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总数测定(精)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细菌总数测定方法细菌总数测定是一种用来确定给定样品中存在的细菌总数量的方法。
在微生物学和生化学领域中,细菌总数的准确测量对于研究微生物活动、食品安全、健康和环境健康等方面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菌总数测定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常用技术。
1. 细菌总数测定的原理:细菌总数测定的原理基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特性。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细菌会通过二分裂等方式进行繁殖。
通过培养基的可见菌落计数或显微镜下的细胞计数,可以得出给定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2. 细菌总数测定的步骤:(1)制备培养基:根据需要培养的细菌类型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Nutrient Agar)、肉汤葡萄糖琼脂培养基(Tryptone Glucose Yeast Extract Agar)等。
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源性细菌的污染。
(2)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适当稀释,以使细菌总数在可计数范围内。
稀释液可以选择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等。
(3)接种培养:将稀释好的样品分别接种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
通过平板接种法或涂布法使细菌均匀分布于琼脂表面。
(4)培养条件控制:将接种好的琼脂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
常见的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根据细菌类型和繁殖速度确定,通常为18-24小时。
(5)细菌计数: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可见菌落计数或显微镜下的细胞计数确定细菌总数。
对于可见菌落计数,需要计算样品中每个可区分的菌落单元数。
对于显微镜下的细胞计数,可以使用像计数室或显微镜装置来准确计数细菌。
3. 常用细菌总数测定技术:(1)可见菌落计数法(plate count method): 将稀释好的样品通过平板接种法均匀播种在琼脂平板上,通过培养后可见菌落数来确定细菌总数。
这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可培养的细菌。
(2)显微镜计数法(microscopic count method):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直接计数细菌细胞数来确定细菌浓度。
细菌总数测定实验报告细菌总数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细菌的数量对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细菌总数的方法,了解样品中细菌的数量,并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细菌总数的影响。
实验方法:1. 样品采集:我们选择了不同环境中的样品,包括自来水、空气、餐具表面和人体皮肤表面。
通过无菌棉签或无菌采样器,分别采集样品,并放入无菌试管中。
2. 稀释液的制备:我们准备了一种稀释液,以免细菌过多导致结果不准确。
稀释液的配方为:1克氯化钠和1克蛋白胨溶解在100毫升蒸馏水中。
3. 稀释样品:将采集到的样品取出一定量,加入稀释液中,进行逐级稀释。
我们选择了1:10、1:100和1:1000三个不同的稀释倍数。
4. 培养:将稀释后的样品分别接种在琼脂平板上,利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样品。
然后将琼脂平板倒置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定为37摄氏度。
培养时间为24小时。
5. 细菌总数计算:在培养箱中,我们观察到琼脂平板上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数量和稀释倍数,可以计算出原始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不同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结果显示,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最低,空气中次之,餐具表面和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菌总数较多。
此外,我们还发现,稀释倍数越高,细菌总数越低。
讨论:细菌总数的测定对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环境中细菌总数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自来水经过了严格的处理和消毒。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稍高,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例如细菌和真菌。
餐具表面和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菌总数较多,这与人们日常接触物体和环境有关。
稀释倍数的选择对于测定细菌总数至关重要。
过高的稀释倍数会导致菌落过少,难以准确计数;而过低的稀释倍数则会导致菌落过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稀释倍数。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总数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细菌总数在食品、水质等领域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细菌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所含有的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衡量样品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牛奶、自来水、土壤等样品。
2. 仪器:恒温培养箱、天平、无菌试管、无菌棉签、无菌操作台、无菌水、营养琼脂平板、计数器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无菌水中,充分振荡,制成均匀的样品悬液。
2. 制备菌悬液:取适量样品悬液,用无菌吸管加入无菌试管中,依次稀释10倍、100倍、1000倍,备用。
3. 制备平板:将营养琼脂平板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凝固。
4. 接种: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平板表面。
5. 培养与计数:将接种好的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按照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6. 计算细菌总数:根据菌悬液稀释倍数,计算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样品A(牛奶)细菌总数:3.2×10^7 CFU/g样品B(自来水)细菌总数:2.1×10^5 CFU/mL样品C(土壤)细菌总数:5.8×10^7 CFU/g2. 结果分析:样品A(牛奶)的细菌总数较高,可能是因为牛奶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样品B(自来水)的细菌总数较低,符合我国饮用水标准。
