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9.3 物体的浮与沉(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物理全册 9.3 物体的浮与沉导学案2(新版)沪科版学导重点及方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会误认为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由于学生错误生活经验的干扰,在生活中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是本节的难点,而浮沉条件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问题预设、木块、树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铁块、铜块会沉到水底,但是用钢铁做的轮船却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是分析物体的浮与沉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2、认真阅读课本178页: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请分析浸没在水中的玻璃瓶受哪些力?由“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这些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浮沉有什么关系?并完成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写下来并记住。
3、结合“迷你实验室”想一想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由此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下沉的物体漂浮起来?4、密度计在测量液体密度时,它所受的浮力总是等于它所受到的重力,你能说说它的道理吗?由此得出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通过阅读课本你还能得出密度计的那些特点?5、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我国农民常采用盐水选种,饱满的种子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种子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请分析饱满种子和虫蛀种子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得出为什么饱满的种子下沉而干瘪的种子上浮直至漂浮呢?6、结合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图,潜水艇在没有露出水面前,上浮与下沉所受浮力是否变化?那么潜水艇是靠改变什么实现上浮或下潜的?进行具体分析。
7、孔明灯是一种早期的热气球,写出热气球是如何实现上升和下降的?8、一艘客轮从长江驶入大海,请分析客轮所受重力、浮力如何变化?并结合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它的吃水深度(排开液体的体积)如何变化?9、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为什么刚下锅的饺子是沉底的,煮熟以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2分钟1、开始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同时配以泰坦尼克号从出发到沉没的图片,(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泰坦尼克号的悲壮故事,从而激发兴趣。
第2课时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目标1.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2.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知道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
教学难点: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烧杯、水、盐水、细管、塑料管、密度计、充有氢气的气球、没充气的气球等。
新课引入浮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
探究点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1.密度计的原理。
问题:我们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质量与密度”,那么同学们对密度计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它是一根上部标有刻度,形状特殊的玻璃管,管下部的玻璃泡内封装有小铅丸或汞。
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的浮力总是等于它的重力,根据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就可以从刻度上读出液体的密度。
演示实验:用密度计测水、盐水的密度,如图所示。
问题:密度计在液体中是处于悬浮状态还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如何?学生回答: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
讲解:因为悬浮状态是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而密度计有一部分露出液面,所以是处于漂浮状态。
当F浮=G物,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得G排=G物即G物=ρ液V排g。
G物是一定的,每个ρ液值对应一个V排值,且V排小,ρ液大;V排大,ρ液小,即密度计越往上,刻度表示的密度值越小,越往下,刻度表示的密度值越大。
2.盐水选种的原理。
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
选小麦的种子的盐水是把盐水配成密度在(1.16~1.2)×103kg/m3之间。
把小麦放在这样的盐水里,密度超过1.2×103kg/m3的好种子都沉在水底,因为它们受到的浮力小于它们的重力,密度小于(1.16~1.2)×103kg/m3的坏种子都在盐水中浮起来,这样好坏种子就很容易被分开了。
八年级物理全册 9.3 物体的浮与沉导学案(新版)沪科版1、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会判断物体的浮沉。
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3、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知道密度计、潜水艇、气球的原理。
4、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学时安排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二学时学习浮沉条件的应用。
第一课时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知识回顾1、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关?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表达式?3、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4、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处于静止状态?活动1:观察与思考:将实验桌上的石块、铁块、木块、蜡块等浸没在水中,然后放手。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合作探究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上述现象,请你结合“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受哪些力作用(作受力示意图分析说明)?大小关系如何?最后静止在什么位置?静止后的受力情况又如何?此时排开液体体积V排与物体的体积V物的关系?探究状态受哪些力大小关系V排与V物的关系称什么状态石块运动方向:最后静止位置:木块运动方向:最后静止位置:3、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拧紧盖子浸没水中,使其“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即:悬浮)。
分析:瓶受哪些力作用?大小关系如何?排开液体体积V排与物体的体积V物的关系?小结1: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所受的_____ __和__ ___ 。
