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田径)第二课堂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小学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与目的体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第二课堂体育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次活动旨在让小学生体验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激发他们的热爱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性。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活动地点:学校操场三、活动内容1. 第一周活动:足球训练-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 活动安排:-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足球装备(足球鞋、袜子和运动服)。
- 实施过程:教师介绍足球基本规则和技能,进行基础训练,如传球、接球、射门等,分组进行小游戏。
-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将足球运动持续下去。
2. 第二周活动:篮球比赛-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篮球技巧,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活动安排:-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篮球装备(运动鞋、短裤和运动衫)。
- 实施过程:教师介绍篮球规则和基本技能,进行投篮、运球、传球等训练,分组进行友谊赛。
-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
3. 第三周活动:田径运动会-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和爆发力,并培养竞争意识。
- 活动安排:- 课前准备:学生穿着运动装备(运动鞋、短裤和运动衫)。
- 实施过程:教师介绍不同项目的规则及技巧,进行短跑、跳远、投掷等训练,并进行简单的比赛。
-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坚持锻炼身体。
四、活动影响与评估1. 活动影响:-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 活动评估:- 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 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五、组织与保障1. 组织:- 由体育教师负责计划与组织活动。
- 学校领导提供支持和指导。
2. 保障:-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与卫生。
上学期小学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体育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现将本学期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第二课堂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保证学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
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具体工作措施:1、体育第二课堂的活动安排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下午第二节课后。
2.上好体育活动课,做到“四定”。
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潜能。
3.在完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4.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体育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高中体育第二课堂教学计划高中体育第二课堂教学计划(精选6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体育第二课堂教学计划(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体育第二课堂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高一学生正处在由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也是决定身心健康成长的要害时期,需要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良好发展,经过一学年的学习锻炼及体育技能的提高,可以把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在高一阶段主要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锻炼的目的.性为主,为高三的学习保驾护航。
现阶段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心理是否健康,尤其是高二汽修和汽配班级学生,运动兴趣全无,手机不离手。
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走向健康,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如何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也是本学期工作的要点。
二、教学目的要求1、发展体育运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2、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机体免疫力。
3、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习惯。
4、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意识。
5、学会基本的健身方式、方法。
6、让学生了解学生体质评测的内容和意义,并进行针对性练习。
以便更好地完成测评考核。
三、教材分析主要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篮球。
根据本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
本学期将以田径、排球、篮球为主要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1、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还要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
2、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体育习惯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审美观和健康观。
五、教学措施1、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活动能力、爱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
2、以教学大纲为基本出发点,以教材为基础,并以最新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
1.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
二、教学内容1. 田径基本技术:起跑、跨栏、跳远、跳高、投掷等。
2. 田径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3. 田径训练方法与营养补给。
三、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2节田径课,共计32课时。
2. 采用分班教学,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组教学。
3. 每节课前进行热身运动,课后进行拉伸放松。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田径基本技术、规则等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田径动作,学生跟学。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法:组织小型比赛,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田径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田径比赛中的表现。
