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记者的社会责任

浅谈记者的社会责任

浅谈记者的社会责任
浅谈记者的社会责任

尺寸之间,责任无限

——浅谈记者的社会责任摘要:新闻媒体是我国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新闻记者是公众的代言人,是民众心声的最佳传播者。但自新闻事业产生至今,记者虚假报道,散播消极舆论,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不在少数。由此,记者的社会责任成为传媒业者甚至是普通大众所关注的对象。记者对于报道是否应该负有责任,而又应该负哪方面的责任成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结合现实事例浅析新闻记者对于报道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记者新闻报道社会责任

正文: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记者对于受众而言不仅是消息的传播者,有时还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他们报道信息的态度和方式可以对大众的思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记者在报道中必然要对报道负责任,而不是为了追求传播效果而不择手段,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把受众陷于被蒙昧的境地,随意玩弄受众的知情权。

记者应当在新闻报道中肩负起责任,但当涉及到具体的责任时我们往往无法划清责任的边界,记者在报道中要负怎样的责任成为确定记者负责定论之后的又一命题。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记者在报道该事件之前一定会有一个主观的认知过程,在了解事情的过程中记者对事情就有了一个个人的观点。在这个认知基础上,记者需要保证报道的客观性。记者不能将自己过于主观的看法充斥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读者身上,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的侵略。除了客观性,记者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还应该秉持真实性的原则,如实地报道事件,避免制造不真实的报道细节,杜绝歪曲事实,捏造假新闻。“大跃进”时期报纸上盛行“浮夸新闻”,各地新闻如竞赛般争相报道当地粮食产量如何再创新高,“母猪赛大象”的图片一经刊登便成为民众眼中的热点,报道中经常出现“各地人民喜获丰收”等字眼……但事实却是三年饥荒造成饿殍满地,尸横遍野,人民的生存因为缺乏粮食而无法得到保障。记者的虚假报道导致真实

的信息没有得到传播,灾情的严重性没有得到党中央的重视,大家都在所谓“大丰收”的报道中沾沾自喜,仿佛随着这些报道不过多久中国便能超英赶美,实现社会主义。记者在报道中应当对于客观性和真实性负责,对于民众的知情权负责,在特殊时期,还要对民众的生命负责。

此外,记者在报道中还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时候具有煽动性的语言或不明确的信息会给受众造成解读信息的困扰,所以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当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免受众因为恐慌或者其他因素遭遇不必要的伤害。2011年日本海啸时期的“抢盐风潮”给新闻界敲了一次警钟。政府方面没有给予民众及时的提醒,报道中也没有给出客观的信息,大家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看待日本海啸,而后人人自危,导致谣言有机可乘,中国民众集体上演了一出“抢盐大戏”。荒谬之极,可笑之极,没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人心很容易涣散,一个微末的细节就有可能成为导火线,引爆民众脆弱的神经。“文革”时期所有的舆论空前的统一,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迫于形势,所有的记者、编辑、媒体都紧密跟随毛主席的指导,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纲领,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高度统一,宣传个人崇拜影身文章泛滥,根据需要树立各式各样的典型,党报失信于民,新闻事业急剧下滑,新闻的舆论引导呈现异化的特点。作为国家和人民的喉舌,记者如果失声,更可怕的是满嘴谎话,这是新闻界的最大的悲哀。民众不再相信报道,不再相信舆论,人人自危,杯弓蛇影,“文革”的舆论导向是可怕并且可悲的。

记者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很久以来,关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就是社会所关注的话题。"记者"在公众眼里有"无冕之王"的称呼,因为他们起着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作用,他们凭着手里所掌握的话语权,可以发表言论,评论世间百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记者可以为了利益开始背弃自己的职业道德。从近几年频发的"假新闻"事件就可以看出现今记者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个别记者为了获奖篡改新闻照片,还有个别记者为了一己私利,用手中所掌握的话语权要挟企业。这些现象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已说明现今的记者们已经存在着严重的职业道德危机。记者不能坚守道德底线,随心所欲将话语权变成盈利赚钱的手段,这不仅是对民众的背叛,也是对公众所赋予的神圣权利的亵渎,更严重的可能构成违法犯罪,承担相应的法律处罚。记者在报道中应当肩负起责任,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出卖自己的职业道德,人若连自己都可以出卖,那

