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基础知识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题及答案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基础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基础训练题一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四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脑髓(suí) 弥望(mí) 蓊郁(wěng) 自诩(xǔ)B. 幽僻(pì) 孱头(càn) 譬如(pì) 诽谤(fěi)C. 煤屑(xiè) 脉脉(mài) 酣眠(hān) 羞涩(xiū)D. 一例(lì) 霎时(chà) 驱逐(zhú) 摩登(mó)2.下列四组词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宛然斑驳枭娜浅尝辄止B. 忌恨大度昼夜坚韧不拨C. 渺茫咀咒参差卓有成效D. 凝碧稀疏吝啬冠冕堂皇3.下列四组词中,依次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____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 浮留化装 B. 泻漏化妆C. 泻漏化装D. 浮留化妆4.下列四句话中,加点虚词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 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B.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虽然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D.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5.下列四句话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能严肃的怀疑,认真的解疑,一切虚妄的学说便迎刃而解了。
B.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能是在黑暗中摸索。
C.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看。
D.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编纂.(cuàn) 慰藉.(jiè)一柱擎.(qíng)天风尘仆仆.(pú)B.庇..(bì)护砧.(zhēn)板功亏一篑.(kuì)悄.然无声(qiǎo)C.踯躅.(zhú)供.(gōng)应成绩斐.(fěi)然厚古薄.今(báo)D.纨袴.(kù)关卡.(kǎ)宵衣旰.食(gàn)物阜.(fù)民丰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弊病暮霭黄梁美梦亦步亦趋B.针贬范畴精兵减政中流坻柱C.松弛怠慢推陈出新完璧归赵D.磋商脉膊水乳交溶有恃无恐3.为下面一段话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_____ 任何生物的活动都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 _____ 宇航飞船中宇航员的活动也要符合地球上昼夜循环的规律,白天工作,夜间休息,_____ 他们在密闭舱里,没有习以为常的昼夜交替, _____通过仪表和控制台使之同地球上生活的人的睡眠一致, _____ 睡眠不好,他们会感到筋疲力尽,_____ 无法完成宇航任务。
A.当然因为如果也就既然也B.因为那么否则是只有由于C.既然正如如果也就由于就应D.既然那么尽管也要否则而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_____ 实实在在的利益。
②下岗分流人员自谋出路,自觉承受改革的艰难,政府相关的再就业优惠政策也当不折不扣地 _____ 。
③由于经济增长,去年调资滞后影响等因素,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_____ 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增长 16 .2% 。
④江阴市委超前认识到乡镇企业的弊端,从 1992 年开始,他们就决心改变企业多而散、小而低的生产力 _____ ,确定了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创后劲的“四上一创”的发展思路。
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分(fèn)外香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四中去年一年的工作,总体上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还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B、在日益重视积累、重视素养的今天,这样一本读物的确如一缕春风、一眼清泉、一线阳光,将古朴而又清新的中华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莘莘学子心田。
C、永州经济要腾飞,不仅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各类专家与各类专门人才的共同努力。
D、我在工作的时候,常常想起许多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踏踏实实地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无私奉献自己青春的生动事迹。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莅.(wèi)临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B.呻吟.(yín)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èi)C.凌侮.(wǔ)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D.翌(yì)年踌躇.(z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1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广阔无垠不加思索人事沧桑意气风发AB、CDABCDC.浸渍.(zì)豆豉.(chǐ)瓦菲..(fēi)长歌当.哭(dàng)D.箜.篌(kōng)鲰生..(zōu)桀骜.(ǎo)殒.身不恤(yǔn)1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橘子洲景象苍茫书生义气干练坚决B、浮藻叱诧风云天伦之乐绿草如茵C、漫溯人为刀俎寂廖雨巷翼蔽沛公D、绯红大行细谨冰屑悉索阴谋秘计20.下列各句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浑南”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沈阳市“十一五”期间非常重大的决策和课题。
高一下学期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现代家庭室内装潢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由此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出装潢材料和家具的黏合剂等挥发出的甲醛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根据甲醛的性质,下列说法做法正确的是( )A.装修完接着就入住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冬季进行,以减少甲醛的挥发C.尽可能选择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进行装修D.通风后甲醛可以释放完全2.不法商贩利用“豆浆粉精”勾兑新鲜豆浆被媒体曝光。
据悉,这种豆浆完全没有营养价值,"豆浆粉精"中的乙基香兰素()过量食用还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能够损伤肝、肾,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
则下列关于乙基香兰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基香兰素的分子式为C9H10O3B.乙基香兰素与苯甲醛互为同系物C.乙基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可能含有酯基D.乙基香兰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苯乙烯B.苯甲酸C.苯甲醛D.苯乙酮4.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1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5.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g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CO2为13.14L,(标准状况),则该醛为( )A.丙醛B.丁醛C.3-甲基丁醛D.己醛6.3g某醛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g银,则该醛是( )A.甲醛B.乙醛C.丙醛D.丁醛7.根据柠檬醛的结构简式(),判断下列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它可以使溴水褪色C.它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银镜D.它催化加氢反应的产物的分子式为C10H20O8.由乙炔、苯和乙醛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百分含量为72%,则氧的百分含量为( ) A.22% B.19.6% C.25% D.6%9.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HO,下列有关其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B.能与过量的氢气充分反应生成丙醛C.能发生银镜反应D.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10.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下列物质的分子既可以被还原,又可以被氧化的是( ) A.CH 3CH 2OH B.CH 3CHO C.CH 4 D.CH 3CH 3 11.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 AgNO 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荡,混合均匀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 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 AgNO 3溶液至过量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 AgNO 3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至过量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AgNO 3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时为止12.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mol/L CuSO 4溶液2mL 和0.4mol/L NaOH 溶液4mL,在一个试管中混合后加入0.5mol/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产生,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NaOH 不够量 B.CuSO 4不够量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13.乙醛和新制的Cu(OH)2反应的实验中,关键的操作是( ) A.Cu(OH)2要过量 B.NaOH 溶液要过量 C.CuSO 4要过量 D.使溶液pH 值小于7 14.下列关于甲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现代装修房子的很多材料中都会散发出甲醛等有害气体C.纯甲醛俗称福尔马林,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D.甲醛溶液可以浸泡海鲜产品,以防止产品变质15.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 与2O 在羟基磷灰石(HAP )表面催化氧化生成2CO 、2H O 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 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AP 能提高HCHO 与2O 的反应速率 B.HCHO 在反应过程中,有C —H 键发生断裂 C.产物2CO 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2OD.该反应可表示为:HAP222HCHO+O CO +H O −−−→ 16.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试管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B.向2%的硝酸银溶液中滴入2%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配得银氨溶液C.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17.某有机物X,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则有机物X 是( )A.C 2H 5OHB.C 2H 4C.CH 3CHOD.CH 3COOH18.