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保健品有效成分含量检测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2
食品保健品成分分析检测及应用-青岛科标生物实验室概述营养成分指的就是营养素,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均称为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等。
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 NRV)指“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简称,是专用于食品标签的、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
营养素参考值主要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
标示和计算在营养标签上,以营养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标示,指定其修约间隔为1。
计算公式为:X/NRV×100% = Y %式中:X = 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NRV = 该营养素的营养素参考值Y % = 计算结果举例:经测定或计算得知100克饼干中含有:能量1823 kJ蛋白质9.0 g脂肪12.7 g碳水化合物70.6 g钠204 mg维生素A 72 mg RE维生素B1 0.09 mg参照上表1中上述营养素的NRV数值,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并按修约间隔取整数。
微量营养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吡哆醇(维生素B6),叶酸,钴胺素(维生素B12),生物素、泛酸、视黄醇(维生素A)、胆钙化醇、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α-生育酚(维生素E)、叶绿醌、甲萘醌(维生素K)、碘,氟,锌,铬,硒,镁,钼和铜等。
其他成分:总皂苷、总黄酮、粗多糖、褪黑素、茶多酚、大蒜素、叶黄素、虫草素、肌醇、胆碱、肉碱、腺苷、番茄红素、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10-羟基-2-癸烯酸、叶酸等。
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是关于保健品的重要话题。
保健品是一种补充食物或药物,旨在提供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通过正确使用保健品,人们可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然而,对于保健品的功效以及如何检测它们的质量,人们仍然有很多疑问。
第一部分:保健品的功效保健品具有广泛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品功效:1.补充营养:保健品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
这对于饮食不均衡或特殊需求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2.提高免疫力:一些保健品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
3.改善消化系统:一些保健品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如益生菌和消化酶。
4. 改善心血管健康:一些保健品含有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功能。
5.促进骨骼健康:一些保健品含有钙和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第二部分:保健品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保健品的安全和质量,各国都设置了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品检测方法:1.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确定保健品中所含物质的关键方法。
通过使用质谱、色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准确分析保健品的成分和含量。
2.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确保保健品不含有有害微生物的重要检测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PCR和培养方法。
3.重金属检测:保健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重金属可以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
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
4.残留农药检测:保健品中的农药残留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是常用的残留农药检测方法。
5.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用于判断保健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质量稳定性。
这些测试可以测量保健品中活性成分的降解速度和变化。
综上所述,保健品具有多种功效,包括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改善心血管健康和促进骨骼健康。
为了确保保健品的质量,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方法,包括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残留农药检测和稳定性测试。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技术与方法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技术与方法提纲一.保健食品的检验有关要求二.保健食品理化检验及常用的分析方法介绍三.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检测四.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其它有关问题一、保健食品的检验有关要求1、检验依据2、检验要求1、主要检验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卫生部46令)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卫法监发[1999]第76号)卫生部发布的与保健食品相关的文件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1996年)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食品国标GB/T5009——2003 企业标准2、检验要求保健食品检验机构CDC系统药检系统检验要求1.保健食品应具有与产品配方和申报的保健功能相适应的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申报时须检测配方中主要原料所含的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
检验要求1.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可根据产品的具体配方、工艺等相关资料,要求申报单位检测指定的项目。
2.检验机构受理保健食品检测时,申报单位应提供该产品的配方、工艺及企业标准等相关资料。
3.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检测工作应在SFDA和卫生部原来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
检验要求1.功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检验方法根据产品及原料确定,应与申报的功能有一定的关系功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检验方法应分别列出依据以下二方面确定产品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并说明理由与申报保健功能有关的功效成分代表产品特性的标志性成分按标准(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无标准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权威的检测方法,并标明方法的出处无相关检测方法的,申请人应提供详细的检测方法和方法学研究及验证结果。
研究及验证结果包括检验方法、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至少5批加样回收率等内容及验证报告检验要求功效成分、特征成分、营养成分及卫生学指标的检测方法应根据其产品适用的方法学范围选择以下进行测定:国家标准卫生部部颁标准行业标准国际上权威分析方法检验要求1.在没有相应的标准方法时,企业应建立自己的企业标准。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HPLC):该方法通过溶解或提取食品样品中的成分,然后采用HPLC技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中活性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提取物等)的测定。
2. 气相色谱(GC):该方法适用于分析保健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如芳香化合物、香味成分等。
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通过GC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
3. 质谱联用(MS):质谱联用技术将质谱仪和色谱仪相结合,能够对复杂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
该方法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对活性成分的鉴定和测定。
4. 核磁共振(NMR):该方法通过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保健食品样品中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在对复杂混合物的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5. 荧光光谱:该方法通过激发保健食品样品中的荧光物质,测量其在不同波长下的荧光强度,从而分析和定量测定。