样品C(土壤)的细菌总数较高,可能与土壤环境有关。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细菌总数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对样品的细菌总数检测,可以了解样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为食品、水质等领域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样品。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规范,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测定细菌总数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显微镜计数法:将待测样品制成适当浓度的悬浮液,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这种方法常用于观察对显微镜可见的大型细菌。
2. 平板计数法:将待测样品制成适当稀释度的悬浮液,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均匀涂布。
经过适当时间后,可数出单个菌落的数量,并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出细菌总数。
3. 涂布计数法:将待测样品制成适当稀释度的悬浮液,通过草屑涂布或涂布棒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
经过适当时间后,可数出涂布上细菌的总数。
4. 易液化琼脂凝胶计数法:将待测样品制成适当稀释度的悬浮液,与液化琼脂凝胶混合,然后倒入琼脂凝胶平板上固化。
经过适当时间后,可数出液化琼脂凝胶上细菌的总数。
5. 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单个细胞的计数和分析。
这种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大批量的细菌计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菌和样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准
确测定细菌总数十分重要。
此外,测定细菌总数时需要注意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等实验操作安全。
细菌总数的测定法一、细菌数测定的基本概念药品细菌数测定是微生物的定量检查,是用来判断药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和卫生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检测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计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 位、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1g、lml、l0cm2供试品液经培养后所生长的菌落数。
所谓一定条件是按我国药典规定,在需氧条件下,30~35℃,一般培养48h,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细菌数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平板法、薄膜过滤法、涂抹法。
药品细菌数测定是活菌计数,最常用的平板法是以平板菌落计数为依据,即每个菌落代表个菌细胞,但有的菌落也可能是多个菌细胞形成,如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很可能是多个菌细胞在一起。
故准确地说,细菌数测定值实际上是菌落形成单位数( CFU)。
平板法菌落计数法,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如供试液是否均质,供试液中的细菌是否充分分散;培养基的质量、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的影响;有繁殖能力的菌细胞才能形成菌落,死菌及某此受损伤的细菌或营养要求苛刻的细菌在规定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因而不被计数。
在试验操作中应考虑到这此问题。
二、设施、设备、仪器及器皿1、设施细菌数测定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环境洁净净度l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 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以防止再污染。
2、设备、仪器恒温培养箱(30~35℃)、微波炉、匀浆仪(4000~10000r / min )、康氏振荡器、恒温水浴、电热干燥箱(250~300℃)、电冰箱、空调、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时要进行灭菌效果验证并应定期请有关部门检定)菌落计数器、显微镜(1500X)、电子天平(感量0.1g)、pH 值系列比色计、全封闭可拆卸或开放式的薄膜过滤器。
3、器皿锥形瓶(250~300ml )、培养皿(∮9cm)、量筒(100ml)、试管(18×18mm)、刻度吸管(l ml , 10ml)、载玻片、玻璃或搪瓷、不锈钢消毒缸(带盖)。
细菌总数的测定(平皿计数法)1.概述本法适用于生活用水、循环冷却水及其它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也适用于反渗透脱盐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细菌总数的要求:≤1×105个/mL。
2.方法介绍本法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收集循环冷却水中的黏泥,所得的黏泥用石英砂充分研磨使细胞分散,再利用平皿计数技术在(29±1)℃培养72h来测定黏泥中的细菌总数。
3.试剂和材料3.1 牛肉膏,生化试剂。
3.2 蛋白胨,生化试剂。
3.3 NaCl.3.4琼脂,生物试剂。
3.5 NaOH溶液,40g/L。
3.6 HCl,1+11溶液。
3.7 乙醇溶液,75%。
3.8 牛皮纸。
3.9 医用脱脂棉。
3.10 医用脱脂纱布。
3.11 石英砂,210~150μm 。
4.仪器和设备4.1 25号浮游生物网。
4.2 量筒,25mL和500mL。
4.3 转子流量计。
4.4 瓷研钵。
4.5 无菌箱(室)或超净工作台。
4.6 蒸汽压力灭菌器。
4.7 生化培养箱。
4.8 电热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60~280)±2]℃.4.9 刻度吸管,1mL和5mL。
4.10 磨口三角瓶,100mL。
4.11容量瓶,1000mL。
4.12 培养皿,d90mm 。
4.13 三角瓶,500mL。
4.14 搪瓷量杯,1000mL。
5.试验前的准备5.1 培养基的制备称取下列试剂:牛肉膏 3.0g,蛋白胨10.0g,NaCl5.0g,琼脂15.0g。
将上述试剂加水约950mL,在电炉上加热溶解后,趁热用四层医用脱脂纱布过滤于搪瓷量杯中,并用热水补充至1000mL。
用NaOH 溶液或HCl溶液调节pH值至7.2±2,并分装在500mL三角瓶中,每瓶分装量不超过其总容量的2/3。
塞上棉塞,用牛皮纸把瓶口包好,用蒸汽压力灭菌器在(121±1)℃下灭菌15min,此为灭过菌的培养基。
5.2 无菌稀释水的制备5.2.1 生理盐水的配制。
《水处理微生物》教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无菌操作的实施各环节操作要求参考资料环境微生物陈剑虹、胡肖容主编科学出版社环境微生物周凤霞、白京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训练目标1.能准确地采样和稀释样品,会制备平板。
2.能正确报告样品中的活菌数。
二、材料用具1.材料与试剂待测样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75%酒精棉球,试纸等。
2.仪器与用具天平,培养箱,干燥箱,超净工作台,水浴锅,称样瓶,吸管,培养皿,玻璃珠,试管,三角瓶,试管架,酒精灯,记号笔等。
三、训练操作规程1、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流程及技术要点操作流程操作技术要点训练准备提前分组,建议2人一组,每组准备以下物品:1.培养基:15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瓶2.无菌水:9mL无菌水5~7支(吸取9mL蒸馏水装入试管中,所需数量根据样品中含菌量而定),然后塞上塞子培养基、无菌水采取高压蒸汽灭菌,于121℃灭菌20min3.1mL吸管8支,10mL吸管1支,培养皿9套。
