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技巧第二章用气发声基本功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322.5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化训练第二部分正确用气发声基本功训练气息控制训练:气息基本状态练习,呼吸肌的锻炼,气息的综合运用练习共鸣调节训练:胸腔共鸣练习、改善口腔共鸣练习、鼻腔共鸣练习口腔控制训练:唇舌口部训练操及字词练习,打开口腔、改善音色练习,吐字归音练习、综合练习声音弹性的训练:声音色彩的变化练习,诗词、民歌内容练习,艺术基调的变化练习、各种句、段内容练习嗓音锻炼与保护:发声特点、标准及要求,科学练声的基本原则,保护嗓音的基本措施,常见嗓音疾病的防治嗓子是劳动工具,应科学地锻炼和认真地保护。
好的嗓子产生于正确的用气发声,好的嗓音产生于科学地锻炼和保护。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声特点:以嗓子为主的劳动,嗓音要结实、优美、持久、纯正。
以本色的实声为主,用声范围在话声区以内(话声区即日常谈话的中声区)以口腔共鸣为主,唇部、舌部都有一定力度字音在口腔前部集中,字音的清晰度超过声音的响度(切忌音包字)吐字轻快连贯、颗粒性强、如珠如流,有弹动感、流动感气息控制深、匀、通、活,连贯自如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音标准:声音纯正大方、朴实明朗语音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发声圆润集中、颗粒饱满感情起伏跌宕、内在由衷节奏抑扬顿挫、自然连贯表达色彩丰富、变化自如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发声要求: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真实,又有艺术夸张既自然,又有所修饰既有内心感受,又要具体鲜明体现既让人感到如同生活般的亲切自然,又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享受在本色的基础上发挥自己声音的特色播音员主持人科学练声的基本原则:根本原则: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运气、气随情动,以情用声、声随情变,声情并茂、传情达意,声音必须服务于内容、服务于思想感情。
第一,感情是内在的、由衷的,气息是运动的、灵活的,声音是自如的、多变的。
第二,精神振奋、状态积极、情绪饱满、精力集中,要全身心地高度投入其中,感情专一。
第三,发暖声积极热情,面部呈现“似微笑”状态(切忌发冷声、冷面孔、冷冰冰)。
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播音主持人练气发声的方法与技巧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数枣"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数葫芦"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
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科学的发声能够保证发音器官的持久健康,同时从专业上讲也是为了做到声音的饱满圆润。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篇1一、用气: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
气不足,声音黯淡无光;用气过猛,又损害声带,而且噪音重。
一般人是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声音虚而不实,没有底气。
我们采用胸膈呼吸法。
膈————横膈膜,在胸、腹之间。
像一个圆屋顶,吸气时把小腹收缩,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
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积。
小腹收缩,不单纯向后,而是腹肌向中收缩。
这中心就是丹田(脐下三指处)。
训练方法:吸气:小腹向中心收缩:胸廓、大腹、腰部同时扩张。
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而要向左右撑开。
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不要提肩,也不要让胸部塌下去。
呼气:切忌一下把气放出使胸、腰塌瘪,而是把小腹一直坚持收住,努力控制胸部和腰部慢慢呼出气来。
支点:一般呼吸的毛病是吸得浅,咳嗽式堵塞式的气息。
整个上部是紧张的,要解放这部分,扩张开,就解决了。
紧张点放到丹田,以丹田、胸膛、后胸作为"支点"(即着力点,劲儿用到的地方有支点,声音才有力度。
)对比示范:1、唱"深深的海洋……"(有支点与无支点的声音)2、发"啊"———————打通了,音越高气越要下沉。
3、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门中断楚工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对比体会两种用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非不可捉摸。
我们日常生活动作中经常遇到,请体会一下:1、假设你现在饿极了。
突然,窗口飘来一阵炒菜香味。
是烧肉?还是煎鱼?请大家闻闻看,究竟是什么味道?2、鲜花一支包在手绢里,通过嗅觉品评出它的名字来。
播音员主持人基础训练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轻度哼鸣:20秒。
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慢吸慢呼:2次,20秒。
慢吸快呼:2次,10秒。
