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矿山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7
矿山废石全尾砂充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王贤来;姚维信;王虎;乔登攀;程伟华;张磊【摘要】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砂和冶炼渣,等占我国工业固体废料排放量的85%左右.大量矿山固体废料堆放地表,易造成严重污染,诱发泥石流、尾矿溃坝事故.固体废料充填工艺是解决矿山废尾排放的最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低浓度分级尾砂充填、全尾砂高浓度充填、膏体似膏体充填、块石胶结充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分析了矿山废石全尾砂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The waste rock, tailings and smelter slag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ccounted the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for about 85% in China based on traditional mining pattern. A large number of the solid waste pilled up on the ground in mine can cause serious pollutions, and may induce mudflows and tailings dam-break accidents. Undoubtedly, the solid waste backfill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discharge of mine waste.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everal filling technology are described with regard to low-density classified tailings backfill, high-density total tailings backfill, paste and like paste backfill, as well as rock cemented backfill. Furthermore, the directions of R&D on backfill with waste rock and total tailings in underground mine were analyzed.【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1(020)009【总页数】4页(P76-79)【关键词】充填;全尾砂;废石;高浓度充填;膏体充填【作者】王贤来;姚维信;王虎;乔登攀;程伟华;张磊【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金昌737100;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金昌737100;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金昌737100;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45+1 我国采矿废尾排放现状目前,世界矿业每年采掘出280亿t以上的矿岩。
中国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第一,概况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业固体废料的历年积存量约60亿吨。
每年排放量约12亿吨。
目前,这类废料多以自然堆积法储存于尾矿库和堆场中。
这些尾矿、尾砂、废矿、废石不仅要侵占大量的土地,污染着矿区与周边地区的环境,而且每年还需要投入大量化学资源并且是无法收回的用于处理这些废物污染源的和只投无收的大量资金。
处理成本——大得惊人,成为排渣单位最为沉重的负担。
也是排渣所在地民生受害最大的污染源。
尾矿、尾砂、废矿、废石已成为全中国的矿山,以及数十万个矿山加工企业一直谋求解决,而又一直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撑,因而成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焦点与难点课题,从而成为排渣单位的环保和排渣所在地的民生最为沉重的污染大包袱。
很明显,充分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资源,用它来实现和可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地步。
充分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资源实现和可成为发展节地、节能、节材、环保利废的新型建筑建材产业的产品,已经是事在必然的时刻和时不我待了。
充分科学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直接被得到彻底的利用的同时,也就是对尾矿、尾砂、废矿、废石污染源的最为彻底的处理与治理,不仅成为实现绿色、生态、环保为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唯一不可不走的必然路径,它必将对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中国传统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研究与利用现状近20年来,我国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建材领域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生产玻璃制品和耐火材料。
2、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生产陶瓷制品和无机人造大理石。
3、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配制砼骨料,用于铺路基、基础垫层。
4、利用尾矿、尾砂、废矿、废石作少量掺合料和填充料生产水泥熟料和墙体材料。
2002底——2003年初,随着中国杏花村人申报的专利技术信息,在全国的公开,这项重大技术误区终于被彻底的突破和化解。
尾砂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 研究背景尾砂是指煤矿、矿石开采等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其颗粒细小、孔隙度高、化学成分复杂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环境隐患的来源。
然而,近年来尾砂资源利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报告旨在对尾砂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尾砂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2. 尾砂利用的潜力2.1 建筑材料领域尾砂具有一定的粉状特性,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掺合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等建材的生产。
