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滑水现象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汽车滑水现象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汽车滑水现象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汽车滑水现象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动水压力计算(借鉴分享)

1、滑水现象 轮胎的滑水现象,也称为滑水现象或者液面效应,是指汽车在路表覆盖有一层水膜的路面上行驶时,因轮胎与地面之间不能完全排除或无法排除路面水膜,从而出现汽车在水膜上行驶的现象。这时轮胎与路面的直接接触受到妨碍,水在这里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使摩擦系数减少。路面潮湿时,轮胎的接地面内只有一部分直接与路面接触,其余部分是通过水膜接触路面的。水膜介入的部分越大,摩擦系数越低。 只要路表覆盖有一定量的水膜,轮胎在水膜覆盖的路面上高速行驶时,那么由于流体的压力就会使轮胎上浮,必定存在有某种程度的不完全滑水发生。如果进一步提高车速,最终将导致轮胎与地面完全失去接触,轮胎便在路面的积水上面向前滑动。这种现象恰如滑水运动一样,卷入轮胎下面的水压力与轮胎的载荷相平衡,轮胎与路面完全失去接触。轮胎在水膜覆盖的路面上行驶,轮胎的胎面和路面之间的接触状态存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接触区,分别是:挤压膜区,覆盖区,和牵引区,共三个区[1]。参见图1-1。这三个区域的接触形式很复杂,包含多种的摩擦与润滑类型。 轮胎前进方向 A B C 水膜 路面 图1-1轮胎与路面接触的3个分区 图1-1中的这三个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接触部的区域划分也会发生变化。在一定限度内,水层越厚、车速越高,动水压力就越大,对车轮的举升力也就越大。图1-1中的A区也随之扩大,B区逐渐向C区移动,C逐渐减小。图1-2是轮胎在路面上行驶时拍摄的照片,随着速度的增加,胎面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当路面积水的举升力超过轮胎的负荷力足以把汽车抬起时,轮胎与路面就完全脱离接触了,而是与水膜接触的面积增大了,若这种举升力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则汽车可在水面上滑行。这种情况即为完全动力滑水。由于汽车的方向已失去控制,在水面上的滑行是飘忽不定的,故称为水漂(dynamic hydroplaning)。如果是在山区,车辆在这种状态下行驶,车辆会因为不受司机控制而滑向四周,而道路边缘又无交通保护设施,车辆就会翻向山谷而发生车祸。 Daughaday[2]认为:完全滑水时这三个区变为一个挤压膜区,完全在干的路面上行驶时这三个区又变为一个牵引区。由于轮胎和路面间没有水,就缺少了水在轮胎和路面间的润滑,因此挤压膜区域轮胎与路面大致上是没有相对运动的。在紧靠挤压膜区前面的区域里,轮胎与液体之间形成一个有限的楔角,由于楔角内液体的动量变化,建立起液体的上推力,这一上推力按轮胎对路面的前进速度的平方增加,在整个接触区域里,胎面单元在接触到路面上的大多数凸体以前,一定首先在它们的过程中压挤掉余下的水膜。覆盖区是水膜破裂的区域。在潮湿态下,轮胎与路面的真正接触只发生在牵引区,如果挤压过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一确定的车速,挤压膜区就越短,如果覆盖区长度不改变,则牵引区的长度就越长,轮胎的牵引力就会越大。他认为润滑状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淹没状态,一类是潮湿状态,但淹没状发生时,轮胎的胎面沟和路面的平均空穴宽度结合起来,就能在特定的路段的平均最大车速下,在轮胎和道路间的接触区之间排走足够的水量。在研究中他还发现由于路面排水不同的设计,特定路段的平均最大车速也不尽相同。随着最大速度的提高,轮胎面与路面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因素的计量分析 摘要 我国当今已然成为汽车产业大国,汽车销量无论对于研究产业发展还是消费变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在依据数据及以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4到2004年间的数据,探讨了影响汽车销量的五个因素,分别为:汽车产量、汽车进口量、原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数据筛选,建立模型和模型修正,最终得到以下结论:汽车销量受汽车产量和原油价影响,且与汽车产量呈正相关,与原油价格呈负相关。 关键词:汽车产业,计量模型,政策建议 一、引言 近一百二十年前,第一辆进口汽车驶入上海,自此,汽车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十九世纪六十年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一辆汽车——解放CA1,它的诞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的汽车工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起步,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汽车才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中,直到今天,汽车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的支付型产业之一。2001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14台, 2008年汽车千人保有量为49台; 2001年轿车千人保有量仅为7. 8台; 至2008年上升到34台。2002年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私车普及年, 其标志是轿车产销量占汽车市场的比例跃升到34%的高位, 结束了轿车发展连续5年徘徊在30%左右的局面。从2002年轿车占汽车比例突破30%的平台到2006年突破50%的平台仅用了四年。 中国作为一个汽车大国,其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国内经济来说,汽车产业又是我国工业行业范围内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因此,对于汽车销量的分析成为进一步认识我国汽车产业的必然,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的模型,运用计量的方法来分析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各个因素。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说 (一)汽车销量与产量 在诸多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中,本文首先选择的是汽车产量这个变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汽车量有了飞速的提高,但拥有量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市场空间依然很大,我国汽车市场目前400多万的销量仅仅相当于上世纪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并

