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姓名:冀思扬

学号:2009001890

专业班级:给排水0902

指导老师:李红艳

设计日期:2012-6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条件图:1:5000城市平面图

2、城区总人口10.1万人,分区:二。

3、城市居住房屋中的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和淋浴设备

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为5层

5、工业用水情况:城市中有两个工业企业,其位置见城市平面图

(1)企业甲,生产用水量3100m3/d; (2)企业乙,生产用水量3600m3/d

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城市土壤种类:轻质压粘土;地下水位深度6.0米;冰冻线深度1.2米。

7、水源取自城市河流的上游。

8、附录: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

三、工程概述:

M 市总人口数为10.1万人,根据该区1:5000城区平面图,得出该市街区面积为298.57ha,道路面积70.13ha,绿化面积为街区面积的15%,则为298.57*15%=44.79ha。城市居住房屋中室内卫生设备有给水、排水和淋浴设备。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为5层。城区中有两个工业企业,其位子见城市平面图,企业甲生产用水量4000m3/d;企业乙生产用水量3800 m3/d。城市土壤种类:轻质压粘土;地下水位深度6.0m;冰冻线深度1.2m。城市中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水源取自河流的上游。

四、设计步骤

1、用水量计算

(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城市总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设计年限内该给水系统所供应的全部用水:居民区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以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220L/cap.d,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冷车间为

25L/cap.班,热车间为35 L/cap.班,淋浴用水为40L/cap.班,热车间为

60 L/cap.班。浇洒道路用水量为1.5L/m2,每天浇洒道路一次,绿地用水

采用1.5L/(d.m2)。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取最高日用水量的20%。

A、居民区综合生活用水为:

Q

1

=q*N=220*10.1*10000/1000=22220m3/d

B、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

企业甲职工生活用水:q

1

=[2700*25+2100*35+2100*60+(3*1500-2100)*40]/1000

=363m3/d

企业乙职工生活用

水:q

2

=[2400*25+2200*35+2200*60+(2300*2-2200)*40]/1000

=365m3/d

Q

2

= 3100+3600+363+365=7428 m3/d

C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Q

3

=70.13*1.5*10000/1000+44.79*1.5*10000/1000=1723.8 m3/d

D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Q

4

=20%*(22220+7428+1723.8)=6274.36 m3/d

由上可以得到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

Q

d =Q

1

+Q

2

+Q

3

+Q

4

=22220+7428+1723.8+6274.36=37646.16 m3/d

计算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Q h =1000*K

h

*Q

d

/(24*3600)= 1000*1.23*37646.16 /(24*3600)=535.93L/s

(3) 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城市室外消防用水Q量可按同时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和一次灭火的用水量确定,查表得到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35L/s,着火时间按两小时计算。

Q=35*2=70 L/s

2、给水系统方案选择

方案一

下游排污口多,为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将水厂设在河流上游,为了保证供水可靠性,城市管网采用环状网供水。

3、管网定线

从水厂到用水区,输水管采用两条输水管道同时供水,根据城市平面图,按干管间距为500~800m,考虑安全供水,采用环状网为宜。干管与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形成了环状网。连接管的作用在于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用过它从新分配流量,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的保证供水。连接管间距可根据街区的大小考虑在800-1000m左右。

采用三条干管,八条连接管,形成6个环,根据该市供水情况,拟定各管段水流方向,各管段长度方向见表。根据图纸管道总长为10732.5。

2、管段1-5中有150m单侧供水,管段3-4中有125m单侧供水,管段8-12

中有20单侧供水,其余几位双侧供水,在计算比流量是要考虑单双侧

供水。

4、绘制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采用不设水塔的水泵直接供水的供水方式,所以水泵24小时连续供水,水泵供水曲线与用水量曲线相同。

5、清水池容积的计算

城市水厂的清水池可起调节容积的作用,此外还存放消防用水和水厂生产用

水,因此,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

W=W

1+W

2

+W

3

+W

4

(m3)

水厂一级泵站均匀供水,每小时供水量占总用水量的(100/24)*100%=4.17%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调节容积W

1

的计算: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知道清水池调节容积为最高日用水量的8.51%,故

W

1

=37646.16*

8.51%=3203.69 m3

(2)消防储水量,按2小时火灾延续时间确定:

W

2

=(2*2*35*3600)/1000=504m3

(3)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等于最高日用水量的5%。

W

3

=37646.16*5%=1882.3 m3

(4)安全储量W

4

取1000 m3

所以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

W=W

1+W

2

+W

3

+W

4

=3203.69+504+1882.3+1000=6590 m3

6、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比流量计算

集中流量的计算 (因为企业用水中各类用水时间不一样,有的3班倒,有的2班倒,所以换算单位时要分开计算)

