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设计选型 精讲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0
中央空调选型知识来源:舒适100网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室内的条件(如负荷的分布特点、房间的内部结构、理想的气流形式和使用特点等),选择合适的室内机组,并酌情合理分组,配置相应的室外机组。
机型选择的流程第一步:选择室内机组◆选择室内机组时,首先应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其次需要考虑房间的使用特点、天花造型、家具布置情况和室内机组工作的特点(尤其是气流组织形式和具体操作控制方式)。
要点:◆所选择的室内机能力一般应不小于所计算出来的房间负荷。
◆选择室内机时应综合考虑室内的噪声标准,空气质量要求,并结合房间特点、内部装修等因素进行分析。
◆对于四面出风嵌入式室内机一般不宜用在天花高(3m以上)的场合;对于天花高的场合可采用风管型室内机。
具体分类:四面出风嵌入式1、安全可靠,寿命长,运行噪音低。
2、超薄机身厚度(230mm),适合狭小天花空间。
3、配有酶杀菌空气净化装置和高效过滤网,保持空气清洁。
4、送风范围宽广,冷热均匀分布,且适用性广安装、维护简便。
一面出风嵌入式1、单向气流送风,适合角落送风。
可引入新风。
2、机身超薄,适合狭小空间安装,机身厚度最薄是198mm。
3、出风静压10Pa,超低噪音运行。
低静压风管机1、贯流风轮设计。
2、静音、舒适、健康,特别适用于住宅、小型办公等对隔音效果要求高的场所。
3、经权威实验室测试证明,噪音比普通风机低2~3分贝。
坐吊两用机1、既可以吊顶安装,又可落地放置。
适合不同的空间需要。
2、配有酶杀菌空气净化装置和高效过滤器,保持空气清洁。
3、超大直径离心风轮,远距离送风,低噪音运行,营造宁静舒适环境。
第二步:对室内机进行合理分组◆对于大型的项目或因建筑结构和房间用途不同导致使用特点存在差异,应对空调面积进行合理分区。
在系统设计中,一般分区方法为按建筑的负荷特性分区:◆将建筑物平面分为直接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周边区域(外区)和不直接受影响的内部区域(内区);◆在大型项目中,对于其周边区域可根据方位进行分区;◆如果室内的人员密度和室内设备密度有较大差异时,应根据不同密度进行划分。
冷却塔简要计算方式冷却塔的选择:1.现在一般中央空调工程使用较多的是低噪声或超低噪声型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其国产品的代号一般为DBNL-水量数(m3/h)。
如DBNL3-100型表示水量为100 m3/h,第三次改型设计的超低噪声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
即:水量数(m3/h)=(主机制冷量+压缩机输入功率)÷3.1652.初先的冷却塔的名义流量应满足冷水机组要求的冷却水量,同时塔的进水和出水温度应分别与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出水和进水温度相一致。
再根据设计地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查产品样本给出的塔热工性能曲线或说明,校核塔的实际流量是否仍不小于冷水机要求的冷却水量。
3.校核所选塔的结构尺寸、运行重量是否适合现场安装条件。
简要经验值计算公式:设备总冷量(KW)×856(大卡)÷3000=冷却塔水流量但在此基础上加上25T~100T=冷却塔实际规格流量或冷却塔水流量×1.2~1.3=冷却塔实际规格流量0 m3/h,温度气的湿球温度,于冷水机要求的冷却水量。
•1、冷却塔台数与制冷主机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不考虑备用;•2、冷却塔的水流量 = 冷却水系统水量×1.2;•空调水系统中使用到的电子水处理仪和水过滤器一般都按照设备所在管段的管径进行选择•冷却水系统属开式系统,必须使用电子水处理仪;冷却水流量:主机制冷量(KW)/(4.5--5)/1.163*(1.15--1.2)冷冻水流量:主机制冷量(KW)/(4.5--5)/1.163*(1.15--1.2)*同时使用率却塔台数与制冷主机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不考虑备用;却塔的水流量 = 冷却水系统水量×1.2;水系统中使用到的电子水处理仪和水过滤器一般都按照设备所在管段的管径进行选择。
水系统属开式系统,必须使用电子水处理仪;。
膨胀水箱选用开式高位膨胀水箱
适用于中小型低温水供暖系统,膨胀水箱规格见下表,构造见国标图。
膨胀水箱设计安装要点
膨胀水箱安装位置,应考虑防止水箱内水的冻结,若水箱安装在非供暖房间内时,应考虑保温。
膨胀管、溢水管和循环管上严禁安装阀门,而排水管和信号管上应设置阀门。
设在非供暖房间内的膨胀管,循环管理体制、信号管均应保温。
一般开式膨胀水箱内的水温不应超过95°C。
• 膨胀水箱一般按照冷冻水系统管路总水容
膨胀管在重力循环系统时接在供水总立管的顶端;在机械循环系统时接至系统定压点前的水平回水干管上,该点与定压点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5-3m的距离。
