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节气速算方法文库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2
年月日干支快速运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
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以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
日干支推算表快速计算法日干支推算表是一种快速计算日干支的方法,以下是其快速计算法: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年份的干支,然后再依次根据月份、日期、时辰推出所对应的干支。
年份的干支可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例如公元年份减3,除以10,余数是天干,除以12,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该年份后两位除10,余数是天干,除以12,余数是地支)。
然后,根据月份推出干支。
月份的干支与年份的干支有关,需要记住各月的地支,然后推算天干。
推算天干有个公式:月干公式,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寻庚起,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接着,根据日期推出干支。
日期的干支与月份的干支有关,需要记住各日的地支,然后推算天干。
推算天干有个公式:日干公式,元旦干支代数看,二日干支与一元,前日干支冲后日,冲后不合往前翻,日干与时干相同,倒数三位至木关,时干不现日干字,日干克合可近天,日干不是三元日,斜冲斜合隔一天,倘若三元无代日,须向周年去外安,周年方法用代数,日干加时干与权,日干如若落了空,仍须代代日干添,日干实可为一记,更须惊忘与三元,惊忘三元俱无著,六旬干支去盘旋,盘旋方法无他巧,看与日干冲合连。
最后,根据时辰推出干支。
时辰的干支与日干的干支有关,需要记住各时辰的地支,然后推算天干。
推算天干有个公式:时干公式,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即若甲己日,甲子时生人,乙庚为己时,丙辛为申时,丁壬为寅时,戊癸为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中的天干和地支都是按照顺序排列的,例如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另外,由于干支纪年是60年一个循环,所以在计算时需要注意是否超过了60年。
以上是日干支推算表的快速计算法,需要一定的记忆和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天干地支纪日法快速计算法一.干支纪年[方法一]公元1年的干支是辛酉,只要记住辛酉这一干支,即可简便而又迅速地推算公元前后任何一年的干支。
1.求公元后年干支干:支取所求年分的个位数支:以所求年分数目12,取其余数。
然后,以辛酉为起点,按干支顺序依次推出年干和年支(正推)。
逆干支顺序而推为反推例1:求公元1846年的干支干:6(1846年的个位数是6)支:10(1846÷12,得余数为10)以辛酉为起点(即1),正推,得1846年的干支是丙午附注:如干.支数为0,则取辛酉的前一个干支,即庚申。
例2:求公元2050年的干支干:0-庚支:10(2050÷12余数10)-午2050年为庚午2.求公元前年干支算法与上法一样,只是要反推,即逆干支顺序而推,或用10和12分别减去原得数后再正推。
但要注意,此时起点与上法不同,以辛酉为0,反推时以辛酉前一干支即庚申为起点(即1),正推则以辛酉的下一干支即壬为起点。
或直取公元前负数即可。
例如:求公元前231年的干支[方法一]干:1支:11(231÷12余数11)11为反推时的干支数,只要直取表内公元前负数即可,即为庚戊。
如要正推,则还要用10,12减去此二数。
即干为10-1=9,支为12-11=1。
结果为庚戊。
[方法二]如不以辛酉作起点,也可以任何一个已知年干支为起点推算。
一般可以当年为起点。
方法:以所要求的年数减去已知年数(或当年),得数的个位数即为年干数,得数除以12所得的余数即为年干支数。
干支数为正数时正推,为负数时反推,或按[方法一]中方法变为正推。
应注意的是已知年干支作0,正推时以已知年干支的后一干支为1,反推时以已知年干支的前一年干支为1。
例如:已知1985年是乙丑年,求1999年的干支。
1999-1985=14干:4支:2(14÷12余数为2)按乙0丙1······的顺序正推得年干为已,按丑0寅1······的顺序正推得年支为卯,故1999年为已卯年。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1900年到21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一、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就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二、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三、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四、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
(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