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减少对天然砂的需求,从而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2 塑料增强材料由于尾砂具有高硅含量和低金属含量,它可以作为塑料制品的填充剂或增强材料。
尾砂粉末可以填充在塑料中,增加其硬度和强度,提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同时还能减少塑料的成本。
2.3 环境修复尾砂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养分,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土壤修复和农作物生产。
合理利用尾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3. 尾砂利用的现状3.1 建筑材料领域在建筑材料领域,尾砂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山东省在青岛、烟台等地建设了一批以尾砂为原料的环保混凝土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2 塑料增强材料尾砂的塑料增强材料领域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还是在实验室研究层面。
一些研究机构通过控制尾砂粒径和含量,研制出了一些具有较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尾砂增强塑料制品。
3.3 环境修复尾砂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除了有限的一些农田试验外,对于尾砂的环境修复效果和可行性研究还相对欠缺。
4. 尾砂利用面临的问题4.1 检测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尾砂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标准和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尾砂利用的标准和方法,给尾砂利用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2 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滞后尾砂利用需要对砂矿设备和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
然而,大多数砂矿企业在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方面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化尾砂利用的需求。
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摘要:矿产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宝贵的自然财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矿山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石、尾矿。
这些废石、尾矿目前一般以堆存的方式存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同时废石中的一些粒度较小的颗粒经过风化和雨淋,会产生更微小的颗粒,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了解现状,加强重视,加大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与发展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利用;现状;发展引言目前,全国铁矿和有色及稀贵金属矿开采每年约产生30亿吨废石,累计堆存超过600亿吨。
非金属矿开采(煤炭开采除外)每年约产生10亿吨的废石,累计堆存超过100亿吨。
全国非煤矿山开采每年产生40亿吨废石,累积堆存超过700亿吨。
如果将700亿吨废石装满货运列车,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200圈。
只有深入了解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行业现状,才能更好的促进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与发展。
一、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首先,我国金属矿山废石资源化综合利用形势十分严峻。
据了解,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按矿产品大类可分为三类废石,第一类是铁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第二类是有色及稀贵金属矿产开采所产生的废石,第三类是非金属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
其中原煤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被单独命名和单独考虑,称为煤矸石。
长期以来,我国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石、尾矿等工业固体废弃物,而且产生量持续增加。
矿山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能科学排放堆存,将毁坏林地、占压土地、污染水源和环境,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由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如果没有相应优惠政策支持激励,企业会缺乏主动开展循环再利用的动力。
当前,铁矿、煤炭、金矿、铜矿和磷矿等5种废石排放量占20种矿产废石排放量总数的87.62%,煤矸石利用率高于全国废石循环利用率。
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2. 项目目标与愿景 (2)3. 项目开发意义 (4)二、项目市场分析 (4)1. 市场需求分析 (6)2.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7)3. 市场机遇与挑战 (9)三、资源条件与尾矿特性分析 (11)1. 矿山资源储量及分布 (12)2. 尾矿成分分析及价值评估 (13)3. 尾矿处理现状和问题 (14)四、项目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15)1. 技术路线选择依据 (16)2. 工艺流程设计及说明 (17)3. 技术创新点与优势分析 (19)五、项目实施方案与计划安排 (20)一、项目概述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矿山尾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矿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旨在对矿山尾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矿山尾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项目将从矿山尾矿的资源特点、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还将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确保项目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矿山尾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本项目将有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为我国矿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随着我国矿业资源的持续开采与利用,矿山尾矿的产生与处置问题逐渐显现。
