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原菌的灭菌抑菌保藏原理及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78.50 KB
- 文档页数:37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一、原理:1.休眠状态:微生物菌种在低温下可进入休眠状态,减缓代谢活动,延长存活时间。
2.冷冻保存:通过降低温度到零下或较低的温度,减慢微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延缓其代谢活动和死亡过程。
3.干燥保存:通过去除菌种周围的水分,降低微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延缓其代谢活动和死亡过程。
4.冻干保存:先冷冻再干燥保存,通过冷冻降低微生物体内的水分活性,再通过干燥去除冻结水,使菌种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保存较长时间。
二、方法:1.冷冻保存:(1)使用离心管或培养管制备菌种的蛋白质保护液,可以是细胞培养基、缓冲液等。
(2)将培养物转移到保护液中,使其悬浮均匀。
(3)加入保护剂,如甘油或DMSO(二甲亚砜),提高菌种的冷冻抵抗力。
(4)将混合物分装到小容器或冻存管中。
(5)使用特定的冷冻方案,将菌种快速冷冻,并存储在低温下,通常为零下80℃或更低的温度。
2.干燥保存:(1)用无菌技术转移到无菌条件下的试管中。
(2)将菌种培养在无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3)收集培养物,将其平均分布在无菌试管或培养皿中。
(4)将试管或培养皿放在无菌的通风柜中,使培养物在无菌环境下干燥。
(5)将干燥的培养物贮存在干燥无菌容器中。
3.冻干保存:(1)将培养物转移到无菌离心管或培养皿中。
(2)使用细菌培养基将菌种制备为细菌悬浮液。
(3)在细菌悬浮液中加入保护剂,如蔗糖或甘露醇。
(4)将混合物分装到冻干瓶中。
(5)使用低温冷冻机将菌种冷冻为固体,再将其放入冻结干燥机中进行冻干。
(6)将冻干的菌种贮存在密封的冻干瓶中。
4.长期保存:通常,冷冻保存和冻干保存可以实现长期保存,但仍需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存条件。
在微生物菌种保藏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根据菌种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和温度。
2.制备合适的保存液:保存液的配方和pH值应与菌种相适应,以保证菌种的存活和精确性。
3.保持无菌操作:在菌种保藏过程中,需保持无菌操作,以防止细菌污染。
多种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多种菌种的保藏是为了保持其生物特性和保存其遗传信息,以便后续研究和应用。
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冷冻保藏、干燥保藏、冷冻干燥保藏、凝胶保藏和液氮保藏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保藏方法的原理和具体步骤。
一、冷冻保藏冷冻保藏是最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在超低温条件下将菌株冷冻保存,阻止其新陈代谢和繁殖,从而使菌株保持低活性状态。
冷冻保存可以使用明胶冻块、甘油、液氮等不同保藏物质,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新鲜的菌株,生长到对应的阶段。
2.制备保存液,通常使用明胶冻块(10%明胶+10%蔗糖+10%琼脂)、甘油(20%甘油+10%消毒水)、液氮等。
选择合适的保存液可以根据菌株的特性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3.微生物菌株生长到对应阶段后,用无菌工具将其移至保存液中。
4.放置在超低温冷冻箱中,通常设置在-80℃的环境下保存,避免产生晶状冰或冻伤。
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液氮冷冻方法,如液氮喷雾冷冻法等。
5.菌株保存时间根据所用保存液和保存条件而有所不同。
文献上常见的冷冻保存时间一般为6个月,但很多菌株可以保藏数年或数十年。
二、干燥保藏干燥保藏是将菌株通过脱水处理后进行保存。
此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菌株暴露在干燥条件下,除去菌体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其活性,确保长时间保存。
常见的干燥保藏方法有真空冷冻干燥法和常温干燥法。
1.用无菌试管或无菌孢子瓶盛装菌株,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等。
2.将菌株液体培养基均匀均匀分配到无菌培养皿或钢平。
3.将培养皿置于通风恒温箱中进行干燥,可以选择真空干燥或通风干燥。
真空干燥通常在-80℃下真空干燥24小时以上,而常温干燥则需要3-7天左右。
4.干燥后的培养物使用无菌器具封装密封保存,放置在低湿、阴凉的地方,通常保存在常温下60-70%相对湿度的环境中或4℃冰箱中。
三、冷冻干燥保藏冷冻干燥保藏是将菌株进行预冷冻处理,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保存。
此方法的原理是在菌株处于冷冻状态下脱水处理,从而更好地保存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常见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原理微生物指的是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由于微生物在各种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食品加工、制药、环境修复等,因此对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见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主要包括冷冻保存、干燥保存、冷冻干燥保存和液氮保存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保存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微生物保藏中的应用。
一、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最常见且简单的微生物保藏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降低菌种的生长和代谢速度来延缓细胞死亡,从而使菌种长时间保存。
常见的冷冻保存方式有两种:低温保存和液氮保存。
1.低温保存低温保存常用的温度为-80℃。
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加入附加剂(如甘油、蔗糖)后,迅速冷冻至-80℃,然后保存在低温冰箱中。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2.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一种极低温的保存方法,常用温度为-196℃。
液氮保存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微生物菌种的细胞完整性和代谢活性。
液氮保存通常需要配备专门的液氮保存设备,如液氮罐和液氮冷冻器。
虽然保存设备和条件较为复杂,但是液氮保存方法适用于保存需求较严格的微生物菌种。
二、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通过去除菌种的水分来实现菌种长时间保存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干燥保存方法主要有两种:常温干燥保存和真空冷冻干燥保存。
1.常温干燥保存常温干燥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均匀涂布于无菌玻璃片或滤纸上,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干燥。
干燥后的微生物菌种可以直接保存,也可以以泡脱水的方式进行保存。
常温干燥保存适用于耐受干旱的微生物菌种。
2.真空冷冻干燥保存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
首先,将菌种培养物在低温下冷冻,然后在低压下去除水分。
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可以保持菌种的细胞完整性和代谢活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保存需求较严格的微生物菌种。
三、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将微生物菌种培养物冷冻在液氮温度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如前所述,液氮保存要求采用极低温的液氮温度(-196℃)进行保存。