总水容量的千分之二~三选择
时,应考虑保温。
定压点,一般接至水泵入口前,循环管接至系统定压点离。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设计与选型(经典版)中央空调水系统包括风冷热泵模块机组、水冷螺杆机组及冷水末端设备,产品应用灵活,适用范围广,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宾馆酒店、办公楼、学校、商场、餐饮、休闲娱乐、体育场馆及工业厂房等场所。
主机设备的选择:1、根据建筑的空调面积和房间功能进行空调冷负荷计算;2、统计建筑空调总冷负荷;3、大部分建筑需要考虑房间的同时使用率,一般建筑的同时使用率为70%~80%左右,特殊情况需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情况确定;4、制冷机的冷负荷为建筑空调设计总冷负荷与同时使用率的乘积。
根据计算的制冷负荷即可选择制冷主机。
台数确定:螺杆机方案中一个系统最多主机设备台数不宜大于3台;模块机方案中一个系统主机最多台数为16台。
(一般情况下)制冷主机台数可根据甲方要求和建筑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末端设备的选择:中央空调走水末端设备主要分为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机组。
风机盘管末端设备选型:风机盘管有两个主要参数:制冷(热)量和送风量,故风机盘管的选择有如下两种方法:1、根据房间循环风量选: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和房间换气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房间的循环风量。
利用循环风量对应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2、根据房间所需的冷负荷选择:通过负荷冷指标法,根据单位面积负荷指标和房间面积,可计算出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利用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高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一般按冷量设计选择风机盘管)。
确定型号以后,还需确定风机盘管的安装方式(暗装或明装),送回风方式(上送上回、侧送上回、侧送侧回等)以及水管连接位置(左或右)等条件。
空气处理机设备选型:空气处理机组主要用于空调场所进行空气处理及提供新风,一般有回风工况和新风工况两种工作状态。
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一般由三个主要参数决定:风量、制冷量(表冷器排管数)和机外余压。
先根据系统需要的循环风量确定空气处理机组的风量,然后根据需要提供的冷量来决定其管排数,再根据风系统的阻力确定机外余压,由这三个参数便可确定空气处理机的型号。
中央空调选型指南方案1. 简介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空调系统,它通过集中供冷和供暖,为大型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中央空调选型是指根据建筑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设备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选型的基本原则、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选型指南,帮助您选择适合的中央空调设备。
2. 中央空调选型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中央空调选型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室内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的使用类型、面积、朝向、隔热性能等因素,计算室内的冷负荷和热负荷,以确定所需的制冷和供暖能力。
2.2 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系统类型,包括水冷式、风冷式和地源热泵等。
同时,考虑系统的可靠性、节能性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2.3 设备容量选择根据室内负荷计算结果和系统效能,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设备容量,确保设备能够满足需求,但又不过度设计,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2.4 系统调节与控制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和设备,使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按需自动调节和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参数,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中央空调选型步骤下面是进行中央空调选型的基本步骤:3.1 收集建筑信息收集建筑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类型、面积、楼层高度、朝向等,以了解建筑的特点和需求。