汽车动力性检测研究_毕业论文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 (1) 2 汽车动力性 (2) 2.1 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 (2) 2.2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3) 2.2.1 结构因素的影响 (3) 2.2.2 使用因素的影响 (4) 3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现状 (5) 4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分析 (6) 4.1 台试与路试检测的条件、特点及分析 (6) 4.2 汽车动力性台架检测原理 (6) 4.3 汽车底盘输出功率的检测方法 (7) 4.4 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 (7) 4.5 在用汽车动力性合格条件 (8) 5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对策 (10) 5.1 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存在的问题 (10) 5.2 对在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的对策 (11) 5.2.1 正确选择和使用底盘测功机 (11) 5.2.2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 (11) 5.2.3 完善检测规 (12) 6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14)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汽车动力性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也日益壮大并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同时对汽车动力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驾驶人都希望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以便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同时也可减少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畅通。因此有必要对在用汽车动力性进行检测,以保证汽车安全高效行使。 1.2 我国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状况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车速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为了规和指导汽车动力性检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由此看出,我国对汽车动力性检测的重视。 汽车动力性检测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评定汽车技术等级的主要项目,是一项关系到提高汽车运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工作,国外对在用汽车的动力性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检验方针与标准,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另外动力性检验合格也是营运汽车上路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对在用汽车汽车动力性检测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汽车理论(二)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汽车使用性能:汽车能够适用各种使用条件,以最高效率、最低消耗、安全可靠地完成运输工作的能力。 2、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在等速平路行驶时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3、滑移率:在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 4、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 5、侧向力系数: 6、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稳态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 7、汽车的动力因数:是剩余牵引力(总牵引力减空气阻力)和汽车总重之比: 8、附着椭圆:驱动力或制动力在不同侧偏角条件下的曲线包络线接近于椭圆,称为附着椭圆。 9、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包括1)考虑到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等因素的弹性侧偏角;2)侧倾转向角;3)变形转向角。 10、回正力矩:是使转向车轮恢复到直线行驶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它是由接地面内分布的微元侧反向力产生的。 11侧偏力和轮胎的侧偏现象: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 作用,车轮中心沿轮胎坐标系Y轴方向有侧向力FY,相应地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 用力FY,FY即侧偏力。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12轮胎坐标系:为了讨论轮胎的力学特性,需要建立一个轮胎坐标系。规定如下:垂直车轮旋转轴线的轮胎中分平面称为车轮平面。坐标系的原点O 为车轮平面和地平面的交线与车轮旋转轴线在地平面上投影线的交点。车轮平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取为X 轴,规定向前为正。Z 轴与地面垂直,规定指向上方为正。Y 轴在地面上,规定面向车轮前进方向时,指向左方为正。 13.侧倾转向:在侧向力作用下车厢发生侧倾,由车厢侧倾所引起的前转向轮绕主销的转动,后轮绕垂直地面轴线的转动,即车轮转向角的变动,称为侧倾转向 14.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指侧倾时(车轮保持在地面上),单位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的总弹性恢复力偶矩。T 为悬架系统作用于车厢的总弹性恢复力偶矩;φr为车厢转角。可以通过悬架的线刚度或等效弹簧来计算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15.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在分析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时,常以前轮转角δ或转向盘转角δsw为输入,汽车横摆角速度ωr为输出,来表征汽车的动特性。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16.悬挂质量分配系数:y为车身绕横轴y 的回转半径,a、b 为车身质量至前、后轴的距离。大部分汽车ε=0.8~1.2 . 17.侧偏刚度k:FY ?α曲线在α=0°处的斜率称为侧偏刚度k,单位为N/rad . FY =kα . 18.高宽比:以百分数表示的轮胎断面高H与轮胎断面宽B 之比100% HB×叫高宽比,又叫扁平率。 19.滑水现象:在一定车速下,汽车经过有积水层的路面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面而与路面毫不接触,滑动附着系数?s ≈0,侧偏力完全丧失,方向盘和刹车会完全不起作用是一种极度危险的状态。此即滑水现象。 20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驾驶员在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成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成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成都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成都4S店及消费者的实证调研 【摘要】 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私家车更是随着大家收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对于日益增长的私家车需求市场,大量的汽车4S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4S店的走访调查分析以及对于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从销售群体和消费群体两个汽车销售参与者入手,从中得到成都汽车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未来汽车市场不断发展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成都汽车销售汽车4S店消费者家用型汽车 【Abstract 】 As a car has became the indispensabl e part of a family. more families choose to buy a car with the going up of the incoming l evel of a family . Private cars are sol d well ,pushing the increasing of the needing of private auto market ,then many 4S shops were set up as like mashrooms after rain und er this good situation And this articl e is in purpose of synthesizing the survey conduct about 4S shops of cars in Chengdu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ar consumers in Chengdu by taking 2 ways which contain the buyer and the sell er of cars in Chengdu into consid eration to reach the point of the d evel opment of the car market in Chengdu and its current situations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auto market in views of the above facts.