对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能使Br 2的水溶液褪色,1mol 该物质恰好与1mol Br 2反应B.能发生加聚反应C.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D.1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H 2发生加成反应,可消耗2mol H 219.已知β-紫罗兰酮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 13H 18O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20.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B.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C.向浓溴水中加几滴苯酚观察沉淀D.2mol·L -1 CuSO 4溶液4mL0.2mol·L -1 NaOH 溶液混合后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21.下列四个反应中,与其他三个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CH 3CHO+H 2CH 3CH 2OHB.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C.CH 3CHO+2Cu(OH)2+NaOH CH 3COONa+Cu 2O↓+3H 2OD.2CH 3CHO+O 22CH 3COOH22.一个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1的CuSO4溶液和0.5mol·L-1的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 40%的乙醛,加热至沸腾,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高一基础知识专题训练011.设集合{}{}1,2,3,4,2,==|-2≤≤∈P Q x x x R ,则P Q 等于 ( )A 、{1,2}B 、{3,4}C 、{1}D 、{-2,-1,0,1,2} 2.已知全集}6,5,4,3,2,1{=U ,集合}5,2,1{=A ,U {4,5,6}C B =,则集合=B A ( )A .}2,1{B .}5{C .}3,2,1{D .}6,4,3{ 3. 已知集合}12|{+==x y x A ,}1|{2++==x x y y B ,则B A 等于 ( )A .)}3,1(),1,0{( C.),0(+∞ D.),43[+∞4.设{}{}(,)46,(,)38A x y y x B x y y x ==-+==-,则A B =( ) {}{}{}{}.(2,1).(2,2).(3,1).(4,2).A B C D ----5. 已知集合M 满足{}{}3,2,12,1= M , 则集合M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6. {()}2137x x x -<-,则 A Z 的元素的个数 .7. 满足},,,{}{d c b a M a ⊂⊆的集合M 有 个8、集合}02)6(|{2=+-+=x a ax x A 是单元素集合,则实数 9. 集合{3,2},{,},{2},a A B a b A B A B ====若则.10. 已知集合 {|lg(1)}x y x =-,集合e R x e y y N x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N M =11..已知集合N M M a a x x N M 则集合},,2|{},2,1,0{∈===等于 12. 设全集为U ,用集合A 、B 、C 的交、并、补集符号表图中的阴影部分。
(1) (2)高一基础知识专题训练02⎧≥-)10(,2x x2.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是( )A .x y = B .x y -=3 C . D .42+-=x y3.若偶函数)(x f 在(]1,-∞-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 .4.已知3()4f x ax bx =+-其中,a b 为常数,若(2)2f -=,则(2)f 的值等于( )A .2-B .4-C .6-D .10-5.某学生离家去学校,由于怕迟到,所以一开始就跑步,等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程. 在下图中纵轴表示离学校的距离,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则下图中的四个图形中较符合该学生走法的是( )6.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A )R x x y ∈-=,3 (B ) R x x y ∈=,sin (C ) R x x y ∈=, (D ) 7.若函数x x x f 2)12(2-=+,则)3(f = . 8.函数的定义域 。
典例剖析经典例题基础知识应用题例1 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于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分析〕 A项错,因为气体体积与构成气体的分子的大小无关,当分子数目一定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B项正确;C项错,比较气体的体积一定要在相同状况下:D项错。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答案:B[说明] 本题讨论的是气体体积方面的问题,它所涉及到的知识是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关于这两个知识点在应用时必须明白:当分子数目一定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与温度、压强有关.①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标准状况,即0℃1.01×105 Pa的状态.b.“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即“1 mol任何气体”.c.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都约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可能为22.4 L,也可能不为22.4 L.②而在使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只要把握好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关系,一般不会出错,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注:T—温度,p—压强,V—体积,N—气体分子数)在阿伏加德罗定律中,对于任何两种气体,其温度、压强、物质的量、体积四个量中,任意三个量对应相同,则第四个量必然相同. 例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4.6 gNa作为还原剂可提供的电子数为0.2 NA②在标准状况下,11.2 LS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③在标准状况下,5.6 L HCl中所含的电子数为9 NA④在常温、常压下,1 mol He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⑤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⑥在25℃,压强为1.01×105Pa时,11.2 L氮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分析〕①推导如下:Na - e-=Na+23g NA4.6 g (0.2 NA)所以①正确.②推导如下:SO2 ~ 2O22.4L 2NA11.2L (NA)所以②正确.③中,首先对每个HCl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进行计算,因为每个氢原子含1个电子,每个氯原子含17个电子,所以每个HCl分子中含18个电子.HCl ~ 18e-22.4L 18 NA5.6L (4.5NA)而不是9NA,所以该说法不正确.④正确.1 mol He含有NA个氦原子,不受温度、压强的制约.⑤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应为“分子数相同”,而不是原子数相同.⑥在25℃,压强为1.01×105Pa时,不是标准状况下,所以11.2L N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所含的原子数也不是NA.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其余都错.答案:C[说明] ①解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与所含微粒的转换规律:气体体积(L)物质的量微粒数②在辨析判断各选项正误时,要注意克服“错觉”,要善于结合所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运用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物质的微粒数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概念.例3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下列物理量中尚不能全部计算出其近似值的是 ( )A.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B.液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及质量C.气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D.气体物质分子的质量〔分析〕联系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物质中微粒聚集的状态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理解影响气体、固体、液体物质的摩尔体积的因素.固体和液体物质中,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间堆积较紧密,所以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三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分子大小和分子质量的近似值.对于气体物质来说,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比分子本身的体积要大得多,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三个物理量只能计算出分子质量的近似值.答案:C例4 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湿、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它们的摩尔质量成反比,跟它们的密度成反比,故A、B两项错误.答案:CD[说明]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深刻理解和记忆是解题基础.或由pV=nRT= RT→pM= RT=ρRT公式也可求解.同类变式1 下列各组物质中,体积相同的是()A.25 mol氯气和2.5mol氯化氢B.标准状况下,4.48L氢气和0.8g氦气C.同温、同压下,3.01×1023个氨分子和22 g 二氧化碳气体D.9g水蒸气和11.2 L氨气答案:BC同类变式2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和3体积Y2(气)化合,生成 2体积Z(气).则Z的化学式是 ( )A.XY3B.XYC.X3YD.X2Y3答案:A综合应用题例5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 ( )A.22.4nb/(mNA)B.22.4 mb/(nNA)C.22.4nNA/(mb)D.nbNA/(22.4m)〔分析〕 m 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mol,对相同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n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x,则故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V=x•Vm=答案:A【注意】本题的解法有多种:①先求ng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再求物质的量: mol= mol,最后求V.②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再求ng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出V.同类变式1 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答案:A同类变式2 空气和二氧化碳按体积比5:1混合,使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红热焦炭充分反应.设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不计其他成分,且体积都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反应后的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 )A.29%B.43%C.50%D.100%答案:C同类变式3 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分子总数D.