3. 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二、田径二课教学工作总结1.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明显提高,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增强。
2.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田径基本技术,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4. 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得到加强。
二、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3.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4. 注重培养学生的竞技水平,为学校田径运动队选拔人才。
三、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 完善教学设施,为田径运动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
3. 加强与学校其他体育项目的合作,举办田径运动会,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4. 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田径运动的认识,争取家长支持。
总之,田径二课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田径人才而努力。
【最新】第二课堂活动长跑队训练计划第二课堂活动长跑队训练计划第二课堂活动长跑队训练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及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努力抓好校田径队建设,开展第二课堂.课余训练工作,使田径训练走上科学的轨道,真正使训练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好运动员梯队建设,层层选拔,充分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课.课外业余训练发现人材.补充新人,努力用科学手段进行严格训练,不断提高队员的思想品质及训练质量,为参加明年的学生田径比赛做好充分准备.二.选材1.首先看运动员思想品德.意识.学习成绩.有没有吃苦耐劳和拼搏精神.2.运动员遗传.身体形态.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3.通过各种竞赛.体育课表现进行选拔.三.训练目标:1.增强队员的体质,全面恢复队员的体能;2.通过训练巩固提高队员参赛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3.通过短时间高效率训练提高队员的各项专项成绩,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四.训练时间:9月至4月底,早晨.下午第九节课五.训练地点:田径场.小活动区.校外公路六.训练方法:每月重复训练法(1)在软地上进行各种跳跃练习;(2)进行各种跳跃练习,如:单腿跳.立定跳.跨步跳.深蹲跳等.每次课都要有跳跃练习;(3)每周进行1-2次的综合力量练习,如腰腹.背肌的力量练习;(4)小于体重三分之一的快速力量练习;(5)匀速越野跑40-60分钟;(6)短距离跑练习,逐渐增加组数.七.训练对象: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长跑队队员八.训练内容:1.素质训练:小步跑.高抬腿.交叉步跑.后蹬跑.行进间弓步扑步压腿.行进间踢腿.蹲走2.速度训练:100米.400米.200米.行进间30米.超前加速跑3.力量训练:单足跳.蛙跳.三级跳.跳台阶.俯卧撑4.耐力训练: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越野跑5.专项训练: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九.队员名单:扩展阅读:篮球第二课堂训练计划外国语学校第二课堂小学男子篮球队训练计划为实施我校第二课堂工作,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兴趣活动,提高小学部男子篮球队竞技水平,特制定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第二课堂男子篮球队训练计划,相关事项如下:一:参加训练队名单:潘中仪潘中仁戴坤忆郭锐衡黄家文李锐深王健茜邱业坚周耀聪周家俊刘文杰胡镇平二.训练指导思想1.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狠抓纪律;2.提高身体素质:重点提升队员的体力.身体对抗以及力量;3.狠抓基本功:重点抓投篮.防守.传接球.移动.三.训练内容安排如下:周次教学内容节数31.熟悉球性练习;92.防守:移动.脚步;3.传球.运球.投篮练习;41.熟悉球性练习;92.行进间传接球练习;3.素质练习;51.熟悉球性练习;92.2.行进间〝8〞字传球练习;3.投篮.教学比赛;61.熟悉球性练习;92.防守:移动中的跨步.转身;3.身体素质练习;71.四角传球练习;92.进行间低手上篮;3.教学比赛;81.传球.运球.投篮练习;92.半场一对一;3.素质练习;91.各种方式的传球.运球练习;92.行进间传接球练习;3.半场一对一;101.防守持球;92.传接配合;3.组织教学比赛;111.行进间运球上篮;92.行进间传球;3.半场一对一;121.传球.运球.投篮练习;92.介绍简单战术;3.教学比赛;131.各种方式传球练习;92.运球.投篮练习;3.战术练习;141.基本技术练习;92.战术配合;3.身体素质练习;151.半场三对三;92.简单规则介绍;3.投篮练习;体育教师:陈__年9月16日。
体育活动(第二课堂)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模式,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开展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磨练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促进我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二、组织领导机构1、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梁明副组长:曾召庆组员: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艺术教师、年级长2、下设项目开发组、指导教练组、督查组,负责活动的开发与组织。
(1)项目开发组:组长:王银华副组长:王华锋组员:陈英坤廖晓红朱锦芳吴水清蔡美华(2)活动督查组:组长:陈志华组员:张其煊谢柱华各级组长三、活动班级及时间:(1)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2)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16:50----17:40。
四、活动内容:1、晴天室外项目:跳绳(长绳、短绳)、中长跑、校园集体舞、踢毽子、篮球、排球、游戏:“小火车赛跑”、素质练习、武术、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项目。
2、雨天室内项目:(由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在课室进行,各体艺教师到各自负责班进行督促检查)棋类活动、室内游戏、观看体育竞赛节目等。
五、活动程序:课外体育活动活动程序如下:各班到指定活动位置集合整队(5分钟)——准备活动(5分钟)——练习(35分钟)——各班集合整队、放松活动(5分钟)六、活动组织1、组织分工:政教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评价。
体卫艺处:负责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
体育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与指导各班级开展活动。
年级长:协调各班的场地划分,配合政教处对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
团委:配合政教处作好评价工作。
班主任:班级活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好本班的活动,监督本班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及安全。
大湖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一、活动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今后学习及培养体育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为了给爱好体育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活动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遵循“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