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五、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六、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快速推算干支公式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做12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做12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所以我们所说的某个阴历年份对应的干支,是该月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公元2000年元旦是戊午日,欲求任何一天的日干支,皆可以此天为参考。
即计算出欲求当天与2000年元旦相距总天数,假设相距总天数为A。
则公元2000后某天的日干支求算方法如下:(A-5)÷10,取余数0-9即为日干;(A-5)÷12,取余数0-11即为日支。
而公元2000前某天的日干支求算方法如下:(A+5)÷10,再用10减去余数0-9即为日支;(A+5)÷12,再用12减去取余数0-11即为日支。
例:求公元1937年7月7日的日干支。
1937年7月7日到2000年元旦的总天数为:25+31+30+31+30+31+(360+5)x62+15(15个闰年比平年多出一天),因360与(30+30)皆为12与10的公倍数,故可省去。
只计25+1+1+31+5x2+15=83。
(83+5)÷10余8,10-8=2即乙;(83+5)÷12余4,12-4=8即未。
故公元1937年7月7日是乙未日。
日干x2+时支数-2=时干数如缩短计算范围:则推算日柱干支,必须先算出元旦日干支。
(701)农历干支节气速算秘诀在周易应用中,无论是铁板神数、八字、卦占,还是天文、地理,中医的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尤其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八字、纳甲卦占,如何能快速准确无误地将时间转换成干支,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需要。
盲算就是一种神乎其神的绝技。
一、干支节气金钳诀(七十年,每年一句,每句七字):庚午(1930)白龙随井六戌飞。
(六小)辛未(1931)黑兔家解丑十八。
壬申(1932)火鸡讼贲辰廿九。
癸酉(1933)黑龙困筮十未春。
(五大)甲戌(1934)赤龙井离戌廿一。
乙亥(1935)白猪解巽二丑春。
丙子(1936)青蛇颐鼎十三辰。
(三小)丁丑(1937)黄蛇山鼎未廿三。
戊寅(1938)黑猪涣丰五戌回。
(七大)己卯(1939)红猪涣既丑十七。
庚辰(1940)白蛇家解辰廿八。
辛巳(1941)青猪巽解九午春。
(六大)壬午(1942)黄豚离既酉十九。
癸未(1943)青马既未一子春。
甲申(1944)黄鼠筮兑十二卯。
(四大)乙酉(1945)黑牛震革亥廿二。
丙戌(1946)红羊艮离三酉地。
丁亥(1947)白牛渐睽十四子。
(二小)戊子(1948)青牛未既卯廿六。
己丑(1949)黄羊离既七午春。
(七小)庚寅(1950)黑羊兑解酉十八。
辛卯(1951)红牛离既亥廿八。
壬辰(1952)黑猴蹇家十寅春。
(五大)癸巳(1953)红猴节困巳廿一。
甲午(1954)白虎噬兑廿申春。
乙未(1955)青鸡屯需十二亥。
(三大)丙申(1956)黄鸡蹇睽寅廿四。
丁酉(1957)黑兔未困五巳春。
(六小)戊戌(1958)红虎讼既申十六。
己亥(1959)白鸡困未亥廿七。
庚子(1960)青兔睽未九寅春。
(六小)辛丑(1961)黄兔未家巳十九。
壬寅(1962)青龙坎巽申卅流。
癸卯(1963)青龙未鼎十一亥。
(四小)甲辰(1964)黑龙噬需寅廿十。
乙巳(1965)红猪蹇蛊三辰春。
丙午(1966)白龙遁蛊十五未。
(三小)丁未(1967)青龙巽既戌廿五。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一、年代干支:年干:公元年个位数-3 = 年干,负数则加10(取余数)年支:(1900--1999年年支= 年尾二位数+1)÷12(取余数);(2000--2099年年支= 年尾二位数+5) ÷12(取余数);二、月份干支:月干:年干x 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月支:月数+2;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三、日元干支(注意此法须用公历而非农历):(1)先求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公式如下:1900----19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如:求2008年10月18日的日干支:当年元旦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2008年的元旦干支基数。
(2)再求当日日干支,公式如下:(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当日距离元旦总天数)÷60→(取余数)如:10 月18 日距离当年元旦的总天数为31+29+31+30+31+30+31+31+30+18=292天,代入公式为:(36+292)÷60得余数28当日干支为:28除去10的余数8为辛为日干,28除去12的余数4为卯为日支(即当日干支为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
基恩士中国_图像识别算法大全_视觉系统资料免费下载广告 KEYENCE视觉系统,图像识别算法大全,高速大容量智能型,精密识别文字查看详情 >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四、时辰干支:时干:日干×2+时支数-2 =时干数;时支:时支是固定的。
年月日时四值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掌诀掌据此方法可以不用查万年历。
用掌诀加心算快速算出任何年月日时的干支。
此方法筒单实用,是本人经常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年日干支算法,是我结合自已多年实践经验所创,网上是无法找到约。
希望各位易学爱好者好好珍惜,关注收藏。
以免用时找不到。