质量答案:AC例6 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15.0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11.2 L,则下列各组混合物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是 ( )A.Mg、AgB.Cu、ZnC.Al、MgD.Fe、Al〔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属与酸反应的能力,及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解法1:常规方法→逐项分析计算.A项中A吕与盐酸不反应,11.2LH2由Mg与盐酸反应得来,则需金属镁12g,混合物可另有3g银,符合题意;B项中Cu与盐酸不反应,即11.2LH2全部由Zn与盐酸反应得来,别需锌32.5g,大于15g,不符合题意;C项中Al、Mg都与盐酸反应,可用极值法处理,设15.0 g全为Al,则标准状况下生成的H2的体积V(H2)>11.2 L,若15.0 g全为Mg,则标准状况下生成的H2体积V(H2)>11.2 L,所以Al、Mg无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为15.0 g,则生成的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必大于11.2L,不符合题意;D项中Fe、Al也都与盐酸反应,同样用极值法进行处理,若15.0g全为Fe,则在标准状况下,V(H2)<11.2L,若15.0全为Al,别在标准状况下,V(H2)>11.2 L,所以在总质量为15.0 g的情况下,只要Fe、Al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最后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就会为11.2 L,符合题意.解法2:摩尔电子质量法.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通过失去、得到或偏移1 mol电子所需要和涉及的物质的量,抓住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思路明确,简化过程.两种金属粉末15.0g,与酸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的H2 11.2 L,即0.5 mol,而0.5 mol H2,是由1 mol H+转变而来,敌得电子1 mol,因此混合物平均失去1 mol电子所需的质量为15 g.那么组成混合物的各组分失去1 mol电子所需的质量必须一个大于15 g,另一个小于15 g,这样形成的混合物才可能为15g.对于Mg、Al、Fe、Zn四种金属来说,其失去1 mol电子所需的质量为其摩尔质量除以其化合价,即Mg为12g,Al为9g,Fe为28g,Zn为32.5g,对于Cu、Ag等与盐酸不反应,不放出H2的金属来说,可以认为放出1 mol H2需质量无穷大(即不可能放出H2),则为大于15g.经分析A项符合;B项均大于15g,不符合;C项均小于15g,不符合;D项符合.答案:AD【注意】摩尔电子质量法是较简单的解题方法.本题是取失去1mol电子所需的质量,而非平均摩尔质量,因而需避免由于各种金属化合价不同而引起的计算错误.同类变式1 一种含杂质的铁,已知可能含有铜、铝、钙或镁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取5.6g样品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作用,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2,24 L,则此铁样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_______.答案:铜同类变式2 在相同状况下将Mg、Al、Fe分别投入到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 H2SO4中,反应结束后,三种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Mg、Al、Fe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Mg>Al>FeB.Al>Fe>MgC.Al>Mg>FeD.Fe>Mg>Al答案:C同类变式3 将由镁、铝、锌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作用,放出H2的体积为 2.6 L(标准状况下),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 )A.0.250 molB.0.125 molC.0.100 molD.0.070 mol答案:C例7 空气可近似视为N2和O2按体积比为4:1组成的混合气体,则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28B.29C.34D.60〔分析〕根据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28 g/mol×+32g/mol ×= 28.8 g/mol,即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另外也可以根据平均值法规律,推得答案: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r应为28<r<32.答案:B[说明] 对于混合物来说,其某些特性受各组分的一些特性的制约,使得混合物的某些特性具有可预见性;那么平均值法规律,就是指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某指定的物质的量总是介于组分的相应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例8 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可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7dB.5dC.2.5dD.2d〔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化学方程式知,完全分解后生成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B)+2M(C)+2M(D)]/5.根据题意=d•M(H2)=2dg/mol,则M(B)+2M(C)+2M(D)=5 =10d g/mol;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M(A)=M(B)+2M(C) +2M(D),所以M(A)=5dg/mol,Mr(A)=5d.答案:B同类变式1 150℃时,碳酸铵完全分解,生成的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 ( )A.96倍B.48倍C.24倍D.12倍答案:B同类变式2 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H2质量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 )A.30 g/molB.60 g/molC.90 g/molD.120 g/mol答案:C例9 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32g/mol,求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之比.〔分析〕本题是二元混合体系,并且具有平均值的计算题,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解:CO的摩尔质量是28g/mol,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即CO与CO2的体积之比为3:1.答:CO与CO2的体积之比为3:1.[说明] 十字交叉法通常适用于二元混合体系并且具有平均值的计算中,它的数学表达式是:根据题中所提供的a1.a2,a的物理意义不同,所得的物理意义也不同.十字交叉法的适用范围可归纳为八类.列表如下:a1,a2 A (a2-a)/(a-a1)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两种溶液的质量比②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两种物质的质量比③溶液的密度混合溶液的密度两种溶液的体积比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的体积比⑤同位素的质量数同位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两种同位素的物质的量之比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混合物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相同条件下气态物质的体积比)⑦物质的摩尔质量各自反应后生成同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⑧物质分子组成中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混合物中该元素的平均原子个数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相同条件下气态物质的体积比) 不注意十字交叉法的适用范围,就容易出现错误.同类变式1 实验室测得氮气与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4.5倍,可知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质量分数为______.答案:75%;72.4%同类变式2 当1 mol P4与9 mol Cl2完全反应,所得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答案:1:3例10 如图3-12所示,容器A(容积为2L)中有压强为1×105Pa的空气,在容器B中(容积为1 L)放入少量的只吸附氧气的吸附剂,保持真空,打开旋塞C,放置片刻,容器内的总压强变为0.6×1O5Pa,这时容器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吸附剂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A.8:1B.10:1C.12:1〔分析〕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进行分析.打开旋塞前后,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可分解成以下两个分过程:①体积从2 L变为3 L;②氧气有部分或全部被吸收.最后总压强为0.6×105Pa,体积变为3 L,相当于压强为1×1O5 Pa时,体积为1.8 L,所以吸附剂吸附掉的氧气相当于压强为1×1O5 Pa时,体积为0.2 L那么吸附后,气体中 N2和O2的体积比为8:1.答案:A思维误区分析这类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有的同学不能将一个复杂的过程分解成简单的分过程,思维无法顺利展开.探索与创新题例11 标准状况下,向10L由H2、CO2、CO、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通入6 L O2,用电火花引燃,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体积为7.5 L.将这些气体通入盛有过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气体体积变为2 L,这2 L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5.5倍,求原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体积.(以上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分析〕在H2、CO2、CO和N2中,只有H2和CO与O2反应,用极端假设法可知O2过量,故2 L气体中只含O2与N2,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出其中O2、N2的体积.根据消耗的O2的量可求出H2与CO的总体积,进而可求得原混合气体中 CO2的体积,再根据CO2的总量可求出CO的体积,最后得出H2的体积.答案:H2:4 L;CO:5 L;CO2:0.5 L;N2:0.5 L.易错与疑难题例12 下列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0.4 mol O2B.标准状况下5.6L CO2C.10 g NeD.4℃时5.4 mL H2O错解:A〔分析〕通过计算得出A项原子数为0.8 mol;B项原子数为0.75 mol;C项原子数为0.5 mol;D项中,常误认为4℃时H2O为气态,实际上,D项原子数为0.9 mol.正解:D例13 将1.5mol H2充入一个材料弹性良好的气球中,气球膨胀无褶皱,将该气球置于0℃101 kPa的环境下,其体积为_______. 错解:33.6 L〔分析〕应用公式n=求出1.5mol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所以认为体积应为33.6 L.公式应用正确,但未考虑由于气球材料的收缩,而使气球的体积小于33.6 L.正解:小于33.6 L例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在常温、常压下,2 mol 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AC.4g氢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A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错解:CD〔分析〕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A项错;在任何情况下,1 mol O2中都含有2 mol O,所以 2 mol O2含有的原子数为4NA,不能受思维定式影响,误认为B项的结论如果要成立,也必须在标准状况下,实际上B项是正确的;同理C项也是正确的;D项中,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是同温、同压、同体积时,分子数相同,囚不同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不一定相同,例如氮分子是双原于分子,甲烷分子是五原子分子,不能认为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时,分子数相同,原子数也相同,所以D项错.正解:BC例15 由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A、B的式量分别是MA,MB),若A的质量分数为m%,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是 ( )A.B.MA(1-m%)+MB•m%C.MA•m%+MB•(1-m%)D.