A企业甲的集中流量包括生产用水量q

1,生活用水量q

2

,淋浴用水量q

3

q

1

=3100 m3/d=35.88L/s

q

2

=(2700*25+2100*35)m3/d =1.63 L/s

q

3

=[2100*60+(4500-2100)*40] m3/d =2.57 L/s

Q 甲= q

1

+ q

2

+ q

3

=45.88+1.63+2.57=50.5 L/s

B企业乙的集中流量包括生产用水量q

1,生活用水量q

2

,淋浴用水量q

3

q

1

=3600m3/d=41.67 L/s

q

2

=(2400*25+2200*35)m3/d =1.59 L/s

q

3

=[2200*60+(4600-2200)*40] m3/d = 228 m3/d =228*1000/(16*3600)=3.96L/s

Q 乙= q

1

+ q

2

+ q

3

=41.67+1.59+3.96=48.27 L/s

比流量q

s

等于管网总用水量减去大用户集中用水量Σq,再除以管段的总有效长度,单侧供水的管线长为150+125+205=480m,双侧供水的管线长为

10732.5-480=10252.5,即q

s =(Q

h

-Σq)/Σl=(533.23-50.5-48.27)/

(10252.5+0.5*480) =0.0414L/(s.m)(2)节点流量计算

沿线流量q

ij =q

s

l

ij

,节点流量等于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沿线总和的一半(双侧

供水时),例如q

12=0.0414*760=31.47L/s; q

15

=0.0414*(480+0.5*150)=22.98L/s

q 1=1/2(q

12

+ q

15

)=0.5*(31.47+22.98)=27.23 L/s

水厂到节点1采用两条输水线路,每条平分流量为266.615 L/s。

根据连续性方程,即对于每一节点满足q

i +Σq

ij

=0的条件,按照最短路

线供水原理,并考虑可靠性要求进行初步流量分配。流向节点的流量取负号,流离节点的流量取正号。在满足连续性方程的条件下初分流量,由于连接管只是起沟通干管之间流量的作用,事故时才起输水作用,平时流量不大,所以连接管分配较少流量,干管分配较多流量。流量分配完成后再初拟管径,根据平均经济流速表和第一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由流量和流速确定管径,查出流速和水

力坡度,再用水力坡度乘以管长即得水头损失,h=il,根据每环的管段的水头损

失,求出闭合差△h,再求出校正流量,△q

i =-△h

i

/2Σ∣s

ij

q

ij

∣,然后进行管网

平差。

(1)对给水方案的最大用水时管网平差和消防,事故时校核平差

A、最大用水时管网平差结果

一、平差基本数据

1、平差类型:反算水源压力。

2、计算公式:

柯尔-勃洛克公式

I=λ*V^2/(2.0*g*D)

1.0/λ^0.5=-

2.0*lg[k/(

3.7*D)+2.5/(Re*λ^0.5)]

Re=V*D/ν

计算温度:10 ,ν=0.000001

3、局部损失系数:1.20

4、水源点水泵参数:

水源点水泵杨程单位(m),水源点水泵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

水源节点编号流量1 扬程1 流量2 扬程2 流量3 扬程3

二、节点参数

节点编号流量(L/s) 地面标高(m) 节点水压(m) 自由水头(m)

1 -505.960 104.200 136.358 32.158

2 41.400 101.600 133.28

3 31.683

3 86.210 99.600 131.912 32.312

4 71.140 97.500 130.947 33.447

5 41.250 105.200 136.278 31.078

6 54.600 102.200 129.155 26.955

7 49.530 100.300 128.477 28.177

8 34.720 98.400 127.889 29.489

9 29.550 105.400 136.206 30.806

10 40.530 102.400 126.400 24.000

11 35.400 100.500 125.960 25.460

12 21.630 98.500 124.842 26.342

三、管道参数

管道编号管径(mm) 管长(m) 流量(L/s) 流速(m/s) 千米损失(m) 管道损失(m)

