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19.24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2课时)一、课程标准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2.阅读世界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能够根据地图,说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描述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综合思维:通过观察地图,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分析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情况。
3.人地协调观:认识大洲和海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海洋、陆地等环境的意识。
4.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地球仪或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描述世界的海陆面积比例和分布特点;识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及其相对位置关系。
2.难点:识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分析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四、教学方法读图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中看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
古人在给地球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观点。
教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地球看上去是“水球”的奥秘,去认识地球的海洋和陆地。
【新课讲授】一、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阅读课本44页第二段文字,说说: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形成的?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形成海洋;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成为陆地。
2.海陆面积的比例阅读课本44页第二段文字及图3.2,描述:海陆面积的比例?根据计算,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约占29%(图3.2)。
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3.海陆分布(1)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45页,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从地球仪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地球上广大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隔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而且世界的海陆分布也很不均匀。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集中在哪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教学目标:1. 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和历史背景。
2. 探索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动植物和环境特点。
3. 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地标和旅游景点。
4. 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教学内容:1.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和语言文化。
3.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
4.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动植物和环境保护。
5.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地标和旅游景点。
6.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教学活动:1. 地图绘制: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位置,并了解其地形特点。
2. 文化展示:让学生以海报、PPT等形式展示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3. 环境保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4. 观光旅游:让学生选择一个澳大利亚的城市或景点,进行介绍和推广。
5. 政治制度: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议会活动,了解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和决策过程。
评估方式:1. 口头表达:学生通过展示和讨论,展现对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书面作业:学生完成有关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作业。
3. 小组讨论: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展现团队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大洋洲及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了解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其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
5、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其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洋洲概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澳大利亚概述: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基本地理特征,并完成相应的学案。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让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全班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地图,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6、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专注度、互动情况等。
2、学习成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学案完成情况、小组展示情况等。
3、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包括完成情况、正确率等。
掌握东亚地区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分析能力,以及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了解情况,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东亚和日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小学地理教案世界的大洲与大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及位置。
(2)能够掌握各大洲的特点和主要国家。
(3)了解大洋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海流。
2.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世界上的大洲的名称及位置。
(2)了解大洋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海流。
三、教学难点(1)了解各大洲的特点和主要国家。
(2)了解大洋的位置、面积和主要海流。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或地图。
(2)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Step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世界地图,介绍一些国家、大陆和海洋的名称,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相关的问题。
Step2. 重点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各大洲的名称、位置、特点和主要国家。
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亚洲(1)介绍: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自然资源。
(2)主要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
(3)特点:人口密集、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多样。
2.欧洲(1)介绍: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大洲,地理位置靠近亚洲,与非洲之间有地中海。
(2)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3)特点:经济发达、文明古国、旅游胜地。
3.非洲(1)介绍:非洲是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洲,其中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和沙漠气候。
(2)主要国家:埃及、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等。
(3)特点:自然环境复杂、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
4.北美洲(1)介绍: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等国家。
(2)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
(3)特点:人口稀少、工业发达、科技进步。
5.南美洲(1)介绍: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包括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家。
(2)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
(3)特点:地形复杂、河流众多、资源丰富。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过程:1.大洋洲概况(1)名称:大洋洲的陆地散布于广阔的大洋之上,所以把它叫“大洋洲”。
(2)位置与范围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30ºN-50ºS,110ºE-130ºW之间,属于热带和南温带;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组成:一块大陆、三大岛、四大群岛。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
三种不同类型的岛屿:2.通过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国徽、澳大利亚轮廓引出澳大利亚的学习。
(1)位置与范围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在115ºE-150ºE,10°S-40°S之间,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周围被太平洋、印度洋所环绕(东北临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与其它大陆远隔重洋,是一种孤立、隔绝的海陆位置。