1简述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

1.简述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 2.汽车行驶阻力是怎样形成的? 3.滚动阻力系数 4.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5.柏油或水泥路面经使用后,滚动阻力系数增加而附着系数下降,请说 明其原因。 6.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7.简述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物理意义 8.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9.汽车空气阻力是怎样形成的? 10.汽车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 11.附着力 12.附着系数 13.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是什么? 14.什么是道路阻力系数ψ,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15.什么是汽车的驱动力,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16.什么是汽车的加速阻力,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17.什么是发动机工况的稳定性? 18.滚动阻力如何产生的?它是作用在汽车(轮胎)的切向力吗? 19.迟滞损失 20.滚动阻力偶与滚动阻力系数的关系。 21.滚动阻力是否是作用在汽车轮胎圆周上的切向力?为什么? 22.能否在汽车受力分析图上画出滚动阻力,为什么?

23.用受力图分析汽车从动轮在平路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并推 导切向力方程式。 24.用受力图分析汽车驱动轮在平路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并推 导切向力方程式。 25.作用在汽车上的是滚动阻力偶矩,但是在汽车行驶方程式中出现的却 是滚动阻力,请论述之。 26.从理论力学力系(力偶矩)平衡和汽车工程两个角度,分析汽车行驶 方程式中各项的意义和使用(适用)条件。 27.分析驱动-附着条件公式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与道路条件的关系。 28.利用驱动-附着条件原理分析不同汽车驱动型式的适用条件。 29.试从物理和力学意义分析汽车行驶方程式中的各个力。 30.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及加速阻力的力学和工程意义。 31.叙述地面法向力的合力偏离轮胎与地面接触印迹中心的原因。 32.请说明汽车最高车速与汽车实际行驶中遇到的最高车速是否一致,为 什么? 33.汽车用户说明书上给出的最高车速是如何确定的? 34.驱动力Ft是否为真正作用在汽车上驱动汽车前进的(反)作用力, 请说明理由。 35.如何确定汽车样车的最高车速?在汽车设计和改装车设计阶段如何 确定汽车最高车速? 36.用作图法或数值计算法确定的汽车最高车速是一个固定值,而汽车 (例如样车)的最高车速却是一个平均值,为什么? 37.汽车的驱动力图 38.汽车的驱动力图是如何制作的?

雨天安全行车七项注意事项

雨天安全行车七项注意事项 一、注意集中精力。雨天行车,公路情况复杂,驾驶人驾驭车辆的难度加大,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同时需要处置的突发情况增多,危险性大,驾驶人要加倍小心谨慎,高度集中精力。 二、注意降低车速,平稳转向。路面上的积水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使路面与车轮之间形成一个“滑油面层”,让路面的附着系数大大降低。路面上的水越深,车速越快,这种现象越严重。路面变滑,将使制动距离延长,速度越快,制动距离越长。而且雨天高速行车进行制动时,极易发生侧滑和甩尾,使车辆失去控制。由于附着系数降低,车辆制动时车轮很容易抱死,发生侧滑和甩尾的可能性也增大。因此,车速一定要至少比平时降低20%,并注意平稳转向。 三、注意谨慎超车。由于车辆使用性能和道路安全系数降低,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复杂多变,超车的危险性加大,要求驾驶人要注意观察道路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妥、谨慎超车,不可强行超车,更不可从右侧超车。 四、注意加大行车间距。路面情况瞬息万变,车辆转向、制动性能降低,制动距离延长,驾驶人视线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因此,一定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五、注意开启警示灯。雨天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驾驶人对路面的观察受限,加上路面湿度较大,雾气充盈,严重影响驾驶人的视线。因此,要求驾驶人要及时根据路面情况开启警示灯,路面情况不好,雾气较大时可开启“雾灯”。 六、在高速公路上行车,要特别注意“滑水现象”:在路面积水较深,车速过快时,轮胎与路面的水来不及排出,导致轮胎与路面彻底失去接触,这就是“滑水现象”。行驶中万一遇到“滑水现象”,可放松加速踏板,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减速,切不可用制动器制动,以免发生侧滑和甩尾造成事故。 七、注意当遇到暴雨时,严重影响道路安全和行车驾驶人视线,最好不要出车,在高速公路上时,最好到服务区休息.

