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8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府邸.(dǐ) 舐.犊情深(shì) 砥.砺(dǐ) 扺.掌而谈(dǐ)B.觇.视(chān) 拈.轻怕重(zhān) 粘.贴(zhān) 玷.辱名声(diàn)C.皴.裂(jūn) 怙恶不悛.(quān) 唆.使(suō) 日月如梭.(suō)D.瞻.仰(zhān) 飞檐.走壁(yán)) 赡.养(shàn) 蟾.宫折桂(ch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2017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至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不对称发展的态势。
C. 今年艺术品春季拍卖成交略有增长,市场开始回暖,意味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走出去年的低谷,预计秋季拍卖形势更好。
D.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
播客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
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
答:▲4.品味句子,按要求答题。
(5分)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选自泰戈尔诗集《飞鸟集》)(1)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句诗的含意。
南京市、盐城市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以分)...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能够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
在今世社会,最的语方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地向我们袭来时,所惹起的思虑是特别复杂的。
A. 看见引人凝视排山倒海B. 滴察备受瞩目铺天盖地C.看见引人凝视铺天盖地D. 洞察备受瞩目排山倒海2.以下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几位出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此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互帮。
C.张建庆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领路人!”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准时前往。
3.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更正的一纽词语是( 3 分)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①说: “登山活动难免②危险,本次活动纯属志愿③,过程中若出现不测④,由自己⑤肩负结果。
请大家珍惜驴友⑥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帮,注意自己安全 ! ”A. ①④B.②⑤C.③⑤D.④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结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昆曲的衰落自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但昆曲之幸也恰巧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拯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
①雅文化的衰落必然以致昆曲走向衰落②却必定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③今世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到灭顶之灾④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⑤我们能够感想人类文化的尴尬A. ⑤②③①④B.④①③⑤②C.⑤①④②③D. ①③④②⑤5.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山崖坍毁了,在它的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娇艳的花朵。
娇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文学语言的创新,不仅要突破陈旧的传统,还要超越传统有所发展,突破和发展二者▲。
正如阳光和阴影一样,没有传统的冷静、幽暗,就无法反射创新的热烈和▲。
我们只有在把握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得心应手,▲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灵感。
A.相辅相成靓丽潇洒B.相反相成靓丽挥洒C.相辅相成亮丽挥洒D.相反相成亮丽潇洒2.下列诗句中,与例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例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A.夜半醒来红烛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D.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任何一个时代,文化都会分出很多层次,比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复杂得多。
你看,,,,。
,。
①他们两个人的共性反倒显现出来了②因为两者的文化人格判然有别③我们要衡量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在文化上的高低④如果与后来那批沉溺于清谈、喝酒、吃药、打铁的魏晋名士比⑤就远不如对比他们在军事上的输赢方便⑥很难找到统一的数字化标准A.③⑤④②⑥①B.③⑤②⑥④①C.②③⑥④①⑤D.②③⑥①④⑤4.老师准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描写祖国山川风物的文学作品,打算按照所写的地域编为两个专题:甲、巴山蜀水岭南;乙、骏马秋风塞上。
下列作品与专题名称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⑴《锦江春色来天地——都江堰》⑵《李清照的汴京情结》⑶《不教胡马度阴山——呼和浩特》⑷《共来百越文身地——柳州》⑸《烟波浩渺岳阳楼》⑹《秦时明月汉时关——天水》⑺《锦官城外柏森森》⑻《遥梦敦煌》A.甲:⑵⑸⑺乙:⑶⑷⑻B.甲:⑴⑷⑺乙:⑶⑹⑻C.甲:⑴⑸⑻乙:⑶⑹⑺D.甲:⑴⑵⑸乙:⑷⑹⑻D.专车司、乘人员都集中在一个狭窄年龄段中,表明其行业发展空间有限。
盐城市、南京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B【解析】“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搜索枯肠”:比喻才思枯窘(含贬义)。
因此第一空选“搜索枯肠”。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也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
第二空提到“下笔”,因此选“洋洋洒洒”。
“大刀阔斧”:意思是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也比喻公开。
因此第三空选“大刀阔斧”。
2.D【解析】A、B、C三个选项均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而D选项不符合比喻修辞的定义。
因此选D。
3.B【解析】根据第一空的前一句“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可以推断,第一空的内容与前文含义相反,因而第一空应该选择②,能够紧接在②之后的句子为⑥。
根据第二空后面的句号可以推断第三空有转折,所以第三空应该为④。
根据前面三空应为②⑥④,可以推断出答案为B。
4.A【解析】①出自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属于甲、迁客逐臣;②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③选自宋代何应龙的《行人》,属于游子思归;④选自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从诗中“岭南”便可得知作者被贬谪,属于甲;⑤选自无名氏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从诗中“无消息”可以判断出该诗为思妇诗,属于乙;⑥ 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卒征夫。
5.C【解析】根据题目,活动以“全校师生读书月”为主题,所以徽标和征集语中应以“师生” 为主体,以“读书”为主要活动。
不能只强调一方,因此排除A和B选项,“地球与行万里路”与主题无关,因此排除D选项。
因此C选项最适合。
6.D【解析】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根据上下文语境,“辜”在此处应解释为“罪”。
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接着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____,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
度过苦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____,下笔不能自休。