快吸慢呼:4次,2分钟。
“si”——音:20秒、30秒各2次.“yi”——音:20秒、30秒各2次。
“yu”——音:20秒、30秒各2次。
搓脸:10秒。
转颈:10次,10秒。
松下巴:10秒。
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半打哈欠:5次,10秒。
撮唇:10次,20秒。
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转唇:8×8拍,30秒。
双唇裹响:30次,30秒。
弹唇:30秒。
b本音:60次,30秒。
ba→ba→ba→ba……:30秒。
bo→bo→bo→bo……:30秒。
顶腮:30次,30秒。
刮舌:20次,20秒。
伸卷舌:10次,30秒。
立舌:10次,10秒。
转舌:8×8拍,30秒。
弹舌:30秒。
d本音:60次,30秒。
da→da→da→da……:60次,30秒。
de→de→de→de……:60次,30秒。
g本音:60次,30秒。
ga→ga→ga→ga……:60次,30秒。
ge→ge→ge→ge……:60次,30秒。
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87→876→8765→87654→876543→8765432→。
争取一口气数完。
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98→987→9876→98765→987654→9876543→→1。
争取一口气数完。
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109→1098→10987→109876→1098765→→3→32→。
争取一口气数完。
组合: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87→876→8765→87654→876543→8765432→(换气)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98→987→9876→98765→987654→9876543→→1(换气)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9→→109→1098→10987→109876→1098765→→3→32→。
播音主持培训发声练习
播音主持培训发声练习之气息:
方法一:这个练习要两人进行,两人同相,练习人在前辅助人在后,后者将双手放到前者后腰处,稍微用力,用双掌按压其后腰部。
这时,练习人用腰部力量缓慢的将按压在腰部的双手推开,注意,
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用力部位并且记住这个位置肌肉运动的感觉,同时动作一定要慢,反复进行练习。
在单人作次练习时,双手在背
部交叉即左手摸后腰右部,右手摸后腰左部,同时肩部放松。
方法二:这种方法是在一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在保持住后腰撑开的感觉后作此练习。
1.保持兴奋的精神状态
2.面部保持微笑
3.在缓慢的仅用鼻子吸气的同时打开眉心与撑开后腰
4.重复上一步,但是将用鼻子进气改为口鼻同时进气
注意:及其过程一定要慢,感受气息从眉心、鼻子、口三点流入撑开的后腰。
以上方法可以比较容易的帮助我们找到吸气的感觉,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所说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更重要的部
分式呼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呼吸横隔膜的一升一降的过程中来
完成的。
吸气时,随着气息从口鼻同时进入到胸腔、腹腔,从上至下的流入,迫使横隔膜下降,使我们能够吸入更多的空气。
呼气时,状态正好与吸气时是相反的,横隔膜上抬,使气息被压出口。
以上基本上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基本过程了。
播音主持——气息训练播音主持中,气息是发声的基础。
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
要想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控制气息的关键在于胸腹联合呼吸法。
在播音或主持时,使用本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
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腹部有发胀的感觉。
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
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
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
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
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
关于呼吸的训练下一节会专门讨论,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闻花练气法。
坐直,静心,躯干略前倾,头正、肩松、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如闻花香般从容吸气,感觉气流好像沿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紧收,吸气至七八成满;控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以达到20~30秒为合格。
缓慢地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
呼吸过程要慢而不僵,各部分器官配合协调,气息均匀。