3.2 进行室内负荷计算根据建筑信息和负荷计算软件,对室内的冷负荷和热负荷进行精确计算,得出相应的能力需求。
3.3 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各种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系统类型。
3.4 设备容量选择根据室内负荷计算的结果和系统效能,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设备容量,确保设备能够满足需求。
3.5 系统调节与控制选择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系统调节与控制方式,以实现良好的室内环境调节效果。
3.6 汇总报告与方案选择根据以上步骤的结果,编制中央空调选型汇总报告,并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4. 中央空调选型指南以下是一些中央空调选型的实用指南,供参考:4.1 建筑类型与中央空调系统选择•住宅建筑:适合采用风冷式中央空调系统,具有安装方便、运行稳定的特点。
中央空调水路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中央空调水路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水系统的设计中应当注意放气和排水的设计,如果考虑不周,则会引起系统运行的不良。
1.闭式系统热水管和冷水管均应有0.003 的坡度,最小坡度不应小于0.002,坡向应随着水流方向逐渐升高。
当多管在一起铺设时,各管路坡向最好相同,以便采用共同支架。
如因条件限制,热水和冷水管道按无坡度敷设,则管道内水流速不得小于0.25m/s,并应考虑到在变水量系统中,最小流量下也不应小于此值。
2.闭式系统在热水管和冷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路的水流终点),设排气装置(集气罐或自动排气阀)。
对于自动排气阀应考虑其损坏或失灵时易于更换的关断措施,各种排气管最好接到水池和地漏。
以便于排水或防止排气阀损坏失灵漏水时,流到室内或顶棚上。
3.与水泵接管及大管与小管连接时,应防止气囊产生。
大管需由小管排气时,大管与小管的连接应为顶平,以防大管中产生气囊。
4.系统的最低点和需要单独放水的设备(如表冷器、加热器等)的下部应设有带阀门的防水管,并接入地漏或漏斗。
作为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冲刷管路和管路检修时放水之用。
5.空调器、风机盘管等的表冷器(冷盘管)当处于负压段时,其冷凝水管的排水管应设有水封,水封的连接如图B-7 所示。
二、设备选型对于上面的水系统,我们主要介绍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附件的选用,归纳为水泵、集水器和分水器、膨胀水箱、除污器、水过滤器、水管和阀门等。
1)水泵水泵是中央空调水系统的主要动力设备,常用的水泵有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水泵和管道泵两种。
当流量较大时,也采用单级双吸离心水泵;当高扬程、小流量时,常采用多级离心水泵。
水泵的性能参数由流量(Q—-m3/s)、扬程(H—-kPa)、轴功率(Nz—-kW)、效率(η—-%)、及转速(n—-rpm)等。
水泵的轴功率:Nz = Q * H /ηη水泵在工作点的总效率,对于小型泵为0.4~0.6,中型泵为0.6~0.75,大型泵0.75~0.85水泵所需的电动机的额定功率:N = Ka * Nz水泵的选择主要按所需的流量(Q—-m3/s)、扬程(H—-kPa)来确定:对于定水量系统的总水量按最大负荷计算:W = Q / [c p (Th –Tg)]对于变水量系统的总水量按右式计算:W = n1*n2*Q / [c p (Th –Tg)] W——–冷水总水量,m3/sQ——–各空调房建设计工况的负荷总和,kWc———水的比热容,可取4.19kJ/(kg.℃)p———水的密度,可取1000kg/m3Th——–回水的平均温度,℃Tg——–供水温度,℃n1——–同时使用系数,可取0.7~0.8n2——–负荷系数,以围护结构符合为主的,可取0.7~0.8水泵的扬程:对于闭式系统,为最不利环路的管道阻力,管道的局部阻力(阀门、弯头等)和设备的阻力之和Hb = Hf + Hd + Hm;如为开式系统,则还应加上设备高差所造成的静水压力Hk = Hf + Hd + Hm + Hs。
最详细的中央空调设计选型1.流量:2.扬程:式中:注:⽔泵台数流量流量的增加值1100/h d / h f 值:⼩型住宅建筑在1-1.5之间⼤型⾼层建筑在0.5-1之间。