知道割爱才能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____地加以削删,所谓“徇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A.披肝沥胆纷纷扬扬大刀阔斧B.搜索枯肠洋洋洒洒大刀阔斧C.披肝沥胆洋洋洒洒大张旗鼓D.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大张旗鼓2.(★)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C.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称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D.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契诃夫要我们笑,要我们笑着走上生活的道路,但是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 ],[ ]。
[ ],[ ],[ ],[ ]。
①我们便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支配②生活决不是开玩笑的③如果是像机械的话④但也不是像机械那样⑤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支配生活了⑥它是无比严肃的A.②①④⑥③⑤B.②⑥④③①⑤C.③①⑤②⑥④D.③②⑥④⑤①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甲、迁客逐臣乙、游子思妇丙、戍卒征夫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
在当代社会,最的语言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瞥见引人注目排山倒海B.洞察备受瞩目铺天盖地C.瞥见引人注目铺天盖地D.洞察备受瞩目排山倒海2.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
3.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修改的一组词语是(3分)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①说:“登山活动难免②危险,本次活动纯属志愿③,过程中若出现意外④,由本人⑤承担后果。
请大家珍惜驴友⑥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助,注意自身安全!”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④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
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括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
①雅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②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③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④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⑤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A.⑤②③①④B. ④①③⑤②C. ⑤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⑤5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一一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鬂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打目的地。
2018-2019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盐城市、南京市2019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2019.01.1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第1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尚书》里的尧、舜等英雄人物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
他们的语言通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 ,不容置疑,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黙,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 紧张的感觉。
A.不动声色高屋建瓴肃静 B.不苟言笑高屋建瓴肃静C.不动声色高瞻远瞩肃穆 D.不苟言笑高瞻远瞩肃静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州民居村托在山光水色之中,▲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②犹如丹青妙于在用枯笔淡墨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⑤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A.③②①⑥④⑤ B。
③⑥④②①⑤ C。
⑤②①⑥③④ D。
⑤⑥③②①3.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表示“成年”意思的一项是(3分)A.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唐·陈陶)B.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唐·李商隐C.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
(宋·曹勋D.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宋·林光朝)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B.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C.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是受益匪浅。
江苏南京、盐城市2018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
度过枯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下笔不能自休。
知道割爱才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地加以削删,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A.披肝沥胆纷纷扬扬大刀阔斧B.搜索枯肠洋洋洒洒大刀阔斧C.披肝沥胆洋洋洒洒大张旗鼓D.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大张旗鼓2.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
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
C.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D.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
《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契诃夫要我们笑,要我们笑着走上生活的道路,但是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
,,。
①我们便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支配②生活决不是开玩笑的③如果是像机械的话④但也不是像机械那样⑤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支配生活了⑥它是无比严肃的A.②①④⑥③⑤B.②⑥④③①⑤C.③①⑤②⑥④D.③②⑥④⑤①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迁客逐臣乙、游子思妇丙、戍卒征夫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熟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________,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
度过枯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________,下笔不能自休。
知道割爱才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________地加以削删,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A. 披肝沥胆纷纷扬扬大刀阔斧B. 搜索枯肠洋洋洒洒大刀阔斧C. 披肝沥胆洋洋洒洒大张旗鼓D. 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大张旗鼓2. 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
B. 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
C. 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D. 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
《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契诃夫要我们笑,要我们笑着走上生活的道路,但是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便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支配②生活绝不是开玩笑的③如果是像机械的话④但也不是像机械那样⑤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支配生活了⑥它是无比严肃的A. ②①④⑥③⑤B. ②⑥④③①⑤C. ③①⑤②⑥④D. ③②⑥④⑤①4.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迁客逐臣乙:游子思妇丙:戍卒征夫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