尾矿作为矿业生产的废弃物,如不能得到合理的处理与利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带来严重的生态与安全隐患。
对矿山尾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不仅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矿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张海波;吕朝霞【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尾矿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尾矿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指出了尾矿综合利用.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对今后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提出展望.%In this article, the actuality of ore tailings resources of China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 mostly utilization approaches of ore tailings also have been analyzed.l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ore tailings is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econom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was proposed abou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ore tailings for the future.【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40-42)【关键词】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作者】张海波;吕朝霞【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唐山河北063000;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唐山河北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5矿石尾矿是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矿厂选出有价值的精矿后而残留的其它物质。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动力,但尾矿的产生严重地污染了生态环境,据统计,我国现有尾矿库12655座,其中金属尾矿占90%以上,截至到2009年底我国尾矿累积堆存量为100亿t,年产出量达到12亿t,占全世界尾矿产出量的50%以上。
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发布时间:2022-01-17T01:51:18.43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22期作者:孙宝军[导读] 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全年都会生成大批尾矿。
孙宝军山东九曲圣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东招远 265409 摘要: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全年都会生成大批尾矿。
尽管如此,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中国还存在着极为艰巨的局面,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当前在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面临的问题与状况,并给出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应对策,包括将尾矿回收、尾矿作为相关材料进行基础建设等。
尾矿可在种植过程中用作土壤调理剂以及微量元素的饲料,也可直接在采矿中用作采空区面积的填料使用,本文也提出了实现中国尾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对中国尾矿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效率。
关键词: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引言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是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面。
随着步入新世纪,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应该越来越关注对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这些矿产资源开采后形成的大量废石、尾矿,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该问题也是关乎到中国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都有着重要性。
1.我国矿山尾矿现状及综合利用现状1.1 我国矿山尾矿现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矿业强国,目前中国固体矿业发展的规模已达到全球首位[1]。
矿山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垃圾还会污染城市大气环境,而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便是矿山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同时还伴随有矿山的生态问题和城市地质环境问题。
据统计,中国每年在矿井中所形成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约占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2]。