A:年干支快速推算法:1.年天干求法:年尾数4加在十天干掌甲位上,5(乙),6(丙),7(丁),8(戊),9(已),0(庚),1(辛),2(壬),3(癸)。
(见十天干配年命掌诀)即公元年4尾对应年干为甲,5尾对应乙,6尾对应丙,余仿此类推。
2:年支的求法:1900年一1999年基数为1,2000年一2099年基数为5。
(1900年前和2099年后的基数就不必记了,因为这两个基数已经包合200年了)方法是:把公历年尾数后两位加该年所对应的基数的和除以12所得的佘数对应的地支数,就是该年的地支数。
举例:求2022年的地支?1:根据上面求天干掌知道年尾2对应十天干掌壬上,故知年天干是壬。
2:求地支:用年尾22+基数5=27 27÷12余数是3,3对应十二地支寅,故知寅是2022年的地支,综合上面知道:2022年的干支是壬寅。
余仿此。
B:月干支推算法:五虎遁歌: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首,丙辛之年从庚起,丁壬壬位顺行程,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举例:求2022年5月干支?根据上面知道2022年干支为壬寅,套入上面歌诀丁壬壬位顺行程,知道壬寅年正月起壬寅,2月癸卯,3月甲辰,4月乙巳,5月丙午。
故知壬寅5月的干支为丙午。
佘仿此。
C:日干支快速推算法:此法经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潜心钻研所得。
熟练后用心算(用手机计算器更简单)可在数十秒内推算出前后200年内任何一日的干支,比查找万年历方便实用,比流年赶月,大小金钳等方法更简单易记,只要记住四句口诀,四个常数就可以了,简单吧?(当然你也可以推算一干年甚至一万年,一百年只须记住一个常数只可,但是超过前后200年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推算日干支的方法,但不是口诀常数一大堆,就是推算过程非常繁杂,都不实用。
干支快速推算法一、年干支公式⒈(1900——2100)年干公式: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己”。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
(2不足减就补10成12)⒉年支公式:(1900——1999)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己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二、月干的推算只要知道年柱的干支,就可知道月柱的干支。
推算月柱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三、日干支公式:基数:(1800——1899)年25;(1900——1999)年9;(2000——2099)年54;(2100——2199)年39。
⒈口诀:乘五除四基加日,偶数月份加三十;平年一二月自加,闰年二月只加一。
其余月份平闰同:四五加一三月零,六七增二八加三,九十添四五临冬。
除以六十看余数,对应干支计顺序。
⒉详解:先用公历年、日之数。
取公历年后2位数乘5,然后取公历年后2位数除4,再将公历日加上基数。
记住此三次运算之和。
再看公历月份。
凡是偶数月份,均加30;凡是平年(公历年份不能被4整除的即是,二月为28天),一月加1,二月加2;凡是闰年(公历年份能被4整除的即是,二月为29天),则一月不加数,二月只加1。
其余月份不论平年、闰年,均为:三月加0,四月、五月加1,六、七月加2,八月加3,九、十月加4,十一、十二月(冬天的两个月)加5。
总和除以60,小数点后的数去掉,与整余数对应的“六十花甲子”干支即是当日的干支。
四、时干的推算只要知道日柱的干支,就可知道时柱的干支。
推算时柱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如何快速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通过公式计算阳历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几分钟就能计算出一九00年到二一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付易昌实践发现比流星赶月法要省事好多倍。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要把十天干、十二地支赋予数字代表。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要把十天干、十二地支赋予数字代表。
一、年干支的计算1、年之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己;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12取余数;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12取余数。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二、月干支的计算'1、月支说明:由于月支根据月份计算,阴历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对应阳历月份为+1,我们根据月日比较容易判断月支。
在月初节气前后需要尤其注意是否已经更新。
2、月干计算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2,这里讲的月份和上边表格有所区别,为上面月份代数-2,即寅月按1计算,卯月按2计算.......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注:24节气的起始时间会影响地支的确定,大概为上半年6号,下半年8号换节气。
在节气附近时间出生的月干支尤其需要注意。
三、日干支的计算计算日干支首先要知道当年当年元旦日的干支作为基数,然后再根据元旦干支推算其他日干支。
方便起见,我们首先考虑闰年日柱干支计算,然后再考虑非闰年日柱干支计算。