错解:C〔分析〕已知混合气体的两组分A与B的式量分别为MA,MB,A 的质量分数为m%,那么B的质量分数应为1-m%,根据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似乎觉得题中所要求算的平均式量为C项,实际上C项是错误的,用A与B的质量分数代替平均摩尔质量计算式中的体积分数是行不通的;B项也错;对于A项,用A与B的式量简单相加再除以2是错误的,忽视了A或B的含量;事实上,可以在计算时取100g混合气体,那么A的质量为mg,B的质量就为(100-m)g,由=,可得出D项正确.正解:D好题速递点击高考高考命题总结与展望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把气体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压强、密度联系在一起,是物理和化学的交叉渗透点.常见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将一些结论、规律作为已知条件的计算题,具体类型:一是通过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气体体积,此类题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二是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推断物质组成,计算气体体积、密度、压强和比较气体体积、密度、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气体体积在物理和化学知识中的综合应用,将成为“3+X”试题发展的新的命题方向.经典高考试题分析例1 (典型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62 g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O2-数为NA〔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前提条件是气体,故A错误;任何条件时,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分子数一定相等,B正确;C没指明相同条件,错误;Na2O溶于水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为NaOH溶液,不存在O2-,故D错. 答案:B例2 (典型例题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分析〕本题重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A中N2和C2H4的质量相等,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物质的量相等,尽管密度不等(密度与温度、压强等有关),但分子数一定相等;B中等体积等密度即等质量,与A同理,二者的摩尔质量相等,故B也正确;C中压强不一定相等,D中温度可能不同,故C、D错误.答案:AB例3 (典型例题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 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分析〕常温常压下(非标准状况),11.2 L氧气(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所含的原子数小于NA,A错误;B中1.8g的NH+4产物质的量为0.1 mol,所含电子数为0.1×10×NA,即NA;48g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每个O3分子含3个O原子,故共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正确;2.4 g金属镁为0.1 mol,Mg-2e-=Mg2+,共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答案:BC例4 (典型例题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 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0.600g.计算:(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2)原混合气体中CH4跟O2的体积比.〔分析〕 (1)已知:CH4+2O2=CO2+2H2O.1 mol CH4完全燃烧得到的CO2和H2O共80 g.原混合气体中n(CH4)=0.600 g/80 g•mol-1=0.0075 mol,CH4体积为0.0075 mol×22.4×103 mL•mol-1=168 mL,剩余气体的体积=840 mL-3×168 mL=336 mL.(2)V(CH4):V(O2)=168:(840-168)=168:672=1:4.答案:(1)336 mL (2)1:4课堂小结本节归纳一、知识体系物质的体积二、规律方法总结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随堂练习知识巩固1.下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能肯定是1 mol的是( )A.23 g金属钠中所含的钠原子数B.标准状况下17g氨气C. 22.4 LNO气体D.标准状况下10 L氧气和12.4 L氮气的混合物答案:C[提示:Na的摩尔质量为23 g/mol,故23 gNa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同理17 g NH3的物质的量也为1 mol;22.4L NO气体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故不能肯定其物质的量为1 mol;10 LO2与12.4 L N2的混合物体积为22.4 L,故在标准状况下其物质的量为1 mol]2.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A与气体B的式量之比为m:nB.同质量气体A与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n:m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气体A与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m:n答案:C[提示:因m gA与n g B的分子数相等,由n=,可知= ,故A项正确;同质量A、B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式量的反比,故B项正确;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C项不正确,而D项正确。
2022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文言知识与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乃仁术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以其无礼于晋树之以桑C.大王来何操臣未之闻也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判断句。
标志分别是“是……也”“……者,……也”,意思分别为:这是仁术/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B.状语后置句。
正确语序:以其于晋无礼,译文:因为他对晋国无礼。
状语后置句。
正确语序:以桑树之,译文:种上桑树。
C.宾语前置句。
正确语序:大王来操何,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宾语前置句。
正确语序:臣未闻之也,译文: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D.被动句,标志是“为所”,译文: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定语后置句。
正确语序:村中好事少年者驯养一虫,译文: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故选D。
2.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
干支纪年可对历史时间上推下推、顺推逆推。
例,由“壬戌”可推知其之后的第三年为“丁丑”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日为晦。
C.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D.五鼓,古代无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早晨三至五点钟。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实际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A.“其之后的第三年为‘丁丑’年”错误,壬戌年之后的第三年为乙丑年。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虽一毫而莫取B.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C.凌万顷之茫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杯盘狼籍;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一、基础巩固( 60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D.点,尔何如..何如:怎么样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如会同,端章甫..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风.乎舞雩D.鼓.瑟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宗庙之事,如.会同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祭祀在古代是大事。
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
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
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导:引导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堆积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C.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每至于族..迟B.虽然C.依乎天理..见全牛也..,批大郤D.未尝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良庖岁.更刀,割也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C.足之所履.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觳觫..(hú sù)恻.隐(cè)庠.序(yánɡ) 豚.(tún)B.忖度..(cǔn dù) 邪侈.(chǐ)孝悌.(tì) 衣.帛(yì)C.庖厨..(páo chú) 商贾.(ɡǔ)莅.临(lì) 赴愬.(sù)D.便嬖..(biàn bì) 褊.小(biǎn)挟.持(xié) 胡龁.(hé)1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第一章(上) 集合[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 .所有的正数B .等于2的数C .接近于0的数D .不等于0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 .}33|{=+x xB .},,|),{(22R y x x y y x ∈-=C .}0|{2≤x x D .},01|{2R x x x x ∈=+-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A .()()AC B C B .()()A B A C C .()()A B B CD .()A B C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2)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3)若,,N b N a ∈∈则b a +的最小值为2;(4)x x 212=+的解可表示为{}1,1;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5.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则△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0,1,2,32U U C A ==且,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8个二、填空题1.用符号“∈”或“∉”填空 (1)0______N , 5______N , 16______N(2)1______,_______,______2R Q Q e C Q π-(e 是个无理数) (3{}|,,x x a a Q b Q =∈∈ 2. 若集合{}|6,A x x x N =≤∈,{|}B x x =是非质数,C A B =,则C 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
3.若集合{}|37A x x =≤<,{}|210B x x =<<,则AB =_____________.4.设集合{32}A x x =-≤≤,{2121}B x k x k =-≤≤+,且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新教材同步分层训练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8.2重力势能基础知识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重力势能概念)1、重力做功的特点(1)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所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2)重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与初末位置高度差的乘积。
