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检测方法(保健品)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以下列举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酚硫酸法:将样品与酚硫酸反应生成稳定的紫色化合物,通过测定紫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多糖含量。
2. 蒽酮-硫酸法:样品经热水溶解后,乙醇沉淀,除去其他可溶性糖及杂质的干扰,用热水溶解沉淀物并稀释定容。
此法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可用于多糖的实时快速测定和定性分析。
3. 刚果红显色法:在一定条件下,刚果红显色剂能与乙酰甘露聚糖生成有色复合物,而不与麦芽糖糊精、蔗糖和葡萄糖等发生明显的显色反应。
由此可以建立定量分析芦荟多糖含量的刚果红显色分光光度法。
此外,还有其他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等也可以用于多糖含量的测定。
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验目的、样品性质和实验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的生产。
其中,铁皮石斛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准确测定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以及进行药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1. 概述铁皮石斛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等,而生物学方法则利用生物活性来测定多糖的含量。
2. 物理化学方法2.1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最常用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多糖在24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进行定量测定。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标准曲线来计算样品中多糖的含量。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准确快速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多糖样品与适当的溶剂混合,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通过测量峰面积或峰高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多糖的含量。
2.3 凝胶渗透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是一种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利用不同分子大小的多糖在凝胶柱中的渗透性不同,从而实现分离和定量。
3. 生物学方法3.1 酚硫酸法酚硫酸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酚与糖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深色的复合物,通过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多糖的含量。
3.2 还原糖法还原糖法是一种测定多糖含量的简便方法。
该方法基于多糖的还原性,通过将多糖与苏糖醇进行还原反应,从而产生可见光吸收的还原糖化合物。
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多糖的含量。
4. 关键问题的讨论4.1 样品预处理在测定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非常重要。
应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以充分提取多糖。
根据样品的特点和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如酶解、酸碱水解等。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纯度及分子量一、本文概述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等。
因此,对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的准确测定对于其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是一种常用的多糖纯度及分子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本文旨在介绍HPGPC法测定多糖纯度及分子量的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多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多糖样品:选择待测定的多糖样品,确保其来源清晰,无杂质污染。
2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柱:选择适当型号的HPGPC柱,以适用于待测多糖样品的分子量范围。
3 流动相:通常选用适当的溶剂或缓冲液作为流动相,以保证多糖样品在色谱柱上的良好分离。
4 检测器: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或紫外检测器(UV)等,以监测多糖样品在色谱柱上的分离情况。
5 其他试剂与仪器:包括样品制备所需的试剂、色谱仪、注射器、进样针等。
1 样品制备:将多糖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2 色谱条件优化:通过预实验,优化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的选择、流速、柱温等,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3 进样与分离:将制备好的多糖样品溶液通过注射器注入HPGPC 仪中,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利用检测器监测多糖样品的分离情况。
4 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分离过程中的数据,利用相应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分子量计算、纯度分析等。
5 结果评价:根据分析结果,评价多糖样品的纯度及分子量分布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实验材料与方法,可以高效地进行多糖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为后续多糖的结构研究、质量控制等提供重要支持。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对多糖样品的纯度和分子量进行了测定。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热水浸提法提取大枣中的多糖,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定量分析,探究提取工艺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大枣:市售新鲜红枣,要求无病虫害、无腐烂。
- 乙醇、硫酸、苯酚、Folin-Ciocalteu试剂等化学试剂。
2. 实验仪器- 磁力搅拌器- 电子天平- 超声波清洗器- 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锅- 离心机- 旋蒸仪三、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新鲜大枣去核,用去离子水清洗,晾干后用剪刀剪碎,置于烘箱中60℃烘干至恒重。
2. 多糖提取称取5.0g干燥的大枣粉末,加入5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然后加入2.5mL 95%乙醇,继续搅拌10min,静置30min。
将混合液离心(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
3. 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准确吸取1mL提取液,加入5mL 6%苯酚溶液,混匀后加入5mL硫酸溶液,在沸水浴中反应10min,冷却后于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以葡萄糖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
4. 工艺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多糖提取率根据苯酚-硫酸法测定,本实验中多糖提取率为2.5%。
2. 工艺条件优化(1)提取温度:在50℃、60℃、70℃、80℃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分别为 2.2%、2.5%、2.4%、2.3%。
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60℃时,多糖提取率最高。
(2)提取时间:在30min、40min、50min、60min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分别为2.0%、2.3%、2.5%、2.4%。
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为50min时,多糖提取率最高。
(3)料液比:在1:10、1:15、1:20、1:25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分别为2.2%、2.4%、2.6%、2.3%。
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20时,多糖提取率最高。
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苯酚-硫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蒽酮-硫酸法等。
1. 苯酚-硫酸法:苯酚-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或多糖中的己糖、糖醛酸起显色反应,己糖在490nm波长处、戊糖及糖醛酸在48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
2.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3,5-二硝基水杨酸与多糖水解后的还原糖生成有色物质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显色,较准确测定还原糖与总糖的含量从而求出多糖的含量,可消除还原性杂质的干扰。
3. 蒽酮-硫酸法:多糖与硫酸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其衍生物,与蒽酮试剂缩合生成有色物质进行测定。
此外,间羟基联苯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该法较硫酸咔唑法受中性糖残基的干扰更小。