h f -⽔系统总磨阻⼒损失,Pah d -⽔系统总局部阻⼒损失,Pah m -设备阻⼒损失,Pah s -开式⽔系统的静⽔压⼒,Pa⽔泵选型及附表通常选⽤⽐转数n s 在30~150的离⼼式清⽔泵。
⽔泵的流量应为冷⽔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系统(冷、热⽔)的⽔泵扬程Hp(m)按下式计算:开式⽔系统:Hp=h f +h d +h m +h s闭式⽔系统:Hp=h f +h d +h m⽔泵并联运⾏时,流量有所衰减;当并联台数超过3台时,衰减尤为厉害。
故强烈建1.选⽤多台⽔泵时,要考虑流量的衰减,留有余量。
2.空调系统中⽔泵并联不宜超过3台,即进⾏制冷主机选择时也不宜超过三台。
冷冻⽔泵和冷却⽔⽔泵的台数应和制冷主机⼀⼀对应,并考虑⼀台备⽤。
补⽔泵⼀般的原则选取。
与单台泵运⾏⽐较流量的减少强烈建议:过三台。
泵⼀般按照⼀⽤⼀备冷冻⽔泵扬程的组成1.制冷机组蒸发器⽔阻⼒:⼀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2.末端设备(空⽓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表冷器或蒸发器⽔阻⼒:⼀般为5~7mH2O;(据体值可?3.回⽔过滤器阻⼒,⼀般为3~5mH2O;4.分⽔器、集⽔器⽔阻⼒:⼀般⼀个为3mH2O;5.制冷系统⽔管路沿程阻⼒和局部阻⼒损失:⼀般为7~10mH2O;综上所述,冷冻⽔泵扬程为26~35mH2O,⼀般为32~36mH2O。
冷却⽔泵扬程的组成1.制冷机组冷凝器⽔阻⼒:⼀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2.冷却塔喷头喷⽔压⼒:⼀般为2~3mH2O3.冷却塔(开式冷却塔)接⽔盘到喷嘴的⾼差:⼀般为2~3mH2O4.回⽔过滤器阻⼒,⼀般为3~5mH2O;5.制冷系统⽔管路沿程阻⼒和局部阻⼒损失:⼀般为5~8mH2O/100m;综上所述,冷冻⽔泵扬程为17~26mH2O,⼀般为21~25mH2O。
中央空调设计选型精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央空调设计选型精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央空调设计选型精讲的全部内容。
中央空调设计选型精讲一总则1。
1为保证特灵家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2特灵家用中央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负荷计算2。
1基本概念冷负荷:为了保持房间一定的温度,需要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热负荷:为了补偿房间失去的热量,需要向房间供应的热量。
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内相对湿度,需要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
2.2负荷估算房间的冷负荷通常包括:经过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负荷和人、用电器等散发的负荷,等等。
房间负荷的组成如图1所示.在民用建筑中,尤其是住宅,空调房间内人员数量、照明功率、家用电器类型和功率,以及房间的使用时间均难以准确确定,而且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复杂,所以在家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一般按照空调使用面积,估算房间的冷负荷。
就全国而言,通常取80~230W/m2,确定具体的负荷估算值时,图1 负荷组成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气候条件;进行负荷估算时,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例如,上海的卧室大约为150~180W/m2,北京的卧室大约为90~120W/m2。
2)使用房间的层高;一般来讲,层高越高负荷越大。
3)房间的用途;进行负荷估算时,房间类型不同,其值也有不同.例如,在上海,卧室大约为150~180 W/m2,而客厅大约为180~210 W/m2。
4)外墙的朝向;如果某一房间的朝南、朝西的外墙较多,那么负荷就越大。
中央空调末端设备选型1. 引言中央空调系统是大型建筑中常见的主要空调系统之一。
它通过集中供冷和供暖来调节建筑物内的温度和湿度。
而中央空调末端设备则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将冷(或热)空气传送到建筑物的不同区域,从而实现空调供需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末端设备的选型要点,重点关注几个重要的设备类型:风机盘管、空调箱、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
