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图
- 格式:doc
- 大小:676.51 KB
- 文档页数:3
.一、长江流域材料1 长江流域图见地图册P97及P177材料2 长江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
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及上海11个省区市。
流域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长江流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中国的七大流域中居首位,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34%,另外,淡水面积、水运资源等均居全国之冠,并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按照水文、地貌特点,可以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从源头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
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
(青藏、云贵高原,四川盆地)②中游段。
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渐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尤其是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③下游段。
水深江宽,是我国著名的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
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流域的自然背景(1)地形:(2)气候:(3)水文:(4)自然资源: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经济发展迅速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 _武汉___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 _重庆___ 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3)社会经济特征工农业 ______ ,人口众多、城市密布、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4、三峡工程(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效益:________(首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5、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6、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治理措施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图见地图册P97及P178一、黄河流域的自然概况1.黄河流域西起 _______山,东临 ___海,南至___ 山脉,北抵 ____ 山脉,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支流中以汉江为最长。
干流以北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有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
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²,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三字经小学生行为三字经1.守纪律循秩序爱集体摒私欲讲文明有情趣2.排路队紧跟随快静齐守交规保平安把家回3.讲卫生防病症勿乱扔桌椅整勤保洁体质增4.广播操很重要天天练身体好雏鹰飞长空翱5.眼保健莫等闲坐姿正内心恬穴位准不可偏6.绿化带人人爱多呵护别踩摘草青青花常开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新世纪,好儿童。
懂礼仪,讲文明。
见老师,要鞠躬。
先问好,口齿清。
体端正,貌真诚。
面带笑,声含情。
尊师长,爱园丁。
为子弟,获先生。
如父母,岂敢轻。
升国旗,要庄重。
穿校服,要洁整。
昂起头,挺起胸。
齐肃立,怀崇敬。
须知道,旗色红。
是烈士,血染成。
好传统,经继承。
唱国歌,气势雄。
声刚健,血沸腾。
爱国心,油然生。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一)大(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崇明岛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支流中以汉江为最长。
干流以北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
有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
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²,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1/1。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 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一争 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 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 , 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 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 ,除 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 ,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 曲长约360km ,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 ,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 约2300km ,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 ,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
湖口以 下为下游,长约850km 。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 ,称荆江, 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 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 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Ktl11nlM 中-Id[UK 恒!B J I'JQ-U :|WK 4中H 《诜曲气泪咖1及M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 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支流中以汉江为最长。
干流以北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有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
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²,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不但工农业、人口、资源,而且有京沪线、线和线等纵贯我国的南北铁路运输大动脉与号称为黄金水道的交织,便于联运,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今瞿塘峡附近),这句诗描写的是长江昔日的风光,并形容这里江流湍急,其原因是。
目前,国家正在这里兴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之后,将是我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将为长江沿江地带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3)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气候,夏季,冬季,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
(4)长江沿江地带西部有著名的盆地;东部的平原有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其中图上字母A是湖,B是湖,沿湖地区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它们分别是和。
(15分)
(1)长江干流开始于以西宁为行政中心的 省,向东经过以成都为行政中心的 省,西藏自治区,以 为行政中心的云南省,重庆
市,省级简称为 的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西北面的 省,以
合肥为行政中心的 省,江苏省,上海。
(2)图中数字①所表示的是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
字母A 所代表的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湖。
(3)长江发源于处在地势第一级阶梯的 高原,依次流经四川盆地,
“鱼米之乡”之称的 平原,最后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注入 海。
(4)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交织,形成纵横交错的运输网,其中京广线铁
路、 线、 线与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相交于湖北省的行
政中心 、九江和上海。
(5)5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上运输
D 、航空运输
读 “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应指黄河发源于 高原
的巴颜喀拉山,途经 省、 省、 省、 自治区、
上中游分界处
所在的 自治区、 省、 省、中下游分界点 所在的 省、最后在 省注入渤海,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出此海.............。
2、黄河干流呈一个巨大的“ ”字型轮廓,它与 线(数码③)
和 线(数码②)铁路交汇于 省的行政中心 市(字母B ),
与向(南北或东西)的铁路干线线(数码①)铁路交汇于省的省会城市市(字母C)。
3、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咸水湖),它位于省境内。
4、(1)读右边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
区气候图,左图说明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
在两个月,(季节、年际)
变化比较大;而右图则说明降水的
(季节、年际)变化比较大,这些都会加
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主要原因是。
参考教材第79页“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能缓解山东地区缺水问题主要依靠线工程,该线工程自北向南依次经过河、黄河及河三大流域。
(3)材料:七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水适宜,黄河两岸水草肥美,森林茂密。
而如今位于黄河中游总面积58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面积竟达53万平方千米,那里每年有16亿吨泥沙流入黄河,相当于每年将黄土高原的表土削掉2毫米。
如果我们将这些泥沙筑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以绕地球赤道转27.5圈。
①你认为造成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②针对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各方面人士提出了看法,下列说法较合理的是()(双项选择)
A.把黄土高原的人口全都迁移到其它地
方去
B.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
长
C.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D.黄土高原全部退耕,退耕的土地全部种树
③右上图是黄河下游地区河南省开封市黄河的“河”景观示意图,请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