影响汽车销售的几点因素

浅析影响汽车销售的几点因素 摘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汽车大国,汽车销售行业前景十分看好,本文就影响汽车销售的因素特别是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汽车价格与质量、品牌、使用成本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展开简要分析,希望能减少汽车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推动汽车行业向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价格;品牌;服务;发展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720万辆,2007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又迎来了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汽车大国。然而,中国汽车行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内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市场需求量的增长,市场对价格越来越敏感,竞争将更加残酷,随之而来的汽车投诉事件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本文就消费者关心的几点问题展开简要分析,希望能为国内企业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一、购车环节1.价格和质量中国这样一个国民收入偏低的发展中国家,影响消费者选择车型的关键是价格。国内合资车型定价通常是按欧洲市场标准进行参照,而自主车型又是以合资车型定价为准进行浮动。据调查,对大多数汽车购买者来说,汽车的价格高于他们的年收入,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仅决定了他们的购买选择,甚至影响着他们对企业诚信度的认识。因此,企业运用“行进间调整步伐”策略定价只是权宜之计,不如“一步到位”更能传达企业对产品的信心和对消费者的承诺。目前国内车价频频跳水,“已经与国际接轨”,可能过去正是过于看中汽车价格的国际接轨了,就造成了现在汽车价格欠合理的诸多问题:一方面国内许多主要汽车配件、服务以及燃料价格猛涨,另一方面汽车市场攀比性的降价,有的汽车整车价格甚至低于全部零部件的价格之和,而内部资料显示整车的价格构成中零部件价格要占到70%左右的份额。结果,整车价格的下调其实压缩的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别是国内自主品牌在愈演愈烈的“形式降、内容升”的价格战中只会使自身技术含金量和国际水平相差越来越远。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车已不只关注它的简单标价,而更关注产品真实的“性价比”。所以,汽车价格问题更多的还要考虑技术、竞争力以及企业长期发展问题,技术上“既要引进更要消化”,坚决走自创品牌之路,而不是简单地“产品瘦身”。只有尽快地解决价格与市场、价格与消费者的关系问题,国内市场才能建立真正的汽车价格体系。2.品牌中国老百姓选择汽车可以这样解释:理性分析,感性选择。在理性分析里面价格占第一位,但现在为什么很多人不买国内品牌,而是要买国外品牌,相比较还要多花很多钱,这就是由于有感性成分在里面。因为从需要上说,汽车给人代步的利益,从情感上说汽车是人身份象征。品牌的价值不是产品的利益价值,而是情感价值,是欲望价值。所以,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归宿是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最大的直接驱动力来源于对产品使用效果满意的程度,来源于产品的价值定位和由此生成的物超所值的感受;用户满意度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驱动因素是营销体系的服务水平和功能多样化。但是,对许多汽车经营者来说,品牌概念是十分模糊的,他们往往十分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重视产品的促销,而忽视了品牌的价值和作用,仅仅具备产品售卖并取得利益这样的单一功能,还应该具备市场开发、融资租赁、分期付款、信息反馈等许多功能。特别是融资租赁,在美国,通过信贷和租赁服务来购车的美国人比例高达80%-90%,而这么一项发达国家汽车企业拓展自身品牌价值链最大众化不过的业务,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我国却依然举步维艰——先天的政策限制将汽车制造商、销售商和汽车租赁商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使得他们对融资性租赁这片朝阳之业只能望洋兴叹。二、售后环节由于汽车有消耗品的特点,顾客对其保养、维修都十分重视。根据欧美国家统计,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分析与计算