日干支快速推算方法日干支怎么算,有关日干支快速推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以通过公历与农历的方式来快速推算日干支,一起来了解下吧!日干支快速推算方法公历快速推算日干支方法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 (方法一)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三月元旦同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意解:“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
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
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
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公历小月为30天,按农历大月“大后干同地支冲”推算口诀,我们知道本月初一日干支,与下月初一干支则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
公历大月为31天,在小月干支相冲的基础上,再加一天,即是大月份下月一日的干支。
“申子辰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经过研究,发现凡是地支为申、子、辰支的年均为闰年,二月为29天。
在推算3月1日干支时,可按农历小月后的日干支推算方法,即在干同地干冲的基础上,减去一天,则为3月1日干支。
(3月1日的干支与元旦相同)。
“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除地为申子辰年二月29天外,其它年二月均为28天。
在知道2月1日干支后,按干同支冲规律,干支各减二位便是3月1日的干支。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
”月首,即是每月1日。
其推法与推算农历日干支口诀后两句相同。
例如:推算公历1998年8月1曰干支。
1998年干支为戊寅,年支不属于申子辰,故1998年2月为28天。
按《日公历干支推算口诀》中“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两天”的规律,逐月推算。
1998年元旦干支是戊申,大拇指定在申位上。
1月为大,干同支冲加一天,大拇指由申位到跳到寅,加1支到卯,2月1日为己卯,2月28天,干同干冲退二天,大拇指跳到酉位退二支,3月1日为丁未;3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丑进一位4月1日干支为戊寅;4月为小,干同干冲,大拇指跳到申位,5月1日干支为戊申;5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位,6月1日为己卯;6月为小月,干同支冲,7月1日干支为己酉;7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进1位到辰,8月1日干支为庚辰。
阳历推算日干支口诀速算法阳历日干速算法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知道所推算那一年的元旦(1月1日)的干支(漫长的一年单记住这天的干支还不能算难吧)。
知道元旦日的干支后,就可以推出一年中逐月第一天的干支。
既知第一天的干支那么此月中其余各天的干支就能够很容易照推出来了。
口诀分平年和闰年两种:平年:元旦同五元下七七隔九月九下冬元上三月元冲四四下二六六下八八下十月十下腊此是平年推算法按歌诀“元旦同五元下七”,意思是平年元月1日的干支和5月1日的干支是相同的。
元旦下一个干支(即1月2日),与7月1日的干支相同。
“七隔九月九下冬”,7月1日的隔一位干支(即7月3日)与9月1日的干支相同,而9月1日的下一位(即9月2日)与冬月(不是农历的冬月,而是阳历的11月1日)相同。
“元上三月元冲四”,就是说元旦日的上一位(即12月31日)的干支与3月1日的干支是相同的。
与元旦日相冲(天干相同,地支相冲)的即是4月1日的干支。
例如1999年元旦日为癸丑,那么4月1日即是癸未。
“四下二六六下八”,意为4月1日的干支的下一位(即4月2日),分别是2月1日和6月1日的干支。
6月1日的下一位(即6月2日),又是8月1日的干支。
“八下十月十下腊”,8月1日的下一位(8月2日),日10月1日的干支,10月1日的下一位10月2日,即是腊月(指阳历的12月1日)的干支。
闰年:闰三下五五下七七隔九月九下冬五月支冲为二四四下六八十腊顺此口诀适用于推算闰年。
比如今年,1996等。
第一句话意思是闰年1月1日的干支和3月1日相同。
1月2日和5月1日相同。
5月2日与7月1日相同。
第二句话意思是7月1日的隔一位,即7月3日,与9月1日是相同的,而紧接着9月2日的干支也就是11月1日的干支。
第三句话,意为与5月1日天同地冲的肯定是2月1日和4月1日的干支。
如2000年5月1日为己未,那么2月1日和4月1日必定都是己丑。
最后一句话有意思,是说4月2日即为6月1日的干支,6月2日又是8月1日的干支,而8月2日又是10月1日的干支,10月2日又是12月1日的干支。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1.公式法: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
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
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
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
(余略)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