二、活动目的通过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及运动技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一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
所以针对以上本学期多多安排一些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活动时间活动课由班主任根据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五、活动要求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
大湖小学2015年3月2日大湖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大湖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体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教案第一周:托球跑接力赛,规则:乒乓球必须放在乒乓球拍的中间,不得用手固定,每个人每次只能托一个球,从起点到终点球(10米)不掉在地上放入指定位置算有效球,另外一人在从筐中捡起球进行接力。
如果球在托送途中掉到地上,选手必须回到起点重来,以8位选手全部运送完球,所用的时间最少的算胜利。
(毎个団体报2组可以男女混合、毎组8人,)第二周:100米障碍接力赛(分两次进行,每次每团体1组参加取用时最少的一组)道具:接力棒、绳子(离地约1米高)、凳子、气球、棒棒糖参加人员:毎个団体报2组、每组6人(2男4女)比赛规则:100米(50米折返跑)距离比赛开始前每队各出一人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线上,裁判发令后运动员开始跑。
2024年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旨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和管理,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学科竞赛类活动安排各学科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每个学科都设置多个级别和类型的竞赛,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合参与的竞赛项目,引导学生在学科竞赛中不断提高,取得优异成绩。
2. 社会实践类活动安排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近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实习实训等,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3. 艺术活动类通过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安排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艺术展览、比赛和演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 体育运动类活动组织各种体育运动类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包括田径运动、球类运动、武术等,推广全民健身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5. 科技创新类活动通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技论坛,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三、活动安排1.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学科竞赛活动,涵盖各个学科的不同年级和类型的竞赛项目。
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造力。
2.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等。
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艺术活动,包括文化艺术展览、比赛和演出。
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4.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体育运动活动,包括田径运动、球类运动、武术等。
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导言:在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正式的体育课,学校还应充实学生的体育第二课堂活动,以提供更多锻炼和交流的机会。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旨在为学校和老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想法。
一、活动目标设定体育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以确保学生们充分参与且享受到多样化的运动锻炼。
以下是一些活动目标的例子: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领导技能和自信心。
4. 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动。
5.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体育潜能。
二、活动策划与组织1. 活动类型:活动可以包括各种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项目。
2. 活动时间和频率:活动应在课后或放学后进行,以不影响正课教学为前提。
频率可以根据学校的时间安排和资源情况来确定。
3. 活动地点:可以使用学校的体育馆、操场或者租借附近的体育场所作为活动地点。
4. 活动教材和装备: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准备好足够的体育器材和相关教材,确保学生们能够安全进行活动。
5. 活动组织者和指导员:由体育教师和志愿者学生组成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员团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6. 活动安全考虑: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制定应急预案,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相关注意事项。
三、具体活动内容建议1. 体育比赛:组织各种比赛,如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足球友谊赛等。
可以分班级、学校或学校教育集群之间进行。
2. 体育俱乐部:设立各类体育俱乐部,如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等。
由专业教练或体育教师指导,提供系统的培训和训练。
3. 体育讲座和示范:邀请专业运动员或体育教练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展示优秀的技巧和体育精神。
4. 户外运动日:组织学生们参与户外运动,如登山、露营、郊游等。
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体育(田径)第二课堂计划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开展田径的第二课堂活动。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各项训练工作,根据学校现在情况,特制定本学期体育第二课堂计划如下:一、教学训练的任务: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田径活动。
2、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身体素质。
3、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训练内容:1、柔韧性的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1)原地高抬腿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3)站立式起跑30-40米。
(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肌练习。
(3)垫上练习等。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每周训练2次,每次40分钟左右。
四、训练要求: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重点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