么他将万劫不复,坠入最黑暗的深渊。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媒体迅速增长,新闻记者队伍不断扩大,面对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及记者也承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压力,新闻记者被赋予的期望很多,所以需要肩负的责任也更多。报道新闻坚持正确的原则不仅是对公众的负责,也是对记者自身职业的肯定。作为“无冕之王”,记者与其他职业相比,更加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目的。

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 自考生毕业设计(论文)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年级: 2011 姓名: 胡龙飚 专业: 新闻 指导老师: 彭松 二零一四年三月

摘要 舆论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力量有目共睹,这决定了舆论角色的重要性,新闻记者作为重要的舆论角色,他的社会责任感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媒体的质量以及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的效应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新闻记者就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本文旨在从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含义以及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上来阐述新闻记者良好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责任新闻记者 Abstract Media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people on the news spread of power be obvious to people, which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news reporters as the important role of public opinion, hi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very critical factor.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level of their quality determines the media quality and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and news propaganda effect of news work is a glorious work, the journalist is a sacred occupation. This

浅谈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浅谈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摘要:突发事件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之一,但不少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顾社会责任,瞒报、漏报、虚报突发事件,一味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应从新闻传播制度、报道模式、报道理念、传播渠道及传播意识五个方面来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突发事件,社会责任,新闻报道 突发事件往往是在短促的时间内、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发生,通常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社会危机,并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其影响之大一般事件无法比拟。突发事件的发生,容易造成群众慌乱、恐惧、焦虑等心理,甚至对社会造成重大动荡,加剧社会风险。当今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媒体更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责任使命,全力以赴,客观公众的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一、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分析 “社会责任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报刊业务政策的基础。社会责任论强调报刊要为政治制度服务,对社会负责,实行“有控制的新闻自由”。当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受到新闻媒介损害时,政府当局应出来约束、干预新闻媒介的行为,不应袖手旁观,提出政府“干预控制”新闻活动。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媒体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地步,其生存发展需要承受的竞争压力是巨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媒体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瞒报、漏报、虚假报道层出不穷。[1]媒体越来越倾向于报道色情、暴力等吸引公众的信息,媒体责任被弱化。 (一)媒体“炒作”现象日益严重 2008年1月27日,陈冠希、张柏芝等香港艺人的淫秽照片在网上流传,传播速度之快,涉及人数之多,实在惊人,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让香港艺人人心惶惶,同时将大众关注的目光一度全落到众明星身上。 “艳照门”事件主角陈冠希等艺人的淫秽照在网上流传,很多媒体置媒体社会责任于不顾,刻意曝光明星照片,打着谴责旗号,刻意渲染,用八卦的新闻、色情的图片吸引公众,增加媒体的经济收入,提高自身知名度,却不知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媒体的社会认可度。媒体的新闻报道陷入了怪圈,不少媒体不断追求暴利、血腥、色情或艺人八卦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记者失德,媒体失责,为了吸引眼球,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媒体的知名度,获得较高的广告效益和经济利润。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你们对新闻记者有了解多少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新闻记者优秀演讲稿篇1 大家好! 做一名新闻记者是我从小的心愿,凭着见证历史、眼见为实的工作信念,我用新闻的眼光看世界,求真理、求知识、求进步。对未来,我的自我期许是:当大事发生时,就有我灵慧的思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敏锐的触角。正因为这样,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期间,我一直反省自己、审视未来,如何才能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当好人民公仆,我们新青年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手里拿着的是我的对照检查材料,事实上我还在心里为自己写了另外一份心灵剖析书,这份剖析书的题目正是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撞击新青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一次该如何度过?这是很有讲究,很有学问的东西。花美美在外表,人美美在内心。内心者,鲁迅讲,魂灵也。通俗说就是有没有灵魂,再通俗说就是有没有积极的、热情的、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你这个人的生存质量,也决定了你这个人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作为,还是大有作为,是骑在人民