②只有与国家和人民,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③古典文献中的人文主义从文本到课堂,从课堂到人生,从人生到社会,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与今天的古典诗词启蒙热情,何尝不是?A.一言九鼎休戚相关异曲同工B.一诺千金休戚相共殊途同归C.一诺千金休戚与共异曲同工D.一言九鼎休戚相关殊途同归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盐通铁路项目的建成,将大大缩减盐城与上海的时空距离,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新盐城具有重要意义。
B.“你在此处停留是为了成为最强者”,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
C.自从《朗读者》开播以来,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毕飞宇在《小说课》中,对小说写作实践进行分析,意在告诉年轻人,经典小说的作者通常是怎样下笔的,他们是如何提高小说高度的。
3.下列诗句,依“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3分)()①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②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③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状④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4.韩愈年幼而孤,由长兄、长嫂抚养成人,因此与侄韩老成情如兄弟。
贞元十九年,韩老成过世,韩愈撰《祭十二郎文》悼之;若韩愈要为韩老成另撰一副挽联,最恰当的选项是(3分)()A.梓里共瞻师道立,我徒怅望哲人萎C.手足悲值风雨夕,国家忧恸脊令原C.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D.回首前尘忝居父执,伤心旧梦敬挽幽魂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郭象对于人物价值取舍的最高关切不过就是一个社会政治结构中的角色扮演的取舍,关切仅在政治事务的层面,,,,,,。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Ⅱ卷(总分:40分时间:30分钟)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
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
(选自《沧浪诗话》,有删节)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
22.《沧浪诗话》是(朝代)的(作者)的作品。
(2分)23.作者对近代诸公评价不高的原因是什么?(3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出祁山,兵临渭水,司徒王朗在曹真面前夸下海口,称可说服诸葛亮投降,结果在阵前反被诸葛亮一席话说得自刎而死。
B.《阿Q正传》中阿Q头上的癞疤受到未庄闲人的嘲笑,他便用言语报复,导致双方开打,阿Q打不过对方,心里就说“儿子打老子”,这是精神胜利法的表现。
C.《家》中觉慧因参加了针对士兵打学生而举行的示威游行,被囚禁在家里,恰好在梅林里碰见了丫环鸣凤,双方有了一次互诉衷肠的机会。
D.《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嗜财如命,他至死都不愿意把财富交给女儿管理,可女儿最终还是继承了他的遗产,这是对他的绝妙讽刺。
E.《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相持许久,他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既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也表现了他面对困境的自信。
2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中,“颦卿”是谁?“土仪”为什么会引发颦卿思故里?(6分)(2)《边城》第四章中写翠翠第一次端午节回来后道:“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作声。
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搅拌/矫枉过正讹传/峨冠博带讴歌/呕心沥血B.落款/络绎不绝菜肴/遥相呼应挟制/汗流浃背C.眉批/没齿不忘租赁/不吝赐教创伤/疮痍满目D.地壳/一窍不通昵称/销声匿迹曝晒/飞湍瀑流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教育部决定开展高中教科书使用的问卷调查,我市须自主确定分别位于市区和县城的四星级和三星级高中各一所参加调查。
B.青奥会日益临近,南京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青奥会已成为展现南京国际化形象和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C.近期全省有雨雪飘落,气温明显下降,但今冬气温是否较去年同期还有所降低,有关专家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D.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3.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
(4分)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
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
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4.以《红高粱》《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等作品享誉世界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某中学文学社准备举办“莫言作品读书报告会”,请你拟一句活动海报的宣传语。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5分)二、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范景仁墓志铭苏轼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
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以分)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
在当代社会,最的语方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瞥见引人注目排山倒海B.滴察备受瞩目铺天盖地C.瞥见引人注目铺天盖地D.洞察备受瞩目排山倒海2.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
3.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修改的一纽词语是(3分)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①说:“登山活动难免②危险,本次活动纯属志愿③,过程中若出现意外④,由本人⑤承担后果。
请大家珍惜驴友⑥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助,注意自身安全!”A.①④B.②⑤C.③⑤D.④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拯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
①雅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②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③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④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⑤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A.⑤②③①④B.④①③⑤②C.⑤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⑤5.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山崖崩塌了,在它的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超.筠州学记周衰,先王之迹熄。
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佘,士学于百家之后。
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杨雄而已。
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
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
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
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
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
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
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
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
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间,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
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
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
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
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
