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信号与系统1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102
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 域分析一、单项选择题X6.1(浙江大学2003年考研题)离散时间单位延迟器的单位响应为 。
(A ))(k δ (B ))1(+k δ (C ))1(-k δ (D )1X6.2(北京邮电大学2004年考研题)已知一双边序列⎪⎩⎪⎨⎧<≥=0,30,2)(k k k f k k ,其z 变换为 。
(A )32,)3)(2(<<---z z z z (B )3,2,)3)(2(≥≤---z z z z z(C )32,)3)(2(<<--z z z z (D )32,)3)(2(1<<---z z zX6.3(东南大学2002年考研题)对于离散时间因果系统5.02)(--=z z z H ,下列说法是不对的是 。
(A )这是一个一阶系统 (B )这是一个稳定系统 (C )这是一个全通系统 ()这是一个最小相移系统X6.4(南京理工大学2000年考研题))(2)(k k f --=ε的z 变换为 。
(A )12)(-=z z z F (B )12)(--=z z z F (C )12)(-=z z F (D )12)(--=z z F X6.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考研题)序列[]∑-=-1)()1(2k i iki ε的单边z 变换为 。
(A )422-z z (B ))1)(2(+-z z z (C )422-z z(D ))1)(2(2--z z zX6.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考研题)离散序列[]∑∞=--=0)()1()(m mm k k f δ的z 变换及收敛域为 。
(A )1,1<-z z z (B )1,1>-z z z (C )1,1<+z z z (D )1,1>+z z zX6.7(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考研题)已知)(k f 的z 变换)2(211)(+⎪⎭⎫⎝⎛+=z z z F ,)(z F 的收敛域为 时,)(k f 为因果序列。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时间:2006-09-29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分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系统两个方向,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二者各有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4.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6.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汇编与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编译原理、计算理论教学特色课程外文原版教材的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JAVA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的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研究型和讨论型课程:软件工程、专题研讨、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双学位说明要求修读数据结构基础等21门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取得55学分,可以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
211C0020 数据结构基础 2.5 秋21120490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1.5 冬211C001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5 春夏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 3 秋冬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实验 1 秋冬21186031 计算机组21186040 计算机组成实验 1 春夏211C0030 数据库系统原理 2.5 春夏21120050 操作系统原理 3 秋冬21120360 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 2 冬计算机体系结构 2.5 秋冬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 1 秋冬21120261 软件工程 2.5 春夏计算机网络基础 3.5 春夏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 2 夏21120470 编译原理 2 春21120500 汇编与接口 2.5 秋21191080 接口实验 1.5 冬21120520 计算理论 2 秋21190940 JAVA程序设计 2.5 夏21190831 嵌入式系21120460 毕业论文 8 春夏说明:已修读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的同学可免修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及实验。
《2019浙江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复习精编》《复习精编》是惟学浙大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
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惟学浙大老师的倾力之作。
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
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做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
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
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
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
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答案【篇一:11-12-2大学物理乙期末试题b】《大学物理乙(上)》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开课分院:基础部,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非存储计算器入场考试日期:2012年月日,考试所需时间: 120 分钟考生姓名学号考生所在分院:专业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一个0.1kg的质点做简谐振动,运动方程为x(t)?0.2cos3t m,则该质点的最大加速度amax,质点受到的合力随时间变化的方程f(t。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初始时具有振动能量2.4j。
当质点运动到a/2处时,质点的总能量为 j,其中动能为j。
3、在宁静的池水边,你用手指以2hz的频率轻叩池面,在池面上荡起水波,波速为2m/s,则这些波的波长为 m。
4、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能够产生干涉现象的三个条件为:,振动方向相同,初相位差恒定。
5、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相干波源a和b相距3m,它们所发出的简谐波在ab连线上的振幅均为0.4m,波长均为2m,且a为波峰时b恰好为波谷,那么ab连线中点的振幅为 m,在ba延长线上,a点外侧任一点的振幅为m。