头上作威作福,还是俯下身子甘当牛马。或者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来说,你是在燃烧还是在冒烟。燃烧就是激情永驻、热情不改,燃烧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前些日子,我到里仁采访,发现为了让万德公司早日投产,镇政府把整个办公大楼让给了外商,干部们挤到了财政所办公,开会没有会议室,吃饭要到几里以外的地方吃,大家最多的是6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但一切井然有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充满热情的精神状态!前不久,××市副市长、县委书记××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方位抓开放,全社会抓招商,全过程抓服务,全身心抓落实,并带领全县人民把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发展县域经济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一心一意干事业的、激情燃烧的精神状态! 撞击新青年,第一撞就是撞击精神状态!这第二撞撞击什么?我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人活着干什么?人活在世上就是"改造自己,改造世界"!在希腊有一座德尔菲斯神庙,这个庙的伟大,不在于菩萨多,也不在于它规模大,就是那里有五个字,箩大的字刻在德尔菲斯神庙巨大的岩石上,这五个字就是:"认识你自己"!有人会说,我怎么会连自己都不认识。古语道:"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不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最大的障碍就是战胜自己。在"认识你自己"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对自己不满才是进步的开始!青年朋友们,孔老夫子尚且一日三省吾身,我们有哪一位昨天、前天曾经面壁思过?请你告诉我,你

浅谈记者的社会责任

尺寸之间,责任无限 ——浅谈记者的社会责任摘要:新闻媒体是我国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新闻记者是公众的代言人,是民众心声的最佳传播者。但自新闻事业产生至今,记者虚假报道,散播消极舆论,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不在少数。由此,记者的社会责任成为传媒业者甚至是普通大众所关注的对象。记者对于报道是否应该负有责任,而又应该负哪方面的责任成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结合现实事例浅析新闻记者对于报道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记者新闻报道社会责任 正文: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记者对于受众而言不仅是消息的传播者,有时还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他们报道信息的态度和方式可以对大众的思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记者在报道中必然要对报道负责任,而不是为了追求传播效果而不择手段,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把受众陷于被蒙昧的境地,随意玩弄受众的知情权。 记者应当在新闻报道中肩负起责任,但当涉及到具体的责任时我们往往无法划清责任的边界,记者在报道中要负怎样的责任成为确定记者负责定论之后的又一命题。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记者在报道该事件之前一定会有一个主观的认知过程,在了解事情的过程中记者对事情就有了一个个人的观点。在这个认知基础上,记者需要保证报道的客观性。记者不能将自己过于主观的看法充斥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读者身上,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的侵略。除了客观性,记者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还应该秉持真实性的原则,如实地报道事件,避免制造不真实的报道细节,杜绝歪曲事实,捏造假新闻。“大跃进”时期报纸上盛行“浮夸新闻”,各地新闻如竞赛般争相报道当地粮食产量如何再创新高,“母猪赛大象”的图片一经刊登便成为民众眼中的热点,报道中经常出现“各地人民喜获丰收”等字眼……但事实却是三年饥荒造成饿殍满地,尸横遍野,人民的生存因为缺乏粮食而无法得到保障。记者的虚假报道导致真实

浅谈媒体的力量

浅谈媒体的力量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传播学家、被誉为“传播学之父”的施拉姆曾说,媒体一经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因此,世界媒体峰会首先对媒体的社会责任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峰会共同主席、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在致辞时表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证明,对于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而言,媒体所提供信息的透明性非常必要。峰会共同主席、共同社社长石川聪在峰会致辞时也认同世界媒体应该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间的相互理解,并由此促进世界和平。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人类信息传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新媒体正在改变公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公众获取和接收信息的习惯正在逐渐发生变化。2009年3月7日,具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出版了自己最后一期报纸,同一天该报的网络版正式开始运营。这也是美国首家彻底脱离纸媒的大型报纸。其次,减薪、裁员、休刊,合并、破产、倒闭,宣告了金融危机下国外报业寒冬的到来。在美国,包括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知名报纸的美国年收益第二、总发行量第三的论坛报业集团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 说到媒体,报纸不得不提,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