我们将从需求分析、技术要求、经济性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帮助您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末端设备。
2. 需求分析在选择中央空调末端设备之前,我们需要首先进行需求分析。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2.1 面积和房间类型建筑物的总面积和房间类型是选择中央空调末端设备的基本参数。
不同末端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空间规模和房间类型。
例如,风机盘管适用于小型办公室、会议室和酒店客房,而空调箱适用于宽敞的公共空间,如大型会议厅和展览中心。
2.2 温度和湿度需求建筑物的温度和湿度需求也是选择适当末端设备的重要因素。
对于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场所,如实验室和医疗机构,风机盘管可能是最佳选择。
而对于一般办公室和商业空间,空调箱可能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
2.3 需求的稳定性某些场所对空调的需求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例如餐厅和商场。
这种情况下,选择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中央空调末端设备至关重要。
新风机组通常能够快速提供新鲜空气并控制室内温度,因此是这些场所的一种常见选择。
2.4 噪音限制对于对噪音敏感的场所,如办公室和学校,选择低噪音的中央空调末端设备非常重要。
风机盘管通常具有较低的噪音水平,可满足这些场所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
3. 技术要求除了满足基本需求外,中央空调末端设备还有一些技术要求需要考虑:3.1 高效性能中央空调末端设备的高效性能对于节能减排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高效冷热回收技术和高效制冷制热设备的末端设备,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经营成本。
3.2 智能控制现代中央空调末端设备通常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温度、湿度和风速进行精确控制。
冷热水循环泵冷热水循环泵的冷热水水量=表格中主机的冷热水量×1.1~1.2(选用1用1备时,选取系数1.1,选用2用1备时,选取系数1.2)冷热水循环泵的扬程=28~38mH2O(一般估算按该数值,具体需详细计算)冷热水循环泵的数量:尽量采用1台机组对应2台泵并联(1用1备)或多台机组采用3台泵并联(2用1备),由于效率的原因,一般不建议采用3台以上泵并联使用。
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的选取同冷却水泵相同,只是台数一般等于主机台数)冷却水循环泵的冷却水水量=表格中主机的冷却水量×1.1~1.2(选用1用1备时,选取系数1.1,选用2用1备时,选取系数1.2)冷却水循环泵的扬程=20~26mH2O(一般估算按该数值,具体需根据冷却塔的安装位置进行详细计算)冷却水循环泵的数量:尽量采用1台机组对应2台泵并联(1用1备)或多台机组采用3台泵并联(2用1备),由于效率的原因,一般不建议采用3台以上泵并联使用。
地源水循环泵地源水循环泵的地源水水量=表格中地源主机的地源水流量×1.1~1.2(选用1用1备时,选取系数1.1,选用2用1备时,选取系数1.2)地源水循环泵的扬程=26~36mH2O(一般估算按该数值,具体需根据地埋管横连接管线的长度进行详细计算)地源水循环泵的数量:尽量采用1台机组对应2台泵并联(1用1备)或多台机组采用3台泵并联(2用1备),由于效率的原因,一般不建议采用3台以上泵并联使用。
井水潜水泵井水潜水泵的选取应根据水源机组井水流量×1.2确定总的井水需求量计算得出上水井数量及工程当地的地下水量后再进行确定,在此不再详述,我公司工程一般不提供潜水泵及水井地埋换热器的选型:室外打孔参数标准:夏季单位孔深放热量80W/m,冬季单位孔深取热量50W/m,孔深按120米,孔与孔的间距为4~6米,孔内竖直设置双U型PE100-φ32mm优质PE管,孔的直径为φ160mm。
中央空调选型知识要点汇总中央空调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为大面积的空间提供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使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更加宜居。
选择适合的中央空调系统对于建筑物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汇总中央空调选型的关键要点,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确定制冷负荷制冷负荷是中央空调选型的基础,它是指中央空调系统需要处理的热量。
准确计算制冷负荷能够确保选用的空调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并避免资源浪费。