1-5 600 630.0 70.800 0.254 0.127 0.080

2-1 600 760.0 435.160 1.560 4.047 3.076

3-2 500 545.0 210.285 1.088 2.516 1.371

4-3 400 550.0 97.598 0.784 1.753 0.964

6-7 350 525.0 58.319 0.613 1.291 0.678

6-2 400 695.0 183.475 1.475 5.939 4.128

7-8 200 508.0 12.314 0.400 1.158 0.588

7-3 200 693.0 26.477 0.860 4.956 3.434

8-4 200 618.0 26.458 0.859 4.949 3.058

8-12 100 655.0 4.052 0.526 4.651 3.047

9-5 450 695.0 29.550 0.188 0.104 0.072

10-6 300 675.0 70.555 1.012 4.082 2.755

11-10 300 550.0 30.025 0.430 0.800 0.440

11-7 200 668.0 22.952 0.745 3.769 2.517

控制点为系统最高点或离二级泵站最远点,分别计算高点的节点9和离二级泵站最远点节点12所需扬程,选择其中大的一个扬程座位水泵扬程,相应的节点为系统最不利点。节点9地面标高为105.4m,节点12地面标高为98.5m,水厂地面标高104.5m。最小服务水头为24m。

由平差结果可以得到h

1-2=1.48,h

2-3

=1.34,h

3-4

=1.04,h

4-8

=1.83,h

8-12

=0.78,

h 1-5=0.97,h

5-9

=0.81

水厂到节点1的水头损失为h

水厂-1

=il=0.00191*185=0.35m,取清水池到水泵压水管水头损失为2。

节点9所需起点提供的水压为H

9

=2+0.97+0.81+105.4-104.5+24+0.35=29.03m 节点12所需起点提供的水压为

H

12

=2+1.48+1.34+1.04+1.83+0.78+24+98.5-104.5+0.35=26.82m 所以系统控制点选在节点9处。最高用水时水泵扬程H为29.03m。

B、消防时候校核平差

按照消防要求同时有两处着火,则从安全和经济等方面考虑,将消防流量一处放在控制点,另一处放在离二级泵站较远或靠近大用户或工业企业的节点处。一处放在节点9,另一处放在企业甲。

消防时管网平差结果

1、平差类型:消防校核。

2、计算公式:

海曾威廉公式

V=0.44*C*(Re/C)^0.075*(g*D*I)^0.5

Re=V*D/ν

计算温度:13 ,ν=0.000001

3、局部损失系数:1.20

4、水源点水泵参数:

水源点水泵杨程单位(m),水源点水泵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

水源节点编号流量1 扬程1 流量2 扬程2 流量

3 扬程3

二、节点参数

节点编号流量(L/s) 地面标高(m) 节点水压(m) 自由水头(m)

1 -575.960 104.200 180.000 75.800

2 41.400 101.600 177.677 76.077

3 86.210 99.600 175.860 76.260

4 106.140 97.500 174.536 77.036

5 41.250 105.200 178.594 73.394

6 54.600 102.200 176.763 74.563

7 49.530 100.300 172.899 72.599

8 34.720 98.400 175.331 76.931

9 64.550 105.400 176.999 71.599

10 40.530 102.400 175.502 73.102

11 35.400 100.500 173.235 72.735

12 21.630 98.500 171.673 73.173

三、管道参数

管道编号管径(mm) 管长(m) 流量(L/s) 流速(m/s) 千米损

失(m) 管道损失(m)

2-1 600 760.0 312.393 1.120 3.057 2.323

3-2 500 545.0 202.292 1.047 3.334

1.817

4-3 400 550.0 95.253 0.766 2.407

1.324

5-6 400 743.0 96.467 0.775 2.464

1.831

5-1 600 630.0 263.567 0.945 2.232

1.406

6-8 350 525.0 71.670 0.754 2.727

1.432

6-2 400 695.0 68.701 0.552 1.315

0.914

7-8 200 508.0 22.151 0.719 4.788

2.432

7-3 200 693.0 20.829 0.676 4.273

2.961

8-4 200 618.0 10.887 0.354 1.287

0.795

8-12 100 655.0 3.912 0.508 5.585

3.658

9-5 450 695.0 125.850 0.802 2.295

1.595

10-9 350 733.0 61.300 0.644 2.042

1.497

10-6 300 675.0 38.898 0.558 1.868

1.261

11-7 200 668.0 6.550 0.213 0.503

0.336

11-10 300 550.0 59.668 0.855 4.123

2.267

12-11 200 493.0 17.718 0.575 3.168

1.562

四、管网平差结果特征参数

水源点 1: 节点流量(L/s):-575.960 节点压力(m):180.00

最大管径(mm):600.00 最小管径(mm):100.00

最大流速(m/s):1.120 最小流速(m/s):0.213

水压最低点 12, 压力(m):171.67 自由水头最低 9, 自由水

头(m):71.60

校核消防时水泵扬程是否满足要求,火灾时服务水头取10m,此时水厂到节点1的流量为533.23+70=603.23L/s,每根输水管流量为301.615 L/s,其水头损失为0.00242*185=0.45m,则控制点处所需水压为:

=2+1.27+1.36+105.4-104.5+10+0.45=15.98m<29.03m 满足要求

H

9

大用户用水点企业甲所需水压为:(企业甲地面标高98.0m)

=2+1.84+1.79+1.84+98-104.5+10+0.45=11.42<29.03m 满足要求

H

C、事故时平差计算

事故时,假设流量最大的管段损坏,即管段1-5损坏,流量按最高日最高=533.23*70%=373.26 L/s,计算方法,流量分配与最高日最高时的70%计算,Q

事故

时的方法相同。

一、平差基本数据

1、平差类型:事故校核。

2、计算公式:

海曾威廉公式

V=0.44*C*(Re/C)^0.075*(g*D*I)^0.5

Re=V*D/ν

计算温度:13 ,ν=0.000001

3、局部损失系数:1.20

4、水源点水泵参数:

水源点水泵杨程单位(m),水源点水泵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

水源节点编号流量1 扬程1 流量2 扬程2 流量3 扬程3

二、节点参数

节点编号流量(L/s) 地面标高(m) 节点水压(m) 自由水头(m)

1 -354.123 104.200 180.000 75.800

2 28.980 101.600 177.070 75.470

3 60.347 99.600 175.903 76.303

4 49.798 97.500 175.122 77.622

5 28.875 105.200 171.452 66.252

6 38.220 102.200 172.398 70.198

7 34.671 100.300 171.016 70.716

8 24.304 98.400 172.250 73.850

9 20.685 105.400 171.273 65.873

10 28.371 102.400 171.119 68.719

11 24.780 100.500 170.531 70.031

12 15.141 98.500 169.775 71.275

三、管道参数

管道编号管径(mm) 管长(m) 流量(L/s) 流速(m/s) 千米损失(m) 管道损失(m)

2-1 600 760.0 354.172 1.269 3.856 2.930

3-2 500 545.0 159.249 0.824 2.142 1.167

4-3 400 550.0 71.594 0.575 1.419 0.781

5-6 400 743.0 67.498 0.543 1.273

0.946

6-8 350 525.0 21.026 0.221 0.282

0.148

6-2 400 695.0 165.943 1.334 6.722

4.672

7-8 200 508.0 15.351 0.499 2.430

1.234

7-3 200 693.0 27.308 0.887 7.052

4.887

8-4 200 618.0 21.796 0.708 4.647

2.872

8-12 100 655.0 3.167 0.411 3.779

2.475

9-5 450 695.0 38.623 0.246 0.258

0.179

10-9 350 733.0 17.938 0.189 0.210

0.154

10-6 300 675.0 39.199 0.562 1.895

1.279

11-7 200 668.0 7.988 0.259 0.726

0.485

11-10 300 550.0 28.766 0.412 1.069

0.588

12-11 200 493.0 11.974 0.389 1.534

0.756

四、管网平差结果特征参数

水源点 1: 节点流量(L/s):-354.123 节点压力(m):180.00 最大管径(mm):600.00 最小管径(mm):100.00 最大流速(m/s):1.334 最小流速(m/s):0.189 水压最低点 12, 压力(m):169.77 自由水头最低 9, 自由水头

(m):65.87

管段1-2的水头损失h

1-2=0.00306*760=2.2m,输水管h

水厂-1

=0.00099*185=0.18m,水

泵吸水管因流量减少,所以估计水头损失为1.5m。

事故时水泵扬程为:

H=1.5+0.18+2.2+3.9+0.51+0.41+24+105.4-104.5=33.6m

33.6-29.03=4.57<5m 满足要求

(2)绘出最大用水时管网平差图、消防时和事故时校核图

8、节点水压标高计算

最大用水时各节点水压标高、自由水头、地面标高

9、设计成果评价:绘制最大用水时等水压线图

方案二分质给水

即将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分开。从水源地在引一根管道直接给工业企业供水。与生活用水分开。

1、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比流量计算

集中流量的计算 (因为企业用水中各类用水时间不一样,有的3班倒,有的2班倒,所以换算单位时要分开计算)