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_兼论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第59卷 第2期2006年3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Wuhan U niversity Journal (H um anity Sciences) V ol.59.No.2Mar.2006.235~239 收稿日期:2005210218 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 ———兼论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罗以澄,侯迎忠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罗以澄(19442),男,福建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新闻业务和媒介发展研究;侯迎忠(19662),男,湖南常德人,武 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讲师,主要 从事媒介经营管理和媒介发展研究。 [摘 要]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反映出社会力量及记者自身对记者职业 活动的不同把握与理解,在新闻实践中往往会造成记者的角色偏差与道德缺失。从微观上看,解决矛盾与冲突的办法可能在于:以古今中外的伦理道德观为理论依据,以新闻采集过程中面对的具体情况为现实依据,以不违背社会良知,不侵害公民的生命权、隐私权为行为原则。从宏观上来看,新闻业与记者角色的正本清源,新闻媒介的行业自律,社会控制体系对媒介的综,对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矛盾,使各方力量达至均衡,从而形成媒介权力与社会效应的和谐统一,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冲突;职业道德;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81X (2006)022******* 近年来,新闻改革与媒介发展为新闻记者的职业活动提供了相当灵活的发展空间,也成就了许多既有专业素养,又兼具人文精神的职业记者。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媒介权力的扩张和记者活动范围的扩大,记者的职业行为与复杂的社会现实之间愈来愈多地发生冲突与矛盾,较为突出的就是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冲突与矛盾。记者的职业角色使其拥有了某些因为这种职业而附有的特殊的权力,记者的社会角色又要求其在社会大系统中承担作为社会人的义务与责任。这就有可能在记者的新闻实践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使记者处于备受争议的风口浪尖,从而引申出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问题。 一、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 在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当一个人同时扮演两种或多种角色,或在执行专业任务时,往往面临个人利益、组织利益、社会利益与专业责任间的冲突,便会产生利益冲突问题,陷入角色忠诚度的困境,也就是“角色冲突”。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记者的基本职责是发现新闻,捕捉信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改革开放后,新闻媒体虽然仍然隶属于政府,仍然是政治权力的工具,但不再仅仅是政治控制的工具,而开始具有了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

社会责任与媒体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与媒体社会责任 1.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应当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求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在社会、环境等领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责任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必须承担的义务。因为媒体传播直接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对受众的思想和行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每一个传播工作者都应当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社会与公众负行这一责任的时候,其他社会机构可以加以干预,必要时,政府也可以借助法规等手段对其进行干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它不再把新闻自由看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人都可享有的,并且不受剥夺的、绝对的自由。 2.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及政策建议 社会责任是社会责任标准指南中最主要的术语,也是其主要内容的核心概念。社会责任是指,“组织通过透明的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标准中社会责任的提出在加强网络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美国在二十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这也是关于媒体社会责任最早的研究。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在制订的《报业法规》中提出报纸的责任问题。第二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主席C.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报业要对社会“负责”。二战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R. M.哈钦斯在《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报告》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媒介机构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对新闻报道时客观按、《自由与负责的新闻界——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报告》的出版,宣告了社会责任论的诞生。 在我国,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媒体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围绕社会发展目标,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和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浅谈网络媒体的商业化与社会责任 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是指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网络新闻传播活动和经营活动时,对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及公民身心健康承担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5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回顾与断想 对新媒体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一方面需要从时间的向度对传统媒体社会责任进行历史梳理,另一方面需要在现时的媒介生态空间框架下对这一概念的适用性进行审视。我国现有关于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界定大体存在三个维度。一是源自官方的权威解释,如2003 年,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的蔡名照认为网络媒体应该“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批驳歪理邪说,使互联网站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二是从公共利益维度进行界定,认为“网络媒体在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承担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的责任,又要承担提供正确舆论监督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责任”。三是从媒体的职能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也“应当在舆论导向、新闻真实、社会问题、民意表达、网络文化、内容健康、知识产权和公益慈善等诸多方面,承担履行法律法规之外的更宽泛的社会责任”。以上三个维度虽然对新媒体社会责任界定角度不同,但关注的内容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面临的争议与挑战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面临的争议与挑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站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更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公众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讨论与质疑也不绝于耳。本文主要论述了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面临的争议与挑战,即:由道德与职业的冲突引发的争议;由隐性采访带来的思考;谁能为新闻记者的人身安全负责。并对争议与挑战产生的原因及对这一现象的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中国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构想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毋庸置疑,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人们普遍都有这样的共识:舆论在其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新闻媒体能否扮演好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舆论的角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其中,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使命。 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有很多新闻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站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更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公众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讨论与质疑也不绝于耳。那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都面临了怎样的争议与挑战?我们又应该怎样应对呢?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定义与意义 (一)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定义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报道本身的技巧并不是很重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在采访和写作时,才能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站在纵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 综合广大新闻学者和新闻实践者对记者社会责任感的诸多理解,我认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根据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信息。新闻记者要以关注民生、同情弱者为己任,具有公平心和正义感。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新闻记者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记者所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素来被誉为“无冕之王”,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与其它职业相比,更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目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新闻工作中,将发生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真实传递给受众,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记者生产的是精神产品,而精神产品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起着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的作用,因此,记者自身道德修养尤为重要。古人云,“无德者居高位,是播其恶于众。”记者记者,并不是一般的记事者。一条新闻稿件的真正价值是它文字背后的所指,在于它所放射出的思想的火花,这就是所谓的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用优秀的作品教育人。德高为范,只有自己德才兼备,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若是记者自身道德修养不够,很难得说他的作品如何,俗话说文如其人。古人又说,宁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记者理所当然应是“君子之儒”,如果记者忽视自身道德修养,片面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这叫舍本趋末,最终结果是业务素质难得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本原因就在此。 记者是社会大众的传声筒,因此,它理应为受众传递最为真实和准确的信息,这是禀承对受众负责的原则,更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但近几年来,许多记者都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新闻的真实性于不顾,制造出一些虚假新闻,从而误导大众,给社会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严重损坏了记者在公众前的形象。除了制造虚假新闻,还有一些记者为了自己工作的方便,或者为了吸引眼球,不顾别人的困难与处境,揭他人隐私;为了能挖到“爆炸”性消息,更是不惜采取骗、哄、诈、恐吓等卑劣手段采访。这些行为都是违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身为记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须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不能以制造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搞有偿新闻来谋取私利,从而误导大众,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稍不慎可能会引发出新闻官司。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既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采访中,