2、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浮力__ 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 ___ 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 ____ 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3、改变物体浮沉的途径:改变物体所受的或 __ 。
二、思考与交流:1、实心物体浸没液体中实现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应满足什么关系?(1)当ρ液__ ρ物时,物体上浮。
直至漂浮。
(2)当ρ液__ ρ物时,物体下沉。
(3)当ρ液__ ρ物时,物体悬浮。
第3节物体的浮与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让学生将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等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木块﹑乒乓球漂浮,而石块﹑曲别针却沉入杯底,教师设疑:“浸入液体中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为什么乒乓球会浮在水面,而小石块却沉入水底,物体的浮沉由什么决定?”【自主预习案】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
2.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1)当F浮______G,物体上浮,(2)当F浮______G,物体下沉,(3)当F浮______G,物体悬浮,(4)上浮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此时F浮______G3、从浮力的角度看,轮船采用了_______法增大浮力,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
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比同体积的实心体重力______(填“大”或“小”),而且还可以使排开的水_____,所以受到的浮力比同体积的实心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填“大”或“小”)。
4、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________时排开水的_________。
5、潜水艇两侧有______,向水舱中冲水时,潜水艇的重力逐渐_______。
当潜水艇的重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力(即浮力)时,潜水艇可以_______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的重力_______,从而使重力______浮力,而上浮.所以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9.3 物体的浮与沉导学案
【课堂目标】
1、复习巩固物体的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
2、回忆画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力的示意图,阅读教材后能分析出物体在水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判断物体在合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方向。
3、能通过简单计算,通过比较力的大小判断出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课堂准备】
第二标我的任务
:夯实基础
【任务1】
>、=、<)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因此,物体在合
不)
4、一个装满某种液体的瓶子,总质量为 200g
要点提示:1、要对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还是非平衡状态进行分析。
要能分析出物体受到的力有哪些,是否受到了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2、研究两个力是否平衡,一定要首先看同一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例如: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浮力。
3、判断物体的浮与沉,先决条件是物体首先完全浸没于水中后,比较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的大小,按合力的方向来判断浮沉。
体浮沉条件的总结:
液<(
浮力和重力体所处的状态,用。
9.3物体的浮与沉(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9章第3节“物体的浮与沉”。
本节主要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的判定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浮沉的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判定。
2. 教学重点: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物体浮沉的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液体密度计。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包括浮力计、小船、金属块等)、计算器、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船舶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浮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讲解物体浮沉的判定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 实验演示:使用教具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6. 知识巩固:通过随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体浮沉的条件。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9.3 物体的浮与沉一、阿基米德原理1. 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 公式:F浮 = G排二、物体浮沉的判定方法1. 上浮:F浮 > G2. 下沉:F浮 < G3. 悬浮:F浮 = G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1. 实验现象:浮力随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2. 结论:F浮∝ V排七、作业设计1.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为什么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7-5物体的浮与沉》学案设计设计人:薛彦玲【学习目标:】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轮船、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等。
3、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4种基本状态及对应条件。
【学习难点】轮船(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
【学习过程】一、物体的浮沉条件(一)把皮球浸没入水中,然后松手,可发现皮球,并最终在水面上。
浸没入水中的皮球为什么会上浮?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得出结论。
上浮的最终结果是。
分析木块漂浮在水面时的受力情况。
(二)把铁块浸没入水中,然后松手,可发现铁块至水底。
浸没入水中的铁块为什么会下沉?分析铁块的受力情况,得出结论。
(三)把一个装有一些水的小药瓶浸没入水中,然后松手,可发现小药瓶既不,也不,而是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浸没入水中的小药瓶为什么会悬浮?分析小药瓶的受力情况,得出结论。
(四)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浮>G物时,物体;当时,物体下沉;当F浮=G物时,物体。
二、归纳总结:计算浮力的三种方法1、称重法:公式2、原理法:公式3、:公式,注意:。
三、如何用密度表示浮沉条件(一)刚才得出的浮沉条件,是用力来表示的,请根据刚才的浮沉条件,推导出如何用密度来表示浮沉条件。
