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诗两首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笔记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古诗两首》的笔记,供您参考:
1. 知识点梳理:
《绝句》:作者是唐代的杜甫,描写了春天景色。
诗中使用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词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描写了春天江边的景色。
诗中使用了“竹”、“桃花”、“鸭子”、“蒌蒿”、“芦芽”、“河豚”等词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春景图。
2. 重点词语解释:
黄鹂:黄莺鸟,羽毛黄色,嘴黑色,很美丽。
翠柳:翠绿色的柳树。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色,嘴黑色,腿很长。
青天:蓝色的天空。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万里船:远航的船只。
河豚:一种鱼类,有毒,但肉味鲜美。
3. 古诗赏析:
《绝句》中,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诗中运用了多个色彩鲜明的词语,如“黄”、“翠”、“白”、“青”,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美丽。
《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诗中不仅描绘了植物和动物,还通过“河豚欲上”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活力。
4. 拓展思考: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但它们所描绘的景象和使用的词语各有不同。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和风格。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课文整理二年级语文下册其次课《古诗两首》是《草》和《宿新市徐公店》,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
学习啦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其次课《古诗两首》课文,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其次课《古诗两首》课文《草》白居易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稀稀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其次课《古诗两首》课文赏析《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坚韧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密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其次年春天又会长得非常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气勃勃的暮春景色。
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浓密。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赶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其次课《古诗两首》课文同步练习1. 我会拼,我会写。
wi li zhuī gǎn kū m shāo di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uāng rng ci huāzh s 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比一比,再组词。
未() 烧( ) 枯( ) 除( )末() 浇( ) 故( ) 徐( )3. 默写古诗。
草宿新市徐公店离_________________,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蝶,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同步测试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共2题;共8分)1.(4分)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似jiǎn dāo的春风,正在给池塘边那棵bì lǜ垂柳剪裁细嫩的柳叶。
2.(4分)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的垂柳huà zhuānɡ,它在用行动ɡē yǒnɡ春天。
二、语境注音我能行。
(共1题;共4分)3.(4分)结合语境,给字注音。
夜空中的弯月像一只小船似的,似乎在浩瀚星海中缓缓前行。
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共4题;共8分)4.(2分)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胜日寻芳泗水滨。
_____A.好日子。
B.胜利的日子。
5.(2分)给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无边光景一时新。
_____A.时光。
B.风光景物。
6.(2分)给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A.随意。
B.等到闲时。
7.(2分)给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A.一万条。
B.泛指柳树枝条多。
四、根据意思写诗句。
(共2题;共4分)8.(2分)根据意思写诗句。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9.(2分)根据意思写诗句。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五、补充诗句。
(共1题;共8分)10.(8分)补充诗句。
咏柳,绿丝绦。
,。
六、带着问题来读书。
(共2题;共20分)11.(14分)根据古诗填空。
《咏柳》是代诗人的作品。
前两句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枝叶比作,把柳树枝条比作。
后两句用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的赞美。
12.(6分)根据古诗填空。
《春日》是代诗人的作品,赞美了。
七、比一比,组成词语。
(共1题;共24分)13.(24分)比一比,组成词语。
咏妆裁滨柴剪泳装栽宾紫煎八、我是小法官,正误来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共7题;共14分) 14.(2分)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三年级上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掌握两首诗的背景知识,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1.两首诗的意境及情感表达。
2.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向学生介绍两首古诗的诗人及创作背景。
b.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朗读与背诵a.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
b.学生自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c.学生分组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3.理解诗句意思a.老师讲解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b.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意思。
4.课堂讨论a.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b.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入挖掘诗句内涵。
5.拓展延伸a.学生分享其他类似题材的古诗。
b.老师讲解其他相关古诗的背景及意思。
b.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诗人及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2.在朗读和背诵环节,老师注重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3.在理解诗句意思环节,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课堂氛围。
5.拓展延伸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分享其他古诗,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a.对生僻字词的讲解还需加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b.对学生的背诵要求要更高,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背诵。
c.在课堂讨论环节,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避免一刀切。
六、板书设计1.课题:《古诗两首》2.诗人及创作背景3.诗句及意思4.拓展延伸七、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节紧凑。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反思深刻,有利于教师成长。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古诗两首》分别是《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而《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学习啦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课文原文《草》白居易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⑴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简洁读错的字。
⑴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⑴教师检查认读状况,随机纠正读音:留意"荣'不要读成y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疏'要读翘舌音。
