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面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一)题目一:长方形的面积题目描述:长方形A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请计算长方形A的面积。
解题过程:首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和宽的乘积来计算。
所以,我们可以用10厘米乘以5厘米来得到长方形A的面积。
计算过程如下:面积 = 长 ×宽面积 = 10厘米 × 5厘米面积 = 50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A的面积为50平方厘米。
题目二:正方形的面积题目描述:正方形B的边长为6厘米,请计算正方形B的面积。
解题过程: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
所以,我们可以用6厘米的平方来计算正方形B的面积。
计算过程如下:面积 = 边长 ×边长面积 = 6厘米 × 6厘米面积 = 36平方厘米所以,正方形B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
题目三:图形的面积题目描述:下图中的图形C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请计算图形C的面积。
解题过程:我们可以先计算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图形C的面积。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为2厘米 × 2厘米 = 4平方厘米。
图形C共有5个小正方形,所以图形C的面积为5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面积 = 5 ×小正方形的面积面积 = 5 × 4平方厘米面积 = 20平方厘米所以,图形C的面积为20平方厘米。
以上就是《面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的题目解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一)一、根据已知算式,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4分)16×20=32090×45=4050(16÷2)×(20×2)= (90÷3)×(45×3)=(16×2)×(20÷2)= (90×3)×(45÷3)=28×35=1800 32×84=2688(28○2)×(35×2)=980 (32×4)×(84○4)=2688(28○2)×(35○□)=980 (32○□)×(84○□)=2688 22×12=264(22×6)×(12×5)=()(22÷2)×(12÷4)=()(22×)×(12×)=1056 (22÷)×(12÷)=66 二、选择。
(10分)1.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缩小3倍B、不变C、扩大3倍2.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
A、缩小3倍B、不变C、扩大3倍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那么积()。
A、不变B、扩大8倍C、扩大6倍4.两个因数的积是80,这时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现在的积是()A、320 B、60 C、20 5.一个因数缩小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缩小3倍B、不变C、扩大3倍三、填空(40分)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20平方米、把长乘以5,宽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2、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除以6,另一个因数乘以6,积( )。
3、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 )。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6,则积()5、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3,则积()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以3,另一个因数除以3,则积()6.两个因数的积是110,一个因数乘以3,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1平方米,把边长乘以2,扩大后的面积是()8两个因数的积是110,一个因数乘以3,另一个因数也乘以3,积是()9两个因数的积是110,一个因数乘以3,一个因数除以3,积是()1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相乘3,积是12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11.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也乘以2,积是96,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12.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是96,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则积()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8,则积()
3、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9,则积是()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则积是()
5、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3,则积()
6、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则积()
7、先找出规律,再填空。
⑴58x90=5220 (2)15x7=105
58x18=( ) 45x7=( )
58x45= ( ) 75x7=( )
29x90=() 15x63=( )
二、解决问题
1、8本新华字典重2千克,那么16本新华字典重多少千克?
2、买4支钢笔需要85元,那么买8支钢笔要多少钱?买12支钢笔呢?
3、买4千克梨需要35元,买3千克苹果需要44元,妈妈买了8千克梨和6千克苹果,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76平方米,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8米,现在将长方形的宽增加到54米,那么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76平方米,已知长方形的长是32米,现在将长方形的长增加到64米,那么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比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多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应用题练习题
1、果园收获苹果和梨各120筐,苹果每筐重35千克,梨每筐重28千克,苹果比梨多收获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操场有一个宽9米的长方形草坪要扩大面积,原来的面积为540平方米,现在宽要增加到27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3.果园收获苹果和梨各120筐,苹果每筐重35千克,梨每筐重28千克,苹果比梨多收获多少千克?
4.光明小学操场的宽是9米,面积是540平方米,如果把宽要增加18米,长不变,扩大后的操场面积是多少?
5、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为560平方米,宽是8米。
如果宽增加了16米,长不变,问扩大后的面积是多少?
6、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25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81平方厘米。
空白长方形的宽是9厘米,长是多少厘米?