A企业甲的集中流量包括生产用水量q

1,生活用水量q

2

,淋浴用水量q

3

q

1

=3100 m3/d=35.88L/s

q

2

=(2700*25+2100*35)m3/d =1.63 L/s

q

3

=[2100*60+(4500-2100)*40] m3/d =2.57 L/s

Q 甲= q

1

+ q

2

+ q

3

=45.88+1.63+2.57=50.5 L/s

B企业乙的集中流量包括生产用水量q

1,生活用水量q

2

,淋浴用水量q

3

q

1

=3600m3/d=41.67 L/s

q

2

=(2400*25+2200*35)m3/d =1.59 L/s

q

3

=[2200*60+(4600-2200)*40] m3/d = 228 m3/d =228*1000/(16*3600)=3.96L/s

Q 乙= q

1

+ q

2

+ q

3

=41.67+1.59+3.96=48.27 L/s

比流量q

s

等于管网总用水量减去大用户集中用水量Σq,再除以管段的总有效长度,此时采用分质供水。总流量应只统计生活用水,

Q h =Q

总-

Σq =533.23-50.5-48.27=434,46不计集中用户供水量。单侧供水的管

线长为150+125+205=480m,双侧供水的管线长为10732.5-480=10252.5,即q

s =(Q

h

-

Σq)/Σl=(434.26)/(10252.5+0.5*480) =0.0414L/(s.m)(2)节点流量计算

沿线流量q

ij =q

s

l

ij

,节点流量等于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沿线总和的一半(双侧

供水时),例如q

12=0.0414*760=31.47L/s; q

15

=0.0414*(480+0.5*150)=22.98L/s

q 1=1/2(q

12

+ q

15

)=0.5*(31.47+22.98)=27.23 L/s

说明:沿线流量单位为L/s。

水厂到节点1采用两条输水线路,每条平分流量为217.23 L/s。

(3)进行流量分配,初拟管径

根据连续性方程,即对于每一节点满足q

i +Σq

ij

=0的条件,按照最短路

线供水原理,并考虑可靠性要求进行初步流量分配。流向节点的流量取负号,流离节点的流量取正号。在满足连续性方程的条件下初分流量,由于连接管只是起沟通干管之间流量的作用,事故时才起输水作用,平时流量不大,所以连接管分配较少流量,干管分配较多流量。流量分配完成后再初拟管径,根据平均经济流速表和第一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由流量和流速确定管径,查出流速和水

力坡度,再用水力坡度乘以管长即得水头损失,h=il,根据每环的管段的水头损

失,求出闭合差△h,再求出校正流量,△q

i =-△h

i

/2Σ∣s

ij

q

ij

∣,然后进行管网

平差。

初分流量和拟定管径数据表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 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3)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5) 3.1管道定线 (5)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5)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5)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5)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6) 3.1.4污水干管定线 (6) 3.2水量计算 (7) 3.3水力学计算 (9)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9)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11) (四)图形绘制 (13) (五)管材设计 (14)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经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能 够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能够采用各自独立的分 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 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 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 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 书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 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1 山东农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目 齐河县开发I 区污水、雨水管网设计 学 院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 卞晓彤 班 级 2013级3班 指导教师 姜瑞雪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下发日期 201 5 年 12 月 7 日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设计任务 (4) 1.1设计资料 (4) 1.1.1条件图 (4) 齐河县开发区规划图一张(含地形标高)。 (4) 1.1.2城市概况 (4) 1.1.3气候条件 (5) 1.1.4水文及地质 (5) 1.1.5主要工业企业 (5) 1.1.6其它参数 (5) 1.2设计原则 (6) 1.3 设计任务 (6) 第2章方案选择和确定 (7) 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7) 2.2 工业废水与城镇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8) 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9) 第3章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10) 3.1 污水管网定线 (10) 3.1.1污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10) 3.1.2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 (10) 3.1.3 排水流域的划分 (11) 3.1.4 污水主干管定线 (11) 3.1.5 污水干管定线 (12) 3.1.6 出水口的形式 (12) 3.2污水设计流量 (13) 3.2.1划分设计管段 (13) 3.2.2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 (14) 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6) 3.3.1水力计算公式 (16) 3.3.2 设计参数 (17) 3.3.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3) 3.4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25) 3.5 污水管网主干管剖面图 (25) 第4章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6)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说明 (2) 1.1前言 (2) 1.2设计概况 (2)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 2.1用水量计算 (4) 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 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 第三章管网平差 (10) 3.1管网平差计算 (10) 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 3.3等水压线图 (11) 3.4管网造价概算 (11) 附表一 (12) 附表二 (12) 附表三 (13) 附表四 (13) 附表五 (14) 附表六 (14) 附图一 (15)