W G=mgℎ=mg(ℎ1−ℎ2)= mgℎ1−mgℎ2例如:图中物体经过三种不同路径从A→C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 G=mgℎ即: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公式E P=mgℎ,其中h表示相对参考面的高度(相对零势能面的高度)。
(3)特点①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正负表达大小例如:+5J重力势能>-5J重力势能(正>0>负)②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 P=mgℎ是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的,式中的h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高度。
当物体在参考平面的上方时,重力势能为正值;当物体在参考平面下方时,重力势能为负值。
注意物体重力势能的正负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比零势能大还是小。
(物体在参考平面上时重力势能为零)③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的选取是任意的。
根据解题时的方便而定,一般可选择地面或物体运动时所达到的最低点为零势能参考点。
④重力势能具有系统性系统内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力,则相对位置变化时,力会做功,地球与物体间有作用力,没有地球则没有重力。
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
⑤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它的变化是绝对的。
知识点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3、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可以写为:W G=E P1−E P2,其中E P1=mgℎ1表示物体在初位置的重力势能,E P2=mgℎ2表示物体在末位置的重力势能。
当物体从高处向低处运动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也就是W G>0,E P1>E P2。
高一数学知识点巩固训练一、整式与分式运算1. 整式运算整式是由数字、字母及它们的乘积或积的和构成的代数表达式。
整式的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带余除法。
例如,计算以下整式的值:(略去题目内容)2. 分式运算分式是由两个整式相除而得到的代数表达式。
分式的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例如,计算以下分式的值:(略去题目内容)二、函数与方程1. 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
函数的表示通常用f(x)或y来表示。
例如,给定函数f(x) = 2x + 3,计算f(4)的值:(略去题目内容)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表达式为y = kx + b,其中k 和b为常数。
例如,已知一次函数y = 2x - 1,求该函数的零点和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略去题目内容)三、解析几何1. 直线与圆直线和圆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图形。
直线由两个不重合的点确定,可以用斜率与截距的形式表示。
而圆则由一个确定的圆心和一个确定的半径构成。
例如,已知直线y = 2x + 1和圆的方程为(x - 1)^2 + (y - 2)^2 = 4,求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略去题目内容)2. 平面解析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它涉及到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例如,已知直线L1:x - y + 1 = 0和直线L2:2x + y - 3 = 0,求它们的交点坐标和夹角的大小:(略去题目内容)四、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常数。
例如,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求该数列的第n项的值:(略去题目内容)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常数。
例如,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r,求该数列的第n项的值:(略去题目内容)总结:高一数学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主要涉及整式与分式运算、函数与方程、解析几何、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内容。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秦伯(bó)阙秦(quē)君之薄(báo)B.执事(zhí) 焦瑕(jiā) 佚之狐(yì)C.戍之(shù) 夫人(fū) 夜缒(zhuì)D.敝之(bì) 不知(zhì) 贰于楚(èr)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动词,增加C.越国以鄙远鄙:形容词,卑鄙D.与郑人盟盟:动词,结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因人之力而敝之B.晋军函陵C.邻之厚,君之薄也D.烛之武退秦师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⑤君之所知也⑥夫晋,何厌之有⑦因人之力而敝之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⑤/②⑦⑨/⑥/⑧B.①②③/④⑥/⑤⑦⑨/⑧C.①③⑤/②⑦⑨④/⑥/⑧D.①④⑤/③⑨/②⑦⑥/⑧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且贰于楚也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必修三算法框图基础训练1:如左图是某算法的程序框图, 当输入x 的值为5时,则其输出的 结果是 (A )1- (B )14(C )1 (D )22:如上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当13a =时, 输出的7b =,则2a 的值是 (A )3 (B )4 (C )7 (D )11 3:如下左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输出的a 的值是 (A )2 (B )1 C )1-(D )4.如上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当x=1(A )-1 (B )1 (C )5:如右图,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是(A )1 (B )2 (C )2006 (D6. 如右图所示,程序框图所进行的求和运算是( )A.1+12+13+…+110B.1+13+15+…+119C.12+14+16+…+120D.12+122+123+…+12107已知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若将输出的数组 (x,y)依次记为(x1,y1),(x2,y2),…,(x n,y n).则程序结束时,最后一次输出的数组(x,y)是( )A.(1 004,-2 006) B.(1 005,-2 008) C.(1 006,-2 010) D.(1 007,-2 012)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8.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b,c,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c>x B.x>c C.c>b D.b>c9.阅读如右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 A.14 B.20 C.30 D.55 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b的值为16,则图中判断框内①处应填( ) A.3 B.4 C.5 D.211.程序框图(即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其输出结果是________.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9题图必修三统计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校高中生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分层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15,10,20 B.10,5,30C.15,15,15 D.15,5,252.某单位共有老、中、青职工430人,其中有青年职工160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2倍.为了解职工身体状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青年职工32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职工抽取人数为( )A.9 B.18 C.27 D.363.为了了解某学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中男生的体重情况,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此图,估计该校2 000名高中男生中体重大于70.5公斤的人数为( )A.300 B.360 C.420 D.4504.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如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90 B.75 C.60 D.455.关于统计数据的分析,有以下几个结论:①一组数不可能有两个众数;②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数后,方差没有变化;③调查剧院中观众观看感受时,从50排(每排人数相同)中任意抽取一排的人进行调查,属于分层抽样;④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是正数;⑤如右图是随机抽取的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分布直方图,根据这个直方图,可以得到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是60辆.则这5种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A.2 B.3 C.4 D.56. 已知回归直线斜率的估计值为1.23,样本点的(x ,y )为(4,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为( ) A.y ^=1.23x +4B.y ^=1.23x +5 C.y ^=1.23x +0.08D.y ^=0.08x +1.23二、填空题7. 一个单位共有职工200人,其中不超过45岁的有120人,超过45岁的有80人.为了调查职工的健康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应抽取超过45岁的职工________8.某个容量为1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则在区间[4,5)上的数据的频数为________.9.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如下表: 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 2=________. 10.某路段检查站监控录像显示,在某时段内,有1 000辆汽车通过该站,现在随机抽取其中的200辆汽车进行车速分析,分析的结果表示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估计在这一时段内通过该站的汽车中车速不小于90 km/h 的约有________辆.(注:分析时车速均取整数) 三、解答题11.某单位有工程师6人,技术员12人,技工18人,要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抽样法和分层抽样法抽取,不用剔除个体;如果样本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1个个体,求样本容量n . 12.在育民中学举行的电脑知识竞赛中,将九年级两个班参赛的学生成绩(得分均为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30,0.15,0.10,0.05,第二小组的频数是40.(1)求第二小组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2)求这两个班参赛的学生人数是多少?(3)这两个班参赛学生的成绩的中位数应落在第几小组内? (不必说明理由)必修三概率练习一、选择题1.从1,2,…,9中任取2个数,其中①恰有1个是偶数和恰有1个是奇数; ②至少有1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③至少有1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 ④至少有1个是奇数和至少有1个是偶数.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 .① B .②④ C .③ D .①③2.在第3、6、16路公共汽车的一个停靠站(假定这个车站只能停靠一辆公共汽车),有一位乘客需在5分钟之内乘上公共汽车赶到厂里,他可乘3路或6路公共汽车到厂里,已知3路车、6路车在5分钟之内到此车站的概率分别为0.20和0.60,则该乘客在5分钟内能乘上所需要的车的概率为( )A .0.20 B .0.60 C .0.80 D .0.12 3. 