8、一块长方形绿地的宽是6米,面积是180平方米,如果把这块绿地的宽增加了1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公园里有一块长方形草坪,宽8米,占地面积是480平方米。
现在要把宽增加到6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1、填空。
(1)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
(2)两个数的积是150,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
(3)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4)一个因数除以5,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
(6)两个数相乘,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除以8,另一个因数乘8,那么积是()。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240×30=7200 16×15=240 22×300=6600240×5=()160×15=()22×30=()24×300=()8×150=()22×150=()40×30=()160×150=()220×30=()3、判断。
(1)两个因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2)一个因数乘8,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也要乘8。
()(3)如果一个因数乘25,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要乘25。
()4、根据320×7=2240填空。
(1)()×(7×4)=2240(2)(320÷8)=2240(3)320)=4480(4)()×7=2245、2千克苹果的售价是12元,3千克香蕉的售价是18元,李阿姨买了8千克苹果和9千克香蕉,一共需要付多少钱?6、公园有一块宽8米草地(如图),后来把它的宽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有一条8米宽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960平方米,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增加了16米,长不变,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一个长方形停车场的面积是100平方米。
扩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建后的停车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规律专项练习(解析版)1.根据68×25=17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80×25=( ) 68×(25÷5)=( ) (68÷2)×(25×6)=( )【答案】 17000 340 51002.a×b=50,如果a乘10,b不变,那么结果是( );如果a不变,b 除以2,那么结果是( )。
【答案】 500 253.两个数的积是320,其中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5倍,积是( )。
【答案】32004.如果a×25=300,那么75×a=( ),a×( )=1500。
【答案】 900 1255.如果A×B=64,那么(A×8)×(B÷8)=( ),(A×10)×(B ×10)=( )。
【答案】 64 64006.根据35×24=840填一填。
350×24=( ) 35×( )=8400 35×48=( ) 35×6=( )【答案】 8400 240 1680 2107.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40,一个乘数乘5,另一个乘数乘6,积是( )。
【答案】42008.根据15×11=165,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90×11=( ) 45×33=( ) 75×11=( )【答案】 990 1485 8259.如果32×25=800,那么32×75=( );64×75=( )。
【答案】 2400 480010.两个乘数的积是120,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是( )。
【答案】120011.根据算式35×18=630填一填。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两个数相乘,积是200,如果两个因数同时除以2,积是( )。
A.50B.100C.400D.8002.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不变,它们的积()。
A.不变B.乘2C.除以2D.乘43.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
A.乘5B.除以5C.乘25D.不变4.△表示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15×6=(15×△)×(6÷△)B.15×6=(15+△)×(6-△)C.15×6=(15÷△)×(6÷△)D.15×6=(15×△)×(6×△)5.两个乘数的积是45,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后,积是()。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2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已知126×22=2772,那么126×11=()。
A.2772B.1386C.41582.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
A.不变B.扩大100倍C.扩大20倍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积()。
A.不变B.扩大5倍C.扩大6倍4.若A×360=2160,则A×3600=()。
A.2160B.216C.21600D.2160005.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
A.乘5B.不变C.除以56.一个长方形,如果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倍。
A.3B.6C.97.两个因数的乘积是15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
A.扩大3倍B.缩小3倍C.不变二、判断题8.960×80与96×800的积相等。
()9.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如果把它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新长方形的面积是600平方厘米。
()10.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乘3,积就乘6。
()三、填空题11.在横线上填上“˃”、“= ”或“<”。
220×3737×221 24×5+36×524+36×5250×402500×4 34×125+66×125125×(30+70)12.两个因数分别是66和8,积是,如果把一个因数缩小2倍,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13.根据6×70=420,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6×35=×=420014.已知A×B=1000,如果A不变,B乘5,则积是;如果B不变,A除以2,则积是。
15.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100平方米,如果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扩建后花坛的面积是平方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积的变化规律精选习题(解析版)【本套习题含详细解析,为Word文档,支持在线编辑、下载打印,可用于课堂练习和考试复习。
】积的变化规律--课后习题1.根据下面的式子,计算12345679×27=___________。
A.222222222B. 333333333C. 444444444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3,积也要乘3,所以12345679×27=333333333。
2. 与350×6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350×120B. 700×30C. 700×60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分析因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判断出积的变化情况。
350×120和700×60,与350×60相比,积需要乘2。
700×300与350×60相比,一个因数乘2,一个因数除以2,积不变,所以它们的积相等。
3.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一个因数变小,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不变②一个因数乘8,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也要乘8③一个数乘5再除以5,结果还是这个数A.①B. ②C. ③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①的说法不严谨,是错误的,一个因数变小,另一个因数要变大相同的倍数,积才不变。
②的说法也错误,一个因数乘8,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除以8。
③的说法正确,一个数乘5再除以5,结果还是这个数。
答案是C。
4、已知两个数的积是80,如果把它的一个因数除以5,另一个因数乘6,那么它们现在的积是多少?A. 96B. 86C.76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分两步来考虑: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除以5,那么积也要除以5,即80÷5;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乘6,那么积也要乘6,即80÷5×6=96。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1.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要增加到48米,长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如果宽减少到6米,长不变,缩小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有一条宽4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为480平方米,为了方便人们行走,道路的宽度要增加到12米,长不变,请问拓宽后的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
4.公园有一个边长是9米的正方形花坛,工作人员将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8米,这样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5.一块宽为4米,面积为400平方米的长方形麦田,如果要把宽增加到8米,长不变,扩大后的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广场上有一块宽为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地,现在宽要增加到3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块长方形草地面积是448平方米,宽是16米,长不变,宽增加到32米,这时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蓝天广场有一块宽为12米,面积为72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使长不变,宽增加到36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9.明丽广场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面积是180平方米,现在把这块草坪的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不变,扩大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36平方米,改造后,长不变,宽是原来的4倍,改造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一个长方形,宽是9米,长是324平方米,现将宽增加到27米,长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原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3200平方米,扩建后长不变,宽变为原来的2倍,现在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3.有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68平方米,如果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扩大后的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积的变化规律》习题
一、填空。
1.两个因数的积是50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变成()。
2.两个数相乘,积是48,如果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3.香蕉10元可以买4千克,30元可以买()千克,买36千克需要()元。
4.一个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480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将宽扩大2倍,绿地的面积将变成()平方米。
5. 24×75=1800 17×12=204
48×75=() 17×24=()
75×12=() 17×6 =()
二、计算,并在组内说说发现的规律。
18×24=432 105×45=4725
(18÷2)×(24×2)=(105×3)×(45÷3)=
(18×2)×(24÷2)=(105÷5)×(45×5)=
三、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四、解决问题
1.果园收获苹果和梨各120筐,苹果每筐重35千克,梨每筐重28千克,苹果比梨多收获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操场有一个宽9米的长方形草坪要扩大面积,原来的面积为540平方米,现在长不变,宽要增加到27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