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晨诵 感谢共31页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31
新教育晨诵有以下几种形式: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诵诗、情境诵诗。
晨间诵诗:新教育的晨诵,提倡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同一首诗歌来“开启”黎明,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这样的诗歌,往往需要千挑万选,需要千百次地咀嚼玩味,同时,它们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
比如《我是一只小蝴蝶》,在我的邀请下,参与研讨的老师也跟着一起朗诵了这首诗。
这确实是一首意义深远的诗,它既难以被一次性读解完成,又无须过多讲解而能够让幼小的儿童在感觉上整体把握住这首诗的灵魂。
当孩子用天真的声音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我不威武,甚至也不绚丽/但是,我有翅膀,有胆量/我敢於向天下所有的/以平等待我的眼睛说/我是一只小蝴蝶”的时候,孩子只是诉说他自己的此时此刻;当孩子用未能明白解释但能够有所感觉的理解来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世界老时/我最后老/世界小时/我最先小/而当世界沉默的时候/世界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为了明天/明天的感动和美/我不睡觉”的时候,孩子当下的生命在渐渐地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执着的力量,一种为人世间坚守美好的责任,在充盈孩子小小的心胸,它当下的生命,在诗歌中舒展,成长,丰盈,茁壮……也就是说,这样的诗,既能够让孩子一下子感觉到它的力量与美,又无法对其全部奥秘进行把握.这样,每一次朗诵就会带来新的感悟,而从新感悟中,又将萌动出新的力量与美。
《全都喜欢上》是金子美铃的一首诗。
孩子们非常喜欢,但这首诗在最初被误解。
诗里面的“葱”“西红柿”“鱼”“医生”“乌鸦”是不是诗人喜欢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些都是诗人喜欢的东西,其实细细读来,这些都是诗人不喜欢的。
正因为是妈妈做的,诗人想喜欢上.正因为是世界的全部是上天的创造的。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感受这首诗。
这时干老师也提出更好的理解策略.干老师强调“谜”,不要提前揭秘。
让学生来读,问学生以怎样的语气来读.如果孩子前面读出喜欢,后面就不好读.只有把前面的语气处理好,读出一种无奈、不喜欢,后面的诗歌朗诵才有起伏,很多时候,老师的提问把谜底告诉了学生。
新教育晨诵八年级读后感读朱XX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
新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
现在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
朱XX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
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晨诵—午读—暮省”(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
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
这又和我们学校安排的阅读、经典诵读不谋而合!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都在平时的阅读中共同成长。
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骄傲与兴奋。
新教育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XX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XX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晨诵课《感谢》教案[推荐]第一篇:晨诵课《感谢》教案[推荐]晨诵课《感谢》教案一、激趣导入师:六一班的孩子们,早上好!欢迎回到我们温暖的家。
生:早上好,郝老师。
很高兴回到我们温暖的家。
师:新学期、新起点、新梦想,让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崭新的一天吧。
二、师生共读开启诗甲:开学啦又回到熟悉的校,又见到亲切的笑脸,又听到欢快的叫声乙:开学啦拿上崭新的书本,爱不释手地翻阅,渴求知识的眼神流露心间。
合:春暖花开的季节,美丽的校园小鸟在飞翔,明亮的教室书声朗朗,阳光照耀下的我们快乐成长;放飞心中的白鸽,从今天起,在蔚蓝的天空展翅翱翔,去追寻蓝天追寻白云。
三、班诗《六一班的信念》。
在南关小学,有一个朝气蓬勃的班级,那就是我们———六一班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我们用自信、自尊、自爱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坚信:最后石头也会开花,也会粗糙的微笑,朽木也会发芽,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四、复习诗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用你们优美、动听的声音一起回顾我们的复习诗——钱万成的《朋友》吧!四、学习新诗《感谢》1、过渡: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存在着,但我们看不见,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
那好,亲爱的孩子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汪国真的《感谢》,相信你们还会有更多的收获!2、老师范读感谢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3、学生自由读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那就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自己试着读一读吧,注意读的时候放开声音,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指明学生配乐范读师:哪位小勇士用你最动听的声音来读一读这首诗?小老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读好节奏、读出感情)5、学生配乐齐读我们也像他一样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6、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你知道作者要感谢的到底是谁?(作者要感谢那些疼爱他们,对他无私帮助却不求回报的人们。
晨诵课《感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晨诵,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感恩的心态。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表达感谢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感谢》的朗读与理解。
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1. 诗歌《感谢》的朗读与背诵。