制冷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面积、朝向、材料、采光、人员密度、设备功率等因素。
二、选择合适的类型中央空调系统根据制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
风冷式中央空调适用于小型建筑物,它利用风冷却室外空气来传递热量,比较节能。
水冷式中央空调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它利用冷却水来传递热量,效果更好但能耗较高。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
三、考虑节能指标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也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型过程中,要关注空调系统的能效比(EER)和节能标识等指标,选择高效节能的产品。
另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变频调节技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能效。
四、考虑使用寿命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长期投资,考虑使用寿命对于选型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使用寿命。
选择具备良好声誉的厂家和产品,可以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售后支持,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五、综合预算和造价中央空调系统的购买和安装成本是选型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除了设备本身的价格,还需要考虑与建筑物结构、管道布置、电力支持等相关的额外费用。
在选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体成本效益,并与预算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六、参考实际案例除了上述要点,了解一些相关的实际案例也对中央空调选型非常有帮助。
可以参考建筑物相似的案例,了解其选用的中央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以及使用者的评价和反馈。
借鉴实际案例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中央空调设计选型精讲一总则1.1为保证特灵家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2特灵家用中央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负荷计算2.1基本概念冷负荷:为了保持房间一定的温度,需要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热负荷:为了补偿房间失去的热量,需要向房间供应的热量。
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内相对湿度,需要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
2.2负荷估算房间的冷负荷通常包括:经过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负荷和人、用电器等散发的负荷,等等。
房间负荷的组成如图1所示。
在民用建筑中,尤其是住宅,空调房间内人员数量、照明功率、家用电器类型和功率,以及房间的使用时间均难以准确确定,而且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复杂,所以在家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一般按照空调使用面积,估算房间的冷负荷。
就全国而言,通常取80~230W/m2,确定具体的负荷估算值时,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气候条件;图1屋顶灯光用电器玻璃渗透风人进行负荷估算时,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例如,上海的卧室大约为150~180 W/m2,北京的卧室大约为90~120 W/m2。
2)使用房间的层高;一般来讲,层高越高负荷越大。
3)房间的用途;进行负荷估算时,房间类型不同,其值也有不同。
例如,在上海,卧室大约为150~180 W/m2,而客厅大约为180~210 W/m2。
4)外墙的朝向;如果某一房间的朝南、朝西的外墙较多,那么负荷就越大。
5)窗户的面积及朝向;如果某一房间的窗户是朝南、朝西,或者窗户的面积较大,那么在负荷估算时,应取较大的值。
