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发泡实验在神经系统疾病中 应用的病例分享
男患,19岁,头痛、头部不适两个月,门
诊 做头MRI检查,发现多发点状异常信 号
当时考虑不除外脑囊虫,到农大给予抗囊 虫治疗,用药 两个月后,复查头MRI, 医生 觉得不像脑囊虫,故 到我院就诊
TCD+发泡实验
描述:Valsava动作后3秒,可见20~30个微栓子信号出现 诊断:发泡实验阳性,支持右向左分流
对PFO是否应关闭或用药物治疗,医学界存在争论
目前认为PFO合并脑卒中的患者存在高危因素(较大的右向 左分流、静息时
2010年新发表的PFO文献
TCD与心腔内超声对比研究,也得出心腔 内超声对 34%的患者评估过低的结论
JACC Cardiovasc Imagig. D监测的颅内栓子特征符合“9的 原则” (微栓子数目多余9个并且首个微栓子出现的潜伏时间少于 9秒),那么这个经 cTCD诊断的PFO可被cTEE 确诊
开,即出现右向 左分流
PFO与头痛
Azola 等通过TCD 注射超声造影剂发现,有先兆 的偏头 痛患者(113 例)中48%存在PFO
有先兆偏头痛病人存在PFO的机会是非偏头痛病人 的3倍 卵圆孔未闭导致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1. 深呼吸、咳嗽时等状况下未闭合的卵圆孔开放,静脉系统微小
血栓经卵圆孔进入体循环引起脑部栓塞 2. 某些可能引起偏头痛症状并通常应于肺循环代谢降解的神经体液
TCD检查时右向左分流分级
计数安静状态下或/和Valsalva 动作后20s 内的 一过 性高信号(HITS),分为6级:
grade 0=0 embolic tracks (ETs), grade I=1–10 ETs, grade II=11–30 ETs, grade III=31–100 ETs, grade IV=101–300 ETs, grade V >300 ETs 小分流(I、II),较大分流(III-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