高继伟2011年3月5日体育(田径)第二课堂计划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组:高继伟2011年3月5日。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每周一、三、五,每次1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通过田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进取的精神。
教学内容:1. 田径基本动作:跑步、跳跃、投掷等。
2. 田径游戏:接力赛、跳绳、摸高等。
3. 田径比赛:短跑、长跑、跳远、跳高等。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学生集合,进行简短的课堂纪律和安全教育。
二、基本部分(35分钟)1. 田径基本动作训练- 跑步:讲解跑步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方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跳跃:讲解跳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投掷:讲解投掷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田径游戏- 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 跳绳: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 摸高:让学生进行摸高比赛,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
3. 田径比赛- 短跑: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 长跑:组织学生进行长跑比赛,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 跳远: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爆发力。
- 跳高:组织学生进行跳高比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三、结束部分(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2.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安全意识和纪律。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2. 观察学生的动作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3. 通过比赛成绩,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进取的精神。
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田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咱们超有趣的田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哟!咱们这个活动,那可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尽情享受田径的魅力,变得更强更棒!先说时间安排吧,咱们每周会有三次活动,每次都在下午放学后,这样既不耽误上课,又能让大家放松放松。
活动地点就在学校那大大的操场上,那可是咱们的“战场”!每次活动开始前,咱们会先做做热身运动,伸伸胳膊踢踢腿,可不能一上来就受伤啦。
然后呢,咱们会有不同的项目训练。
比如短跑,比比谁是风一样的少年少女;还有长跑,锻炼咱们的耐力,看谁能坚持到。
跳的项目也不能少,跳高跳远,看谁能一飞冲天,跳出新高度!投掷类的也很有趣哦,扔铅球、扔标枪,感受力量的爆发。
咱们的教练也超厉害,会耐心指导大家,有啥问题都能找他们。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参加啦?第二篇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好好唠唠咱们的田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咱们这活动,就是要让大家在学习之余,好好地释放活力!先说时间,咱们定在周二、周四和周五的下午,每次一个小时左右,不长不短,刚刚好。
地点就在咱们熟悉的操场,那可是咱们撒欢儿的好地方。
每次活动一开始,咱们先来个欢快的热身操,把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叫醒。
跳的项目也超有意思,跳高的时候,想象自己能飞起来,跳过那高高的横杆;跳远的时候,使劲儿一跳,看看能跳出多远的距离。
还有扔铅球和标枪,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那种感觉超爽的!咱们还会组织一些有趣的团队活动,比如接力赛,大家一起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努力,多棒呀!而且哦,咱们会定期评选出“田径小明星”,给他们发奖状和小礼物,让大家都有动力变得更优秀。
教练们也会一直陪着咱们,给咱们加油打气,纠正动作,让咱们进步得更快。
怎么样,准备好和我一起在田径场上挥洒汗水,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了吗?。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田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田径基本技术: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
2. 田径理论知识:田径规则、器材使用、场地布局等。
3. 田径训练方法:分组训练、个别辅导、集体练习等。
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田径基本技术教学,重点讲解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基本动作要领。
2. 第二阶段(第5-8周):田径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田径规则、器材使用、场地布局等。
3. 第三阶段(第9-12周):田径训练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田径比赛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法:教师对田径基本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示范。
2. 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 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4. 集体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比赛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对田径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表现、训练态度、比赛成绩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保障1. 教师方面: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田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 场地器材:保证田径场地和器材的完好,满足教学需求。
3. 卫生安全:加强场地、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学生健康。
4. 赛事组织:积极组织校内、校外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田径二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田径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体育第二课堂计划第一篇:体育第二课堂计划体育第二课堂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活动内容1、各班级组织参加“第二课堂”田径人员,以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级每项各出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参加比赛,参加的项目径赛包括(100米、200米)田赛包括(铅球、立定跳远)。
负责人员:各班班主任、体育委员2、活动记分标准:第一名(加5分)第二名(加3分)第三名(加2分)综合男女名次总分排出等级。
3、奖励办法:各年级组总分第一的班级,为本班颁发奖状,并对优秀个人成绩突出者颁发奖励。
4、比赛时间:每周三、周五第八节课。
三、活动内容与形式1、班级第二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由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实际选择合适的同学参加比赛。
2、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小组赛包括(100、200)径赛(铅球、立定跳远)为田赛。