2.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2.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感谢》的文本。
3. 学生作文本。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教学导入:晨诵课开始,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好,引导学生进入感恩的心态。
二、诗歌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 教师带领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
三、表达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要感谢的人和事,鼓励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2. 学生现场写作,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写的感谢诗歌。
2. 学生互相欣赏、交流,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激之情。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诗歌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达感谢。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借鉴。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诗歌的形式写给家人的感谢信。
2. 教师在下一节课上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分享。
九、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主动表达感谢,观察其感恩心态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新教育晨诵读后感
我读《晨诵》知道了:读书不仅能增长学问,开阔视野,开启才智,而且会使一个人成长起来。
阅读《晨诵》,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天蒙蒙亮就跑着去上学晨读的急迫心情,感受到了读书使晨读的小女孩精神世界如此富有。
我们真应当向作者学习,多读一些书,读好书,在读书中不断成长。
文中的:教室静静静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的读着,她的声音温顺而又深厚,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缄默着。
这时候,几十颗幼小的心灵,就和老师一起思索着,眼睛中含着泪水,回味着作品中的情景。
我们的心便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最珍贵的是,作者还告知我们晨诵操作时须要学会78个战术,而每一个战术后,作者都给了我们一个爱心提示,对家长和老师指导孩子读书供应了最好的参考。
值得借鉴的是为孩子制作读书履历,这既是对一个孩子读书量和质的考察,又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整本书共读中去,运用这种方法,对孩子本期的整本书共读做一个总结,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其实效果更好。
其次,作者给我们供应的培育孩子推理性思索的方法,对于指导那些刚刚喜爱读书的孩子,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好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尤其是第五章,作者给我们供应了登上思索坡度的12种方法,让我们像军人、画家、诗人、数学家等一样读书,提法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而我们,从盘古开天地直到今日的改革开放,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使汉语言文化光辉绚丽,丰富多彩。
一想到这里,因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而产生的骄傲感再次油然而生,学好语文、教好语文的愿望也越来越剧烈。
我看出了那个老师不但自己沉醉在文章中,而且引导着学生也沉醉了进去,也看出了老师很想让自己的学生长大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回报祖国。
晨诵课《感谢》说课稿王孝平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晨诵课《感谢》。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晨诵的意义。
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
我认为,晨诵的意义有四: 晨诵是一种仪式,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
晨诵是一种氛围,一种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的氛围。
晨诵是一种精神,一种来自于老师自身的感染、传递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欣赏,师生能以崭新的、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天。
晨诵还是一种积累,一种对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
二、晨诵的目标:新教育认为:“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
”晨诵的内容的选择遵循此规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按照从“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顺序,说白了,就是说,晨诵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根据晨诵的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选择了汪国真的这首新诗《感谢》,并制定了以下诵读目标: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使学生通过诵读一起感受诗歌的优美,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晨诵教学的重难点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韵味,体会汪国真对母校的深厚情谊。
四、晨诵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晨诵课不同于语文学科的诗歌学习,语文学科强调学生对诗歌知识与技能的精确掌握,对诗歌的准确理解;而晨诵重在强调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以及诗歌对生命的滋养,强调的是学生的精神状态。
基于这一点考虑,我主要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多种形式引导诵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自由诵读、个体诵读、师生合作诵读、男女生对诵、配乐朗诵等方法。
五、晨诵课的学法指导晨诵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孩子潜心诵读,大胆表述。
首先,我在孩子们自由朗诵后着意设计提问“从诗歌中,你读到了什么?”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