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之间的主要差别是采用了不同的动力源,它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经过驱动系统和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电动汽车的能量供给和消耗,与蓄电池的性能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驶里程,同时影响电动汽车行驶的成本效益。 电动汽车在行驶中,由蓄电池输出电能给电动机,用于克服电动汽车本身的机械装置的内阻力,以及由行驶条件决定的外阻力。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行驶阻力不断变化,其主电路中传递的功率也在不断变化。对电动汽车行驶时的受力状况以及主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是研究电动汽车行驶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基础。 1、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分析 1.1 电动汽车的驱动力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输出轴输出转矩M,经过减速齿轮传动,传到驱动轴上的转矩Mt,使驱动轮与地面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车轮与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0,同时,地面对驱动轮产生反作用力Ft.Ft 与F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t方向与驱动轮前进方向一致,是推动汽车前进的外力,将其定义为电动汽车的驱动力。有: 电动汽车机械传动装置是指与电动机输出轴有运动学联系的减速齿轮传动箱或变速器、传动轴及主减速器等机械装置。机械传动链中的功率损失包括:齿轮啮合点处的摩擦损失、轴承中的摩擦

损失、旋转零件与密封装置之间的摩擦损失以及搅动润滑油的损失等。 1.2 电动汽车行驶方程式与功率平衡 电动汽车在上坡加速行驶时,作用于电动汽车的阻力与驱动力始终保持平衡,建立如下的汽车行驶方程式: 以电动汽车行驶速度va乘以(2)式两端,考虑机械损失,再经过单位换算之后可得: 或 由(4)、(5)两式可以看出,电动汽车在行驶时,电动机传递到驱动轮的输出功率与体现在驱动轮上的阻力功率始终保持平衡。将(4)变换可得: 式中PM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用曲线图表示上述功率关系,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与对应车速的关系归置在x-y坐标图上得到电动汽车功率平衡图如图1所示。

汽车理论(二)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01.附着椭圆P140 汽车运动时,在轮胎上常同时作用有侧向力与切向力。一定侧偏角下,驱动力增加时, 侧偏力逐渐有所减小,这是由于轮胎侧向弹性有所改变。当驱动力相当大时,侧偏力显 著下降,因为此时接近附着极限,切向力已耗去大部分附着力,而侧向能利用的附着力 很少。作用有制动力时,侧偏力也有相似的变化。驱动力或制动力在不同侧偏角条件下 的曲线包络线接近于椭圆,称为附着椭圆。它确定了在一定附着条件下切向力与侧偏力 合力的极限值. 02.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P147 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是等速圆周行驶。常用稳态横 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 来评价稳态响应. 该比值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或转 向灵敏度。它是描述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04.侧偏力和轮胎的侧偏现象P136 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 作用,车轮中心沿轮胎坐标系Y轴方向有侧向力FY,相应地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FY即侧偏力。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07.回正力矩Tz P140 在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轴的力矩Tz.圆周行驶时,Tz是使转向车轮恢复到直线行驶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称为回正力矩. 11.轮胎坐标系P136 为了讨论轮胎的力学特性,需要建立一个轮胎坐标系。规定如下:垂直车轮旋转轴线的轮胎中分平面称为车轮平面。坐标系的原点O 为车轮平面和地平面的交线与车轮旋转轴线在地平面上投影线的交点。车轮平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取为X 轴,规定向前为正。Z 轴与地面垂直,规定指向上方为正。Y 轴在地面上,规定面向车轮前进方向时,指向左方为正。 12.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P161 汽车前、后轮(总)侧偏角包括:1)考虑到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等因素的弹性侧偏角;2)侧倾转向角;3)变形转向角。这三个角度的数值大小,不只取决于汽车质心的位置和轮胎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悬架、转向和传动系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有关。因此要进一步考虑它们对前、后轮侧偏角的影响。 13.侧倾转向P172 在侧向力作用下车厢发生侧倾,由车厢侧倾所引起的前转向轮绕主销的转动,后轮绕垂直 地面轴线的转动,即车轮转向角的变动,称为侧倾转向 17.悬架的侧倾角刚度P163 指侧倾时(车轮保持在地面上),单位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的总弹性恢复力偶 矩。T 为悬架系统作用于车厢的总弹性恢复力偶矩;φr为车厢转角。可以通过悬架的线刚度或等效弹簧来计算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18.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P159 在分析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时,常以前轮转角δ或转向盘转角δsw为输入,汽车横摆角速度ωr为输出,来表征汽车的动特性。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19.悬挂质量分配系数εP212 y为车身绕横轴y 的回转半径,a、b 为车身质量至前、后轴的距离。大部分汽车ε=0.8~1.2 . 28.侧偏刚度k FY ?α曲线在α=0°处的斜率称为侧偏刚度k,单位为N/rad . FY =kα.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计量分析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计量分析