缩短吸气时间(急吸气),像要喊住突然发现远方走来的熟人似的,急速吸气,两肋一下子提起,但动作不能让人有明显察觉。
气息很快地进入肺部,然后相当缓慢地呼出,每一瞬间使用的力量都应当是相等的。
第二种方法是气息体操法。
双目微闭,以站立姿势为宜。
整套体操共分为10节。
第三种方法是软口盖练法。
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
最后一种方法是压腹数数法。
平躺在床上,将一摞书压在腹部,吸足一口气,开始从1往后数,这是一种增强腹肌和横膈膜控制气息的强制训练。
播音主持应该怎么学会用气正如说话时的技巧可有效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样,用气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情感准确生动的表达。
气息用得好,对增加言语色彩的浓度、情感表达的深度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播音主持用气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用气技巧主要包括气音、抽气、喷口、托气、笑语、颤音六种,以下分别说明。
用气技巧一气音这是指渲染言语中感叹、赞叹、悲叹、惊叹、咏叹等有关“叹”的色彩的一种修饰用气。
它可以增强紧张等特殊情境中的气氛。
运用气音的方法是:吸气时放慢速度,加强深度,吐字时,除实音外,可伴随一定的气音、虚音,将气很舒展地呼出。
如——“我死了,化作老山上白云悠悠,死,也搂着祖国的山峰不肯放手!”如果用气音来读,效果就非常生动。
用气技巧二抽气这是指渲染言语骤然紧张的气氛,表现人物异常激动心情的一种修饰用气。
运用抽气的方法是:吸气时有意识地吸出声来,要使听众有一种气息很重、很强的感觉。
如——不幸的人啊!你爱凡兰蒂(抽气)——爱那个该死家族的女儿! 这里运用抽气技巧,就是要充分体现基度山对那“该死的家族”的痛恨,显现他那如汹涌波涛似的激动心情。
又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说:(抽气)“窃书不能算偷……(抽气)窃书!……(抽气)读书人的事,(抽气)能算偷吗?” 这里几次使用抽气方法,是为了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体现出来;另外也可表现孔乙己由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以致被摧残糟蹋成了一个弱不禁风、气息虚浅的病鬼模样。
用气技巧三喷口这是指言语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而需要突然爆发的一种修饰用气。
运用喷口的方法是:先将口腔里的气息蓄足,而后忽然很有力量地喷射而出。
运用喷口技巧可大大加强言语的力度,强化感情色彩。
如: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中写出陆游收复中原的壮志未酬。
这里的停顿之后吸足气(∧吸气符号),然后有力地喷出“不见”二字,喷泄出悲愤的感情。
播音主持如何训练发声发声是播音主持的基本功之一,良好的发声能够让主持人的声音更加清晰、准确,增加听众的亲和力和专业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训练发声的方法,帮助播音主持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
1.呼吸训练:深呼吸是发声的基本要素之一、播音主持应该学会利用腹部呼吸,即通过收缩腹肌将气体吸入肺部,然后用腹肌的力量将气体推出,使呼吸更加深沉而且稳定。
可以进行一些练习,如腹式呼吸练习和吹蜡烛练习,以加强呼吸肌肉的功能。
2.声音放松:在发声之前,需要通过一些放松练习来减轻声带和喉咙的压力,帮助主持人的声音更加轻松和自然。
可以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如转动头部、肩部和颈部等,以释放压力和紧张感。
3.声音共鸣:共鸣是指声音在口腔、喉咙和鼻腔等器官中产生共鸣,增加声音的质量和音色。
播音主持可以进行一些共鸣练习,如无声的喉咙共鸣和嘴唇共鸣等。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声音更加明亮、富有共鸣感。
4.语音训练:语音是播音主持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模仿专业主持人的语音,可以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性和语调感。
可以选择一些专业主持人的录音或视频,反复听、模仿他们的语音,以提高自己的语音技巧。
5.朗读训练:朗读是训练发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朗读一些文学作品、新闻稿等,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准确性,并且可以增加对不同文本风格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播音主持训练的朗读材料,如新闻稿、演讲稿等。
6.录音自评:播音主持人可以通过录音自我评估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发声情况并及时调整。
可以录制自己的练习内容,然后反复听,分析和评估自己的发声表现。
可以注意语音语调是否准确、发音是否清晰等,从而得出改进发声的方法和方向。
7.实践经验积累:真实的主持工作是最好的发声训练机会。
在实际的主持节目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
在主持过程中,注重呼吸、语音、语调的训练,注意言之有物、自然流畅,根据不同的主持场合和风格调整自己的发声方式。
总之,发声训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