一对年轻夫妇和其两岁的孩子做游戏,让孩子把分别写有“One”,“World”,“One”,“Dream”的四张卡片随机排成一行,若卡片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成“One World One Dream”,则孩子会得到父母的奖励,那么孩子受到奖励的概率为( ) A.112 B.512 C.712 D.564. 一个袋子中有5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有3个黑球与2个红球,如果从中任取两个球,则恰好取到两个同色球的概率是( ) A.15B.310C.25D.125. 设M 是半径为R 的圆周上一个定点,在圆周上等可能地任取一点N ,连结MN ,则弦MN的长超过2R 的概率为( ) A.15 B.14 C.13 D.126. 设集合A ={1,2},B ={1,2,3},分别从集合A 和B 中随机取一个数a 和b ,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P (a ,b ),记“点P (a ,b )落在直线x +y =n 上”为事件C n (2≤n ≤5,n ∈N),若事件C n 的概率最大,则n 的所有可能值为( )A .3B .4C .2和5D .3和47.从{a ,b ,c ,d ,e }的所有子集中任取一个集合,这个集合恰是集合{a ,b ,c }的子集的概率是( ).A .53 B .52 C .41 D .818.如图,某人向圆内投镖. 如果他每次都投入圆内,那么他投中正方形区域的概率为( ).A .π2B .π1C .32D .31二、填空题9.已知某台纺纱机在1小时内发生0次、1次、2次断头的概率分别是0.8,0.12,0.05,则这台纺纱机在1小时内断头不超过两次的概率和断头超过两次的概率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10.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 m的概率为________.11. 某人随机地在如右图所示正三角形及其外接圆区域内部投针(不包括三角形边界及圆的边界),则针扎到阴影区域(不包括边界)的概率为________.12.某班委会由 4 名男生与 3 名女生组成,现从中选出 2 人担任正、副班长,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是_________.三、解答题13.射手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0.23、0.25、0.28,计算这个射手在一次射击中:(1)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2)不够7环的概率.14.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为14,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是12,试求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15.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f(x)=ax2-4bx+1.设集合P={-1,1,2,3,4,5}和Q={-2,-1,1,2,3,4},分别从集合P和Q中随机取一个数作为a和b,求函数y=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16.在矩形ABCD中,边AB=5,对角线AC=7. 现在这个矩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P,求∠APB>90°的概率.必修四(一)知识点第一部分:平面向量4、平行向量基本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和2e 是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平行的向量,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向量a 的单位向量0a 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a 与0a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7、向量a 与b 的数量积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在b 方向上的正射影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a _________________8、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表达式:(1)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9、=+2)(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设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坐标分别为21x x 、,则向量AB 的坐标AB=________________; AB =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点),(),(2211y x B y x A 、,则=AB _____________________;线段AB 中点M 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设),(21a a a =,),(21b b b =(1)=+b a _______________;=-b a _______________;=a λ_________________ (2)=⋅b a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b a ,cos ________________O AC在图中分别标出OB OA +和OB OA -12.设M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OM 与OB 、OA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B 、P 三点共线,且AB t AP =,则OP 关于基底{}OB OA ,的分解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 a ______________;⇔⊥b a _______________;⇔b a //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2、半径为r ,圆心角为α的扇形,则弧长l =_____________;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3、在角α终边上任取一点P (x,y ),==OP r ___________, 角α的三角函数定义:αsin =___、αcos =___、αtan =___、=αsec ___、=αcsc ___、=αcot ___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诱导公式:(1)=+)2cos(παk _____、=+)2sin(παk _____、=+)2tan(παk ______ (2)=-)cos(α_________、=-)sin(α_________、=-)tan(α__________ (3)=+)cos(απ_________、=+)sin(απ_________、=+)tan(απ__________ (4)=-)cos(απ_________、=-)sin(απ_________、=-)tan(απ__________ (5)=-)2cos(απ_________、=-)2sin(απ_________、=-)2tan(απ__________ (6)=+)2cos(απ_________、=+)2sin(απ_________、=+)2tan(απ__________6、在坐标系中画出正弦函数x y sin =两个半周期内的图像(标明五点)(1)定义域___________、值域___________(2)奇偶性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3)单调增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调减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4)最大值 ,此时x= ;最小值 ,此时x= ; (5)对称轴 ;对称中心 7、在坐标系中画出余弦函数x y cos =两个半周期内的图像(标明五点)(1)定义域___________、值域___________(2)奇偶性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3)单调增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调减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大值 ,此时x= ;最小值 ,此时x= ; (5)对称轴 ;对称中心 8、正切函数三个周期内的图像(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 (3)单调增区间_________________(4)对称中心9、正弦型函数)sin(ϕω+=x A y 与)cos(ϕω+=x A y )0,0(>>ωA 周期T=________;)tan(ϕω+=x A y )0,0(>>ωA 周期T=_______10、在箭头上填写图象变换的内容:变换一:x y sin = )3sin(π+=x y )32sin(π+=x y)32s i n (21π+=x y5)32s i n (21++=πx y变换二:x y sin = x y 2sin = )32sin(π+=x y)32s i n (21π+=x y 3)32s i n (21-+=πx y11、和角公式:=+)cos(βα___________________;=+βαβαsin sin cos cos _______________x=+)sin(βα____________________;=-βαβαsin cos cos sin __________________ =+)tan(βα_____________________;=-)tan(β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的变形公式:=+βαtan tan 12、将x b x a y cos sin +=化为一个正弦型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倍角公式:=α2sin _____________________、=α2t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α2co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幂公式:=α2sin =α2cos 14.经典题目(1)已知函数sin()y A x ωϕ=+在一个周期内,当12π=x 时,取得最大值2;当127π=x 时,取得最小值-2,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备战期末高一下学期外研版(BOOK2—BOOK3)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一1.His ___________ (able) led to his failing to pass the exam.2.Without ___________(hesitate), she leapt into the water and saved the drowning child.3.____________(pare)to the size of the whole earth, the highest mountain does not seemhigh at all.4.It makes me feel fresh and ______ (energy) throughout the whole day.5.Have you got any __________(prove) to support your statement that you had broken awayfrom that organization?6.The young man lay on the sofa with his arms___________(fold)and soon fell asleep.7.He'll need an operation on the _______(injure) leg.8.He failed in the exam, which made him______________(upset).9.He told us ______ incredible story about his grandmother catching a thief.10.I wish to thank Professor Smith, without _______ help I would never have got this far.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二1.He thought it absolutely senseless_________ (attempt) the impossible.2.Don't put that glass __________ the edge of the table; it might fall off.3.You can ______ (definite) save a lot of money by buying a cheaper one instead.4.Her________(rude) was an example of her typically bad manners .5.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is ten times ________ it was before liberation.6.Jane's grandmother had wanted to write a children's book for many years,but one thing oranother always got in______ way.7.The building had__________ (previous) been used as a hotel.8.The visit ___________ (target) to develop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9.The signing of such a treaty would be a major _______(contribute) to world peace.10.If a thought or idea ________ (occur) to you, you suddenly think of it or realize it.