摘要: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延展了人类的脚步。本文以分析我国汽车销量数量为主要目的,并提出个人可支配收入、GDP、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指数、石油消耗量、汽车产量等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汽车销售数量变化背后的原因。汽车销售数量的上升,进一步说汽车在国民生活中普及,也说明国民生活质量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之良好势头。 关键词:汽车销售量、影响因素、计量分析、政策提议 1. 引言 1901年,第一辆进口汽车登陆上海。从此,中国有了汽车的概念。但也有人说,慈禧乘坐过的一辆汽车是我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现还有实物陈列在颐和园内。[1] 1953年,解放CA1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下线,这里程碑式的时刻意味着中国自主制造的第一款汽车诞生,它的诞生不仅给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划上句号,也将中国的名字浓墨重彩地写入世界汽车工业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汽车工业是在50年代起步,但是到了90年代汽车这一“新鲜”的事物才逐渐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中,也是从那个时候汽车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汽车工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流力量,是国家工业的顶梁柱。 2001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14台, 2008年汽车千人保有量为49台; 2001年轿车千人保有量仅为7. 8台; 至2008年上升到34台。2002年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私车普及年, 其标志是轿车产销量占汽车市场的比例跃升到34%的高位, 结束了轿车发展连续5年徘徊在30%左右的局面。从2002年轿车占汽车比例突破30%的平台到2006年突破50%的平台仅用了四年。[2]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令人刮目相看,在世界的汽车销售份额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市场向来就是各大汽车厂商的必争之地。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分析各个提出的解释变量对汽车销售数量的影响。 2. 指标选择 2.1 影响因素概述 GDP:汽车的销售量反映了我国整体的经济走向,与经济走向具有一致性,可反映出我国宏观国民经济的情况。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使用GDP来衡量某一时间段内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而且GDP是计算一国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所以GDP的增长应该是与汽车销售量的增长是一致的。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恩格尔系数越低,家庭可支配收入越高,那么汽车的购买能力越强,若有意愿,则我们可以说当恩格尔系数越低,汽车的销售数量越高,与汽车销售数量增长呈反向变动。

提高汽车动力性的研究

提高汽车动力性的研究 摘要:汽车动力性是指在良好、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由所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是由整车的动力总成的素质决定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代表了汽车行驶可发挥的极限能力.汽车动力性是由整车的动力总成的素质决定的,发动机在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汽车的动力性为目标,以发动机功率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发动机功率率的因素,主要为燃烧效率方面,最后从这个因素出发分别找出提高汽车驱动力的方法,并给出优化建议。 关键字:汽车动力性指标;发动机功率;充气效率;排气效率;点火效率;压缩比;排量

Study on improving the vehicle dynamic performance Abstract:Vehicle dynamics is running in good, straight road, average speed of vehicles from the decision by the vertical force, can achieve, is decided by the vehiclepower assembly quality. Power is the most basic performance, the mostimportantautomotive performance, on behalf of the vehicle limit can play. Auto power is decided by the vehicle powertrain engine qual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obile, as the goal, to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ain engine power ratio,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finally from the factors were starting to fi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ehicle driving force, and gives suggestions for optimization. Kwords:automobile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volumetric efficiency; exhaust efficiency; the ignition efficiency; compression ratio; capacity

计量经济学-关于我国汽车销售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开始蓬勃的发展,汽车销量每年以高速增长,私人的汽车拥有量自90年代中期开始飞速提升,汽车由昔日的奢侈品变为了进入千家万户的必需品。也正因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动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发展,对国内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根据我国1995年-2010年的汽车销售量及其重要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为样本,分析了国内平均工资水平、城乡居民存款、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物价指数和汽车产量对我国汽车私人销售量的影响。进而可以更好的预期未来年份汽车的销售量,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引言 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对外开放,汽车产业也在迅猛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消费需求的增加,汽车市场也由以前的公车消费为主转变为私人消费主导,国人对汽车消费的需求由潜在转变为现实。 纵观人类近代发展史,汽车产业早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没有任何一种工业产品可以像汽车一样渗透到社会大众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因为如此,在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后,美国的汽车销量大幅萎缩并逐步下滑。庆幸的是,作为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国虽然也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但也只是增速放缓,并未出现负增长的现象。而且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居民够买汽车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然而,除了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外,中国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以及信贷的发展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的总销量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用EVIEWS软件来分析影响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 研究背景 一、汽车产业的地位 汽车工业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汽车