播音发声根底之气息练习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似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播音怎样获得综合感觉: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穿,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播音对吐字的要求:准确、清楚、圆润、集中、流畅第一节气畅〔呼吸限制〕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首先要掌握呼吸的根本状态.这种根本状态的吸气和呼气要领分别如下: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翻开、腹壁“站定〞.这是一种深吸气.而在生活中只有将人体内余气全部吐出后才能有吸气的需求.在体会吸气要领时,应先将体内余气用叹气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气,此时才容易体会到将气吸到肺底、两助翻开的感觉,否那么易成为胸式呼吸.在自被吸气的过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显的〔尤其是女性〕.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练习中, 吸气时我们要求除隔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肉群紧张工作外,腹肌、肋间内肌等呼气肌要从自然吸气时的松弛、休息状态.进入“准备工作〞的预备状态,即“腹壁站定〞状态.在吸气时,腹肌有意识地向中医经络的“气海〞至“关元〞穴集中,使腹肌与隔肌进人弱抗拮状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腹肌的紧张度不可过强,过强的腹肌收缩会阻碍隔肌下降而影响胸腔上下径的扩大,进而影响吸气量的增加.当吸气进行到比自然状态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限制水平时〔初练者吸气至五、六成满即可,不必贪多〕,即可转入呼气阶段.在练习时.,吸气及呼气之间的屏气时间要尽量短而流畅, 忌人为地扼喉.假设吸气过满,超出了呼吸肌的抗拮限制水平,喉头声带会自动地屏气、扼喉,这不利于限制气流正常发声.呼气的要领: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练习重点;第二步是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40秒;第三步练习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发声时呼气的调节方法.纵观呼吸限制根本状态的练习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水平,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限制水平,不能满足播送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播送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根底,通过有意识地呼吸限制练习,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一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限制方法;练习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练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限制水平.只要根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练习,在发声综合练习中提升呼吸限制水平. 呼吸限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限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限制水平的提升,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限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限制统一起来.到达新的“自动化〞调节呼吸限制时,才能使呼吸限制达到纵控自如.第二,呼吸水平的练习是一个过程.第三,呼吸限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第五,发声时应把呼气的限制放在首要位置.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解决情、声,气的关系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如果脱离了稿件,就无所谓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因此,播音中的情、声、气应该统一于稿件.首先是自如性与限制性的统一.情、声,气统一于稿件,又要处理好几个统一.自如性是指从主观可能角度,情、声、气固有的适应水平.播音员自己具备的情、声、气到达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应该心中有数.有的播音员对某种内容、某类体裁的稿件、对某些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对某种工作环境是适应的,就叫有自如性. 对另外一些不适应,就叫没有自如性或缺乏自如性.限制性是指从客观要求角度, 情、声、气可塑的支水平;播音员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声音形式、气息状态和不同工作环境的不同要求, 也应该心中有数,并根据这不同要求去播音.把握这不同要求运用悄、声、气的过程就是增强限制性的过程.