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余略)二、推算日干支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農曆干支節氣速算秘訣在周易應用中,無論是鐵板神數、八字、卦占,還是天文、地理,中醫的子午流注、五運六氣等,尤其是目前較為普遍的八字、納甲卦占,如何能快速準確無誤地將時間轉換成干支,就顯得特別迫切。
否則,即使你預測水準很高,也難以適應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工作需要。
況且當你慢悠悠地排演過程,你的可信度也被打了折扣。
所以,研究周易應用的人,每每驚羨於盲人算仙那秘而不傳的「大小金鉗訣」和「流年趕月」法。
盲人算命,只要你一報出出生年、月、日、時,他手指一掐,一兩分鐘內便能說出你的出生年月日時的四柱干支,同時知道你的出生年的立春交節時辰是某月某日某時,是不是閏月,而且準確無誤。
這種神乎其神的絕技,就成了睜眼人人人羨慕、人人想學的東西。
但盲人算師卻只在盲人師徒中相授,而且是徒弟出山之後才傳授的,還說什麼「要傳流年趕,除非瞎了眼」,使這種速算方法成了千金不傳的秘訣。
筆者為求此術,結交了不少盲友,花費了不知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但得到的往往只是片言隻語,仍是讓人感到一頭霧水。
後來查閱了無數文獻資料,再與盲算的片言隻語結合研究,終於取得了突破,便將盲算的每年兩句,每句七字,縮為每年一句,每句七字。
熟練後便能在兩分鐘左右快速地推出每年各個節氣的交接時間和任何一日的干支,而且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現無嘗獻出此訣,以期能真正起到拋磚引玉作用,並希望廣大易友難能將自己的絕技無私地獻出。
苟若如此,易學的明天必將更加燦爛輝煌!一、干支節氣金鉗訣(七十年,每年一句,每句七字):庚午(1930)白龍隨井六戌飛。
(六小)辛未(1931)黑兔家解丑十八。
壬申(1932)火雞訟賁辰廿九。
癸酉(1933)黑龍困筮十未春。
(五大)甲戌(1934)赤龍井離戌廿一。
乙亥(1935)白豬解巽二丑春。
丙子(1936)青蛇頤鼎十三辰。
(三小)丁丑(1937)黃蛇山鼎未廿三。
戊寅(1938)黑豬渙豐五戌回。
(七大)己卯(1939)紅豬渙既丑十七。
庚辰(1940)白蛇家解辰廿八。
年月日时干支速算法一、年代干支:年干:公元年个位数-3 = 年干,负数则加10(取余数)年支:(1900--1999年年支 = 年尾二位数+1)÷12(取余数);(2000--2099年年支 = 年尾二位数+5) ÷12(取余数);二、月份干支:月干:年干x 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月支:月数+2;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三、日元干支(注意此法须用公历而非农历):(1)先求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公式如下:1900----19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2000----2099年的元旦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如:求2008年10月18日的日干支:当年元旦干支基数 =(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2008年的元旦干支基数。
(2)再求当日日干支,公式如下:(当年元旦干支基数+当日距离元旦总天数)÷60→(取余数)如:10月18日距离当年元旦的总天数为31+29+31+30+31+30+31+31+30+18=292天,代入公式为:(36+292)÷60得余数28当日干支为:28除去10的余数8为辛为日干,28除去12的余数4为卯为日支(即当日干支为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
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四、时辰干支:时干:日干×2+时支数-2 =时干数;时支:时支是固定的。
时辰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附:日元干支算法二(注意此法须用公历而非农历)(1)先求当年的元旦日干支,其公式为:当年元旦干支= (5N + N/4 + 1) ÷60(取余数)注:N=公元年数-1921(因1921年得元旦为甲子日,元旦甲子每80年一周期,故亦可取1921加或减80的倍数,如2001年后可取2001,唯遇整百停闰年时需注意调整。
干支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和规则来确定特定年份、月份或日子对应的天干地支。
具体如下:
1. 年份的干支计算:可以通过公式(当年年数-3)÷60,其余数为所求年干支的代数,再到六十环周图中找出相应的干支。
这个公式适用于公元4年之后的年份计算,因为公元4年是甲子年。
2. 月份的干支计算:正月的天干计算方法与年份的天干有关。
例如,遇上甲或己的年,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以此类推。
确定了正月的干支后,其余月份可以按照干支顺序推算。
3. 日子的干支计算:日的天干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天干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常数)/10(结果取余数),地支的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地支数+所求日数+各月地支加减常数)/12(结果取余数)。
此外,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总的来说,这些计算方法在历史学、命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参考具体的历法书籍或使用专门的软件工具来进行准确的计算。