(二)思考,人为什么能在死海中悠闲的读书?鸡蛋为什么在纯水中沉底,而在盐水中会上浮?四、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一)轮船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我们知道,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在水中将。
铝的密度比水,把铝块放入水中,它将。
而把铝块做成铝盒,放入水中,它将。
思考: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为什么一个下沉,一个漂浮?原因:把铝块做成铝盒后,物体由实心变为空心,变大了,V排也就变大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也会随之,所以铝盒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应用这个道理,人类制成了。
2、轮船不管是装满货物,还是装一些货物;不管是在河里还是在海里,都是在水面上的,因此轮船所受浮力和它自身重力是的,即。
9.3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密度计、潜水艇、汽球、轮船的工作原理;能应用沉浮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3. 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浮力在科技方面的实例,体会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物体下沉、悬浮、漂浮的原理难点:结合物体的密度、液体密度理解浮沉条件及密度计、潜水艇、热汽球、轮船的工作原理教学准备烧杯水小空瓶密度计2支盐水农作物种子潜水艇模型酒精灯塑料袋火柴等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实验法、自学指导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都知道泡沫或木头被压入水中,放手后要上浮,铁块在水中要下沉,潜水艇或鱼儿在水中就更自由了,可以下沉,又可上浮,还可以停在水中任一深度处,那么,物体是怎样实现浮沉的?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
进行新课一、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猜一猜: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减小重力。
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 9.3 物体的浮与沉导学案(新版)沪科版9、3物体的浮与沉【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通过自学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温故知新】1、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有关,还与物体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无关。
2、说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表过式是:。
3、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适用。
【学习过程】一、物体的浮沉条件自读课本177――178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悬浮上浮v下沉v 物体上浮:F浮 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F浮 G物物体下沉:F浮 G物物体悬浮:F浮 G物(根据上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和,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和。
点拨:1、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F浮和G物的关系推导:物体上浮: 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下沉: ρ物_______ρ液物体悬浮: ρ物_______ρ液2、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F浮(不变、变大、变小),露出液面后F浮(不变、变大、变小)直到F浮 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二、浮沉条件的应用自读课本179―180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轮船(1)观察课本图9-17思考怎样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橡皮泥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3)轮船原理:采用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__,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2、密度计(1)密度计是用来测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2)密度计在测密度时,它所受的重力、浮力,它排开水的体积,进入液体中的深度,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变化?3、盐水选种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人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其中:(1)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2)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4、潜水艇(1)潜在水下的潜水艇受_____力和______力作用。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9.3物体的浮与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九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1.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
当物体所受浮力大于等于其重力时,物体将浮于液体表面;当物体所受浮力小于其重力时,物体将沉入液体底部。
2. 物体的浮沉因素:物体的浮沉还与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浮于液体表面;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沉入液体底部。
3. 物体的浮沉应用: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浮沉现象的问题。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标、石块、容器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船舶、救生圈等浮力应用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课堂讲解: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因素,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的浮沉规律。
3. 实验演示: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浮沉条件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讲解与浮沉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浮力应用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9.3 物体的浮与沉1. 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重力:浮于液体表面浮力<重力:沉入液体底部2. 物体的浮沉因素:物体密度<液体密度:浮于液体表面物体密度>液体密度:沉入液体底部3.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船舶、救生圈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一块石块在水中沉入底部,若将石块磨成同样体积的小石块,小石块会在水中浮起来吗?为什么?2. 作业答案: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其体积较大,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轮船浮于液体表面。
9.3 物体的浮与沉学习目标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问题。
2、密度计、潜水艇、探空气球的原理。