同济汽车理论复习汽车动力性

1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其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能否互相替代?各个指标的影响因素 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①汽车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 的平均行驶速度。 ②汽车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加速能力);汽车的最大爬坡度(爬坡能力) ③汽车最高车速为最高档;加速时间是从最抵挡到最高档;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一档或 者二档。 ④ 1、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 发动机功率愈大,其后备功率也大,加速和爬坡性能必然好;而发动机转矩愈大, 在传动系传动比一定时,最大动力因数较大,也相应的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2、汽车结构参数的影响 传动效率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传动效率越高,传动功率损失越小,传至驱动轮 的有效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就好。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大小,对汽车动力性有很大 的影响。降低空气阻力Cd*A ,可相应提高汽车动力性。汽车总质量(轻量化提高动力性),轮胎尺寸(驱动力与轮胎半径成反比,行驶速度与轮胎半径成正比)对汽车动力性均 有重要影响。 3、汽车使用因素 使用、维护情况(使用不当、不维护,动力性变坏),道路条件(差,动力性变坏) 2驱动力:地面对车轮的反作用力即驱动汽车的外力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时的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功率Pe~转速n,转 矩Ttq~n,燃油消耗率b~n) 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节气门部分开启时的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 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 汽车的驱动力图:根据发动机的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和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来全面表 示汽车驱动力。 3传动系的功率损失: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直接档传动系功率损失比其他档小。 同一档位转矩增加,润滑油损失所占比例减少,传动效率增加 转速低时搅油损失小,传动效率比转速高时要高。 4汽车的动力性受什么因素限制?驱动力、轮胎和地面附着条件 5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F f滚动F w空气F i坡道

气象原因飞行事故集锦

气象原因飞行事故集锦 一、降水中的飞行事故 1999年4月7日,土耳其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400飞机在土耳其阿达纳机场起飞爬升时坠毁,机上6人遇难。 事故原因:飞机在附近有暴风雨的情况下起飞后不久就失去了控制,9分钟后坠毁。 二、低能见度 A、1996年12月31日,高吹雪天气,短时能见度仅几十米,机场被迫关闭近30小时。 B、1990年12月3下午日,两架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飞机(一架波音727-200型和一架麦道DC-9型客机)在美国底特律机场的跑道上滑行时相撞,使得60人受伤。 原因:机场上雾气弥漫,能见度差。 C、1997年9月26日,印度尼西亚棉兰一架A-300客机在进近中,因遭遇森林大火产生的浓烟,在苏门答腊北部山区坠毁,造成234人丧生。 D、2003年1月8日土耳其航空公司一架RJ-100客机在土耳其东南部城市迪亚巴克尔的机场降落时坠毁,降落时机场浓雾弥漫 三、飞机滑水: 飞机在积水的跑道上滑行时,可能产生滑水现象,使飞机方向操纵和刹车作用减弱,容易冲出或偏离跑道。各类飞机都可产生滑水现象,但以喷气运输机发生最多。 2004年10月8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东南192公里的席尔赫特市,一架飞机在被雨水浸湿的跑道上起飞后不久因为紧急刹车而机身发生倾斜,冲出跑道。导致几人受伤。这架飞机搭载有87名乘客,其中包括5名机组人员。 四、降水: A、1975年11月12日,北卡罗莱纳州罗利机场发生一起B-727飞机严重损伤事故,139名乘客中1人重伤。当时,飞机在200英尺高度上遇到暴雨,飞机按仪表着陆系统着陆,在100英尺高度上,飞机“钻进了一堵水墙,当时曾企图再加大推力。然而油门毕竟已推到头了。在距跑道入口282英尺处以1400英尺/分的下降率坠地,飞机接地立即弹起,并向跑道右侧滑出4150英尺。 B、中美洲航空110次航班(TACA110)是一班从伯利兹伯利兹市的菲利

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及销量影响因素分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问题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4) 二、定性部分 (5) (一)我国二元消费结构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5) (二)基础设施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5) (三)能源限制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5) 三、定量部分 (6) (一)变量的选择 (6) (二)模型的建立 (8) (三)逐步回归模型的检验 (9) (四)逐步回归法模型解释 (10) (五)主成分分析法模型检验 (12) (六)主成分分析法模型解释 (12) 四、结论及意见 (13) (一)汽车厂商需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合理化汽车生产计划 (13) (二)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营销体系 (13) (三)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的开发 (14) (四)政府政策支持 (15) 五、参考文献 (15)