由此可知, 在播音中解决情、声、气的关系,限制性与自如性要统一.初学播音的同志往往把许多自然成份带到播音语言十来,以为这就是“自如〞,这是由于对播音中的限制性熟悉缺乏.我们所说的自如性,必须与限制性统一,必须有准确的语言目的,必须有具体、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必须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并统一于稿件中,完成于话筒前.如果不顾及稿件的客观要求,一味地“自然〞下去,不仅谈不上限制性,就连自如性也会逃之天天,剩下的便只有白纸一张了,怎能画出自如性与限制性统一的图画来?如果只有限制性而无自如性,情、声、气就会显得生硬,带有明显的僵化状态.必须善于把握自己情、声,气的自如状态,在可能的根底上,在深广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实现自如的限制性.在克服“自然〞状态过程中,必须强调限制性,否那么,只是隔靴搔痒.我们必须熟悉到限制性与自如性是对立的统一,在解决情,声、气的关系时不应抑此扬彼.由于,没有控制性,自如性就失去了确定性,成了随意运动,而没有自如性,限制性也就失去了主动性,成了机械运动.…在限制性与自如性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又要注意二者的不平衡性.我们的目的是使二者融为一体,浑假设天成.但在播音实践中,二者往往是假设即假设离,此伏彼起. 限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止境的,它们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我们总是处于熟悉不平衡,寻找平衡的过程中,力求到达“从心所欲而不喻矩〞. 有的稿件,有的时候似乎到达了某种平衡,也要分辨那不平衡的细小差异,以便向更高一级努力.限制性与自如性的不平衡性有多种情况. 一般地说,限制性过强,给人以做作、不熟练之感,好象理智在排斥着感情,取代了感情;自如性过多,给人以模糊、轻率之感,似乎感情摆脱了理智,干扰着理智.有的播音员播某一篇稿件时,有的地方限制性过强,有的地方自如性过多,不够统一.有的播音员,播这一篇稿子限制性过强,播另一篇稿子自如性过多.也有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较好’气息、声音的限制性过强〔气浅声高、气足声压、语势呆板单一、停顿四平八稳之类〕,或者气息、声音状态较好,而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自如〔情景再现不丰富,内在语不充分、对象感欠具体、语言日的太笼统、工作环境对心情的影响等〕.另外,初学者自如性过多,既不知如何调动感情, 对气息,声音也缺乏正矶舶限制.学一段之后,明确了正确的创作道路,一时又不能全面掌握,显得限制性过强,以后,经过屡次反复,理论上的明晰,实践上的体会,便可以到达初步的统一.我们可以说,限制性过多,是脱离自然状态的开始,不应该过分担忧,好象是走上了错误的创作道路.这时,只要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再进一步增强限制性中的自如性,问题是可以顺利解决的.其次是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规整性是播音语言的根本特点.规整性是指有声语言的规范、工整、质朴,缜密.它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在吐字归音上应该“字字珠矶〞,切忌音包字、的产字、棉花腔,不但要正确,标准,还要有韵律美.那种声音似乎优美,但吐字含混、咬字塌瘪的播音,就不可取.呼吸一般无声,进气迅速,出气发声,没有发声的气擦声,也没有停顿时的放气、吸气声.2.格式正确,轻重恰当:每一个词、词组都有轻重格式的问题,违背了轻重格式的规律不但显得语言不够规整,有时还会使得语意不清、语气生硬.以两个字词为例,有中重格式如白云、水渠、伟大、自觉,有重轻格式如月亮、石头、进去、名字,还有重中格式如荣耀、正确、必然、情况.以台名为例, “人民广播电台〞一般为重中中重中重格式,中央和各省、市名也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中央、北京,广东、广西等为中重格式,上海、辽宁,吉林、贵州、四川等为重中格式,黑龙江为中中重格式.如果在语句中因并比关系突出某个音节作为重音,种种轻重格式可以发生变化,如与湖北并比,“湖南〞可变为中重格式.3.逻辑严密、不涩不粘:如按语法关系停顿连接、按主次关系突出削弱、按逻辑联系衔接照应,按政策高度把握分寸等.不能生涩,拖沓,不宜粘连一堆,散舌一片.4.语势平稳、不浓不淡:播音切忌从语势上追求大起大落、突起突落,也不宜从色彩一卜着意夸张渲染.感情色彩太淡,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而感情色彩过浓, 也会造成故作多情的印象.重要的是平稳中显出变化,分寸上把握浓淡.规整性是指语言的一种表达特点,类似文学创作巾的白描手法,绝非对感情色彩的轻视,更非对语言技巧的摒弃.它要求的是适合寸:播音语言的表达样式,是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这种样式或方式,并不比戏剧台问、朗诵语言的要求低.无视了播音语言的规整性,就会失掉我们这一门语言艺术的特色. 但是, 多样性又是播音语言的长期弱点.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缺少对多样性的探求,没有较好地解决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问题. 所谓多样性,简单些说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抓个性,要有意境:每一篇稿件都有自己的个性,从内容、目的、基调到体裁、结构、语言特点都有不同于另一篇稿件的东西. 这种种不同就是我们创造它的意境的条件.抓不住个性,抓不住具体稿件的特点,不可能创造深邃的意境.2.抓语气,要有造型:语气是播音语言诸种技巧的中央,它不但表达播讲目的, 还带动丰富的语势变化.