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选自《唐宋文醇》,有删改)注:本文为作者给筠州学馆所写的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故乐易敦朴之俗微.微:没有B. 故不得不笃.于所学笃:专注C. 至于循习.之深习:学习D. 南州之士以为病.病:弊病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0分)A.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以.寤后之学者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C.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请记于.予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4分)译句:(2)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3分)译句:(3)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3分)译句:9.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宋朝读书人存在着怎样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踏莎行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1)上片中的“不似”二字,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2)词中写到了哪些“恼人风味”?〔4分)(3)上下片都写到“梅”,写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作用?(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君子不以言举人,。
(《论语》)(2)适莽苍者,,腹犹果然。
(庄子《逍遥游》)⑶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4)春冬之时,,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6),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7),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房宫赋》)(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陶虎臣汪曾祺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砰一一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炝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的瓶,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
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
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
草里有蛤蟆,野兔子。
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
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
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
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
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
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
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
弄不好,还会出事。
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
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
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
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
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兴隆。
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
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
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
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
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片。
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
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
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
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
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
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陶虎城点着焰火了!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
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
然后,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
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
最有趣的是“芦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
霎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
看到这里,满场大笑。
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
最后一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
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
”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
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混日子。
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
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
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
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12. 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13.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而的特色。
(4分)14.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6分)15.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重建历史意识庄秋水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现在的事态”,都是其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合体,今天的时间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的过去。
但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却任意挥霍社会资源,不仅展蔽遥远的过去,还在拆除昨天与前天。
近几十年里,城市被当作可以随时撕毁的白纸。
誓如出于商业利益拆毁过去幸存下来的建筑,代之以能够提供更多方便和更符合时代情趣的建筑。
北京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以及蒋介石重庆行营“保护性拆除”,让人觉得这种针对“历史意识”的暴力冲动,其戾气已积聚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自19世纪以来,保护旧建筑和纪念建筑就是政府和个人的一项重要活动,那些与神圣事物,世俗权力、艺术和历史等有联系的建筑,是构筑社会与个人的历史意识的重要元素。
历史意识是一种对过去事物的感受力。
无论是对历史敬重、依恋,还是憎恨、厌恶,此种感受力传递给了每个人,成就了人在精神活动里不可缺少的时间维度。
作为单个人的历史意识,不会只满足于构造自己的生物世系来填补历史空白,它对自我的界定,一定关涉广泛的往昔事物。
于是,在代代相传中,某种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社会制度,既延续共同之渊源、主题,也会发生变异,然后形成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
梁林故居所承载的正是建筑史和文学史某个阶段的重要价值,蒋介石行营作为抗战遗址则是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艰危时日的象征。
它们的存在,虽未必保存在大众记忆之中,但经由历史学家等人的记载描绘之后,便会唤起大众对历史人物和文物、历史事件和信仰的回忆,从而加强人们的历史意识。
历史建筑使过去延续至今,在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姓,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自我的文化密码,并给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