而每年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矿山尾矿数将非常多,并且每年都有上升的势头,并最终形成了大量尾矿。
由于矿山的堆积不但会占用巨大的土壤堆积,而且还会导致对自然资源和土壤资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对下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险。
GOVERNMENT・关注政府一、江西省尾矿资源循环利用现状江西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种类多,已发现各类矿产160种,其中铜、钨、钽铌、铀、稀土资源被称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在全国总储量中,江西铜占25%,钽、铌占26%,钨、铀、稀土等矿产储量和生产量在国内外也具有一定优势,资源潜在价值很大。
但同时贫矿多、富矿少是江西矿产资源的另一大特点,选矿后产生大量尾矿,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江西省废石累计存放量13.75亿吨,尾矿累计存放量13.21亿吨。
这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而且尾矿酸化产生酸性水,有色金属离子溶出,渗入地下,对土地、水资源、大气、动植物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危害。
此外,为了堆放和处置这些尾矿,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尾矿坝。
而尾矿坝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还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据测算,江西省冶金矿山尾矿库每吨基建费为2~3元,生产经营管理费3~6元。
随着尾矿数量的不断增加,这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负担。
因此,加强江西省尾矿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是江西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然而目前江西省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能达到30%左右,尾矿循环利用率只能达到10%左右,分别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用水平低20%和45%左右。
而且,对尾矿资源的利用途径和利用范围也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回收有价成分。
尾矿循环利用过程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和伴生元素,目前江西省从尾矿中回收的有价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铁矿、铜矿物、铬铁矿、绢云母、白云石等。
如永平铜矿通过“二粗二扫单一浮硫法”回收原矿硫和硫粗矿。
银山铅锌矿采用先浮硫化矿后浮绢云母的方法回收绢云母。
此外,德兴铜矿从含铜废石中回收金银钼等;大余钨矿从尾矿中回收铋等;武山铜矿从尾矿中回收有价成分铜、硫以及金和银等贵金属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2.尾矿用于生产建材。
尾矿循环利用的另一重要途径是根据废渣的物理化学性质作建筑材料。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尾矿库的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郑 鹏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尾矿库的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治理方案。
通过对尾矿库的概念分类、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尾矿库综合治理方案,主要包括尾矿库加固和改造、污染物治理、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以及尾矿库监测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能够更好地保护尾矿库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尾矿库;生态环境;现状;综合治理方案;研究尾矿库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源。
尾矿库的建设和运营不仅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还会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威胁。
尾矿库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尾矿库综合治理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尾矿库的概念分类尾矿库是指在采矿过程中,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杂质和废弃物,通过浮选、磁选、重选等工艺处理后,形成的半固体物质,通常以水泥、沙土等填充材料为主要成分,通过堆积在地面上或者在山谷中形成的一种废弃物料库。
尾矿库是矿山废弃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尾矿库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多种分类方式。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尾矿库的建造方式、尾矿库的用途、尾矿库的材料、尾矿库的大小等。
其中,按照尾矿库的建造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土坝式、石坝式、混凝土坝式、沉积式、梳式等几种;按照尾矿库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尾矿库、砂石库、石灰库、水库等;按照尾矿库的材料分类,可以分为矿渣尾矿库、煤矸石尾矿库、重金属尾矿库等;按照尾矿库的大小分类,可以分为小型尾矿库、中型尾矿库和大型尾矿库等。
这些分类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尾矿库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对尾矿库的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尾矿库生态环境现状尾矿库是矿山废弃物处理的重要场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处理方式,尾矿库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