速算速查年月日时干支一、速算年干支天干计算方法:根据个位数推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对应4、5、6、7、8、9、0、1、2、3酉戌亥分别对应4、5、6、7、8、9、10、11、0、1、2、3如:1900年,个位是0,对应庚。
1900/12余数是4,对应子,因此是庚子年。
1326年,个位6对应丙,1326/12余数6,对应寅,因此是丙寅年。
二、年上起月表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甲己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乙庚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丙辛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丁壬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戊癸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也称为"五虎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三、速算日干支: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
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奇数月i=0,偶数月i=6。
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11年1月18日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1-1) + [20 / 4] + 5*10 + [10 / 4] + [3 * (13 + 1) / 5] + 18 - 3 =160除以10 余数为0 ,天干的第10位是‘癸’。
Z =8*20 + [20 / 4] + 5*10 + [10 / 4] + [3 * (13 + 1) / 5] + 18 + 7 + 0 =250除以12 余数为 10 ,地支的第10位是‘酉’。
天干地支(八字)快速计算法年、月、日、时的干支快速计算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年份-3)÷10取余数,对应十天干的顺序即为所求的天干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为寅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年份-3)÷12取余数,对应十二地支的顺序即为所求的地支年月戊癸之年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月,二月为卯月,依此类推。
(按顺序即:1、6―3;2、7―5;3、(即:所求月的阴历数+2后去对应)8―7;4、9―9;5、10―1)取公历年的后两位数(2000年后需用100加上后两位数),用“a”表示一、①=a×5÷60取余数;②=a÷4取商;③=9;④=所求的日期;⑤=再查看过去了几个大月,如:所求日在9月,前面经过了3、5、7、8四个大月,就加上4;⑥=30(如遇到双月需减去)二、(①+②+③+④+⑤―⑥)÷60取余数,用余数对应的六十甲子序列号,所对应的干支就是日的干支。
日时日干×2+时支数-2=时干数(时干数超过10要p10,只取个位数)时支呢,就是子(23:00-01:00)、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小时为一个时辰,按顺序推。
如:2021年6月17日19:45的天干地支是多少呢?1、年:天干(2021-3)÷10挑余数=9,9对应就是“壬”地支(2021-3)÷12挑余数=5,5对应就是“辰”所以年的干支就是“壬辰”(余0时按10、12计算)2、月:天干,“丁壬壬寅逆行流”,意思就是2021年的正月的干支就是“壬寅”,那么公历的6月17日(就是阴历的润四月二十八),所以从“壬”已经开始往下数5个,即为壬、癸、甲、乙、丙,所以该月的天干就是“丙”地支,就从“寅”开始往下数5个,即寅、卯、辰、巳、午,所以该月的地支就是“午”所以月的干支就是“丙午”3、日的天干地支稍微繁杂点①112×5÷60取余=20;②=112÷4取商=28;③=9;④=17;⑤=2;⑥=30①+②+③+④+⑤―⑥=20+28+9+17+2―30=46,46对应六十甲子的“己酉”。
快速推算日干支的公式方法展开全文推算日干支的快速公式之一此法系易学家王吉厚所介绍,其具体的内容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用公历推算日干支的快速公式。
干支序数一年代计算基数+年份尾数×5+闰年数+求算日数一60倍数记忆口诀:基数加上尾乘五,闰年月指加日数,双月再加三十天,超过六十减六十。
具体分析:①基数加上尾乘五。
基数即是年代基数,从1900年开始,十年为一年代基数,到1970年共80年,8个基数(因公历,80年一循环)因此,1900年与1980年的年尾乘五,即是推算具体年份的尾数乘5,如1903年,基数1900年9,加上尾5,即是年份的1903年的数再乘5,即:3×5—15。
两项相加,即:9+15了24。
②闰年月指加日数。
解:公历的闰年是固定的,即每四年闰一年,其规律是:凡是年份十位数是双数的,逢4、8之年为闰年(o年虽是闰年,但不计)。
凡是年份十位数为单数的,逢2、6之年为闰年。
即:十位双数四八问,十位单数二六是。
具体分析:如1965年为十位数的双数,从1960年到】965年,除去60起年代不计外,到1965年只有1964年一个闰年,所以闰年为1,这样,每十年最多有两个闰年,取值范围:1、2二个数字。
再如:1933年,其年份的十位数为3,为单数,从1930到1933年,只有1932年一个闰年。
月指数:也叫月基数,简称月指。
月指数是针对计算各年月的闰年,大月数和二月平或二月闰时所差的天数而设置的,将上述多步计算,简化为~步,变成基数,即指数规律化只要背熟月指数,即一劳永逸,省去很多麻烦。
表中括号内的指数为闰年的月指数。
以上指数很好记忆,一、二月为1、2,三月为0,四、五、六、七月为1、1、2、2,八月为3,九、十、十一、十二月为4、4、5、5。
逢闰年一月为0,二月为1。