四、活动的目的与要求1、班级第二课堂活动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常抓常新,要求班班有活动,级部有主题。
各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更具时代气息的活动小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兴趣活动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2、为确保校级第二课堂小组活动的开展,本学期活动必须做到“五定”、“四性”、“五有”。
“五定”为定时间、地点、人员、辅导教师、活动内容;“四性”是指活动内容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五有”是指各活动小组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反思、有成果。
五、保证措施1、二课活动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校长负责。
2、学校对二课作统筹安排,宏观调控,具体部署,全面检查。
3、尽力确保二课设备、用品的供应。
4、适时督导,检查评比。
5、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确保教师指导能力。
六、组织机构组长:刘媛媛组员:魏云龙孙秋曼体育组2009-03-03第二篇:第二课堂计划第二课堂活动计划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课堂计划董任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同时,吸收生活中的营养,滋润学生的心田;汲取课外读物的精华,提高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2024年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例文一、指导思想: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学生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我们以“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为宗旨,以“育人、审美”为终极目标,遵循“面向全体、提升水平、鼓励创新”的工作方针,通过多样化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学生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审美和文化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健康个性,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二、领导小组:组长:梁洪德组员:张雪梅、尹雪萍、潘洪光、吕仲斌、陈礼、梁健飞、陈国华、许少文、陈志强、梁国稳、陈晶、钟俊华三、计划内容:(一)活动内容与形式:1、班级第二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由班主任依据班级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精心挑选适宜内容并组织进行。
2、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涵盖合唱、舞蹈、铜管乐、书法、绘画、艺术手工制作、计算机、篮球、田径等多个领域。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1、班级第二课堂活动定于每周五下午3:45至5:00,在各班教室开展。
2、校级第二课堂活动亦安排在每周五下午3:45至5:00,在学校指定的专用教室进行。
(三)活动目的与要求:1、各班级第二课堂活动应持续创新,确保每个班级都有活动,每个年级都有主题。
班级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立符合其身心特点、富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小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特长,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兴趣领域有所专长。
2、为确保校级第二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本学期活动需遵循“五定”、“四性”、“五有”原则。
“五定”即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辅导教师及活动内容;“四性”指活动内容需具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五有”即活动需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反思、有成果。
(四)组织各种第二课堂活动竞赛,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国庆节或艺术节期间,举办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器乐、手工制作等才艺竞赛活动,评选“艺术之星”,并在期末进行表彰。
初中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初中的体育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可有趣啦。
在初中的体育第二课堂里,有好多好玩的项目呢。
就像篮球,那可是超级受欢迎的。
男生们在球场上跑来跑去,抱着篮球就像抱着宝贝一样。
他们眼睛紧紧盯着篮筐,然后使劲一跳,把球投出去,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嗖”的一声就进了篮筐,周围的小伙伴们就会欢呼起来。
女生们也不示弱,有的女生投篮也很准呢。
大家分成小组,打比赛的时候,就像一群小战士在战场上一样,互相配合,互相防守。
还有跳绳这个项目。
长长的绳子在地上甩起来,同学们就像小兔子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跳进去。
有的同学特别厉害,可以连着跳好多下都不失误。
有个同学叫小阳,他刚开始跳绳的时候总是被绳子绊倒,可是他不放弃呀。
每天都练习,后来他跳绳的技术越来越好,还参加了学校的跳绳比赛呢。
跳绳的时候,绳子打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就像在给同学们加油助威。
足球也是体育第二课堂里的热门项目。
大家在绿茵场上追逐着足球,跑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两个班级的同学进行足球比赛。
红队的前锋带着球快速冲向蓝队的球门,蓝队的防守队员就赶紧去拦他。
红队的前锋特别机灵,他做了个假动作,就把蓝队的防守队员骗过去了,然后一脚射门,球就进了。
周围看比赛的同学们都激动得大喊大叫。
除了这些,还有跳远。
同学们站在起跳线前,像小弹簧一样,用力一跳,就像飞出去一样。
有个小瘦子同学,别看他瘦瘦的,跳远可远了。
他说他每天回家都会在院子里练习起跳,所以才能跳那么远。
为了让这些活动更好玩,体育第二课堂还会组织一些小比赛。
赢了的同学会得到小奖品,可能是一个漂亮的小笔记本,或者是一支可爱的铅笔。
这样大家就更有动力去参加活动啦。
在这个体育第二课堂里,同学们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交到好多好朋友。
大家一起欢笑,一起努力,一起在阳光下奔跑跳跃,这就是初中体育第二课堂的活动计划,是不是很有趣呢?等你们上初中了,也可以在这样的体育第二课堂里玩得超级开心呢。
体育(田径)第二课堂计划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开展田径的第二课堂活动。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各项训练工作,根据学校现在情况,特制定本学期体育第二课堂计划如下:
一、教学训练的任务:
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田径活动。
2、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身体素质。
3、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训练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
(1)原地高抬腿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3)站立式起跑30-40米。
(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肌练习。
(3)垫上练习等。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2次,每次40分钟左右。
四、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重点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
隋国君
2013年9月1日
体育(田径)第二课堂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隋国君
201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