另外还有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检测方法、水分的检测方法等。
液态保健品中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液态保健品中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醇沉法,分离样品中的总多糖;以无水D-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总多糖含量。
结果:回归方程y=00209x + 00199,r = 09991;线性范围10~50μg/ml,测得样品含量均值369mg/100ml。
结论:醇沉提取方法和苯酚-硫酸显色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作为该配方质量的检测方法。
标签:保健品;总多糖;含量Abstract:Keywords:以药食两用、保健中药为原料研制保健食品,配方中原料药的主要成分包括皂苷和多糖等多种化合物,多糖不仅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而且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清过氧化脂质和降低胆固醇浓度、抗血凝、抗癌等作用[1]。
总多糖通常作为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的功能性指标成分[2]。
本文利用多糖溶于水,不溶于醇的特点,将样品中多糖经乙醇沉淀分离后,以D-葡萄糖为标准,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3]。
1仪器与试剂UV-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
D-无水葡萄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浓硫酸、苯酚、无水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方法与结果21试样处理精密吸取50ml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适量无水乙醇,混匀,使样品中乙醇的终浓度为90%,4℃静置1h,于4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这样分多次收集沉淀。
沉淀物用适量乙醇洗涤至无色。
以4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加热除去乙醇,用水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作为供试溶液。
2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10mg,加水溶解,定容到10ml,得10mg/ml的葡萄糖对照品贮备液。
精密吸取对照品贮备液02、03、04、05、06、08ml,置10ml具塞试管中,分别向各管内加水使至体积为20ml,再依次向各试管加5%苯酚溶液10ml,摇匀,依次迅速加入浓硫酸50ml,摇匀;以水作为空白,于分光光度计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浓度(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银耳多糖执行标准银耳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化合物,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效。
为了确保银耳多糖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
以下是银耳多糖的执行标准,供大家参考。
一、名称和分类银耳多糖,又称银耳多糖多糖体,是从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化合物。
按照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可以将其分为α-葡聚糖和β-葡聚糖两类。
二、外观和性状银耳多糖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具有特殊的气味和黏性。
其水溶液呈黄色或类黄色,具有一定的黏度。
三、质量指标1. 银耳多糖的含量不少于80%。
2. 水分含量不超过10%。
3. 灰分含量不超过5%。
4. 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5. 总菌落数不超过1000CFU/g。
6.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四、检测方法1. 银耳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硫酸-硝酸法进行测定。
2. 水分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干燥法进行测定。
3. 灰分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灰化法进行测定。
4. 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5. 总菌落数的检测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测定。
6.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采用涂布法进行测定。
五、包装、储存和运输1. 银耳多糖应采用密封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银耳多糖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3. 银耳多糖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和受潮。
六、使用建议1. 银耳多糖可以作为天然保健品使用,具有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抗氧化等功效。
2. 银耳多糖也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3. 在使用银耳多糖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剂量进行使用,并注意个人体质差异。
以上就是银耳多糖的执行标准,希望能对大家了解银耳多糖有所帮助。
在购买银耳多糖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黄芪多糖质量标准黄芪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黄芪多糖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以便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
一、外观与性状。
黄芪多糖应呈浅黄色至棕黄色粉末状,具有特有的气味,味道微苦。
在干燥条件下,黄芪多糖应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在光线下应无明显的变化。
二、理化指标。
1. 含量测定。
黄芪多糖的含量应按照国家标准的方法进行测定,通常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进行评价。
含量应不低于产品标签上标注的数值。
2. 水分含量。
黄芪多糖的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通常不应超过一定的百分比。
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3. pH值。
黄芪多糖的pH值应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中性到微碱性。
过高或过低的pH 值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三、微生物指标。
1. 细菌总数。
黄芪多糖中细菌总数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通常不应超过一定的数量。
高细菌总数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霉菌和酵母菌数。
黄芪多糖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数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通常不应超过一定的数量。
过多的霉菌和酵母菌会导致产品变质和污染。
四、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1. 重金属含量。
黄芪多糖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通常不应超过一定的限量。
过多的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农药残留。
黄芪多糖中的农药残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通常不应超过一定的限量。
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贮存。
黄芪多糖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贮存期限一般为两年,超过期限的产品不得使用。
六、包装。
黄芪多糖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标签上应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附有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七、检验方法。
黄芪多糖的检验方法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包括含量测定、水分含量、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等检验方法。
八、结论。
黄芪多糖的质量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
人参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一、本文概述人参多糖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近年来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糖醛酸作为人参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其生物活性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人参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对于人参多糖的质量控制、药效研究以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人参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系统的验证和应用研究。
通过对多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人参多糖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优化以及药效研究等领域。
本文首先对人参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以提高糖醛酸的提取效率。