6)房间内的人数;7)用电器;8)墙的隔热因素;现在,在很多城市的住宅楼中,墙体使用了隔热层,那么通过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热将减少。
所以在为这类建筑进行负荷估算时,取值应该取较小值。
三机组选型及系统设计3.1基本概念名义制冷量: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ILLUSION为:室外环境温度35℃干球,室内温度27℃干球/19℃湿球和名义风量;Mini-KOOLMAN为:室外环境温度35℃干球,出水温度7℃,回水温度12℃),机组制冷时,单位时间内从房间、密闭空间或者区域内除去的热量总和,单位――KW;名义制热量: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ILLUSION为:室外环境温度7℃干球/6℃湿球,室内温度20℃干球和名义风量;Mini-KOOLMAN为:室外环境温度7℃干球/6℃湿球,出水温度45℃,回水温度40℃),机组制热时,单位时间内向房间、密闭空间或者区域内泵入的热量总和,单位――KW;消耗功率:机组制冷/制热时,单位时间内所耗的总功,单位――KW;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同上),机组制冷时,制冷量和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性能系数(COP):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同上),机组制热时,制热量和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名义风量:指室内风机在高速档,机外余压为0Pa时的风量;3.2影响机组选型的因素1)气候条件;结合产品使用地区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产品。
如在北方地区,选用风冷冷水机组时,要充分考虑冬天机组结冰被冻坏的问题,而这一点在南方地区就不用考虑。
2)用户的经济条件;在同等冷量的条件下,风冷冷水机组(KOOLMAN)的总造价(包含设备价和工程施工费用)远大于风冷风管机(ILLUSION),所以在为用户选择机组时,务必要考虑经济条件。
3)空调的具体用途;房间功能的不同,其设计的方法也不同。
如在卫生间和厨房中,一般不装空调。
如果实在要装,那么只能安装送风管,不能布置回风管,否则将会引起串味。
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3影响机组能力的因素1)室外环境温度;在越热或者越冷的天气里,我们经常抱怨空调出力不足。
这一方面因为,空调的实际制冷/热量,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风冷热泵机组的实际制冷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冬季,风冷热泵的实际制热量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另一方面,越热或者越冷的天气里,房间的负荷越大。
2)室内设计温度;3)循环风量;空调的实际制冷/热量,随着室内机(或者风机盘管)的循环风量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这一点,在进行室内风管设计时,一定要注意。
因为,一旦使用的风管太长,风管较细,那么风管的阻力将大于机组的机外余压,将会减小机组的循环风量,从而减小机组的实际制冷/热量。
4)室内外冷媒连接管的长度;室内外冷媒连接管的长度,不仅影响整个系统的回油,而且还会影响机组的实际制冷/热量。
在给用户选型时,充分考虑上述几因素,尽量避免上述几方面的影响。
如果避免不了,机组选型时一定要用经过上述几方面修正后的实际制冷/热量,而不是用名义制冷/热量。
3.4风冷风管机ILLUSION的选用设备选用时,一般以夏季总冷量为选型依据,并以冬季总热负荷作校核依据。
设备选用步骤如下:1)根据负荷估算的夏季总冷量,结合风量,选择机组型号,确定机组的总制冷量;2)计算机组的实际制冷量并与夏季总冷量比较,如小于夏季总冷量则应重新选型。
机组的实际制冷量为机组的经过修正后的制冷量与风机电动机的发热量之差。
风机电动机的发热量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得;3)根据所选型号机组和冬季室内外温、湿度参数及风量,确定机组实际制热量,并与冬季总热量比较。
如机组实际制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选配电加热器或其他加热设备,这一点在北部地区尤为重要,因为风冷热泵机组制热时,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实际制热量迅速衰减;3.5风冷冷热水机组KOOLMAN的选用3.5.1风机盘管的选择步骤:1)根据装饰要求确定风机盘管的形式,如立式还是卧式,明装还是暗装;2)根据房间负荷估算得的冷负荷,一般按风机盘管的中档风速时的供冷量来选择风机盘管型号,也可按高档风速时供冷量的80%~85%来选择;3)校核冬季加热量是否满足房间冬季供热要求,如机组实际制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选配电加热器或其他加热设备;3.5.2风冷冷热水机组主机的选择:冷热水空调系统的末端空调设备,均能根据室温变化进行控制调节。