一、设计说明 1.前言 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 (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 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 日用水量 m3/d 逐时变 化 班制 冷车间 人数 热车间 人数 每班淋浴 人数 污染 程度 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 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 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04 8~9 6.21 16~17 4.52 1~2 0.95 9~10 6.12 17~18 4.93 2~3 1.2 10~11 5.58 18~19 5.14 3~4 1.65 11~12 5.48 19~20 5.66 4~5 3.41 12~13 4.97 20~21 5.8 5~6 6.84 13~14 4.81 21~22 4.91 6~7 6.84 14~15 4.11 22~23 3.05 7~8 6.84 15~16 4.18 23~24 1.65 (3)给水系统选择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2014010650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2)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4) 3.1管道定线 (4)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4)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4)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5) 3.1.4污水干管定线 (5) 3.2水量计算 (6) 3.3水力学计算 (8)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8)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9) (四)图形绘制 (10) (五)管材设计 (11)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 (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通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以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可以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力的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后直接排入水体,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而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与不完全分流制两种。前者包括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后者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立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与分流制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李悦 学号:20070130211 专业班级:给排水工程二班

目录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项目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资料 (3) Ⅱ.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5) 一、输配水系统布置 (5) 二、设计用水量及调节构筑物相关计算 (5) 1 设计用水量计算 (5) 2 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7) 3 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 (7) 三、经济管径确定 (11) 1 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 (11) 2 初始分配流量 (13) 3 管径的确定 (13) 四、管网水力计算 (15) 1 初步分配流量 (15) 2 管网平差 (15)

3 控制点与各节点水压的确定 (15) 4 泵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计算 (17) 五、泵的选择 (19) 1 最高时工况初选泵 (19) 2 最大转输工况校核 (19) 3 消防工况校核 (21) 4 泵的调度 (24) 六、成果图绘制··················································- 参考文献 (25)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项目 某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资料,应完成下列任务: 1、进行输配水系统布置,包括确定输水管、干管网、调节水池(如果设置的话)的位置和管网主要附件布置; 2 、求管网、输水管、二级泵站的设计用水量与调节水池的容积; 3、计算确定输水管和管网各管段管径;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确定二级泵站的设计扬程,如果有水塔,确定水塔的设计高度; 6、确定二级泵站内水泵的型号与台数(包括备用泵),并说明泵站在各种用水情况下的调度情况; 7、画出管网内4~6个节点详图。 三、 设计资料 1、某市规划平面图一张。 2、某市规划资料。 某市位于湖南的东部,濒临湘江。近期规划年限为6年,人口数为12万,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控制在6层。全市内只有两家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其用水量及其他情况详见表1。 表1 工业企业近期规划资料

污水排水管网设计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排水工程Ι》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桂荣 学号 专业环境工程2班 完成时间2012.3.3

目录 第一节设计说明书 (01) 第二节污水设计计算说明书 (04) 附录 附件一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件二污水管道各管段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 附件三城市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 附件四污水主干管纵剖面图

第一节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任务及设计范围 运用已学的排水管网的专业知识,进行A城新区污水管网工程的扩大初步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设计基础数据的收集。 (2)确定设计方案,划分排水流域,进行污水管道的定线和平面布置。 (3)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4)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设计坡度、埋设深度等。 (5)污水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横断面上的位置。 (6)绘制污水管网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二、设计原始资料 1. A城市平面规划图(1:1000) 该新城区的规划如图一所示。西部濒临白河,流向自北向南,主要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区的东南部,等高线较为平缓,自城区自东向西逐步降低,城区内无明显的起伏地势。 2.服务人口密度:350人/ha;生活污水量标准平均日120L/(cap·d) 3.主要的排污单位有如下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其位置如平面图所示: ①甲厂:最大班排水量20L/S。 ②乙厂:最大班排水量15 L/S。 ③公共建筑排水量(火车站):15 L/S。 (学校): 10 L/S。 上述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废水经局部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所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污水管道统一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各企业排水口的管底埋设深度不小于2.0米。设计街区的污水管道最小埋深不小于1.5米。火车站污水管道起端管道埋深为不小于1.5米。 4.自然状况:

给水管网设计.