菌种保藏的方法菌种保藏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保护方式,对于研究、应用和开发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一、低温冷冻保藏法低温冷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保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真菌、细菌和酵母菌。
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下,使其生理活动缓慢,以延长菌种的保藏时间。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保存液: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制备适宜的保存液,常用的保存液有甘油、甘露醇等。
4. 菌种保存:将菌株用保鲜膜包裹,放入保存管中,加入保存液,密封保存管。
5. 冷冻保存:将保存管放入低温冰箱或液氮罐中进行冷冻保存。
二、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的保藏方法,适用于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其基本原理是将菌种与干燥剂混合,使其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实现微生物的休眠状态。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干燥剂: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干燥剂,如硅胶、氧化钙等。
4. 菌种混合:将菌株与干燥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5. 干燥保存:将混合物均匀地散布在无菌培养基上,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三、冷冻冻干保存法冷冻冻干保存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菌株保藏方法,适用于难保存的微生物,如厌氧菌、放线菌等。
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在低温下冻结干燥,从而保护微生物的活力。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保存液: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制备适宜的保存液,如甘油、甘露醇等。
4. 冷冻过程:将菌株加入保存液中,放入冷冻机冷冻至低温(通常为-80℃)。
5. 冻干过程:将冷冻的菌株经过真空排气、结冰降温等步骤进行冻干处理。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菌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菌种保藏是重要的微生物基础工作。
菌种保藏就是利用一切条件使菌种不死、不衰、不变,以便于研究与应用。
(一)常规保藏方法1 目的1.1 了解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1.2 掌握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2 原理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
其原理却大同小异,不外乎为优良菌株创造一个适合长期休眠的环境,即干燥、低温、缺乏氧气和养料等。
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但又不至于死亡,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依据不同的菌种或不同的需求,应该选用不同的保藏方法。
一般情况下,斜面保藏、半固体穿刺,石蜡油封存和砂土管保藏法较为常用,也比较容易制作。
3 材料3.1菌株待保藏的适龄菌株斜面3.2培养基肉汤蛋白胨斜面,半固体及液体培养基。
3.3 试剂10%HCl无水氯化钙、石蜡油、五氧化二磷。
3.4 器具用于菌种保藏的小试管(10*100毫米)数支、5毫升无菌吸管、l 毫升无菌吸管等、灭菌锅、真空泵、干燥器、冰箱无菌水、筛子(40目、120目)、标签、接种针、接种环、棉花、牛角匙等等。
4 流程斜面保藏→半固体穿刺保藏→石蜡油封存→砂土管保藏5 步骤5.1斜面保藏5.1.1流程标记试管→接种→培养→保藏5.1.2步骤5.1.2.1贴标签取无菌的肉汤蛋白胨斜面数支。
在斜面的正上方距离试管口2-3厘米处贴上标签。
在标签纸上写明接种的细菌菌名、培养基名称和接种日期。
5.1.2.2斜面接种将待保藏的细菌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在斜面上作划线接种。
5.1.2.3培养置37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
5.1.2.4保藏斜面长好后,直接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这种方法一船可保藏三个月至半年。
5.2半固体穿刺保藏5.2.1流程标记试管→穿刺接种→培养→保藏5.2.2 步骤5.2.2.1贴标签取无菌的半固体肉汤蛋白等直立柱数支,贴上标签,注明细菌菌名、培养基名称和接种日期。
5.2.2.2穿刺接种用接种针以无菌方式从待保藏的细菌斜面上挑取菌种,朝直立柱中央直刺至试管底部,然后又沿原线拉出。
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是指将某种细菌或真菌的种子、孢子、菌丝等保存起来,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
菌种保藏的原理主要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气氛条件,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延缓其生长和死亡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菌种保藏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一、1. 温度控制:温度是细菌或真菌生长和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菌种保藏一般选择较低的温度,如常见的保存温度为-80℃或液氮温度下。
低温能够减缓细胞内生化反应的进行,从而减慢菌种的代谢活动,延缓细菌或真菌的衰老和死亡。
2. 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细菌或真菌的保藏。
一般来说,较低的湿度有利于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但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菌种失活。
因此,菌种保存时需要在恰当的湿度条件下进行,以避免菌种的损失。
3. 气氛控制:气氛是菌种保藏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菌种保藏需要采用无氧气氛或富含二氧化碳的气氛,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在无氧或富CO2气氛下,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存。
二、菌种保藏的重要性1. 保护珍贵菌种资源:菌种保藏能够有效地保护珍贵的细菌和真菌资源,防止其因环境变化、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原因而丧失。
2. 长期保存和使用:通过菌种保藏,可以将菌株保存数年甚至几十年,延长其使用寿命,方便科研工作者进行实验和研究。
3. 传承和交流:菌种保藏有利于细菌和真菌资源的传承和交流,能够使科研工作者之间进行菌株的共享和合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 生物工程的发展:菌种保藏为生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保存不同的菌株,科研人员可以进行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研究,推动生物技术的进步。
综上所述,菌种保藏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气氛等条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延缓其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菌种保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珍贵菌种资源、实现长期保存和使用、促进科研交流以及推动生物工程的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科研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菌种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和条件,以确保菌株的完整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