造型,有播音员个人语言特点的风格、形象化人物的语言特征、诸种文体特殊性语言表达等,并非仅指人物的老少.不从语气入手和不通过语气显露,同样造成语言的雷同化,情、声、气的单一化.3.抓变换,要有情彩:这里说的变换,包括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声音、气息状态的转换.以明暗为例,深沉的感情与欢快的感情要求声音的明暗不同. 那种单纯追求响亮的声音的作法,不会有情彩可言,必然导致播音中缺乏多样性.4.抓美感,要有装饰:所谓装饰,不同于外在的,形式主义的粉饰.我们应该从美学的高度来对待、处理播音中的情,声,气,否那么就会有意无意地走上自然主义的歧途.必须使听众得到美感享受,播音才可能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自立于各类学科中,并作为一种艺术珍品列于人类艺术宝库里.从情、声、气的角度说, 这艺术珍品一定要给人以深思遗想的天地,一定要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多样化,就在于情、声,气的丰富多彩,就在于充分利用话筒并综合各种表达技巧.如有时用虚声,有时用气音,停顿节拍感的欲断还连,话筒偏正、远近等.这种装饰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多样性为我们的播音再创造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道路,绝非对播音特点的菲薄,也绝非对语言技巧的玩弄.规整性与多样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只有规整性,缺乏多样性,容易百人一腔、千篇一律, 只有多样性,没有规整性,容易各行其是,面目全非.在播音中我们要努力把规整性融入多样性,把多样性化入规整性,到达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坚持播音语言的根本特点的同时,创造贬紫嫣红的播音语言特色.提颤肌与思想感情的运动播音发声学中把口腔限制要领分为四个要点:"提颤肌、挺软腭、开牙关、松下巴〞.其实这四个要点在实际运用中是一次完成的,根本方法是:“提飘肌之前下巴先稍微往后收,牙关〔上下槽牙张开〕翻开,软腭自然上提挺起,颤肌自然向上提.〞四个要点协调统一,一次完成.基于这个特点我们把四个要点简称为“提颤肌〞.什么是“颤肌〞?人体解剖学中这样解释:“‘颤肌’属于运动系一类,是面部肌肉的一局部,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面部肌肉又主要分布在口裂和眼裂的周围, 分为环行肌和辐射状肌两种.‘颤肌’属于辐射状肌,它的上方位于眼轮匝肌与咬肌上方之间,下部与笑肌和口轮匝肌相接.在开大或闭合孔裂时〔颤肌提起〕而牵动面部皮肤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人体解剖学中对“颤肌〞的解释说明,“提颤肌〞时面部表情不是呆板的、无表情的,它会使面部显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这就为我们后边要提到的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所以,光有外部“提颤肌〞显出的表情还不够,还得有内心的情感相配合.我们再看看“思想感情〞,先看思想感情中的“思想〞,“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感情〞中的“感情〞〔情感〕是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认引起的心理反响,如喜欢、愤怒、悲、恐惧、爱慕、厌恶等等.〞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和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情感固然重要,但离开了思想,就如同大街上号啕大哭的陌生人, 让人不知道在哭什么?为什么要哭?所以,情感和思想二者是交融统一的.我们播音中通常把二者称为“思想感情〞或简称“感情〞.思想感情的“运动〞是指:“播音员对语言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是指播音员由语言内容引发的思想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一句话,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开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明确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播音表达中,在唤起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之后, 再用有声语言来传达这种感情,让别人也能体验到这种感情一一这就有播音表达的艺术性了. 但是,如果思想感情运动起来了,而面部表情没有配合,不提颤肌,这时的运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或阻碍.受众会觉得播音员对表达的事物无动于衷, 如果自己对表达的事物无感情,那就很难让别人体验到<--DWLayoutTable-->什么感觉.在播出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因不提颤肌而使得播音平淡、懒散等现象,也常常会遇到因思想感情不运动而使得播音不打动人,不感染人,没有活力等情况.生活中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讲他最得意的一件事情的时候,冲动时会眉飞色舞或快乐得手舞足蹈.这时他的面部表情〔提着颤肌〕的快乐劲儿和他的内心感受〔思想感情的运动〕是一致的,而且是自然协调的,根本就不会有“紧张〞二字.可是“播音〞不同,播音员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不是真实的受众,而是话筒或摄像机,要不然就是直播的现场.