目录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二、给水管网定线 三、设计用水量 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3、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4、计算二泵房、水塔、管网设计流量 5、计算清水池设计容积和水塔设计容积 四、管材的选择 五、管网水力计算 六、校核水力计算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给水系统有统一给水系统,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分压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和分地区给水系统。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少,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从设计施工费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综上所诉,本设计采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城市给水官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与树枝状两种。树状网的供水安全性较差,当管中某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而且,由于枝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是管线连接成环状,某一管段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是和其余管线隔开,以进行检修,其余管线仍能够正常工作,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另外,还可以大大减小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树状网中,则往往一次而是管线损坏。但是其造价明显比树状网为高。一般大中城市采用环状管网,而供水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小城镇则可以猜用树状管网。但是,为了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证远期经济的发展,本实例仍然采用环状网,并且是有水塔的环状网给水管网。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管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水塔可调节水泵供水和用水之间的流量差,二泵站的供水量可以与用水量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分级供水的原则是:(1)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输一般不多于三级:(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满足今后和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依据以上原则,本设计采用二泵房分二级供水。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内容 (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 ① 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② 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 比例 横1:1000 纵1:100 ③ 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 四、设计原始资料 第一部分任务书 m 2 3 4 5 6 7o 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1. 2. 确定设计规模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 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 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 5. (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 2. 3. 4.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 比例 横 1:1000 纵 1:100 1.县城平面图(A 图) 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 2.64万 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 K h 为1.5 O 4.92万 人/平方公里考虑。 85 %,远期 90 %o

10 年最高温度39 C ,年最低温度-8C 最大冰冻深度 1.0m 最大积雪深度0.4m 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 0.8 m -3.8m 粘沙土 932(1 1.292 Ig P) q 0 7 (t 8.22) (9) (10) 地基承载力 2.0Kg/cm 2 (11) 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地面水系: (1) 最高水位31.5 (2) 最低水位 27.5 (3) 常水位 29.0 9.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 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 1 2 3 4 5 6 7 8 9 注:每班8小时 序号 (2) (6) (7) (8) 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 地面径流系数0= 0.40 附表1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孔庆培 学号:026413158 指导老师:谭水成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前言 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

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兰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程斌 2012年10月31日

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 (2)供水方案选择 (3)管网定线 (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 (5)流量、管径的计算 (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 (7)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 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1地形地貌 (1) 1.1.2气象资料 (1)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 1.1.4图纸资料 (1) 1.1.5用水资料 (1) 1.2设计任务 (2) 2设计说明书 (2) 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 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 2.1.4节点水压计算 (3)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 3设计计算书 (3) 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 3.2供水方案选择 (4) 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 3.3.管网定线 (4)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 3.5.1供水设计原则 (5) 3.5.2具体要求 (5) 3.5.3二级供水 (5) 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 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 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 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 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 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 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 4.1.5平差计算 (10) 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 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 4.2 消防工况校核 (12) 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 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要点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课程论文 某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 姓名 学号 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 成绩 指导教师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 2010 年06 月2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3) 1.1用水量的计算 (3) 1.2管网布置图 (4) 1.3 节点流量计算 (4) 第二章管网水力计算 (5) 1.1 初始流量分配 (6) 1.3事故流量校正 (9) 1.2消防流量校正 (12) 第三章水泵的选取 (15) 第四章设计总结 (15) 4.1 设计补充 (16) 4.2 设计总结 (16)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一、用水量的计算 : 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 1 城区规划人口近期为9.7万,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属于中小城二区来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在100~160L/cap.d,选用Q=130L/cap.d,自来水普及率为1。 故一天的用水量为Q1=qNf=130×9.7×104×1=12610m3/d 。 : 2、企业用水量Q 2 企业内人员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可按:生活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淋浴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40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 企业甲: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3000×25=75000L=7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700×40×3=84000L=8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2700×35=94500L=94.5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900×60×3=162000L=162m3/d 则企业甲用水量为75+84+94.5+162=415.5m3/d 企业乙: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800×25=45000L=4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800×40×2=64000L=6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400×35=49000L=49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700×60×2=84000L=84m3/d 则乙车间用水量为:45+64+49+84=242m3/d 则企业用水量Q =415.5+242=657.5m3/d 2 : 3、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量Q 3 ⑴、道路浇洒用水量: 道路面积为678050m2 道路浇洒用水量定额为1~1.5L/(m2·次),取1.2L/(m2·次)。每天浇洒2~3次,取3次 则道路浇洒用水量为687075×1.2×3=2473470L=2473.47m3/d ⑵绿化用数量 绿化面积为城市规划总面积的1.3%,城市规划区域总面积为3598300m2,

排水雨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践教学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综合设计 ——排水管网计算书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给排1x1 姓名xxx 学号 设计时间~ 指导老师xxxxxxxxxxxxxxx 成绩 城市建设学院