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及销量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汽车工业逐渐成为扩大内需、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汽车销量的增长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收集了15年来,汽车销量,汽车产量,汽车进口量,GDP,公路发展状况,石油价格指数,机械工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汽车贷款利率等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一次分析个因素对汽车销量的影响,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汽车销量影响因素政策建议未来预期国民经济 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auto industry gradually become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the support of future growth important strength; A na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auto sales growth for one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paper, collected in the past 15 years, auto sales, car production, auto imports, GDP, highway development condition, oil price index, machinery industry factory-gate prices index, car loan interest rates and other dat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car sales a factor of influ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problem and suggestion, puts forward related Keywords: car sales Influence factor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e expected future National economy 1. 前言 研究背景: .1汽车产业的地位 汽车工业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汽车

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与进展_何金龙

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与进展 何金龙1,法永生2 (1.卓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22;2.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074) 【摘 要】 就目前结构动力稳定性问题这一研究领域的若干基本问题,常用的处理方法,判别准则与实验研究方法以及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简要总结和综述,并且对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与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结构; 动力稳定性; 处理方法; 判别准则;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T U311.2 【文献标识码】 A 根据结构承受荷载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结构稳定问题分为静力稳定和动力稳定两大类。动力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动态问题,由于时间参数的引入,使问题变得极为复杂。对于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定义一直难以确切给出,这是因为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具有复杂性使得其在数学意义上的定义很难予以准确表达[1]。长期以来,力学工作者致力于结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在发展了经典稳定性理论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动力稳定理论研究的前进。如稳定性判定准则的建立、临界载荷的确定、初缺陷的影响或后分叉分析等。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逐渐增多,使得这门学科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说,现在的结构动力稳定性研究分析已经是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法、数值计算方法及程序设计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产物,属于现代工程结构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1 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分类及主要的研究问题 结构动力稳定性就其承载的动力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在简谐荷载等周期性荷载作用下,当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外载荷的强迫振动频率非常接近时,结构将产生强烈的共振现象;当结构的横向固有振动频率与外荷载的扰动频率之间的比值形成某种特定的关系时,结构将产生强烈的横向振动,即参数振动。对于这类问题,前苏联学者符华·鲍络金(Bolito n)在其著作《弹性体系的动力稳定》中给出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他们导出的区分稳定区和不稳定区的临界状态方程是一个周期性方程,即M athieu-Hill方程。在周期相同的解之间存在着不稳定区域,便把问题归结为确定微分方程具有周期解的条件,从而解决了稳定的判别问题。但是对于大变形的几何非线形结构,结构的刚度矩阵需要经过迭代,微分方程非常复杂,这些理论将难以成立。 (2)结构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与冲击类型密切相关,而且首要问题在于合理、实用的判别准则,它不仅要在逻辑上站得住脚,又要在实际上可行,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至今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目前对结构承受瞬态冲击作用下的冲击稳定性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想脉冲以及阶跃荷载下的动力稳定性。在脉冲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动力屈曲称为脉冲屈曲,已有的研究表明[2][3][4],脉冲屈曲是一类响应式屈曲或者动力发展型屈曲。阶跃荷载是一类具有恒定幅值和无限长持续时间的载荷形式。在试验或者实际当中,固体与固体之间的冲击引起的屈曲就可看作脉冲冲击。 (3)结构在随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所谓随动荷载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荷载的幅值保持不变而方向发生变化的作用力,它是非保守力。它的分析将极其复杂,目前还难以见到可借鉴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文献。因此,许多学者通常采用结构动力学响应分析常用的手段,将这类荷载作为确定性荷载进行分析。通过对结构的动力平衡路径全过程进行跟踪,根据结构的各参数在动力平衡路径中的变化特性,对结构的动力稳定性进行有效的判定[5]。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动力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大致为:对周期荷载下的参数动力稳定性问题、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冲击动力稳定性问题和阶跃荷载下的参数阶跃动力稳定性问题研究较多,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6][7][8]。恒幅阶跃载荷及矩形脉冲载荷或其它冲击载荷作用下杆的动力稳定问题也有很多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一些稳定性判定准则。但冲击载荷作用下板的动力稳定问题还没有获得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于较为复杂的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稳定性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想脉冲载荷和阶跃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稳定问题。在这类问题的分析中,最常采用的屈曲准则有B-R准则、Simitses总势能原理和放大函数法。对非周期激振、参数激振和强迫激振耦合引起的动力稳定问题研究较少;对弹性基本构件和简单模型研究较多(如周期激励下的柱子、梁、拱及壳等已得到了成功的分析),对复杂工程结构研究较少。对于在地震、风荷载等任意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具有较强的几何非线性的结构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国内外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虽然最近几年也有一些,但距离真正地合理解决这类动力稳定性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收稿日期]2006-06-12 [作者简介]何金龙(1962~),男,工学学士,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工作。 155  ·工程结构·  四川建筑 第27卷2期 2007.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