学习要点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取决它所受到的力和力的大小。
当物体浸没时:G F浮,则物体下沉;G F浮,则物体上浮;G F浮,则物体悬浮;当物体部分浸没时:G F浮,则物体漂浮。
2、密度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计的刻度线、刻度值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水选种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_实现浮与沉;探空气球靠____________实现浮与沉。
学习过程一、预习达标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的浮沉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度计的刻度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刻度值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潜水艇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一说热气球的升空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交流与合作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1把一块木块分别放入水中和盐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一样吗?为什么?2密度计的构造特点:3密度计的刻度值分布特点:4密度计的原理:2、盐水选种的道理是3、潜水艇1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的?2打捞沉船的办法3轮船的排水量问题4、孔明灯与热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三、自我检测1、下列物理知识的应用事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不同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来实现其浮沉的C.气球上升是因为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D. 农民常用浓度适宜的盐水把饱满结实的种子选出来2、打捞江底的沉船(如图),下面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使沉船与水底淤泥尽量分离B.使用费力的机械把沉船拉起来C.清除船体中的泥沙,使船变轻D.将浮筒与船绑在一起,再排出浮筒内的水3、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水艇在露出水面前的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B.同一艘轮船在海里和在河里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气象探测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D.飞艇里所充气体的密度等于空气的密度4、潜水艇可在水中上浮和下沉,俄罗斯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因爆炸而沉没,这是因为爆炸后()A.潜艇残骸不再受浮力B.潜艇残骸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潜艇残骸排开更大体积的海水D.海水的密度变小了5、煮饺子时,从饺子下锅到煮熟后捞出的过程中包括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饺子回沉到锅底,这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B.水开后,水的温度会继续上升直至饺子熟了为止C.用勺子轻推,饺子在水中转动,体现了里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加热一段时间后,饺子的体积会增大,所受的浮力也会增大6、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全家欢聚,常常煮汤圆以示庆贺.小莉在帮姥姥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受热膨胀,浮力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致使浮力大于重力,汤圆_____________。
9.3 物体的浮与沉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密度计、潜水艇、汽球、轮船的工作原理;(2)能应用沉浮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预习范围教材第9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除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体积使物体浮沉外,另外还能通过改变液体的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它的重力等于浮时、可以。
这种状态称为。
3.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______ _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漂浮。
三、预习检测1.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V乙=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1×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C.乙物体的密度ρ乙=0.75×103kg/m3D.乙物体的密度ρ乙=0.85×103kg/m32.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3.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丙,在这三种情况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物体的浮沉条件(1)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决定的。
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2)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
9.3物体的浮与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明白得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进程与方式: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明白物体的浮沉条件,培育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明白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尤其是通过我国劳动人民发挥伶俐才干在浮力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增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分析。
(2)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密度计、潜水艇、气球的工作原理。
2、难点:(1)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分析。
(2)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式实验法、观观点、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预备大玻璃杯、小木块、小铁块、乒乓球、牙膏皮、有盖子的小瓶、密度计、盐水、潜水艇的模型、课件、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小木块、乒乓球上浮、小铁块下沉。
演示实验2: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漂浮在小面上。
师:通过适才的实验,还有书上P177给咱们展现的两幅图景,关于以上这些现象,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有的物体什么缘故会上浮?有的物体什么缘故会下沉?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师:请同窗们斗胆猜想。
(生:浮力大、物体上浮;浮力小、物体下沉。
)师:在水中的物体只受到浮力作用吗?(生:在水中的物体既受到浮力作用,也受到重力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师: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物体的浮与沉。
