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知识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9.64 MB
- 文档页数: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道德与法治是中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道德与法治,本文将介绍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必备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法与法律教育1. 法是指国家规定和保护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等。
2. 法的内容包括法律规定的一种社会规范、一种应当、可以和不可以的行为规范。
3. 法有其特定的属性,包括普遍性、强制性、长期性和法定性等。
第二单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保护下享有的一种自由、平等、公正和公益的权益。
2. 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下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第三单元:民主与法治1. 民主是指人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和自主决策的制度。
2. 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活动在法律规范下进行、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以法律为依据进行调整的制度。
3. 民主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政治文明。
第四单元:合理维权1. 维权是指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行为。
2. 维权的方法包括法律途径维权、非法律途径维权和社会途径维权等。
3. 合理维权要坚持合法性、理性性和秩序性的原则。
第五单元:文明与法治1. 文明是指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和动力。
2. 文明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行为。
3. 文明与法治相辅相成,文明行为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文明的保障。
第六单元:网络与法治1. 网络是指由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全球性通信网络。
2.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和网络信息免遭非法侵害和破坏的一种综合管理和保护活动。
3. 网络与法治密切相关,要积极培养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P2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P4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P4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5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3.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6.我们要积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8.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9.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10.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1.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1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4.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15.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16.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17.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8.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19.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4. 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③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⑤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⑥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 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保卫任命的和平劳动....努力为人民服务。
5. 宪法具体通过规定国家性质,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武装力量的归属等内容来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这归根结底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们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7.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包括我国公民, 也包括外国人等。
既保护个人, 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框架整理一、模块一:法治与我1. 法治的概念2. 法治的作用与意义3. 我要学法治,学法治要从我做起二、模块二:宪法与法律1. 宪法的作用与地位2. 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特点4. 法律的作用与意义三、模块三:国家机关与公民的关系1. 国家机关的分类与职责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 公民的参政权与监督权四、模块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 人权与公民权利2. 基本人权与公民权利的保护3. 公民的基本义务五、模块五:公民的诚信意识与法治修养1. 社会公德与个人修养2. 公民的诚信意识与行为3. 诚信与法治的关系六、模块六:维护法律权益的途径与方法1. 维护权益的途径与方法2. 维护权益的注意事项3. 举案说法,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七、模块七:法治与个人责任1. 法治与个人责任的关系2. 法治与家庭责任3. 法治与社会责任八、模块八:劳动与就业法律保护1. 劳动与就业的基本概念2.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终止3. 劳动保护与就业歧视的防范九、模块九:消费者权益保护与食品安全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保障措施3. 自我保护与消费权益维护的方法十、模块十:网络法律与安全1. 网络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2. 网络法律的基本原则与规定3. 网络安全的保护与防范十一、模块十一:环境保护与法治文明1. 环境污染与健康2. 环境法律与公民责任3. 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与途径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知识框架整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和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内容,提高法治意识与法治修养。
部编(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习要点总结一、《道德与法治》下册的研究目标本册教材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
通过研究,学生应该:1. 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律知识。
3. 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法律意识。
4. 掌握一定的法制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研究要点总结1. 第一单元:《守信者与诚实者》- 研究内容:了解守信和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守信、诚实的言行举止。
- 研究要点:- 守信是一种美德,有利于建立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 诚实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要坚持真实、真诚、真心。
- 通过身边的例子,研究守信和诚实的重要性。
2.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与自信自爱》- 研究内容:了解尊重他人和自信自爱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自信自爱的行为方式。
- 研究要点:- 尊重他人是基本的社交礼仪,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人格。
- 自信自爱是培养自尊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 通过情境分析,研究尊重他人和自信自爱的行为方式。
3. 第三单元:《自律与自由》- 研究内容:了解自律和自由的关系,学会自律与自由的平衡。
- 研究要点:- 自律是培养良好惯和积极行为的基础。
- 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但要在规则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 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4. 第四单元:《公平与正义》- 研究内容:了解公平和正义的意义,学会公平对待他人和关心社会公正。
- 研究要点:-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要求平等、公正对待他人。
- 正义是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 通过讨论案例,研究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5. 第五单元:《爱护环境与珍惜资源》- 研究内容:了解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学会爱护环境和珍惜资源。
- 研究要点:- 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小事做起,关注环境保护。
- 珍惜资源是节约的基本要求,要明智使用和合理分配资源。
- 通过实践活动,研究爱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1--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
2023年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1500字《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德育教材,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2023年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归纳。
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行为价值的判断,法律是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制定的行为规范。
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具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权利,同时也有履行法律、养育子女、保护环境等义务。
3. 守法与违法行为:履行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4. 人的个体与社会: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体与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5. 分工与合作:社会中的分工合作需要个人发挥专长,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目标。
6.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私人领域是个体私密的活动空间,公共领域是个体与他人共享的社会活动空间。
7. 公民参与:公民有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8. 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要通过文明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9. 文明行为与青少年: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文明行为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10. 交通文明:交通文明是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交通信号等。
11. 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包括道德素质的提高、文化艺术的发展等。
12. 法律与公平正义: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公民要遵守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13. 犯罪与刑罚: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产生严重危害,犯罪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14. 家族与法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成员间应遵守法律,维护家庭和谐。
1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以上是2023年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重点知
识总结(精华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版)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准则的内在约束力量,是人们内心感受到的对错和善恶的判断。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切规范行为的准则,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要求和禁止的规则。
- 道德与法律有联系,但并不完全一致,有时道德要求高于法律,有时法律要求高于道德。
二、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人格权利等。
- 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根据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守法、奉献、团结等。
三、参与平等和守法的权利
- 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可以通过选举、提建议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 公民应当守法,尊重和遵守法律,不得有违法行为。
四、法律保护的对象和范围
- 法律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 法律的保护范围包括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知识产权、环境权益等。
五、法律构成和法律责任
- 法律构成是指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形成法律效果。
- 法律责任是指不按照法律规定行事,触犯法律的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六、依法解决纠纷和维护权益
- 公民有权依法解决自己的纠纷,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享有法律保护的权益应当及时得到保护,追求正义和维护公平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以上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重点知识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下思品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爱国主义情操1.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民族的深厚感情,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2.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团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
第二单元传统文化的魅力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2.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要让学生认识并继承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第三单元尊重劳动,尊重他人1.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活动,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2. 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要培养学生宽容、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第四单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 道德是社会交往的准则,是衡量人的优劣、高尚与低俗的重要标准。
2.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感,注重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五单元关爱他人1. 关爱他人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是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2. 学会关爱他人,对他人给予关心和帮助,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
第六单元科学知识与价值观1. 科学知识与价值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知识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2. 科学知识的正确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第七单元理性消费,精打细算1. 在当今社会,理性消费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要学会精打细算,量入为出。
2. 理性消费不仅是一种消费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第八单元人人平等,人人尊重1. 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2. 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论贫富、大小、老少,都应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
第九单元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1.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社会共识。
2. 诚实守信是人际交流的基础,要树立学生的诚实守信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思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