当前,尾矿库生态环境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矿山尾矿生产现状及综合治理利用摘要:通过对矿山尾矿的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分析了尾矿综合利用和治理对于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介绍了尾矿综合利用和治理的方法,为环境整治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尾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图分类号:td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总回收率比发达国家低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冶金矿山每年排放尾矿量达1.5亿t以上,而其中铁的品位平均为11%,有的高达27%,相当于尾矿中尚存有1600万t的金属铁;在2000多万吨的黄金尾矿中尚含金约30t。
我国矿产资源共、伴生组分丰富,其中铁矿石中大约有30多种有价成分,但能回收的仅20多种,一些金属元素尚遗留在尾矿中,每年矿产资源开发损失总价值约780亿元。
而对于尾矿中的大半乃至90%以上的非金属组分更是极少开发利用。
随着选矿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矿产资源的日渐紧张。
尾矿已成为人们开发利用的二次资源,而且某些传统矿物的尾矿将成为非传统矿物的原料。
工业发达的国家已把矿业废料的开发利用作为矿山开发的新目标,把尾矿的综合利用及治理的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
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迫于形势所需,人们越发认识到尾矿综合利用及治理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及保持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矿山尾矿的现状及问题我国大多数矿山资源的品位较低,在选矿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尾矿,随着矿产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矿石的可开采品位相应降低,尾矿排出量也在增加。
世界各国每年排出的尾矿量约50亿t,而我国仅2000年尾矿排放量就达6亿t左右。
目前堆存的废弃物已达200亿t之多。
而且还在以每年几亿吨的速度增加。
目前我国的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7%,大量的尾矿只能堆放在尾矿库或一些自然场地中,如此之多的尾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尾矿综合利用行业现状及展望一、尾矿综合利用行业概述尾矿是矿石经过选矿厂以后出来的以浆体形态存在的具有一定粒级的矿物加工的最终产物,也就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利用的有用矿物提取以后留下的产物,尾矿又定义为排弃物,就是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为不可利用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作为资源再利用。
目前国内尾矿主要利用方式有充填地下采矿区、制备建筑材料及土地复垦等等。
尾矿利用的主要方式二、尾矿综合利用行业政策尾矿作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对矿山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限制了矿业的持续性发展。
如今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矿石品位不断下降,环保要求愈发严格,采用多种方式对尾矿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已经是必然选择。
近年来尾矿综合治理政策频发,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均要求稳步推进金属尾矿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及整体利用及生态修复。
尾矿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尾矿综合利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三、尾矿综合利用行业现状1、尾矿产量在采矿中,尾矿是在将矿石的有价值部分与非经济部分(脉石)分离后留下的材料。
2015年以来受国内铁矿尾矿产生量下滑的影响,国内尾矿产量呈下降态势,2022年国内尾矿产量回升至13.57亿吨左右,同比增长3.75%。
2015-2022年中国尾矿产量及增长情况2、综合利用量及利用率尾矿已经严重束缚了矿产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成为了破坏环境、危害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对尾矿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据统计,我国尾矿综合利用量从2015年的3.51亿吨增长至2022年的4.47亿吨,综合利用率也用21.1%提升至32.9%。
2015-2022年中国尾矿综合利用量及利用率3、产值尾矿是冶金矿山的一种工业废料,具有量大、集中、颗粒细小的特点。
尾矿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尾矿的堆存,节约建坝、防洪等工程费用,改善矿区的环境卫生,而且还能为国家创造财富。
尾矿综合利用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尾矿综合利用是指对金属矿山尾矿进行资源化与环境治理,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尾矿综合利用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尾矿综合利用市场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规模尾矿综合利用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截至目前,全球尾矿综合利用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而且在未来几年内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尾矿综合利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需求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各类金属矿石的需求呈现出增长态势。