板书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二、新课教学1、实验探讨物体的浮沉条件。
师: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要同窗们自己归去用有盖子的小瓶子和盛水的玻璃杯,分组完成书上P178的那个实验的,同窗们都做了吗?谁来讲说你们组是如何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够到台前来演示一下吗?(生:咱们组依照只有力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个思路设计实验如下:第一次,把盖上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观看小瓶运动情形,并分析小瓶受力情形,填入书上P131的表格中。
课题:9.3物体的浮与沉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判断物体的浮沉。
2.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4.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
学习难点: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阅读教材p177—p了解物体的浮沉现象,思考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自主学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沉浮取决它所受到的力和力的大小。
1、当物体浸没时:G F浮,则物体下沉。
G F浮,则物体上浮。
G F浮,则物体悬浮。
2、当物体部分浸入时:G F浮,则物体漂浮。
【学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重难点)实验器材:小木块、小石块、小铁块、小塑料瓶、橡皮泥、量筒、水、沙子1、从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浮沉【探究活动1】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1)将桌上的小木块、小石块、小铁块、小塑料瓶、橡皮泥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根据观察的实验现象,你认为:的物体会下沉,的物体将会下沉。
(3)思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分析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取决于什么。
画出物体在水中受力示意图。
改变物体浮沉的途径:改变物体所受的或 __【探究活动2】改变小瓶的重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1)用小塑料瓶装上不同质量的沙子来实现小塑料瓶的上浮、下沉、悬浮和漂浮。
(2)然后用弹簧秤分别测量出浮力和重力进行比较,得出沉浮条件。
物体上浮:F浮 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F浮 G物物体下沉:F浮 G物物体悬浮:F浮 G物(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和。
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和。
注意:实验中你用何种方法使瓶悬浮?分析并比较小瓶悬浮时的受力情况。
【探究活动3】:改变物体的浮力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器材:橡皮泥、水、烧杯。
(1)把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下沉的运动,分析橡皮泥的受力情况:F浮 G物。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2) 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3) 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难点】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进行受力分析,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启发诱导【课前准备】盛水容器、玻璃瓶、针管、糖浆、水、油、蜡块、橡皮、瓶塞、鸡蛋、清水、橡皮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把实心的松木球和铁球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球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铁球下沉至水底.飞艇在空中自由地上升、下降;人躺在死海中悠闲地看书,那么,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呢?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来研究一下二、讲授新课(一)、实验探究1、物体的浮沉条件(1)、实验器材:盛水容器、玻璃瓶、针管(2)实验步骤:①、在小瓶里装适量的水,并把小瓶放入盛水容器,让小瓶正好悬浮②、用针管再向小瓶里加水,并把小瓶放入盛水容器,观察小瓶的浮沉情况③、用针管把水从小瓶里抽出,并把小瓶放入盛水容器,观察小瓶的浮沉情况(2)视频(3)填入表格(4)实验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主要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
①当F浮>G时,合力向上,物体上浮。
②当F浮<G时,合力向下,物体下沉。
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液体中向下运动称为下沉.③当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悬浮在水中。
当F浮=G时,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静止在液体中任意深度的地方称为悬浮。
迷你实验室1:物体会停在哪个液面?1、把糖浆、水及油沿汤匙注入玻璃杯中,由于密度不同,液体会分成三层。
把蜡块、橡皮、瓶塞、鸡蛋等放入杯中,观察它们分别位于哪一层液面上?你能说出原因吗?分成3层由上到下:油、水、糖浆。
第2课时浮沉条件的应用【学习目标】1.知道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浮力的应用。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1.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的浮力总是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2.根据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就可以从刻度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且密度值自上而下依次变大。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密度计的原理自主阅读教材P17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根据密度计的原理及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可以判断:ρ甲__<__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乙,则m甲__=__m乙。
(两空均选填“<”“=”或“>”)2.密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制造的?它的刻度有什么特点?答: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即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它所受的浮力总是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和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由于F浮=G,F浮=G排=ρ液gV排=ρ液gSh入,∴ρ液=GgSh入=h水h液ρ水与密度计浸入液体深度成反比。
∴密度计的刻度值是上端小下端的大。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