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三1.When the __________ (rescue) reached the ruins, the saw many dead bodies.2.The young girl was too frightened to speak, standing there for _______seemed like hours.3.I just heard ________ bank where Dora works was robbed by a gunman wearing a mask.4.The dog _________ (permit) to e into the house because the lady hates the smell of them.5.Once they have let ______some steam online, people can bee less involved to take part inrealworld struggles. 6.We were pletely___________ (aware) of the whole affair.7.The result was just contrary to my _________ (expect), and I failed.8.But when it es to ________ (extend) the Bushera tax cuts for the wealthiest 2 percent,he would not agree with it.9.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om _________( donate) a total of $200.10.If you want to attend the concert _________(conduct) by the famous conductor, youshould book a ticket in advance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四1.The young like ________ (chat) with their friends on the Internet.2.If headaches only occur at night, lack ______ fresh air and oxygen is often the cause.3.We can never expect a bluer sky unless we create ________less polluted world.4.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_________(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economy and world trade greatly these days.5.All the poisons _______ are absorbed by the body are brought to the liver.6.They hoped the new venture ____________the cause of cultural cooperation inEurope.7.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_________(fund)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onducted one of the largest of these trials.8.As ________ (resident) in Beijing, we feel quite excited to share our happiness withyou9.Our power plants are________( capable) managed by local teams who are equippedwith modern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systems.10.They are determined not ____________(plain) and get down to your work.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五1. If the muscle__________(stretch) again, it could even tear.2. Let's go to the cinema—that will take your mind off the problem for____ while.3. You are entitled to a free gift _________you accept our offer of insurance or not.4. Nothing could cure her _______ her impatience with Anna5. There are three conference rooms each of which_________(equip) with a screen, flipchart and audio visual equipment.6. The theory is based on a series of wrong ____________(assume).7. Examine your teeth for the signs of _______(blood). If you notice any, let your dentistknow as soon as possible.8. A bus ________ (conduct) caught the thief.9. They failed to appreciate the_________(significant) of the precautions.10. It is hard to say whether English learning _______(threat)the Chinese language.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六56.She suffered serious ______________ (injure) to her face and chest in the car crash.57. A policeman stood next to him, his arms__________ (fold), staring straight ahead at theWindows of our train.58. Lacking_________ natural resources, Japan has to import a large amount from abroad.59. He didn’t make _______ clear 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60. It had never ____________(occur) to Cinderella she would bee a princess someday.61. These plants must __________( shelter) from direct sunlight.62.The fake not only disturbs the normal market order, but also ____ (threat) people's life health.63. Last month, part of Southeast Asia was struck by floods, from ________ effects the peopleare still suffering.64. Some women surprised themselves by how ________(capable) they managed money oncethey were forced to do so65. Still, other ________(attempt) at creating wave motors have been made throughout the years..基础知识单句语法填空七56. We have bought some advanced experiment ____________ (equip) for the school lab.57. You must ask for___________ (permit) before taking any photos inside the hall.58. His face darkened with _____(angry) when he heard the bad news.59. There was a ________ (disappoint) look on her face when she saw the result.60. You should quit______________(plain) and get down to your work.61.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scare) of sharks for many years because of their horrible image.62. Everyon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topping the ________(cruel) to animals.63. People watch how she folds and rolls the cloth _________ important step in the traditionaltiedyeing(扎染).64.What message is the headmaster trying to get ____________to us?65. Finning is a type of fishing ___________ sharks are caught and their fins cut off.答案汇总答案1 disability hesitation pared energetic proof folded injured upset an whose答案2attempting on definitely rudeness what the previously was targeted contribution occurs答案3rescuers what the isn’t permitted off unaware expectation extending has donated conducted答案4chatting of a has stimulated that would further funded residents capably to plain答案5is stretched a whether of is equipped assumptions bleeding conductor significance will threaten答案656. injuries 57. folded 58. in 59. it 60. occurred61. be sheltered 62. threaten 63. whose 64. capably 65. attempts答案7equipment permission anger disappointed plaining are scaredcruelty an across where。
高一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一、三角函数1、任意角和弧度制角可以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
弧度制是另一种度量角的方式,弧长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1 弧度。
我们要掌握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例如 180°=π 弧度。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设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 P 的坐标为(x, 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 r,则正弦函数sinα = y / r,余弦函数cosα = x / r,正切函数tanα = y / x (x ≠ 0)。
要牢记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规律。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平方关系:sin²α +cos²α = 1;商数关系:tanα =sinα /cosα。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和求值。
4、诱导公式诱导公式可以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例如,sin(π +α) =sinα,cos(π α) =cosα 等。
5、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弦函数 y = sin x 的图象是一条波浪线,其定义域为 R,值域为-1, 1,周期为2π,对称轴为 x =kπ +π/2 (k∈Z),对称中心为(kπ, 0)(k∈Z)。
余弦函数 y = cos x 的图象与正弦函数类似,只是相位不同。
正切函数 y = tan x 的定义域为{x |x ≠ kπ +π/2, k∈Z},值域为 R,周期为π,其图象是不连续的,在每个区间(kπ π/2, kπ +π/2) (k∈Z)上单调递增。
二、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与起点的位置无关。
零向量的长度为 0,方向任意。
单位向量是长度为 1 的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
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加法满足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数乘向量λa ,当λ > 0 时,λa 与 a 同向;当λ < 0 时,λa与 a 反向;当λ = 0 时,λa = 0 。