尾矿综合利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业资源开发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对原矿石的需求,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2.环境压力:传统的尾矿处理方式通常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而尾矿综合利用可以将尾矿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备受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3.经济效益:尾矿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原矿石的开采量,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相对较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市场发展趋势尾矿综合利用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尾矿综合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将尾矿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并解决原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例如,采用高效的物理化学方法对尾矿进行浸出和分离,可以实现高纯度的产品提取。
2.产业协同:尾矿综合利用需要多个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
未来,尾矿综合利用市场将进一步推动矿业、冶金、化工、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可以实现资源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
3.政策支持:政府对尾矿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逐渐增强。
为了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减免税、贷款支持、技术创新奖励等。
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尾矿综合利用市场的发展壮大。
SerialNo.620December.2020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20期2020年12月第12期 卢瑞桢(1989—),男,工程师,341000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河工业园。
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卢瑞桢 甘 敏 林欣威(赣州金环磁选设备有限公司) 摘 要 为提高我国尾矿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分析了我国尾矿堆存量大、利用率低、开发利用研发力度不足等严峻现状,指出了问题存在的根源是技术水平不高、国家政策不到位和管理不善、相关矿山企业对尾矿利用重视不够,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尾矿 综合利用 现状 应用前景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0.12.00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资源、能源的短缺是全球经济发展、国际和平稳定的严峻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和迅速发展,资源、能源以及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全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联合国部署的战略目标[1 3]。
矿山行业在这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选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日益提高。
随之而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尾矿的堆放和处理成为了制约矿山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如何利用好矿山尾矿,提高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对缓解资源的压力,实现环境治理,为矿山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有着深远的意义[4]。
截止2019年初的统计数据,矿山尾矿累计总量达170亿t以上,其中金属尾矿超过90%。
如此大量的尾矿堆积,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带来环境污染,影响周边人群的生活;此外,在安全上还存在极大的隐患,尾矿库一旦发生溃坝事故,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目前,我国提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资源节约与管理、生态保护力度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大力的加强。
因此,积极妥善处理矿山尾矿资源意义重大。
绿色矿山建设中尾矿综合利用的措施探讨摘要:加强尾矿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还能产生较好经济社会效益,可以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然而实践操作中,尾矿综合利用却出现工艺落后、资金投入不够、综合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尾矿综合利用重要作用发挥,并且不利于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急需要加强尾矿综合利用研究与分析,并采用有效措施对尾矿综合利用存在不足进行优化改善,在实现矿产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自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有效保护。
鉴于此,本文对绿色矿山建设中尾矿综合利用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尾矿综合利用;措施;探讨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人们开展生产生活活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在推动采矿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此带来的矿产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人们密切关注,而加大尾矿综合利用力度,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减轻矿山因为建设尾矿库堆存尾矿的经济压力,还能杜绝尾矿堆存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促进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1]。
本文联系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对绿色矿山建设下的尾矿综合利用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并围绕当前尾矿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从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科技进步、形成循环产业链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尾矿在综合利用策略,以供参考。