6、已知空气中的声速340m/s,一辆汽车以40m/s的速度驶近一静止的观察者,汽车喇叭的固有频率为555hz,则观察者听到喇叭的音调会更________(填“高”或“低”),其频率为____________ hz。
(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已知800k时某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500m/s,当该气体降温至200k时,其方均根速率为__________m/s。
8、体积为2?10?3m3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总数为5.4?1022个,其温度为362k,则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pa。
9、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恒等于_________。
10、一定量氢气在500k的温度下,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j,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单项选择题X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0年考研题) 试确疋下列信号的周期:(1) x(t) 3 cos 4t3;(A ) 2( B ) (C )-- (D)22(2)x(k) 2 cos —k sin —k 2cos —k —48 2 6(A ) 8 ( B )16 (C )2 (D )4X1.2 (东南大学2000 年考研题)下列信号•中属于功率信- 号的是 。
(A )cost (t)( B )e t(t)(C ) te t(t)ti(D ) e 11X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0年考研题) 设f (t )=0 , t<3,试确定下列信号为 0的t 值:(1)f (1-t)+ f(2-t);(A ) t >-2 或 t>-1(B )t=1 和 t=2(C ) t>-1(D ) t>-2(2)f (1-t) f(2-t))(A ) t >-2 或 t>-1 (B )t=1 和 t=2(C ) t>-1(D ) t>-2(3)t f3(A ) t >3 ( B )t=0 (C ) t<9 ( D )t=3X1.4 (浙江大学2002年考研题: )卜列表达式屮正确的是o(A ) (2t)(t)(B ) 1 (2t) 1 (t)(C ) (2t) 2 (t)(D ) 12⑴(2t)X1.5(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考研题) 某连续时间系统的输入f (t )和输出y (t )满足y(t) f(t) f(t 1),则该系统为 _______________(B )非因果、时不变、非线性 (D )因果、时不变、非线性(A )因果、时变、非线性 (C )非因果、时变、线性X1.6 (东南大学2001年考研题)微分方程y (t) 3y(t) 2y(t) f(t 10)所描述的系统为 __________ 。
(A )时不变因果系统 (B )时不变非因果系统 (C )时变因果系统(D )时变非因果系统X1.7 (浙江大学2003年考研题)y(k) f( k 1)所描述的系统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信号与系统考点重点与典型题精讲系列第7讲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主讲人:马圆圆
网学天地
)
2.
3. 序列
研真题)
解:(1)
(b)
(a)
)由于系统为稳定系统,故有:π代入上式有:
6. 已知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
7. 离散系统,当y(k)=2U(k-1)
8. 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求H(z)=Y(z)/F(z);
(3)H(z)的极点为。
9. 已知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则:
10. 已知离散系统的系统函
)
因为允许差一系数,不妨取
11. 已知二阶离散系统的初始条件为入f(k)=U(k)
解:系统函数
(
14.
15.
16. 已知离散系统差分方程表示式为:
(2)H(z)有两个极点p=1/4;有两个零点(3)
17. 已知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如图所示,已
19.已知差分方程态为y(-1)=2
20.
21.
22.
23.已知如图所示系统。
仿真框图。
(2)求系统函数
(3)求单位样值响应
24.(国防科技大学考研题)对于如下差分方程所表示的离
25.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题)。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单项选择题X2.1(东南大学2002年考研题)一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其在某激励信号作用下的自由响应为(e -3t +e -t )ε(t ),强迫响应为(1-e -2t )ε(t ),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一定是二阶系统 (B )该系统一定是稳定系统(C )零输入响应中一定包含(e -3t +e -t )ε(t ) (D )零状态响应中一定包含(1-e -2t )ε(t )X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考研题)信号f 1(t )和 f 2(t ) 如图X2.2所示,f =f 1(t )* f 2(t ),则 f (-1)等于 。
(A )1 (B )-1 (C )1.5 (D )-0.5图X2.2X2.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考研题)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2121210201t f t t f D t f t t f C t f dt d t f dt d t f t f dt d B t f t f t t f t t f A ='='⎥⎦⎤⎢⎣⎡⎥⎦⎤⎢⎣⎡==+-δδ答案:X2.1[D],X2.2[C],X2.3[B]二、判断与填空题T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考研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t h t f t y =,则)2(*)2(2)2(t h t f t y =。
[ ] (2)如果x (t )和y (t )均为奇函数,则x (t )*y (t )为偶函数。
[ ] (3)卷积的方法只适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
[ ] (4)若)(*)()(t h t f t y =,则)(*)()(t h t f t y --=-。
[ ](5)两个LTI 系统级联,其总的输入输出关系与它们在级联中的次序没有关系。
浙大电路教材
浙江大学电气学院公布的2023硕士生统考(全日制)入学考《电路》考试大纲中,建议的参考书目如下:
1. 信号系统部分: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于慧敏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 V. Oppenheim, Willsky等著,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 数字电路部分: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Mano and Michael D. Ciletti,Digital Design,Fourth Edition (数字
设计,第4版),2008,电子工业出版社。
此外,对于浙大信号与电路基础(代码844)考研,也有相应的参考书目:
于慧敏等编著,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浙江大学电气学院相关人员获取更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