新教材 同步分层训练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8.1功与功率基础知识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2.公式W =Fl cos α(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的正负(1)当0≤α<π2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2)当α=π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3)当π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4.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判断 (1)根据力与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断;(2)根据力与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α判断:0≤α<90°,力做正功;α=90°,力不做功;90°<α≤180°,力做负功. 5.计算功的方法(1)恒力做的功:直接用W =Fl cos α计算. (2)合外力做的功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 合,再用W 合=F 合l cos α求功.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 1、W 2、W 3…,再应用W 合=W 1+W 2+W 3+…求合外力做的功.方法三:利用动能定理W 合=E k2-E k1. 6.求变力做功的五种方法 方法以例说法微元法质量为m 的木块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F f ·Δx 1+F f ·Δx 2+F f ·Δx 3+…=F f (Δx 1+Δx 2+Δx 3+…)=F f ·2πR等效 转换法恒力F 把物块从A 拉到B ,绳子对物块做功W =F ·(h sin α-h sin β) 图象法一水平拉力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为x 0,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拉力所做的功,W =F 0+F 12x 0平均 值法当力与位移为线性关系,力可用平均值F =F 1+F 22表示,代入功的公式得W =k Δx2·Δx应用动 能定理用力F 把小球从A 处缓慢拉到B 处,F 做功为W F ,则有:W F -mgL (1-cos θ)=0,得W F =mgL (1-cos θ)知识点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1)P =Wt ,P 描述时间t 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2)P =F v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③当力F 和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v 分解. 4.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P =Wt.(2)利用P =F ·v cos α,其中v 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其中F 为恒力,α不变. 5.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1)利用公式P =F v cos α,其中v 为t 时刻的瞬时速度.F 可为恒力,也可为变力,α为F 与v 的夹角,α可以不变,也可以变化.(2)公式P =F v cos α中,F cos α可认为是力F 在速度v 方向上的分力,v cos α可认为是速度v 在力F 方向上的分速度. 知识点三、机车启动 1.两种启动方式两种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P -t 图象 和v -t 图象OA 段过程分析 v ↑⇒F =P (不变)v ↓⇒a =F -F 阻m ↓a =F -F 阻m 不变⇒F 不变⇒v ↑P =F v ↑直到P =P 额=F v 1运动 性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持续时间t 0=v 1aAB 段过程分析 F =F 阻⇒a =0⇒v m =PF 阻v ↑⇒F =P 额v ↓⇒a =F -F 阻m ↓运动 性质以v m 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BC 段F =F 阻⇒a =0⇒以v m =P 额F 阻做匀速直线运动2.三个重要关系式(1)无论哪种启动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v m =P F 阻.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但速度不是最大,v =P 额F <v m =P 额F 阻.(3)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牵引力做的功W =Pt .由动能定理得:Pt -F 阻x =ΔE k .此式经常用于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大小和时间. 预习基础: 一、判断题 1.判一判:(1)力F 1、F 2做的功分别为10J 和﹣15J ,则力F 1比F 2做功多。
高一下基础知识训练1、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踮.脚diǎn 抛掷.(zhì) 咆哮.xiào 迸.发bènɡB.树梢.shāo 大堤.dī麂.(jǐ)皮瞭望liáoC.蹒.跚pán 翱.翔áo 敕.(chè)造夹.(jiā)克D.颓.然tuí萦.回yínɡ丘壑.hè摇曳.yì2、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蛰.伏.zhé旋.涡xuàn 搭讪.shàn 汨.罗江mìB. 颓垣.yuán 婀.娜ē抛锚.máo 炮.烙 páoC. 踱.(duó)步对峙.shì拓.片tà跋.涉báD. 桌帏.wéi 沾.(zhān)染脖颈.(gěng) 马厩.jì3、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灰烬.jìn 夙.愿sù瞻.仰zhān 寥寥..无几liáoB.掳.掠lǔ通衢.qú绚.丽xuàn 魅.力mèiC.庇.护pì陶冶.yě馨.香xīn 谛.听 (dì)D.厄.运è缱绻.juǎn 窒.息zhì婆娑.suō4、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胚.芽pēi 齑.粉jī蹙缩chù邂.逅xièB.绯.红fēi 荟萃.cuì羁縻.mí徜.徉chánɡC.蹂躏.lìn 纾.祸shū诟.骂ɡòu 愧怍.zuòD.砂砾.lì翌.日lì阉.党yān 诟.病( gòu ) 5、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湮.没yān 缇.骑tí矫.诏jiǎo 赠谥.褒美shìB.赀.财zī傫.然lěi 逡.巡qūn 户牖.yǒuC.抶.扑chī詈.骂lì猝.发cù社稷.jìD.溷.藩hùn 蹈.死dǎo 投缳.huán 褐.色zhè6、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羞怯.què趿.拉tā褶.皱zhě取缔.dìB.簇.新cù脚趾.zhǐ窥.视kuì伛.偻yǔC.鬈.曲juǎn 觇.视( chān ) 荒僻.pì阴翳.yìD.赊.账shē纾.祸( shū ) 塌.败tā拮据jié7、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刮垢.ɡòu 潜.藏qiǎn 骈.文pián 崛.起juéB.蜕.除tuì悖.逆bèi 仰韶.shòo 冠冕.miǎnC. 搴阰.pí霹.雳pī沉溺.nì吝.啬lìnD.无稽.jī渐.染 jiān 匮.乏kuì脑髓.suí8、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譬.如pì脂.肪zhī鄙.远bì壅.蔽yōnɡB.孱.头càn 烹饪.rèn 缒.绳zhuì黜.恶chúC.蹩.进bié笤.帚tiáo 阙.秦jué睥睨.bìD.国粹.cuì时髦.máo 疏浚.jùn 汤镬.huò9、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渑.池miǎn 鲰.生zōu 渚涘.sì炮烙.làoB.扈.从hù卮.酒zhī园圃.fǔ规矩.. juC.袒.露tǎn 戮.力lǔ犬豕鸡豚.tún 矩.形 jǔD.飨.xiǎnɡ参乘.shènɡ烙.印lào 混.蛋hún10、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混.浊hùn 纤.维xiān 咀嚼.jué擂.台lèiB.瘪.三biē挣.脱zhēnɡ勒.进lēi 记载.zǎiC.干瘪.biě挣.扎zhēnɡ勒.令lè一年半载.zǎiD.纤.夫qiàn 擂.鼓léi 刊载.zǎi 咬文嚼.字jué11 、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载.歌载舞zǎi 撇.嘴piě哑哑.yā伛偻.lǚB.暴.于朝廷pù蹬.三轮dēnɡ强大..qiánɡ佝.偻ɡōuC.暴.露bào 蹭蹬.dènɡ强.迫qiánɡ绽.放 zhànD.撇.弃piě糟粕. pò倔强.jiànɡ含情脉脉..mò12、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低徊.huái 观.察ɡuān 蔓.延màn 蔓.菁mánB.徘徊.huái 道观.ɡuàn 蔓.草màn 间.不容发jiānC.慰藉.jí矿藏.cánɡ藤.蔓wàn 间.或jiànD.狼藉.jí宝藏.zànɡ顺蔓.摸瓜màn 舍.本逐末shě13、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宿舍.shè檄.文 xí殴.打ōu 怄.气òuB.传.闻zhuàn 皦皦..jiǎo 呕.吐ǒu 巡徼.jiàoC.传.记zhuàn 喘.息chuǎn 沤.肥ōu 蓼.洲liǎoD.蝉.蜕tuì湍.急tuān 讴.歌ōu 缙.绅jìng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烧灼.(zhuó)盎.然(àng)祸起萧.墙(xiāo)通衢.大道(qú)B.华裔.(yī)盘诘.(jié)茕.茕孑立(qíong)玲珑剔.透(tì)C.煞.白(shā)冰雹.báo)接踵.而至(zhǒng)夷.为平地(yí)D.卓.越zhuō汗涔.涔(cén)命途多舛.(chǔan)五彩斑斓.lán 15.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纾.祸( shū ) 蜷.(quán)缩阐.述chăn 河水汤汤..(tāng)B.跛.(bǒ)脚诀.(jué)窍铁镐.(kāo) 天高地迥.jiǒnɡC.犄.(qí)角寓.(yù)所沉吟.(yín) 忐忑..(tǎn tè)不安D.弥.(mí)补黝.(yǒu)黑自诩.(xǔ)垂头耷.(dā)脑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悖.谬(bèi)翎.毛(lín)赧.然(nǎn)量.体裁衣liànɡB.脉脉..(mò)提.防(dī)吮.吸(shǔn)模.棱两可(mó)C.福祉.(zhǐ)诅.咒zǔ怔怔..(zhèng)虚与委蛇.(shé)D.游说.(suì)破绽.(zhàn)斡.旋(wò)惊魂甫(fǔ)定1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停泊.(bó)庇.(pì)护嫉(jí)恨空.(kōng)头支票B.干瘪.(biē)彩笺(jiān)肇.造(zhào)垂头耷.脑 dāC.拖累.(lěi)桎梏.(ɡù)数罟..(cù gǔ)卓.(zhuó)有成效D.虫豸.zhì攻讦.(jié)墓碣.(jié)不可估量. (liàng) 18.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佣.金(yònɡ)镣.铐(liáo)栏槛.(jiàn)雕阑玉砌.(qì)B.跛.脚(pǒ)憎.恨(zèng)献谄.( chǎn ) 号.呼靡.及(háo ) ( mǐ ) C.垂涎.(xián)脸颊.(jiá)鞭笞.(chī)悄.声细语(qiāo)D.一沓.(dá)推搡.(sǎng)恫.吓(dònɡ)毛骨悚.然sǒng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椟.(dú)颛.臾(zhuān)豁.然开朗(huò)卓.有成效(zhuó)B.诬.蔑(wū)芜.杂(wú)义愤填膺.(yīng)浅尝辄.止 zhéC.忧患.(huàn)窈.陷yāo 盥.洗 guàn 无济.于事(jǐ)D.刽.子手(gùi)湮.没(yān)纷繁.错杂(fán)骇.人听闻(hài)20.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饿莩.(piǎo)山颠.(diān)埋.怨mán 白雪皑皑..(ái ái)B.庠.序(xiáng)炽.热(zhì)编纂.(zuàn)干燥.如焚(zào)C.菲.薄(fēi)粗糙.cāo 筋胳.(luò)摇摇欲坠.(zhuì)D.蜷.曲(quán)猖獗..(chāng jué)未遂suì半身不遂. suí2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内涵淅沥虚无缥缈息息相关B.赡养脉博蜂拥而上盛气凌人C.演绎拖沓安之若素迫不急待D.寒暄弥漫气势凶凶厚德载物2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对爱斯梅拉达喂水的感人场面的描写,浓墨重彩,丰富多样,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鉴戒。
B.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曲,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C.伽西莫多又显出筋疲力尽的样子,他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D.她们赤身裸体,抬头望着那些可怕而且神秘的水笼头,望着四周阴森可怖的棚壁,无法预料即将会发生什么。
2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祝福》中许多精彩描写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xuān)染气氛.(fēn)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B.读书切戒在匆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文学鉴赏需要反复阅读与揣.(chuǎi)摩,方法、趣味自然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