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优秀科学教案《特别的声音》(2篇)
- 格式:docx
- 大小:11.49 KB
- 文档页数:4
第 1 页 共 4 页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特别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自主寻找周围坏境中的声音。
2、发现用同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活动重难点:自主寻找周围坏境中的声音并发现用同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小勺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设计情景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当中的各种声音
师:我们家里有个小懒虫,每天早上都要等到听到一种小动物的声音才 会起床,你们猜猜会是哪一种小动物的声音。 启发幼儿想想各种动物的声音。起床以后这个小朋友会做什么(上厕所,洗脸 刷牙
吃饭 喝水。。。) 吃饱饭了,这个小朋友要去幼儿园,一路上他会听到什么声音(各种车声,小摊小贩的吆喝声。。。)来到幼儿园会听到什么(老师小朋友互相问候)
小结:在我们的周围你只要细细的聆听,就会寻找周围坏境中的声音。同时我们还能自己制造出很多声音。
二、用勺子敲击出不同的声音师;我们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把勺子,大家动动脑子看看它能发出什么不同的声音。
三、 活动结束 第 2 页 共 4 页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周围环境中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来,而且有些声音还非常的好听,而且我们也能自己创造很多不同的声音,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外面看看还能发现出什么特别的声音 。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特别的声音》(2)
教案名称:特别的声音
教学目标:
1.\t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2.\t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并分析声音的特点和原因。
3.\t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并了解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t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2.\t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教学准备:
1.\t实验材料:弹簧、各种容器、铜板、木板、玻璃瓶等。
2.\t录音设备及播放器。
教学过程:
Step1:导入(10分钟)
1.\t通过播放一段声音,如汽车启动声、手机铃声等,引起学生的注意。
2.\t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第 3 页 共 4 页 Step2:观察实验(20分钟)
1.\t将一个弹簧固定在桌子上,用手指轻轻拉动弹簧,并让学生观察。
2.\t引导学生思考:当弹簧振动时,会产生声音吗?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从弹簧中传播出来的吗?
Step3:实验探究(30分钟)
1.\t准备各种物体,如容器、铜板、木板等,并让学生逐个敲击它们,观察产生的声音,并与之前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t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体所产生的声音有何不同?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有何关系?
Step4:声音的传播(20分钟)
1.\t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t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同学作为观察者,其他同学分别在不同位置敲击容器,并用录音设备记录下声音的传播时间。
3.\t整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发现声音在不同位置传播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说明声音的传播是以波的形式进行的。
Step5:不同介质的传播(20分钟)
1.\t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t将容器中加入不同的介质,如水、沙子等,再次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否受介质的影响。
3.\t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快于传播在液体中,而传播在液体中又快于传播在气体中?
Step6:总结归纳(10分钟)
1.\t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声音的传播原理。 第 4 页 共 4 页 2.\t让学生总结不同物体产生的声音特点及原因。
3.\t让学生总结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及原因。
Step7:小结(5分钟)
1.\t复习课堂内容,强化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
2.\t课堂问答互动,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此教案通过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并通过比较不同物体和介质的实验,让学生探究声音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