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37
通用航空及通用飞机简介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幻想着像雄鹰一样插上翅膀遨游蓝天的愿望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从古代土火箭的发射,到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的腾空;从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到中国“神州”6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回,都是人类对太空追求的一次次成功的尝试。
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民用航空事业的腾飞,帮助人们将遨游蓝天的愿望变成现实。
作为民用航空重要组成部分的通用航空,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通用航空的概念我们一般认为,通用航空是指干线和支线定期航班客货运输以及出租飞机公司经营的空运业务以外的所有民用航空活动。
目前,各国对通用航空的定义说法不一,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有关通用航空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于2003年1月10日颁布于2003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该条例第三条对通用航空的定义是:“所谓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二、通用飞机的定义和用途2.1.通用飞机的定义通用飞机可通俗的理解为用于通用航空飞行的飞机。
与通用航空的定义类似,目前各国对通用飞机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中的规定,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用于这些活动的飞机称为通用飞机。
2.2. 通用飞机的用途2.1.1 通用飞机的民用用途①航空运动;②农林服务;③工业生产服务;④公务旅行;⑤空中游览;⑥邮政速递;⑦紧急救援;⑧大气探测。
航空概论知识点总结航空概论是研究航空技术与航空产业的基础学科,涵盖了航空工程、航空制造、航空管理、航空运输等领域的知识。
航空概论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航空器的设计与制造、航空器的飞行原理、航空器的运行与维护、航空器的管理与运输以及航空产业的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航空器的分类、运行原理、设计制造、运输管理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一、航空器的分类1.根据用途分类(1)民用航空器:包括民用飞机、民用直升机、公务飞机等,主要用于客运和货运服务、非商业航空、空中救援等领域。
(2)军用航空器:包括战斗机、武装直升机、运输机、轰炸机等,主要用于军事作战、军事运输、战略布署等军事活动。
2.根据构型分类(1)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无人机,主要通过机翼产生升力来实现飞行。
(2)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通过旋翼产生升力来实现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
3.根据动力来源分类(1)发动机飞机:包括喷气飞机、螺旋桨飞机、活塞发动机飞机等,主要通过发动机产生推力来实现飞行。
(2)滑翔机:不具备独立动力装置,主要通过气流或助跑来实现起飞和飞行。
二、航空器的运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产生足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实现飞行。
升力的产生主要依靠机翼的气动设计和发动机的推力。
2.推力的产生:航空器的推力来源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主要包括喷气发动机、螺旋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等。
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在产生推力的原理和方式上有所差异。
3.飞行控制:航空器的飞行控制主要依靠机翼、方向舵、升降舵、尾翼等飞行控制面来实现。
通过操纵这些飞行控制面,飞行员可以实现航向、升降、俯仰和翻滚等飞行动作。
三、航空器的设计制造1.机翼设计:机翼是航空器产生升力的重要部件,其气动设计对航空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机翼类型包括直翼、梯形翼、后掠翼等,不同类型的机翼在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上有所差异。
2.机身设计:机身是航空器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机身壳体、机尾、机头、舱门等。
通航概论期末总结报告一、引言通航概论是广义上指的是通用航空学科,是研究非军用非商用航空技术及其应用的学科。
通航概论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通用航空的基本概念、原理、历史、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并对通航产业进行整体了解和分析。
本报告将对通航概论课程进行总结,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收获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二、课程内容1. 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航概论课程首先介绍了通用航空的基本概念,包括航空器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等。
同时,课程还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物理原理,如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等,以便学生理解航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历史与发展通航概论课程对通用航空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从莱特兄弟的飞行实验到现代通用航空的兴起,学生了解到了通航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演变过程。
此外,课程还介绍了通航的发展状况,如通航产业的规模、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
3. 通航产业与市场通航概论课程还对通航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学生学习了通航产业的组成部分,如航空器制造、飞行训练、机场管理等。
同时,课程还介绍了通航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如通航产业的挑战与机遇,通航市场的发展动态等。
4. 飞行安全与监管通航概论课程剖析了飞行安全与监管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通航安全规章制度和飞行员操作程序,学生了解了如何确保通航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介绍了通航事故的原因及其对通航产业的影响,以及通航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三、学习收获通过学习通航概论课程,我个人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对通航概念的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通用航空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通航指的是一种非军用非商用的航空活动,涉及飞行器的制造、飞行训练、机场管理等多个方面。
2. 对通航行业的认识通过学习通航产业和市场的相关知识,我对通航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通航行业正逐渐发展壮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为我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3. 对飞行安全的重视通航概论课程加深了我对飞行安全的重视。
第八章通用航空
第一节概述
通用航空的定义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所称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航企业的组织形式
✈专营通航公司
✈我国主要形式✈兼营通用航空
✈通航固定基地经营站
✈国外主要形式✈社团通航
✈世界五百强
第八章通用航空第一节概述
第八章通用航空第二节农业航空第二节农业航空
航空喷洒
第二节农业航空
✈航空喷洒的用武之处
✈地面交通不便,效率低
第二节农业航空 飞机播种
第二节农业航空
✈飞机播种
✈大面积播种作物,效率高,速度快,播种均匀
✈用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水源缺乏的地区
第二节农业航空
✈航空监护
✈护林:巡逻范围大,发现火情及时,灭火效率高
✈渔业:及时发现远离海岸的鱼群,空运鱼苗极大减少鱼苗死亡率
✈野生动物监护:速度快,视野宽
✈人工降雨:飞机在云层中扰动并撒放结晶核心和催化剂
第二节农业航空
✈农业航空的装备
✈活塞式螺旋桨飞机
✈下单翼布局
✈前机身和驾驶室结构要加强
✈体型不能太大
第二节农业航空
✈农业航空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环保
✈大面积作业
✈季节性很强
第三节工业航空
✈观察与探测
✈航空摄影
✈地图绘制,代替了艰苦的野外作业,提高了准确性;
大规模工程建设;调查土地资源等。
第三节工业航空✈观察与探测
✈航空遥感。
