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新人教版物理《第十章浮力》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826.50 KB
- 文档页数:20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的复习。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应用。
具体复习内容如下: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大小、方向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2. 阿基米德原理:解释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
4.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2.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够判断物体的浮沉。
4. 了解浮力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 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器展示浮力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和特点。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大小和方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4. 物体的浮沉条件: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力计算器进行实例计算,引导学生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5. 浮力的应用: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应用的实际意义。
6. 随堂练习:给出浮力计算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第十章浮力复习讲义重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判断,浸在和浸没,悬浮和漂浮的区别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 1】浮力1、一切浸在______或_______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_____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是__________。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公式: 。
3.浮力的测量方法是,公式为。
4.浮力的大小与因素有关,与物体浸没的深度。
探究方法是。
【知识点 2】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也适用于。
2、计算浮力方法有:(1)公式法: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2)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3)漂浮、悬浮(注意这两者的异同):F浮=G(4)成因法:F浮 = F下– F上(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知识点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沉浮条件:A.比较浸没状态下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___G ,下沉 ;(2)F浮____G,上浮;(3)F浮_____G ,悬浮B.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物ρ____液ρ ,下沉;(2)物ρ______液ρ,上浮或漂浮; (3)物ρ_____液ρ, 悬浮 2、浮力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 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 ,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
单位: 。
(2)潜水艇:通过改变_________来实现沉浮。
水舱进水,重力 浮力,潜水艇下潜;水下航行时,浮力 重力,潜水艇 浮;水舱排水,浮力 重力,潜水艇上浮.(2)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________于空气的气体。
《浮力》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公式。
2、计算浮力的方法。
3、物体的浮沉条件。
4、浮力的应用。
【重点】1阿基米德原理应用。
2、计算浮力的方法。
3、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浮力1、浮力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____________ 。
2、浮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3、施力物体:__________ 或________4、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______________ 。
5、影响因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6浮力计算(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重法:F浮=G_ F。
式中G表示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 表示_ _ ________ 。
(2)压力差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力产生的实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法: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勺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 ______ = ___________ o 式中p 液表示______________ , V排表示 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法:F浮= (适用于漂浮和悬浮两种平衡状态)。
(2)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二个力的作用:_____________ 力和______ 力三、浮沉的应用1、轮船(1)原理: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__________ 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水,增大__________ 力。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物体的沉浮条件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2. 能够运用浮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和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发学生对浮力的思考。
2. 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定义,指出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 物体的沉浮条件: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即当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6.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浮力的概念浮力 =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 = 液体密度× 排开液体的体积× 重力加速度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 > 物体的重力:上浮浮力 = 物体的重力:悬浮浮力 < 物体的重力:下沉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2)为什么石头会沉入水底?2. 计算题: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放入水中后,浮力为8N,求物体在水中的状态(上浮、悬浮或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