用报纸包扎好,在干燥箱中于160℃灭菌2h取样超净工作台里操作,也可室内操作(需70%酒精净空,酒精灯无菌区操作)1.提前30min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和紫外线开关(注意:操作前关闭紫外灯)2.在超净工作台上,按无菌操作法准确量取待测样品1mL,注入到第1装有9mL无菌水试管中(注意:吸管吸液端不要接触到液面),振荡制成10-1菌悬液系列稀释再取1支吸管伸进10-1菌悬液吹吸数次,吸取1mL菌液注入到第2支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匀即成10-2菌液依此法按10倍序列稀释至适宜稀释度(图6-3)(注意:每换一个稀释度取1支新吸管)标记取12套培养皿,在皿底注明稀释度,每个稀释度重复3皿(含无菌水3加样取连续的3个稀释度菌液,用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mL菌液加入对应的培养菌落计数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算出同一稀释度3重复的菌落平均数,再根据公式求出样品的含菌量平板菌液注入量稀释释倍数平均同一稀释ml)(cf u/样品含菌数⨯=菌落度菌数报告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则该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该样品中的细菌总数2.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则视二者之比如何来决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一、目的要求l.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三、器材l.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无菌水。
2.仪器或其他用具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四、操作步骤l.水样的采取(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min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min后,以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l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细菌总数测定(1)自来水①用灭菌吸管吸取lml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
共做两个平皿.②分别倾注约15mL己溶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立即在桌上作平面旋摇,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③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作空自对照。
④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⑤两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即为lml水样的细菌总数.(2)池水、河水或湖水等①稀释水样取3个灭菌空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水。
取lml水样注入第一管9ml 灭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稀释度分别为10-1、10—2与10-3。
稀释倍数看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小稀释倍数。
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习题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成分中不是配制测定空气中菌落总数的营养培养基的是()。
A、蛋白胨;B、牛肉浸膏;C、乳糖;D、琼脂2、下列仪器设备中,()不是撞击法测定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所需要的。
A、干热灭菌器;B、冰箱;C、恒温培养箱;D、显微镜3、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采用下列哪种操作()方法:A :定量方法B :定性方法C :化学方法D :无菌操作二、填空题1、制备培养基用一般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计或精密______ 。
2、营养培养基的制法:将各成分混合,,校正pH值至,过滤分装,℃, min高压灭菌。
3、食品中细菌________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越差;__________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
须配合_______和______的检验,才能对食品做出较全面的评价。
三、应用题1、菌落总数的定义?2. 问题: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习题作业答案一、选择题1、C2、D3、D二、填空题1、量筒;三角烧瓶;pH试纸-2、加热溶解;7.4;121;20。
3、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三、应用题1.答: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2.答:1.检样(取样)2. 10倍系列稀释3. 选择2个~3个适宜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内4. 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培养基,混匀5. 在36摄氏度左右条件下经过48小时左右,计算各平板的菌落数。
6.计算菌落总数7.书写报告。
细菌总数测定注意事项细菌总数测定是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技术,用于确定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正确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材料准备在进行细菌总数测定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培养基、试剂、培养皿、移液器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纯度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 操作环境清洁细菌总数测定实验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实验室的操作环境必须保持干净和无菌。
在实验操作前,要彻底清洁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和工作区域,以避免杂菌的污染。
3. 样品处理样品的处理对细菌总数测定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处理样品前,应先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稀释、过滤等,以确保样品中细菌的分散均匀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培养基选择正确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对细菌总数测定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细菌种类和特性,选择相应的培养基,以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条件,促进细菌生长和繁殖。
5. 培养条件控制在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实验时,应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 值、氧气含量等。
不同细菌种类对这些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6. 培养时间控制细菌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周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细菌总数测定时,要根据细菌的生长特性和实验目的合理控制培养时间。
过短的培养时间可能导致细菌数量的低估,而过长的培养时间则可能导致细菌数量的高估。