1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矿产资源缺口明显,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世界排名较靠前,但是资源人均占有率非常低,特别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建设发展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缺口愈发明显,随之而来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2)尾矿含有大量有用元素,受早期矿山选冶技术较为落后影响,使得尾矿含有有用金属及非金属元素比较多,这就为尾矿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资源支持,比如国内黄金矿山尾矿含金量在0.3~0.7g/t左右,这时候以堆存量5×108t进行计算,其中黄金含量可达到250t左右,尾矿开发利用价值非常高;(3)建设尾矿库增加矿山投资和占用土地,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矿山尾矿都被当做是工业废弃物进行排放丢弃,而对尾矿库进行建立,除了要投入许多资金以外,还要征用大量土地,对矿区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影响[2]。
江西省矿山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摘要】江西省是我国资源大省,矿山尾矿(砂)的综合利用,是当前矿业开发面临的紧迫问题。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尾矿调研成果,论述了江西省尾矿(砂)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我省尾矿(砂)综合利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江西省江西是我国资源大省之一。
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矿业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解放以来我省几十年的矿业大开发,积累了数十亿吨各类尾矿(砂),给矿山的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与环保隐患。
由于历史、技术、管理等原因,我省尾矿综合利用与管理相对滞后。
根据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要求,江西省制定了2008-2015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赣府发[2010]4号),指出要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节约利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特别指出要加强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本文在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省开展的矿山尾矿调研成果,对江西省矿山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研究。
1 江西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1.1 尾矿再选回收有用组分由于历史、技术、管理等原因,我省很多矿山只开采单一矿种,伴生或共生组分没用得到重视而滞留下来,仍有5-10%的有用组分残留在尾矿中,一般而言,矿山越老、选矿技术越落后,所残留的有用组分也越多。
尾矿(砂)中含有大量的有用组分,可以通过尾矿再选综合回收利用。
尾矿(砂)再选既包括老尾矿再选利用,也包括新产生的尾矿的再选,尾矿再选能降低尾矿品位、有效的减少尾矿库存量,是尾矿(砂)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1.1.1 铜尾矿的再选铜矿石品位日益降低,每生产1吨铜就会产生400吨废石和尾矿,从铜尾矿中,可以再选出铜、金、银、铁、硫、萤石、硅灰石、重晶石等多种有用组分。
我省江铜集团非常重视铜尾矿的再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江西铜业德兴铜矿年综合回收伴生钼精矿2200吨,铼金属1.2吨,年增效过亿元,同时利用细菌浸出剥离废石铜离子,年产电积铜1000吨,创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江西铜业武山铜矿属含黄铁矿型高硫矿床,原矿平均含硫25%以上,目前选矿厂处理的是次生富集带向原生带过渡的矿石,1989年重选尾矿回收硫,每年可从尾矿中回收1.6-1.7万吨硫精矿,使硫的回收率提高6.23-12.24%,每年实际净增利税60.38-105.03万元。
江西铜业永平铜矿属以含铜、硫为主,同时伴生有钨、银及其它元素的多金属矿床,永平铜矿日处理矿石量近万吨,日排出尾砂量7300吨,每年约有2000多吨WO3损失于尾矿中。
为综合回收尾矿中的白钨,选厂采用重选-磁选-重选-浮选-重选的工艺流程进行尾矿的再选,最终获得WO3含量66.83%、回收率18.01%的钨精矿,含硫42%、回收率15%的硫精矿及石榴石、重晶石等产品,年利润达170万元。
江西贵溪炼铜厂经过洗矿作业综合回收铜,选矿尾矿中含有大量磁铁矿,经过尾矿再选,获得精矿产率43-48%、品位57-58%、回收率50-52%的铁精矿,年处理尾矿7.5万吨,年产铁精矿5.5万吨。
1.1.2 钨尾矿的再选钨经常与许多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共生,钨尾矿的再选可以综合回收某些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如钨、锡、钼、铋、银、萤石等。
赣南是我国最大的钨矿基地,已有钨选矿厂开展了钨尾矿的再选。
江钨集团漂塘钨矿重选尾矿含Mo 0.0992%,磨矿浮选获得含Mo 47.83%的钼精矿,回收率83%,回收钼的产值占选厂总产值的18%;再选铋的回收率可达34.46%。
荡平钨矿白钨矿尾矿含17.5%的萤石,经浮选产出含CaF2 95.67%的萤石精矿,回收率64.93%。
铁山垄钨矿对硫化物尾矿进行浮选回收试验,获得含银808g/t、回收率为76.05%的含铋银精矿,采用三氯化铁盐酸溶液浸出,获得海绵铋和富银渣。
赣州有色金属冶炼厂对各矿山钨矿集中处理后所丢弃的尾矿进行尾矿再选,获得含铜13.41%、回收率达85.29%、含银0.1479%、回收率达58.23%的铜精矿和60-70%的钨锡混合精矿。
该精矿经过湿式磁选分选钨锡,能够获得高品位的钨细泥产品。
年回收铜56.3吨,钨47.6吨,银292公斤,取得经济效益52.96万元。
1.1.3 金银尾矿的再选由于金的特殊作用,在过去的采金及选冶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致使相当一部分金、银等有价元素丢失在尾矿中。
我省黄金矿山尾矿品位很多都在0.5g/t以上(如万年县银金矿、刘家金矿、金山金矿、虎圩金矿、洋鸡山金矿、刘龙金矿等),有的高达2g/t以上,同时尾矿中还含有Cu、Pb、Zn、S、Fe、Ag、Sb、W等。
我省金矿的再选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刘龙金矿、金山金矿等已经将金尾矿的再选提上了日程。