这时的播音员既要注意传达的内容,又要注意和不在眼前的而又确实存在的受众〔或现场的真实的观众、嘉宾〕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多数情况下是文字稿件,没有生活当中那种自然、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场面,这时要靠播音员去根据理解、消化稿件,根据整个节目的意图去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传达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稿件内容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而“提颤肌与思想感情的运动〞正是播音员在表达中需要掌握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不提颤肌给受众的感觉是过于严肃或冷漠, 受众难以接受.而提了颤肌可思想感情又没有运动起来,尽管播音员面部表情是喜悦的,可内心是空的,受众会觉得你不愿或没有和他交流.就好比过年的时候,明明是欢乐喜庆的气氛,但如果播音员或主持人“不提颤肌〞而思想感情又不运动,那欢乐喜庆的气氛肯定受到影响,这样受众是不会接受的.前边提到,“颤肌〞属于面部肌肉,它是以开大孔裂来牵动面部皮肤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的,所以,当开大孔裂时,颤肌提起,口腔翻开,这时的面部表情是积极主动的状态,正好用来配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有声语言的发出也显得明亮、圆润、积极;但是,当思想感情运动起来之后,颤肌没有提起,口腔的开度不够,这时的面部表情就不是积极主动的状态,也就不能够配合思想感情的运动.这时有声语言的发出也达不到“圆润、明亮、积极〞,而是“偏冷、偏暗、偏沉〞的,同时还直接制约或影响着思想感情的运动, 这种情况下播出的内容,给受众一种不积极、不想说的感觉.所以,“提颤肌〞与“思想感情的运动〞二者一内一外,内外结合,先内而后外,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我们之所以弓S调"提颤肌〞正是合理运用提颤肌的生理现象,从而配合思想感情的运动使“有声语言〞的发出“圆润、明亮、积极〞.当然,要到达“提颤肌〞与“思想感情运动〞的一致,要经过刻苦的练习,特别是情感的培养.由于,要想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的感情,首先必须有生活体验,情感是生活经验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境界.这里要说明的是,播出的稿件要有思想性,首先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归纳、分析后再上升到思想,然后,再对所播内容作出理性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这时的情感就有了深刻的含义.播音表达中的内外部技巧还有很多,“提颤肌和思想感情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还有很多的细节有待业内同行去深入地探讨.。
播音主持用气发声与训练用气发声与训练一、理论概述主持人主要是用声音来进行工作的。
一方面,有声语言是对节目主持人创造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主持人有一副好嗓子,声音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
另一方面,节目主持人职业同教师一样都有长期、长时间用声的职业特点,因此,懂得科学合理地用声是非常必要的。
1、自然流畅,响度适中主持人用声应该朴实、自然。
在生活中,说起话来装腔作势、拿腔拿调或嗲声嗲气都是令人讨厌的,主持人决不能用这种声音。
由于发声条件不同,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个性。
我们只能在自己发声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所长,避免追求某种自以为美的声音,尤其不要刻意模仿广播、电视中某个自己崇拜的播音员、主持人或演员的声音。
节目主持人用声响度应适中。
声音太高,内在的感情负载就减少,给听者想象的空间就变少,显得单薄,情味不浓。
声音太低,不但会造成字音清晰度不够,听不清在说什么,甚至给人用声不自信。
特别是有意地虚化、弱化,使人觉得用声不自然,做作。
2、色调丰富,运用自如这是对主持人声音弹性和表现力的要求。
声音色彩是节目主持人随着节目内容的发展而运动变化着的感情的外衣。
人的感情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声音色彩也是在对比变化中体现出来的。
对节目主持人的声音要求刚柔并济,虚实结合。
发音吐字要有韧性、有弹性、能刚能柔,有虚有实。
一般说,男声偏刚健,女生偏柔美。
如果颠倒了,就使人感到不舒服,这是男女声比较而言。
但是,无论男声或女声,都不能一味地刚或一味地柔,都要求在本身基础上的能刚能柔,刚柔并济。
声音还要虚实结合,有人追求声音“亮”,过多地用实声,听起来“假”用声要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结合,虚实结合;随着意与情的要求灵活运用。
二、用气技巧材料训练每个朗诵者和播音员由于体质和掌握运用气息的熟练程度不同,一口气吸入和呼出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即便是较长的,在播音中间也不能蓄气、换气。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掌握运气的方法,下面介绍十二种用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