目录

1 设计原始资料 城镇概况 A 城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该城市是广东省辖县级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区地势平坦,主要建在平原上,城市中间以铁路为界,分为两个生活区:Ⅰ区和Ⅱ区。均有给水排水设备,自来水普及率100%。 气候情况 ① 市内多年来的极端高温℃,每年6~8月份的气温最高。而到了冬季(12~2月)温度较低,多年来的极端低温为0℃。 ②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春季湿度大,约为65~90%; ③ 雨季集中在4~9月份,这段时间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4~9月份为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时段,降雨量大,多出现暴雨,年平均降雨量为1930mm ,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 排水情况 城市用水按19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 (d cap L )。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给水的90%计算。街坊污水排入区域排水管网,区域排水管网再将接入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最后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 排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道的布置 地形坡度 地势由西南方向东北方逐渐降低,但总体变化趋势不大。 河流流向 该城市沿市区南部有一条由北至南流向的河流,综合地势原因,污水厂设在地势较低处。

污水管道布置图 居民生活污水计算 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表,取居民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为210d L?,则居民生活污水量 cap 定额为d % 210 ?189 90 = cap L? 街坊面积总面积计算 根据城市人口为14万,根据草图对街坊区进行编号,得到各街坊面积和总面积,计算见下页表 街区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74 119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CAD面积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设计汇总

****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一设计概要 (一)设计题目 某小区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主要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包括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至污水厂干管设计; (2)工厂至污水厂水力计算; (3)绘制管道平面图; (4)绘制干管纵断面图。 (三)设计原始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104m2; (2)污水量标准为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8.24L/s和6.84L/s; (4)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5)工厂排出口地面标高为43.5m; (6)管底埋深不小于2.0m; (7)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8)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0m。 二排水系统概论 (一)街坊污水的分类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着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些用过后的水称作污水或废水。而街坊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组成。 1.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主要包括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工厂的生活间,如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在收集后需

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水质随工厂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用水成分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工业废水又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仅水温增高的水,如冷却水,通常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具有危害性,需经处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不同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质有所不同。如冶金、建材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物,食品、炼油、石化工业废水所含有机物较多。另外,不少工业废水含有的物质是工业原料,具有回收利用价值。 街坊污水通常是指排入街坊排水管道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物。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可能包括截流入街坊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的雨水。街坊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性质变化很大,随着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性不同而异。城市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天然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在街坊和工厂企业中,应当有组织地、及时地排除上述废水和雨水,否则可能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形成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乃至于威胁到人身健康。(二)排水体制选择 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是指排水系统对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是针对污水和雨水的合与分而言的。 ⑴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和雨水收入同一套排水管渠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因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邻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较低侧建造一条沿河岸的截流总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解析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目录 1总论 ......................................................................................................................... - 3 -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3 - 1.1.1设计任务 .................................................................................................................................................. - 3 - 1.1.2设计要求 .................................................................................................................................................. - 3 - 1.1.3设计依据 .................................................................................................................................................. - 3 - (1)标准规范 ................................................................................................................................................... - 3 -(2)甲方提供资料 ........................................................................................................................................... - 3 - 1.2设计原始资料.................................................................................................................................................... - 4 - 1.2.1县城概况 .................................................................................................................................................. - 4 - (1)自然概况 ................................................................................................................................................... - 4 -(2)水文地质 ................................................................................................................................................... - 4 -(3)气候现象 ................................................................................................................................................... - 4 -(4)水系及水资源 ........................................................................................................................................... - 5 -(5)地震 ........................................................................................................................................................... - 5 - 1.2.2工程概况 .................................................................................................................................................. - 5 -2工程规模 .................................................................................................................. - 6 -2.1用水量预测........................................................................................................................................................ - 6 - 2.2工程规模 ........................................................................................................................................................... - 7 - 2.2.1总水量 ...................................................................................................................................................... - 7 - 2.2.2工程范围 .................................................................................................................................................. - 7 -3管网设计 .................................................................................................................. - 7 - 3.1管线布置原则.................................................................................................................................................... - 7 -3.2设计公式及参数原则........................................................................................................................................ - 8 - 3.3平差计算 ........................................................................................................................................................... - 9 - 3.3.1平差计算的必要性................................................................................................................................... - 9 - 3.3.2流量分类 .................................................................................................................................................. - 9 - 3.3.3 流量分配原则 ....................................................................................................................................... - 10 - 3.3.4 消防校核 ................................................................................................................................................ - 11 - 3.3.5 事故校核 ................................................................................................................................................ - 11 - 3.3.6反算水源压力管网平差计算书平差基本数据.................................................................................... - 11 - 3.3.7消防校核 ................................................................................................................................................ - 14 - 3.3.8 事故校核 ............................................................................................................................................... - 18 - 4 某市排水管道设计................................................................................................. - 2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