7. 统计重复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评估实验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8. 结果解读在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后,要正确解读实验结果。
细菌总数通常以CFU(菌落形成单位)或MPN(最可能数)表示,需要根据实验方法和样品特性进行结果分析和解释。
9. 实验安全细菌总数测定实验涉及到微生物的操作和培养,因此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10. 结论和讨论在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实验后,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结论和讨论。
细菌总数的测定一、细菌总数细菌总数(细菌菌落总数,CFU)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所生长的腐生性细菌菌落总数。
它是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也是卫生指标。
在饮用水中所测得的细菌菌落总数除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程度外,还指示该饮用水能否饮用。
但水源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
因此,结合大肠菌群数以判断水的污染源的安全程度就更全面。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规定:细菌菌落总数在1mL自来水中不得超过100个。
二、原理细菌种类很多,有各自的生理特性,必须用适合它们生长的培养基才能将它们培养出来。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做到,通常用一种适合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腐生性细菌,以它的菌落总数表明有机物污染程度。
三、仪器和材料1.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10套、无菌移液管1mL2支、10 mL1支。
2. 营养琼脂培养基1瓶、活性污泥或土壤或湖水1瓶、无菌稀释水901mL1瓶、9mL的5管。
3. 接种环、洒精灯或煤气灯、恒温箱。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1. 实验样品制备。
用无菌锥形瓶到现场取一定量河水或取经过破碎和过滤处理的活性污泥于三角瓶中。
2. 水样稀释。
取8只装有5mL无菌水的试管分别以10-1、10-2、10-3、10-4、10-5、10-6及10-7,依次编号。
在无菌操作下,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mL菌液于第二支试管中吸洗3次混匀,以此方法稀释至第8支试管。
3. 平板的制作。
取无菌培养皿六只编成三组每组2支,编号为10-5、10-6、10-7,另取1只无菌培养皿编号为空气对照。
另取一支无菌吸管,从浓度小的10-7开始,依次从10-7、10-6、10-5三支试管中取0.2mL 菌液放于相应的培养皿内(每个浓度2支)。
然后,在无菌操作下取40~50℃左右的已灭菌的普通培养基倒入上述培养皿内,加盖后将培养皿平放在桌上,轻微顺时针和反时针来回转动培养皿,以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然后静置,待其冷却凝固成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30℃培养24~48h。
菌落总数测定
(一)实验材料
1.仪器与设备:恒温培养箱、托盘天平、电炉、吸管、三角瓶、平皿、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灭菌刀或剪刀、75%酒精棉球、玻璃蜡笔。
2.培养基和试剂:75%乙醇、0.85%生理盐水、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pH 7.0±0.2
3.待检样:利乐包装鲜牛奶250mL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
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15-20mL营养琼脂→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 取出→菌落数→报告
2.检样稀释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包装打开,用吸管取25mL鲜牛奶,放于含有225mL 灭菌生理盐水的500mL灭菌玻璃三角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标准要求和检样的菌落数量,选择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即10、10-1、10-2,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 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15mL~20mL ,并转动平皿使与稀释检样混合均匀,同时将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 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 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mL 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三)检样中细菌菌落总数的计算与报告
1.菌落计算方法
(1)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的报告
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 CFU 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
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
②稀释度的选择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 CFU 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 按以下公式计算:
()d n n C
N 211.0+=∑ 式中:N = 样品中菌落数
ΣC = 含适宜范围CFU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1 = 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度)平板个数
n2 = 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度)平板个数
d = 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若所有稀释度及样品原液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l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 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 CFU或小于30 CFU时,则以最接近30 CFU或300 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③菌落数的报告
菌落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 CFU 时,第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 位数字,后面用0 代替位数;也可用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称重取样以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 为单位报告。
(四)实验报告
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的平均菌落总数。
将各稀释平板上的菌落数填入下表。
表菌落计数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报告检测结果:被检样品每1mL(g)中食品菌落总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