加日数:即加求算日子。
总之,闰年月指数加日数,此句口诀的含义是将闰年的数,再加月份的指数,再加求算的日数。
③双月再加三十天:求算月凡是双月的,一律在相加的总数上再加三十天。
农历干支节气速算秘诀农历干支节气速算秘诀在周易应用中,无论是铁板神数、八字、卦占,还是天文、地理,中医的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尤其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八字、纳甲卦占,如何能快速准确无误地将时间转换成干支,就显得特别迫切。
否则,即使你预测水平很高,也难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需要。
况且当你慢悠悠地排演过程,你的可信度也被打了折扣。
所以,研究周易应用的人,每每惊羡于盲人算仙那秘而不传的“大小金钳诀”和“流年赶月”法。
盲人算命,只要你一报出出生年、月、日、时,他手指一掐,一两分钟内便能说出你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四柱干支,同时知道你的出生年的立春交节时辰是某月某日某时,是不是闰月,而且准确无误。
这种神乎其神的绝技,就成了睁眼人人人羡慕、人人想学的东西。
但盲人算师却只在盲人师徒中相授,而且是徒弟出山之后才传授的,还说什么“要传流年赶,除非瞎了眼”,使这种速算方法成了千金不传的秘诀。
笔者为求此术,结交了不少盲友,花费了不知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得到的往往只是片言只语,仍是让人感到一头雾水。
后来查阅了无数文献资料,再与盲算的片言只语结合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便将盲算的每年两句,每句七字,缩为每年一句,每句七字。
熟练后便能在两分钟左右快速地推出每年各个节气的交接时间和任何一日的干支,而且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现无尝献出此诀,以期能真正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并希望广大易友难能将自己的绝技无私地献出。
苟若如此,易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一、干支节气金钳诀(七十年,每年一句,每句七字):庚午(1930)白龙随井六戌飞。
(六小)辛未(1931)黑兔家解丑十八。
壬申(1932)火鸡讼贲辰廿九。
癸酉(1933)黑龙困筮十未春。
(五大)甲戌(1934)赤龙井离戌廿一。
乙亥(1935)白猪解巽二丑春。
丙子(1936)青蛇颐鼎十三辰。
(三小)丁丑(1937)黄蛇山鼎未廿三。
戊寅(1938)黑猪涣丰五戌回。
(七大)己卯(1939)红猪涣既丑十七。
庚辰(1940)白蛇家解辰廿八。
辛巳(1941)青猪巽解九午春。
(六大)壬午(1942)黄豚离既酉十九。
癸未(1943)青马既未一子春。
甲申(1944)黄鼠筮兑十二卯。
(四大)滹乙酉(1945)黑牛震革亥廿二。
丙戌(1946)红羊艮离三酉地。
丁亥(1947)白牛渐睽十四子。
(二小)戊子(1948)青牛未既卯廿六。
己丑(1949)黄羊离既七午春。
(七小)庚寅(1950)黑羊兑解酉十八。
辛卯(1951)红牛离既亥廿八。
壬辰(1952)黑猴蹇家十寅春。
(五大)癸巳(1953)红猴节困巳廿一。
甲午(1954)白虎噬兑廿申春。
乙未(1955)青鸡屯需十二亥。
(三大)丙申(1956)黄鸡蹇睽寅廿四。
丁酉(1957)黑兔未困五巳春。
(六小)戊戌(1958)红虎讼既申十六。
己亥(1959)白鸡困未亥廿七。
庚子(1960)青兔睽未九寅春。
(六小)辛丑(1961)黄兔未家巳十九。
壬寅(1962)青龙坎巽申卅流。
癸卯(1963)青龙未鼎十一亥。
(四小)甲辰(1964)黑龙噬需寅廿十。
乙巳(1965)红猪蹇蛊三辰春。
丙午(1966)白龙遁蛊十五未。
(三小)丁未(1967)青龙巽既戌廿五。
戊申(1968)黄猪井家七丑春。
(七小)己酉(1969)黑猪既未辰十八。
庚戌(1970)赤蛇贲离未廿八。
辛亥(1971)黑鼠节革九戌春。
(五小)壬子(1972)红鼠坎离丑廿一。
癸丑(1973)白马噬丰二辰春。
甲寅(1974)青鼠家丰十三未。
(四小)乙卯(1975)黄鼠渐贲酉廿四。
丙辰(1976)黑马家既六子春。
(八小)丁巳(1977)红马离蹇卯十七。
戊午(1978)白鼠离未午廿七。
己未(1979)青羊贲困正八酉。
(六大)庚申(1980)黄羊贲兑子十九。
辛酉(1981)青虎坎兑卯卅春。
壬戌(1982)黄猴未需十一午。
(四小)癸亥(1983)黑猴噬归酉廿二。
甲子(1984)赤虎旅畜三子春。
(十小)乙丑(1985)白虎困贲卯十五。
丙寅(1986)青猴兑蹇午廿六。
丁卯(1987)黄虎睽渐七申春。
(六小)戊辰(1988)黑虎未巽亥十七。
己巳(1989)红鸡贲需寅廿八。
庚午(1990)黑龙坎有九巳春。
(五小)辛未(1991)赤龙坎需申二十。
壬申(1992)银犬随归一亥春。
癸酉(1993)青龙革解十三寅。
(三小)甲戌(1994)赤龙讼贲巳廿四。
乙亥(1995)黑狗困家五申脱。
(八小)丙子(1996)赤犬井旅亥十六。
丁丑(1997)白龙未巽寅廿七。
戊寅(1998)青猪贲离八辰春。
(五小)己卯(1999)黄猪艮鼎未十九。
初一干支立春辰,大小闰月卦爻详;从此不用万年历,有缘来年再续编。
二、";干支节气金钳诀";注解:1、该国诀每年一句,每句七字。
句前为流年顺序,句末小括号内为该年闰月,如:(四小)即指该年为闰四月,闰月为小月。
2、该诀引用五行配五色,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
即取颜色指代日天干,生肖指代日地支,如:甲乙为青色,丙丁为赤或红色,戊己为黄色,庚辛为白色或银色,壬癸为黑色;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猪等。
举例:正月初一是乙丑,诀中就用青牛表示,如果是丙寅,就写赤虎或红虎或火虎等。
3、用六十四卦中的两个重卦表示每年的大小十二月。
一个卦代表六个月,即前一个卦表示上半年,后一个卦表示下半年。
一爻表示一个月,阳爻表示小月。
每一个卦从上爻开始,依次往下看。