⑴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状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⑴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当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⑴假如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⑴稳固音、形: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 )荣(rng)平舌音:菜(ci)宿(s)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稳固读音。
⑴观看觉察: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觉察,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菜、宿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⑴重点讲解: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伸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同步练习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76分)1.(12分)按拼音写汉字lí zhuīdiàn落赶饭jìng xúsù小姓住2.(8分)多音字组词好hǎo hào宿sùxiǔ3.(12分)我是拼音小能手篱落追赶饭店小径徐徐树荫4.(4分)写出反义词深—新—5.(6分)写出近义词遮掩—奔—探出—6.(12分)你能照样子写吗?占(占有)余古采店(商店)徐苦菜7.(10分)默写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
8.(10分)按要求分类。
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9.(4分)选一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篱落疏疏一径深。
A .径直B. 小路C. 直径②儿童急走追黄碟。
A. 跑B .离开C .走路10.(4分)填写诗句。
篱落疏疏一径深,。
儿童急走追黄蝶,。
11.(14分)填空练习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落”是。
“ 疏疏”是“径”是“深”是“树头”是“未”是“阴”是的意思。
12.(5分)照样子写诗句。
例: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
(儿童急走追黄蝶)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 )13.(18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这《宿新市徐公店》首诗都是描写季景色的。
②《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诗中最有意思的一句是。
14.(4分)火眼金睛:下列说法是对是错?你能快速判断吗?(1)(2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找不到黄蝶是因为黄蝶飞得太快了。
(2)(2分)《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李白。
15.(16分)理解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落:。
疏疏:。
径:。
深:。
树头:。
未:。
阴:。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6.(8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篱落,树头。
儿童,飞入。
17.(5分)扩句①星星眨着眼睛。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似jiǎn dāo________的春风,正在给池塘边那棵bì lǜ________的垂柳huàzhuānɡ________,它在用行动ɡē yǒnɡ________春天。
2. 语境注音我能行。
夜空中的弯月像一只小船似________的,似________乎在浩瀚星海中缓缓前行。
3.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胜日寻芳泗水滨。
________A.好日子。
B.胜利的日子。
(2)无边光景一时新。
________A.时光。
B.风光景物。
(3)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A.随意。
B.等到闲时。
(4)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___A.一万条。
B.泛指柳树枝条多。
4. 根据意思写诗句。
(1)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________(2)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________。
5. 补充诗句。
咏柳________,________绿丝绦。
________,________。
6. 在你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________。
7. 带着问题来读书。
(1)《咏柳》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前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枝叶比作________,把柳树枝条比作________。
后两句用________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________的赞美。
(2)《春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赞美了________。
8. 比一比,组成词语。
9. 我是小法官,正误来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九笔是“、”。
________(2)“滨”的第九笔是横折。
________(3)“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一”字表示数量。
1古诗二首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背诵古诗《咏柳》。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领略春天的美,体会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的情感。
三、导入新课,初感诗境1.课前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2.齐背古诗《村居》。
3.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这轻快飞行的黄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随风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5.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6.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
7.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8.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这些生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四、交流切磋,诵读感悟1.指导学习第1、2句。
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生齐读。
(2)(出示从远处看柳树的图片)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它就像什么呢?(碧玉、丝绦)(4)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3、4句。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和同桌一起读第3、4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4句诗的课件)让学生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XXXX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导学案主备人:学习时间:2014年2月19日学习小主人:第2课古诗两首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万紫千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
4.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查工具书,认记词语,解决生字词;2、要充分预习;3、认真探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索引】查资料,了解诗人背景,《咏柳》是__代诗人__的作品写的是___景色。
《春日》是__代诗人__的作品写的是___景色。
【自学导航】一、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小组内互检生字;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伴说说。
小组共同观察并讨论哪些生字特别容易写错。
二、自学生字新词.(用10分钟的时间在写字本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读古诗,尝试标出停顿。
【合作探究】1.读诗句说说绿丝绦指。
2.默读古诗《咏柳》逐句理解诗句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你从哪句看出作者前两句运用__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什么?4.全诗共有四句,分别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实景及作者的想象,说说哪两句是作者看到的实景?那两句是作者的想象?看到的实景:作者的想象: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
读出诗歌的节奏。
6.默读古诗《春日》,结合词语,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7.把诗中描写作者看到的景物的诗句写出来。
8.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