新闻媒体与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与社会责任 ——分析当今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如何践行社会责任论 在当下,无论是电台,电视台,报纸,还是网络,都把收听率、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放在第一位,谁吸引眼球多,谁的效益就越好。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很多媒体哗众取宠,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所以当今新闻界充满了光怪陆离,似假乱真、虚伪、谎言、侵犯隐私权、歪曲事实、偏见等的乱相。但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媒体的生存之道,也是媒体长远发展之道,所以媒体就不能唯“眼球论”,应该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今媒体应当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实践社会责任论呢?下面就以中国媒体在四川地震中的报道为例来分析当今媒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践行社会责任论。 首先,新闻报道要真实、全面、理智,并且要完全接近每日的现实信息。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一旦新闻失实,那么新闻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必须真实、全面,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切中了当今许多媒体的一大弊病,使得公众对这些媒体的信任度急速下减。新闻报道还必须理智,减少那种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那些诲淫诲盗的细节描写。另外,新闻要作出合乎真实的解释,即把每一项重大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各种事物的联系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后果。在这一点上,中国社会媒体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报道中就做得比较好,遵从科学理性,真实、全面、客观地报道事实:在四川地震中,地震的地点、震级、伤亡人数、各地区受地震影响的具体情况等具体信息都是根据权威部门发布而报道,数据精确到个位数;地震的新闻主要以新华社的新闻为主,新华社总是在第一时间将真实客观的消息报道出来;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从关注灾区人民到关注灾区军人、医生、志愿者、各国救援队伍、全国关注灾区的人民等,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对灾难进行刻画,营造全民抗灾的氛围。 其次,媒体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来践行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论者认为,公众越来越依赖媒体所提供的情况作出好或坏的判断,这就要求媒体

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 自考生毕业设计(论文)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年级: 2011 姓名: 胡龙飚 专业: 新闻 指导老师: 彭松 二零一四年三月