(2)地形: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低矮高原。
想一想,大自流盆地的水为何可自动流出?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
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3)气候:半环状分布。
半环状的核心:热带沙漠气候;外环:自北向南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环:热带草原气候。
思考1: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地形(处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②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思考题1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和北美洲的三大地形区有何差异?2.知道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并能够从纬度、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思考题2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能够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思考题3 澳大利亚为何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称号?其混合农业有何优势?4.知道大洋洲岛屿形成的原因。
思考题4 为什么大洋洲的岛屿有着不同的形成原因?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请描述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并说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问题2:澳大利亚铁路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
问题3:澳大利亚的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问题4: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问题5: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具有哪些优点?三、目标检测某游轮2002年6月15日6时从澳大利亚悉尼港(34°S,151°E)出发,驶向目的地智利海港瓦尔帕莱索(33°S,72°W),据此回答1-3题。
1.整个航程行驶方向()A.先东北,后东南B.东南方向C.先东南,后东北D.西南方向2.整个航程中,几乎迎着日出方向航行的是()A.前段B.中段 C.后段 D.全程3.整个航程中,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流是()A .东澳大利亚暖流B .西风漂流C .南赤道暖流D .秘鲁寒流读大洋州局部图,回答4-5题:4、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A 、A 岛B 、B 岛C 、C 岛D 、D 岛5、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水草丰美②气候条件适合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A 、①②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1)城市: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学案【学习目标】1、大洋洲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河流、湖泊、植被分布和典型动物。
3、运用相关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等特征并探究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自主学习与探究】一、概述在右图中填出:①各经线、纬线的度数②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三大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1、位置:经纬度位置:重要的经纬线:120°E、140°E180、赤道、南北回归线。
海陆位置:介于___________之间,西临________东临________。
并与_______遥遥相对。
交通位置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范围:一个大陆、三大群岛、四个岛屿。
世界面积最的洲。
岛屿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所列岛屿分别属于哪一类?【探究】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3、居民:多数___________种人,少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澳大利亚(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从中部穿过。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西临_____(大洋)3、组成:领土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西部:低矮的____________,海拔不足____________米;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大面积的____________,这里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丰富,地势最低处在____________湖;东部: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1本学期七年级地理为世界区域地理,实质就是地理原理性知识在不同区域内的具体应用。
根据区域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如下:一、教学策略1、起始课,分析教材设置特点,为学生描画“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习模式。
本册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个大洲,5个地区,6个国家。
课标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指导。
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较少。
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较多。
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
通过介绍教材内容,给学生描画学习区域地理的心理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区域地理学习模式,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侧重点,对本学期的学习有更好的把握。
2、培养“学生老师”,让优秀学生作学习榜样和自主学习的引领者,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区域地理一个月后,关于“地理特征”的学习尝试让学生自己学习,从教材中提炼地理信息。
并请优秀学生担任教师角色讲授区域地理特征。
通过学生帮助学生,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学习竞争性,提高更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地理特征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读图完成。
本册书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地图,如位置图、地形分布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人口分布图、经济统计图表等,因此,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二、学习方法1、“阅读学习”法。
本学期,地理课堂继续应用“阅读学习”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地理教材,从而养成自学的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地形的特点.
(2)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3)澳大利亚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特点.
(4)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1)能够用经纬线定位法描述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
(2)能够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
(3)能够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4)能够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及成因、人口和
城市分布特点和成因
【教学方法、手段】读图、填图训练,多媒体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十二节大洋洲——澳大利亚【学习目标】学习札记1.了解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读图说明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
3.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4.说明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学习过程】活动一:认识大洋洲的地理位置1.在图中描绘出南回归线、40°S、120°E、150°E、日界线。
2.在地图中查找大洋洲周围大洲、大洋、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等地理事物。
教学建议、2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强调日界线在此处的弯曲,全球变暖对太平洋小岛的威胁。
3.读图说明大洋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该问题有一定难度,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来完成。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
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
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问题探究:材料1: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船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后,经过14天、4800海里的航行,于2011年11月18日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
次日,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口前往南极,预计11月底可到达南极。
“从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到南极中山站这一航段对整个考察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要穿越西风带,将在浮冰区航行。
”船长说,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最新的海冰资料,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早抵达南极中山站,为后续的冰上卸货赢得更多的时间。
思考:为什么中国“雪龙”号南极科考船要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留一天?补充能源、淡水、食物等物资材料2:据记载,新西兰每年超过1.4万次地震,大约20次震级超过里氏5.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