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33
安乐镇中学教案第___6_课时课题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消化的全过程二、营养物质的吸收(1)〈资料分析〉小肠的特点(2)〈进一步探究〉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7)引导学生归纳消化的概念①消化的全过程②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保健。
③演示实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④插入练习P35第2题和P35技能训练。
布置P35第1题⑤评价、肯定学生的设计引导学生分析P33的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何异同。
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特点。
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的折叠模型。
结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7)概括消化的概念①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作准备。
②思考、回答问题。
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④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⑤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
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理解小肠内表面的皱壁及绒毛的作用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是本节课你的困惑是布置作业互动、一题板书设计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食物的消化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三、小肠的结构特点:胰腺、肠腺四、食物的吸收教后反思注意引导。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安全教育一分钟:树立人生价值,提高安全意识。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重点)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3、认同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温故互查:(2人小组互述)1、消化系统组成:合作探究:1、淀粉在食道中最终被分解为什么才能被吸收?2、蛋白质的初步分解在哪里开始?哪种消化液参加?3、脂肪的消化在哪进行?需要哪些消化液?4、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分别被消化成什么物质?5、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为什么?自学检测:1、食物在胃中的消化:(1)胃壁有发达的层,收缩时引起胃的蠕动,可以食物。
(2)胃对_ 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呈强酸性,其中含有酶。
2、食物在小肠中消化(1)小肠壁上有,分泌,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酶。
(2)胆汁能将乳化成微粒。
胆汁是分泌的,储存在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胰液是由分泌的,胆汁与胰液都流入__ ___中,消化食物。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__ __,胰腺分泌的__ __,和肠腺分泌的__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1.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A.胃B.小肠C.大肠D.食道2.下列物质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的是()A.维生素 B.氨基酸 C.含钙的无机盐 D.麦芽糖3.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A.胃B.小肠C.大肠D.口腔4.下列几种物质中,不经消化就可被小肠直接吸收进入血液的是()A.葡糖糖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5、试着写出各种消化腺所对应的消化液、消化酶及其功能。
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及功能唾液腺肝脏胰腺肠腺胃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