发展医药及美妆、健康食品产业。
聚焦具有创新性、独特性、成长性、进口替代性,以及关键技术领先、市场需求大、发展基础较好的省产医药品种(制剂),遴选认定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集中培育支持。
推动化学药、生物制品及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链式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湘九味”品牌,壮大“湘九味”道地药材等特色药材产业及深加工规模;加快推进促进干细胞修复的新型中药研发,培育新型中药产业;加快承接化妆品产业转移,壮大美妆产业规模。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民航发〔2024〕28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24〕28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各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民航局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际航空枢纽是航空运输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民航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便捷高效航空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为解决我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谋划不深、枢纽竞争力不强、协同运行效率不高、国际运输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民航国际竞争力,更好发挥民航国家重要战略产业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国家对特定地区的战略定位,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竞争力强的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以推进一批夯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重要政策实施为抓手,以推动国际航空枢纽顶层设计更加完善、规划建设更加优化、运行管理更加协同、运输服务更加高效为重点任务,推动国际航空枢纽资源优化配置,打造2-3家世界级超级航空承运人,强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打造一批面向特定区域的国际航空枢纽和区域航空枢纽,为更好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满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求,加快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