江西万年县银金矿尾矿中还含银40g/T、金0.76g/T,尾矿再选回收金银后使尾矿含银只有10g/T、金0.1g/T,不但回收了有用组分,排放尾砂还全部销售给万年青水泥厂用作水泥配料。
1.1.4 钽铌尾矿的再选我省宜春钽铌矿选矿尾矿经浮选回收锂云母,重选回收长石,成为我国最大的锂云母产地,其尾矿再选的产品产值占生产总值的52.4%,产出的锂云母供全国不少地方生产锂及其它锂产品,获得多种应用,长石也用于玻璃、陶瓷制品。
1.1.5 稀土尾矿再选赣南稀土矿床尾矿(砂)中尚还有稀土有用组分,龙南足洞稀土矿拦截排下的含稀土水,进行脱泥澄清、沉淀回收,每年回收稀土350吨,获利润1000多万元。
1.2 利用尾矿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1.2.1 制作水泥配料我省一些大型矿山有储量很大的尾砂库,有些尾砂中含硅质、铝质和铁质成分,拟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如江西万年银金矿组织技术攻关,将尾矿再选回收金银后,排放尾砂已全部销售给万年青水泥厂。
1.2.2 制作建筑材料一些大中小城市附近,有着很多符合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原料的尾矿,这些尾矿占据了许多良田、污染着空气,根据其尾矿成分,可以生产煤矸石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等。
萍乡安源煤矿、丰城新洛煤矿利用煤矸石发电和烧制粘土砖,基本实现了无废矿山;“江西跃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采用赣东北地区的玉山、广丰、上饶三县萤石尾矿(砂)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加气砖”,产品供不应求;德兴铜业公司银山铅锌矿利用尾砂年产5000万块灰渣砖,使选厂排出的尾砂可以达到“排用”平衡,年产值1600多万元;赣南西华山钨矿利用尾矿(砂)制取钙化砖,年产1000万块,每年创利润20多万元。
1.2.3 用作玻璃、陶瓷配料我省与花岗岩有关的铜矿、钨矿、稀土矿、钽铌矿富含钾长石,尾砂可以用作玻璃、陶瓷配料。
如赣州龙南足洞稀土矿利用尾矿转化为陶瓷原料,实现了无尾排放,此外,稀土尾矿还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原料,它既可用于胎又可用于釉,又可生产青瓷和可生产白瓷,其中稀土尾矿青是一种天然的色釉瓷;宜春钽铌矿对尾矿进行深加工,年产长石粉50万吨,为玻璃、陶瓷企业提供原料,基本实现了尾矿零排放,经济效益可观;西华山钨矿利用钨尾矿为主要原料,不添加晶核剂,采用浇注成型晶化法能制备出尾矿微晶玻璃,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尾矿的利用率较高,可达55%~75%;德兴铜矿利用尾砂、黄土、长石、碳酸钙及滑石等原料生产低温彩釉外墙面砖。
1.3 利用尾矿进行采矿回填对于地下开采的矿山,尾矿可以利用在充填采矿法中。
利用尾矿分级后的粗砂充填采空区是迄今尾矿综合利用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一种方法,其费用是水力碎石填充法的1/4~1/9,特别对一些受地形限制无法建造尾矿库的矿山企业更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东乡铜矿早在1987年就建成了7#矿体充填系统,年消耗尾砂7~8万t,约占尾矿量的1/3;江西铜业武山铜矿为解决或减少尾矿库库容问题,该矿在20世纪初投资1000多万元,使排出的尾砂50%胶结充填采空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目前,江西省内大部分规模矿山企业都在有计划地利用部分尾矿充填地下采空区。
1.4 土地复垦与矿山环境保护对于目前尚无法开采利用的矿山尾矿(砂),可以实施土地复垦和矿山环境保护。
如江西铜业德兴铜矿在闭库的1号尾矿库种植无叶节节草、水蜡烛等植物进行生态恢复;东乡铜矿通过坝面黄土覆盖、种植毛草和耐酸马尾松,减少尾砂的流失,现树已成林;赣南信丰县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矿区生态,改善了矿山地质环境,提高了矿区社会经济效益。
另外,针对矿山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和重金属含量高的特点,通过“蚯蚓的接种-蚯蚓投放于尾砂上-富集有毒物质-改良土壤和去除有毒物质”的接种投放技术也可达到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持续利用。
2 江西省尾矿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内其他领域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水平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据项目组调研成果表明,我省尾矿(砂)资源的综合利用才刚刚起步,大部分矿山尚未开展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只有少量矿山企业正在进行,比例不足20%,且综合利用方式相对简单。
2.1 尾矿资源化意识淡薄,资源浪费严重江西许多矿山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矿山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尾矿综合利用对矿山企业特别是对亏损矿山企业、资源枯竭型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仍然采用的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看到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有用资源,是一种经过各项工艺处理后,凝结了大量资金和劳动的人工矿床和二次资源,只需再加一把劲就有可能转化为有用产品,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2 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倡导尾矿综合利用的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截至目前仍处于宣传、教育阶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存在诸多制度缺位、错位。
此外,即使某些方面有相关制度安排,但由于管理不规范,使得一些制度形同虚设、并无实效。
导致部分尾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3 基础研究薄弱各类矿山的主管部门缺乏本行业矿山系统尾矿资料信息,更没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跨行业的尾矿矿产资源数据库和使用分配表,全省的尾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也尚未展开。
目前,我省尾矿资源量调查和研究主要工作量安排在调查和走访上,缺乏系统的测试与定量评价数据,对尾矿的资源量、化学成份、矿物成份、可利用组分含量、类型、赋存状态缺乏系统的资料,使尾矿综合利用缺乏基础资料依据。
2.4 技术创新不够尾矿综合利用是一个对技术高度依赖的活动过程,现阶段江西省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仍然采取的是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发展模式,缺乏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