在住宅中,所有末端设备同时使用的可能性很小,选择风冷冷热水机组主机时,应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选用,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7~1.0。
例如一幢公寓共有6个风机盘管,它们的供冷量之和为16KW,若取同时使用系数为0.7,那么只要选用11.2KW(16×0.7)冷量的主机即可。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在选取同时使用系数时,事先最好能和业主确认。
在北部地区,选用风冷冷热水热泵机组时,一定要做好防冻措施。
四设备、管道的布置4.1室内机的布置出风可遍及整个房间,并便于布置连接管、接线、排水管及室外机;天花板结构要足以坚固以支持机组的重量;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间的连接管及排水管越短越好;在室内机电器盒及铜管接头下方,必须留有检修口,室内机安装位置必须便于安装与维修;4.2风机盘管的布置机组须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就位和维护;吊装结构要能够承受机组的重量;机组与冷热水管、冷凝水管、风管、回风箱或风口应以柔性接管连接;机组的下方吊顶应预留检查口以便维修、维护;4.3室外机的布置尽可能不要将室外机安装在太阳直晒的地方,如有必要可以安装一个不影响机组出风的遮蔽物;不要将机组安装在有人经常经过出风栅的地方;避免将机组安装在有强风和灰尘大的地方;安装位置周围不要有强热源和其他设备排气口、蒸汽与可燃烧气体;室外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气流短路;安装位置必须具备最低的维修空间要求(如下图所示),以利于冷凝器散热和今后的维修、维护;4.4管道的布置对于层高较低的空调区域,如住宅,主风管尽量布置在走廊、客厅周边,以便于装饰处理。
新风管道进风口应设置过滤网罩;进风口位置应选在空气不受污染的地方。
五 风系统设计5.1房间气流组织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合理组织室内气流的流动,使得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等能更好满足人们的舒适感要求。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房间的空调效果,而且影响空调的耗能。
影响气流组织的因素很多,如送风口的位置及型式,回风口的位置,等等。
在家用中央空调中,送风口以侧送双层百叶风口为主,也可根据装潢需要,采用顶送散流器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
回风口以侧送单层百叶风口为主。
在家用中央空调中,房间气流组织形式一般有:侧送侧回、上送下回和下送下回(如下图所示)。
侧送侧回(俯视图) 上送下回 下送下回侧送侧回:送风口和回风口布置在房间的同一面侧墙上,在使用该种方式时,必须注意送、回风口之间要留有足够的距离,否则会引起送、回风短路。
这种方式,可以利用橱柜顶部和天花板之间的空间。
ILLUSION 机组的维修空间示意图 Mini-KOOLMAN 机组的维修空间示意图上送下回:这种方式适合安装在玄关。
需要注意的是:回风口要离送风口要远一些,尤其回风口不要安装在风机的正下方,否则,噪音会很大。
下送下回:这是嵌入式机组的气流组织形式。
任何一个空调房间,不仅需要送风口,而且需要回风口。
坚决禁止在北方某些地区,空调房间没有回风口的做法。
5.2送回风口大小的选择送回风口大小的选择步骤:1)确定每个风口的送风量(回风量)2)选择风速,计算出送风口面积3)根据送风口要求确定尺寸4)根据选择的尺寸验算风速在家用中央空调中,考虑噪音等因素,送风风速一般为 2.0~3.0m/s,回风风速一般为 1.5~2.5m/s。
需要注意的是:侧送风口作中送风时(如挑空客厅),应选择较高风速,因为自由送风比贴附送风衰减得快。
建议送风风速为3.5~4.5m/s。
以MWD512的送风口大小选择为例。
送风口选择如下:1)MWD512名义风量为1000CMH2)送风风速选择2.5 m/s3)送风面积为1000÷3600÷2.5÷0.75=0.15m2 (其中,0.75为格栅的有效面积系数,一般取0.7~0.8,具体值视不同的厂家而定)4)要求条缝送风口高度为200mm5)0.15÷0.2=0.756)选择200*750条缝型风口7)实际风速为:1000 ÷0.75 ÷3600÷0.2÷0.75=2.47m/s8)经校核,风速满足要求。
回风口选择如下:9)MWD512名义风量为1000CMH10)回风口风速选择2m/s11)回风面积为1000÷3600÷2÷0.75=0.19m212)选择250*750条格栅回风口(滤网)13)实际风速为:1000÷3600 ÷0.75 ÷0.25÷0.75=1.98m/s5.3风管设计风管设计主要包括风管尺寸的确定和风管阻力损失的计算,而风管风速的确定与两者均有关系,因此首先应确定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