《通用航空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它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民航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从感性上认识民航,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航空运输等服务岗位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一门学科,通过讲授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过程.按照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则,教学组织以技能为为目标,以素质为基础,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真正培养专业与专长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任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研究民用航空的目的和方法、系统学习航空器的装备情况;航空器活动的环境及导航;空中交通管理;航空运输;及通用航空等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
系统掌握航空服务工作所应具有的文化知识,以及这些相应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业务能力与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增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为从事快递物流方面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知识要求:民航运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航空运输生产组织的运营与管理;民用航空基本概念;掌握航空公司的基本构成及各部门基本职能;掌握航空运输业的基本特点掌握民航客运业务和货邮运输业务。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发现新问题并进行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自主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市场资源进行产品和专业资源选择和积累,学习应用各种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简述通用航空范围2篇第一篇: 通用航空概述通用航空是指与商业航空和军事航空不同的民用航空领域,它包括私人飞行、教育培训和购置、维护和租赁通用航空飞机等多个方面。
通用航空的概念和运作方式与商业航空不同,它主要面向个人以及小型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飞行体验。
通用航空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私人飞行、商务飞行、救援运输、农业喷洒、气象监测、环境保护、航空拍摄等诸多领域。
相比于商业航空,通用航空更加灵活,能够满足个人和企业的特殊需求。
首先,通用航空为个人提供了尊贵和奢华的飞行体验。
富豪们经常购买私人飞机,以满足他们的舒适和隐私需求。
这些私人飞机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和豪华的内部装饰,让乘客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享受飞行的乐趣。
其次,通用航空在商务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商务飞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可以让商务人士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到达目的地。
商务航空公司通常提供私人化定制服务,包括客户专属航班、飞行计划和接待服务,助力商务人士顺利开展业务活动。
此外,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灾害发生时,飞机可以迅速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到达受灾地区,帮助受困人员脱离险境。
同时,通用航空还承担着医疗运输的任务,可以将病患迅速转运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通用航空还在农业喷洒、气象监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喷洒飞机可以高效地喷洒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气象监测飞机可以收集大气层的数据,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环境保护飞机可以监测污染源和自然灾害,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及时的信息。
总的来说,通用航空涵盖了私人飞行、商务飞行、救援运输、农业喷洒、气象监测、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它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高度灵活和个性化的飞行服务,满足了不同需求的人们对于航空出行的特殊要求。
通过通用航空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飞行的便利和乐趣,推动了航空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 通用航空的发展趋势通用航空作为一种灵活、个性化的航空出行方式,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通用航空概论通选课论文报告国外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影响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安全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低空空域管制严格等问题导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一直未能得到快速高效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欧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试图总结并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法律体系。
通用航空①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航空因其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在工农业生产和其它领域中,有着地面机械和人工作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通用航空发展的历史表明,国家的科技水平以及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其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通用航空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 2006 年以来民用航空运输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然而由于我国低空空域没有完全开放,相关政策法规体制不健全,加上通用航空器研发与制造发展缓慢,通用机场建设与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通用航空飞行员等专业人才缺口大,市场培养能力弱等问题,使得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步伐严重滞后。
目前尽管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但国家民航总局已充分认识到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性,并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1996 年,中国民航局出台《中国民航局关于发展通用航空若干问题的决定》④从提高对通用航空的重视程度、加强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机构设置、设立通用航空基金、改善通用航空保障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该决定扭转了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国通用航空持续萎缩的局面。
通用航空,是指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航空的经营项目划分为以下三类:(一)甲类陆上石油服务、海上石油服务、直升机外挂载重、人工降水、医疗救护、航空探矿、空中游览、公务飞行;(二)乙类航空摄影、空中广告、海洋监测、渔业飞行、气象探测、科学实验、城市消防、空中巡查;(三)丙类飞机播种、空中施肥、空中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空中除草、防治农林业病虫害、草原灭鼠,防治卫生害虫、航空护林、空中拍照。
上述三类未包含的经营项目的类别,由民航总局确定。
主要指标有起飞、降落距离;起飞、降落滑跑距离;离地速度和接地速度。
起飞距离是指飞机在机场起飞跑道上的起飞线处开始,松开刹车,经过地面滑跑,离地爬升至25米高度所经过的地面距离。
降落距离是指飞机进入机场着陆下降至25米高度算起,经过下滑、平飞减速、飘落接地、地面滑跑等阶段直至停机所经过的地面距离。
起飞和降落滑跑距离则只算到离地或从接地开始。
离地速度是指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行员向后拉杆使飞机抬头离地的瞬间速度。
此值越小则飞机的地面滑跑距离越短。
接地速度是指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飞机落地的瞬间速度。
此值越小降落过程越短。
返回过载(g)g本来是表示重力加速度的符号,它的值随纬度和距海平面的高度而变化,国际采用的标准值是980.665厘米/秒*。
地球上的物体都受着引起lg加速度的重力,•因而一切物体都有重量。
在航空领域,一般用g表示飞机或导弹的过载。
飞机和导弹在作各种运动时,机体和弹体各部分也相应地承受各样的载荷,过载越大,表示升力比飞机或导弹的重量大得越多,也就是飞机或导弹的受力越严重。
平飞时,升力等于飞机或导弹的重量,过载等于l。
机动飞行时,升力往往不等于飞机或导弹的重量,过载也经常不等于l。
例如,过载为6,•表示升力达到飞机或导弹重量的6倍,用6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