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各小组将各知识模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知识板块二潜水艇的原理阅读课本第180页及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9.3 物体的浮与沉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密度计、潜水艇、汽球、轮船的工作原理;(2)能应用沉浮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预习范围教材第9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除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体积使物体浮沉外,另外还能通过改变液体的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它的重力等于浮时、可以。
这种状态称为。
3.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_______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浮力时,物体漂浮。
三、预习检测1.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V乙=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1×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C.乙物体的密度ρ乙=0.75×103kg/m3D.乙物体的密度ρ乙=0.85×103kg/m32.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3.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丙,在这三种情况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物体的浮沉条件(1)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决定的。
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2)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
9.3 物体的浮与沉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判断物体的浮沉。
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学习过程一、物体的浮沉现象活动1: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将实验桌上的木块、小瓶、铁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是:木块,小瓶,铁皮. 你分析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取决于什么。
画出物体在水中受力示意图填一填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所受的力,分别是和,改变物体浮沉的途径:改变物体所受的或活动2:改变小瓶的重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往小瓶内逐渐加水,拧紧瓶盖后,放入水中,使装水的小瓶分别处于下面状态,并填表分析物体的体积V物与排开液体状态受力分析受力大小关系体积V排的关系漂浮悬浮下沉沉到杯底活动3:改变物体的浮力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器材:铁皮、胶带纸、水、烧杯。
(1)把铁皮放入水中,观察铁皮下沉的运动,分析铁皮的受力情况:F浮G物。
(2)把铁皮折成方盒,用胶带纸把缝隙粘好,放入水中,观察小瓶的运动情况:。
分析铁盒受力的变化:,此时F浮G物。
自己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一下物体的浮沉条件。
填一填1、当浮力重力时,物体上浮。
2、当浮力重力时,物体下沉。
3、当浮力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二、浮沉条件的应用通过上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改变,从而改变物体的重力,通过改变和,从而改变物体所受的浮力。
活动4:探究密度计的原理。
(1)利用铅笔和一小段铁丝自制密度计,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
(2)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填一填密度计是利用条件工作的。
当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时,若液体密度小,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若液体密度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
观察密度计并分析:(1)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吗?(2)管下部的玻璃泡内装有小铅粒或汞,为什么?(3)玻璃管上部粗细均匀,有什么好处?(4)密度大的刻度在上方还是下方?活动5:阅读课本第133 页“盐水选种”1、盐水选种时,什么样的种子漂浮,什么样的种子下沉,为什么?2、往盐水中加很多盐,会出现什么现象?活动6:往“潜水艇”模型或自制的模型中用注射器加水或抽水观察浮沉,思考下面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阅读“热气球”内容,思考回答:1、孔明灯为什么在点燃后才腾空而起?2、加热热气球内的气体,会有哪些量的变化?3、节日中放的氢气球为什么人松手后气球会自动升空?自我总结归纳:1、物体的重力取决于什么?2、物体受到的浮力取决于什么?3、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4、改变物体的浮沉有什么思路?都有哪些方法?补偿作业1.利用空气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A.人造卫星B.飞机C.风筝D.氢气球 2.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A.浮力增大,压强减小B.浮力减小,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3.含有杂质的蜡块悬浮在水中,要使该蜡块漂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纯酒精B.加水C. 加食盐D. 加汽油4.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感,可用漂浮疗法减轻。
八年级物理全册 9.3 物体的浮与沉(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9、3物体的浮与沉(第2课时)班级姓名组号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浮力的三种方法,及阿基米德原理,生活中也有相应的生活经历,本节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从物理走向生活
【学习内容分析】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进一步学习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重难点预测】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进一步学习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当F 浮______G物,物体上浮,ρ物_______ρ液当F浮______G物,物体下沉,ρ物_______ρ液当F浮______G物,物体悬浮,ρ
物_______ρ液上浮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此时ρ物_______ρ液
二、基础训练KKLP42页第1。
2、3、4、5、6、7题图10-3-8
二、提高能力
1、如图10-3-8所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静止后物体将()A上浮
B、悬浮 C下沉
D、无法确定
2、xx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米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牛(海水的密度取ρ=
1、0103千克/米3 )。
3、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一个鸡蛋漂浮在装盐水的烧杯中,在慢慢往烧杯里注入清水的过程中()
A、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小
B、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大
C、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小
D、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当堂检测】
KKL P43页第1。
2、3、4、5、6、7、9题(
1、2、3号) KKL P43页第 8、10题
【布置作业】
KKL P45--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