然后,通过比较不同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等条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条件。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糖醛酸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并对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的验证。
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为人参多糖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建立了一种准确、可靠的人参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而且为人参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天然产物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所需的试剂包括标准糖醛酸、人参多糖样品、硫酸、咔唑等。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国内知名试剂供应商。
实验所用仪器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等。
所有仪器均经过校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准确称取适量标准糖醛酸,用去离子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分别取各浓度标准溶液适量,加入咔唑试剂和浓硫酸,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一定时间,冷却后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以糖醛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将人参多糖样品研细,精确称取适量样品,加入去离子水,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溶解。
植物多糖含量%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多糖结构的化合物,来源于植物的细胞壁、果胶、藻类、真菌等。
这些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
本文将探讨植物多糖的含量以及其在不同植物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
植物多糖的基本特征:植物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由多种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
这些多糖在植物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包括细胞壁的构建、能量储存、植物生长发育等。
对于人体而言,摄入适量的植物多糖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植物多糖的含量与测定:含量测定方法:植物多糖的含量通常通过测定其在植物中的含量来进行。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酚硫酸法,通过酚和硫酸的反应,将多糖分解成单糖,然后测定产生的脱水糖的含量,从而计算植物多糖的含量。
不同植物中的含量差异:不同种类的植物中,植物多糖的含量会有较大的差异。
一些植物,如芦荟、枸杞、银耳等,含有丰富的植物多糖,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免疫调节作用:植物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抗氧化作用:植物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效果。
调节血糖、降血脂:植物多糖还被发现具有调节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对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
植物多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食品工业:植物多糖因其黏性和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常用于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质地,如果胶在果酱中的应用。
医药领域:植物多糖在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保健品:许多植物多糖被加工成保健品,用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改善抗氧化能力等。
化妆品:植物多糖因其保湿、抗氧化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可用于保护皮肤、改善肌肤质地。
植物多糖作为一种天然而又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物质,在不同领域都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A.2 粗多糖的测量
A.2.1 方法
本方法参照《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王光亚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粗多糖的测定方法”中“(一)碱性酒石酸铜滴定法”制订。
A.2.2原理
样品中多糖经乙醇沉淀分离后,加酸、加热、回流水解成单糖,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在加热条件下,滴定经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钾钠铜溶液,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其含量。
A.2.3仪器与试剂
A.2.3.1全玻璃标准磨口回流装置(500ml),水解用;
A.2.3.2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A.2.3.3碱性酒石酸铜乙液
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储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A.2.3.4葡萄糖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1.0000g 经过98~100℃干燥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并以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1ml含1mg葡萄糖,现配现用。
A.2.4 操作方法
A.2.4.1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均匀研碎的样品粉末2.0g,置于250ml的磨口烧瓶中,精密加入50ml水,称定重量,至沸水浴中加热回流2h,冷却至室温,用水补足减失重量,混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15ml加75ml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在离心机中以4000r/min离心10min,并小心弃去上清液,再加15ml热水(温度>90℃),冲洗离心瓶中沉淀物,重复一次后再以4000r/min离心30min,小心用吸管将上层液体吸去。
用离心瓶中醇析物用50ml热水(温度>90℃)少量多次转移至250ml磨口三角瓶中,加入15ml浓盐酸,开启冷凝管,在沸水浴中加热2h,冷却,然后先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约15ml)粗调pH值,后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细调,再置于pH计上调整pH在6.8~7.2之间,(不要用pH试纸调)。
将已中和的酸解
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V1)。
用滤纸过滤,滤液为待测液,供滴定用。
A.2.4.2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液
A.2.4.2.1 用定量移液管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ml于150ml的锥形瓶中,加10ml蒸馏水及数粒玻璃珠。
A.2.4.2.2 用滴定管加入9.0ml葡萄糖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将锥形瓶置电炉上迅速加热,务必在2分钟内至沸,并保持溶液在微沸状态下再用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2秒1滴的速度滴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同法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V G)。
A.2.4.3 样品溶液预测和测定。
A.2.4.4.1 样品溶液的预测
精密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ml于150ml的锥形瓶中,加10ml蒸馏水及数粒玻璃珠,控制在2分钟内加热至沸,保持溶液在微沸状态下,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2s1滴的速度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样品液体积。
同法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即为预测体积。
A.2.4.4.2 样品溶液的测定
精密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与乙液各5.0ml,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10ml 蒸馏水及数粒玻璃珠,从滴定管滴加比预测体积少1ml的样品溶液,将锥形瓶置电炉上迅速加热,务必在2分钟内至沸,并保持溶液在微沸状态下再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2秒1滴的速度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样品溶液消耗的总体积。
同法平行操作三份,得出平均消耗体积(V2)。
A.2.5 计算
V G × C × V1 ×50
X =× 0.9 × 100%
m × V2 ×1000×15
式中:X——样品中粗多糖,g/100g;
V G——标定10ml碱性酒石酸铜液(甲、乙各5ml)消耗标准葡萄糖溶液ml数;
C——标准葡萄糖溶液的浓度(mg/ml);
m——称取样品质量,g;
V1——酸解液中和后定容的体积,ml;
V2——测定时平均消耗样品溶液体积,ml;1000——mg换算成g;
0.9——还原糖换算成多糖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