舆论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力量有目共睹,这决定了舆论角色的重要性,新闻记者作为重要的舆论角色,他的社会责任感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媒体的质量以及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的效应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新闻记者就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本文旨在从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含义以及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上来阐述新闻记者良好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责任新闻记者 Abstract Media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people on the news spread of power be obvious to people, which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news reporters as the important role of public opinion, hi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very critical factor.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level of their quality determines the media quality and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and news propaganda effect of news work is a glorious work, the journalist is a sacred occup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journalis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to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of journalists and good social moral necessity. Key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Journalists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文章摘要】新闻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新闻记者是把好舆论导向第一关的主导因素,因此,记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本文重点论述记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舆论导向;记者责任;职业操守 新闻工作关乎正确的舆论导向,关乎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记者的社会责任最重要的莫过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也就是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站在船头观察一望无际的海面,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我国著名记者穆青也提到记者要承担起“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等社会责任。由此来看,记者是充满光荣与责任的职业,也是充满挑战和艰辛的职业。 本文意图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采访和写作方式、树立服务大局意识三个方面探讨记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的基本原则。新闻媒体的导向,对个人而言,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人生、前途的看法,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行程;对政府而言,新闻媒体的导向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因此新闻报道不可不慎。诚如著名记者郭超人所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屈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及其财产的无谓牺牲。因此记者写稿时,特别是撰写监督类报道时要慎之又慎! 尽可能做到“激情看世界,理性写新闻”。具体到新闻采编工作中,记者必须慎重对待报道的社会事件,具体包括:对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不相一致的新提法;对整治、对经济、历史问题上涉外的报道;对国内特别是本地区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敏感的或有争议的热点人物和未结案的官司报道;对少数民族地区拿不准的人点人物、热点事件的报道;对地震、洪水、旱灾等灾害性的报道、对宗教界的人和事的报道;对科技发明、尤其是所谓的“世界第一”、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7点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3篇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7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 养 3篇 二要专业。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公共事务和不断增强的受众信息鉴别力,应该不断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的使用各项业务,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实可信的报道。 三要锲而不舍。媒体从业者应该对自己了解到的一切新闻信息进行必要的过滤筛选,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根究底精神,并善于提出适当的反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探求出事实真相。 四要懂法。依法治国不仅仅是治国理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要求。作为一个新闻人,面对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和情况材料,如果不懂法,就有可能陷入别人有意安排的“法律陷阱”,也有可能写出“枉法”的稿件,会产生误导受众,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形成负面效应。法学理论课上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样一句话,这不仅适用于国家法治建设,同样适用于新闻工作。 除以上四点外,作为记者,还必须有一分为二的辨证观念和思考分析能力,在做新闻报道时,必须权衡稿件刊出后对社会的“利”与“弊”,如果明显“弊”大于“利”就应该选择放弃。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7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2当前,

新闻媒体众多,新闻记者从业人员也数以万计,但是记者的整体素质却良莠不齐,虚假报道、有偿报道等关于记者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导致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出现偏差。因此,在新形势下,重拾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个话题,显得十分必要。概括起来,记者的职业素养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度的政治敏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全面的基础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稳健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高度的政治敏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国家、社会、人民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政治敏感是指透过各种复杂现象深入洞察事物的政治本质及发展趋势,并能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1996年,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2年后,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提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作为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新闻记者必须强调党性原则,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敏锐感知党和国家当前的形式动态、大政方针,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当一个或数个新闻事实出现时,能马上将它们同党和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在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而中国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各样的新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记者作为信息的源头更是首当其冲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众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讨论与质疑也就不绝于耳。怎样具有社会责任感成了当下思考的首要问题。 1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所谓社会责任,即是记者的报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整个社会安定负责;对人民利益负责、对党的忠诚负责。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一种情怀,一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侠义;一种“秉笔直书,为民请愿”执着;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境界;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把所有的生命奉献给新闻,用最宝贵的人生不懈追求这事业。 美国记者里德为了向全世界展示十月革命的真相,冒着枪林弹雨采访,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十天》;斯诺为了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战情况,只身深入大西北,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西行漫记》。范长江认为,记者在精神上应当念念于职业的神圣,一支笔除了服务于国家人民的公共利益之外,不容曲用。新华社记者陆拂为一直勉励自己:“自觉站在历史的窗口,正视现实而不回避矛盾,坚持真理而不随波逐流。” 综合广大新闻学者和新闻实践者对记者社会责任感的诸多理解,我认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根据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信息。新闻记者要以关注民生、同情弱者为己任,具有公平心和正义感。 1.1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定义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的定义: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