该方法适用于对荧光性成分(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的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保健食品所含的成分和功效不同,因此具体的检测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进行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标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1. 引言保健食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因为市场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2. 保健食品检验技术规范2.1 成分检验保健食品的成分检验是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成分检验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检测保健食品中的脂肪酸、酚类化合物等有机成分。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用于测定保健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如铁、锌、钙等。
•红外光谱法(IR):可用于鉴别保健食品中的有效成分和污染物。
2.2 微生物检验保健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菌落总数测定法:用于检测保健食品中的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检测法:用于评估保健食品中是否存在粪便来源的细菌。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法:用于检测保健食品中是否存在霉菌和酵母菌。
•致病性菌检测法:用于检测保健食品中是否存在致病性菌,如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等。
2.3 禁用成分检验有些保健食品可能含有禁用成分,如药物成分等。
对于保健食品的禁用成分检验,可采用以下方法:•液质联用技术:可用于快速鉴定保健食品中的禁用成分。
•质谱分析法:结合质谱技术,可对复杂的保健食品样品进行禁用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保健食品评价技术规范3.1 安全性评价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内容:•急性毒性试验:用于评估保健食品的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试验:用于评估长期使用保健食品可能引起的慢性毒性反应。
•遗传毒性试验:用于评估保健食品是否对遗传物质产生损害。
3.2 有效性评价保健食品的有效性评价是评估其功效的重要手段。
中药保健品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研究中药保健品,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研究中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之一。
由于其具有温和、非侵入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的应用价值。
中药保健品,作为中药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在日常保健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文将从中药保健品的概念入手,阐述中药保健品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药保健品的概念中药保健品,指的是以中药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工、配伍等制作而成,并具有强大的调理作用,能够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途径,达到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
中药保健品由于其温和、安全等特点,成为现代人保障健康的新选择。
二、中药保健品种类及功效中药保健品,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
以下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中药保健品。
1.人参保健品人参是中药中的上品,具有补气、益精、养神等功效。
人参保健品,通过提取人参精华,制成片剂、口服液等,能够有效地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抗疲劳等功效。
2.枸杞保健品枸杞是滋补肝肾、明目、强身健体的中药材。
枸杞保健品,能够通过促进胃肠动力、增强肝脏、胰脏等器官代谢能力,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抗衰老等保健效果。
3.灵芝保健品灵芝是中药中的珍贵材料,富含多种生物碱、多糖、三萜类等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等功效。
灵芝保健品,多取自灵芝中的有效成分,制成具有低毒、温和等特点的保健品,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三、中药保健品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研究中药保健品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其成分、功效、用法等方面。
以下从几个方面展开说明:1.中药保健品的成分研究中药保健品的成分研究,是制定中药保健品的关键环节。
目前,针对中药保健品中的重要成分,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例如:白术中的脂肪酸、人参中的人参皂苷、枸杞中的多糖等。
这些成分研究还在继续深入,将为中药保健品的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2.中药保健品的药理研究中药保健品的药理研究,是为了揭示中药保健品的药理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保健食品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
因此,对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进行准确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维生素、矿物质和一些草药成分的分离和定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样品溶液在色谱柱中与流动的移液相相互作用,根据样品成分在流动相中的亲和性差异来实现分离。
通过检测各组分在检测器上的峰面积或峰高,再进行定量计算。
例如,可以使用HPLC方法检测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成分。
2.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成分在固态载体上发生相互作用,分离出不同成分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脂肪酸、氨基酸和其他易于挥发的有机物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通过样品的蒸发和升温使其插入毛细管柱,然后利用样品成分在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布系数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并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通过GC方法可以检测保健食品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等成分。
3. 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紫外或可见光来确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含有具有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波长的化合物的保健食品。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将样品溶液通过光束,根据样品溶液对光束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例如,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检测保健食品中的多酚类、黄酮类等成分。
4.核磁共振技术(NMR)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样品原子核的磁性来研究样品结构和成分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
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是将样品置于强磁场中,然后通过外加的射频脉冲来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核磁矩,根据样品的不同成分的核磁共振信号来确定物质的存在和结构。
例如,可以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保健食品中的复杂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综上所述,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包括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技术等。
保健品有效成分含量检测及应用--青岛科标分析
案例简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健康的问题,从而催生保健品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
各科研学者也努力发掘植物中的功效成分。
青岛科标分析实验室现承接保健性中药材及其他保健物品的有效成分和功效检测。
为保健品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客户产品遇到的问题:
保健产品中以植物源性唯多,除了目前已经被科学认知的成分外尚有大量的物质未被识别。
这也为检测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例如太岁中的有效物质成分,东革阿里中起到免疫作用的有效成分,卡琪花蒂玛、向天果中的具体要用成分等。
测试项目:
营养成分检测功效成分检测功效检测黄酮皂苷多糖等物质检测
客户反应:
目前本实验室已经成功进行了300多种珍稀中药材以及食材种有效成分的检测,均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铁皮石斛、金线莲、太岁、东革阿里、卡琪花蒂玛、向天果、核桃分心木、花生红衣、松子皮、以及各种植物提取物的检测,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2014年帮助客户论文课题达到200余篇,为客户提供检测数据,检测方法,检测图谱等论文需要的资料。
图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