例:98年是正月大,就用阳爻表示,二月小,就用阴月表示,三月小,就用阴爻,四月大用阳爻,五月小用阴爻,六月大用阳爻,这样上半年6个月下好组成山火贲卦。
同理下半年就组成离为火。
我们从上往下看,就知道下半年各月大小是:七月大.八月小.九月大.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如该年有闰月,则不计入卦中,而是标在句末括号内,以示区别。
如:98年的口诀:";青猪贲火八辰春。
(五小)";。
4、每句口诀中的前两字代表该年正月初一的日干支,第三.四字代表该年的大小十二月,后三个字代表该年立春的交接日和时辰。
由于每年立春交节的时间不是在下正月就是在上一年的十二月,因为口诀字数所限,就将在正月交接的立春时辰写在日期后,而把在上年十二月交接的立春写在日期前面,这样即便于分辨,又容易记忆。
三.口诀的实际应用1、戊寅98:青猪贲火八辰春(五小)。
全句表示:98年戊寅年正月初一的日干支为";乙亥";;各月大小情况是:正月大、二月小、三月小、四月大、五月小、六月大、七月大、八月小、九月大、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立春交接时间是正月初八辰时,该年闰五月,为小月。
丁丑97年:白龙未巽寅廿七.全句表示:丁丑年初一为庚辰;大小月:正、三、五、七、八、十、十一月为大月,二、四、六、九、十二月是小月,立春在上年(96年)十二月廿七寅时。
2.实例:女,农历1963年六月十一日辰时。
推算步骤(熟练后即是脑筋一转):(1)背出癸卯63口诀:黄龙未十一亥(四小)。
(2)根据该年正月初一的干支戊辰";推出六月十一日干支。
即将正月初一戊辰放在左手食指指节辰位上记住是戊辰,与辰对冲的小指指节,戌位上就是二月初一又回到戊辰,四月初一又是戊辰,闰四月初一又回到戊辰,往返直到六月初一戊辰为止。
再将月小所差的天数减去,剩下的便是六月初一的干支。
从上半年未济卦知道,二.四两月为小,加上闰四月小,共差三天。
这时再从六月初一的戊辰位上后退三位,便是六月初一的实际干支――乙丑,再从乙丑向后隔一位就是六月十一日的干支――乙亥。
只要将各年的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再勤加练习,在一两分钟内推出任何一年的任何一日干支就不是难事。
(3)该年的立春是正月十一日亥时,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固定长度时间这规律,我们就可以很快推出该年的立秋是在六月十九日未时(限于篇幅,不可能再将二十四节气的交接时间规律论述清楚,请易友自查有关天文历算资料便。
(4)根据立秋的时间知道该女是出生在大暑后,立秋前,属于六月节。
(5)该女出生到立秋尚差八日三时辰。
(6)从上述步骤即可排出该女四柱及大运如下:坤造:癸卯己未乙亥庚辰大运:庚申辛酉壬戌3132366.3 76.3 86.3当你烂熟于胸之时,神算的雅号就成为你的美名了。
你就不会认为盲人不用看万年历就能推四柱是玄而又玄了,而是靠背诵熟记这些口诀,就可以办到了。
本文由offsbible贡献农历干支节气速算秘诀[转帖]农历干支节气速算秘诀作者:余泓达揖来源:福建杨敏日期:2001-12-29 点击:201农历干支节气速算秘诀在周易应用中,无论是铁板神数、八字、卦占,还是天文、地理,中医的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尤其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八字、纳甲卦占,如何能快速准确无误地将时间转换成干支,就显得特别迫切。
否则,即使你预测水平很高,也难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需要。
况且当你慢悠悠地排演过程,你的可信度也被打了折扣。
所以,研究周易应用的人,每每惊羡于盲人算仙那秘而不传的“大小金钳诀”和“流年赶月”法。
盲人算命,只要你一报出出生年、月、日、时,他手指一掐,一两分钟内便能说出你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四柱干支,同时知道你的出生年的立春交节时辰是某月某日某时,是不是闰月,而且准确无误。
这种神乎其神的绝技,就成了睁眼人人人羡慕、人人想学的东西。
但盲人算师却只在盲人师徒中相授,而且是徒弟出山之后才传授的,还说什么“要传流年赶,除非瞎了眼”,使这种速算方法成了千金不传的秘诀。
笔者为求此术,结交了不少盲友,花费了不知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得到的往往只是片言只语,仍是让人感到一头雾水。
后来查阅了无数文献资料,再与盲算的片言只语结合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便将盲算的每年两句,每句七字,缩为每年一句,每句七字。
熟练后便能在两分钟左右快速地推出每年各个节气的交接时间和任何一日的干支,而且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现无尝献出此诀,以期能真正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并希望广大易友难能将自己的绝技无私地献出。
苟若如此,易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一、干支节气金钳诀(七十年,每年一句,每句七字):庚午(1930)白龙随井六戌飞。
(六小)辛未(1931)黑兔家解丑十八。
壬申(1932)火鸡讼贲辰廿九。
癸酉(1933)黑龙困筮十未春。
(五大)甲戌(1934)赤龙井离戌廿一。
乙亥(1935)白猪解巽二丑春。
丙子(1936)青蛇颐鼎十三辰。
(三小)丁丑(1937)黄蛇山鼎未廿三。
戊寅(1938)黑猪涣丰五戌回。
(七大)己卯(1939)红猪涣既丑十七。
庚辰(1940)白蛇家解辰廿八。
辛巳(1941)青猪巽解九午春。
(六大)壬午(1942)黄豚离既酉十九。
癸未(1943)青马既未一子春。
甲申(1944)黄鼠筮兑十二卯。
(四大)滹乙酉(1945)黑牛震革亥廿二。
丙戌(1946)红羊艮离三酉地。
丁亥(1947)白牛渐睽十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