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传媒界纷繁复杂的竞争态势,主流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主流媒体的主要责任应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精准的新闻、资讯及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受众自然轻松地接收到正确的、积极的、有温度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主流媒体履行好职责,让更多的受众省去在冗杂的社会新闻和信息中甄别真假、对错的时间和精力,规避了因为误信、盲从造成的损失或其他风险……因此,本文着重地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主流媒体的责任。 【关键词】主流媒体社会责任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 值观 新形势下的媒体宣传工作,作为主流媒体更需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媒体宣传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观念;充分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增强做好宣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而重新审视主流媒体在新形势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尤为重要。 首先,主流媒体要有承担重要宣传任务的责任 具体体现在覆盖面要广、引导性要强、影响力要大的几个方面,进而形成新闻传播的主导强势。那么我们所理解的主流媒体就应该具有以下特质:

1.主流媒体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非主 流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 2.主流媒体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 3.主流媒体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 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因此,树立和维护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经济类、娱乐休闲类、服务类信息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可视为对主流媒体的某些功能的拓展延伸和补充。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给主流受众,需要最多的是新闻及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尤以新闻为主。与每个受众的生活都有关的内容,如:政策、科技、健康、经济等;还有一些与部分受众有关,但能引起其他受众关注的内容,如:发生在就近地区的灾难、事故、事件等;或与本地受众无关的,但内容反映的是不可预见性事件,或是由于突发性造成危害极大的,或者趣味性极强的,并具有悬念性质的内容。另外还有些信息虽与受众无关,但却是受众精神上感受所需要的内容,如:体育、世界

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梁建增 《新闻战线》( 2007-11-10 第11期) 【字号大小】【打印】【关闭】 2007年3月,一则“香蕉致癌”的传言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而部分新闻媒体不假思索、以讹传讹、盲目跟风和推波助澜,更是大大加速了这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另一方面又使这个传言加上了真实和权威的帽子,大大提高了其杀伤力,致使海南省的蕉农损失惨重,而消费者也陷于恐慌之中。当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后,公众舆论的焦点转向了“责任”——“蕉癌事件”拷问媒体社会责任、“蕉癌事件”是否该向媒体问责,等等。而半年之后,一则“纸馅包子”的虚假电视新闻,在社会上掀起了更为巨大的波澜,其影响甚至广泛散播于海外。这一事件不仅为国外所谓中国食品安全威胁论提供了口实,加剧了矛盾,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海南“蕉癌事件”和“包子事件”虽然暴露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但也的确集中投射出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重大问题:那就是新闻媒体如何看待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所以,透过这两个极端而又典型的事件,作为新闻媒体,的确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所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并且在认清责任的基础上,总结并且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践行与落实责任的思想和制度保证。 新闻媒体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 诚然,新闻媒体享有着采访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等等权力,公众也有着知情权和不受侵害权。但新闻媒体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力,媒体承担的与之相应的社会责任又是什么呢? 在一个文明和健全的社会中,权力和责任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是采用率极高的关键词。权力和责任是彼此相伴而生并且相承而行的,不负担责任的权力是极端危险的,没有权力的责任则是不牢靠的,这是周知的浅显道理。社会中的个体的人、个体的组织,概莫如此。 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特的社会组织,同样拥有着独特的权利,所谓“第三力量”、“无冕之王”等等的形容或称谓,大致就是这样的指向。现代新闻传播理论对于媒体的权利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当然他们在更多的时候使用的词汇是“权力”,不过实际上,权力与权利基本上是分不开的。新闻媒体的权力被认为有三个方面: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权力,通过媒体自身握有的、看似先天的话语权,通过自身握有的舆论和传播工具,新闻媒体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组织。并且,新闻媒体通过这些重要的、并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新闻记者是一种神圣的职业。选择了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就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称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上,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党性。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主持社会正义,维护人民利益,化解消极因素,促进实际工作,从根本上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而不应该有别的私意,刻意甚至恶意炒作不是监督,与监督的本意背道而驰。立场决定导向,有了正确的立场,就知道写什么,不写什么,从什么角度写,写到什么程度。如果一名新闻工作者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赞成,对人民群众改革和建设的生动实践不热心,那么它的报道必定是片面的、扭曲的,甚至是阴暗的,必定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格格不入。没有政治立场的新闻工作者是不合格的,相同的新闻事件在不同的记者笔下大相径庭,这不是记者的眼睛出了毛病,而是记者的立场使然。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是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前提。 其次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新闻工作所具有的较大社会影响力,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既要坚持正确导向,又要一身正气,敢斗假丑恶,揭露和鞭拉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倾听群众呼声,适度反映群众疾苦。如果对损害党和政府声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样的新闻工作者,很难说是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称赞的新闻从业人员。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关系到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坚持新闻真实、把握新闻规律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因而,无论大报小报都应该对自己发表的每一篇报道和文章负责。个人对某一新闻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是可以的,但文章一经发表就会成为一种导向性的舆论。因此,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不仅应该懂得写什么、发什么,更应该充分考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学生姓名:陈娟 学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指导教师:高婷 答辩日期:

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摘要:构想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安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中国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和谐社会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是舆论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力量有目共睹,那么也就决定了舆论角色的重要性,而在这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 新闻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闻工作者不但是党的代言人,宣扬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充当着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能够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同时又将政府对于群众的惠民政策反馈给群众。新闻媒体是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那么新闻工作者就是维系这架桥梁畅通无阻的辛勤工作者。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各阶层在权力、地位、财富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一些不公正待遇也频繁发生,社会弱势群体在面对一些有权力地位的人对他们造成的不公正待遇,他们无力对抗,或许只能选择沉默。而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向社会公众揭露事件的原态,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这样才能对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新闻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任何社会,要维持其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必要采用各种方式、手段对社会实施控制。社会舆论借助其独有的控制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国家生活包括政治民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民众伦理观念的形成,负有一份特殊而不可取代的道义责任。很多时候,它是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它对国家的安危、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对公众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也随之变得特殊起来。 关键字:记者社会责任三贴近

传媒与社会责任

传媒与社会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观众,大家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传媒事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这为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监督的武器。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利益主体日益多元、社会矛盾日益负责。尤其是社会上,一些人的“弱势”心理有所蔓延,网络上仇富、仇官、仇警心态比较普遍。 媒体报道的新闻,首先,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并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其次,媒介必须遵守现行的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再次,媒介必须履行社会公共文化使命,从事高品位的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一种传播工具,能够传播新思想,普及新知识,以此来营造转型期健康的文化氛围,规范人们的行为,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媒体的社会责任,首先是传播信息、通达民意的责任。其次是媒体要把握导向、引导舆论、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舆论环境。 我认为传媒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正确处理反映舆情与引导舆论的关系 忠实客观的反映舆情、反映民意是媒体基本职责。但是,仅仅做到有闻必录、客观反映还是远远不够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除了

做到客观反映,还要有引领、引导。 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它的新闻报道,要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对于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社会群体的团结与和谐。要让旁观者受到启发与引领,加入到积极作为的行列,并推动各项善后工作的进行。 现在,社会利益多元,社会思潮多样。在纷繁负责的世界中,媒体要做到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就要有分析、有主见、有方法。 1. 有分析,就是要客观、辩证、理性。我们要在分析中明辨是非、分清主次、清醒冷静,充分考虑到事情的正面效果和负面影响,多分析、大有益。 2. 有主见,就是要坚持原则。面对来势汹汹的舆情,要坚持做到从实际出发,立场坚定。 3. 对于媒体来讲,做到有分析、有主见之后,还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可以振聋发聩,也可以润物无声,关键是看效果。做好舆论引导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媒体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便是要有方法! 二、正确处理好把好关和把好度的问题 媒体编辑被称为:“守门人”是媒体编辑的重要工作职能。从某种程度上讲,把好度比把好关更为重要。在把好度的前提下,积极介入热点话题,关键时刻不缺位、不失语。以高超的处理艺术满足受众需求,积极引导舆论走向。 普利策曾说过: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