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时间管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15
时间可以让你更好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初中的校园迈向高中,会感到很迷茫,但是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需要尽快做好调整,因此时间管理十分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度过迷茫期并且更好的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
教学目标1.学会时间管理,做好时间管理,运用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做好规划2.通过活动的方式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3.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树立好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教会学生时间管理的方法与重要性难点:学会并真正的做好时间管理教学方法通过活动与知识结合的方式学习时间管理教学准备(环境、教学材料)1.Ppt2.苍蝇的一分钟视频教学进程与教学策略序号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1 导入引出活动主题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课了,在上课之前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不能解答,老师想知道谁能够告诉我答案:“假设你有一个账号,每天进账¥86400,每年进账¥31104000,每晚12点后进账消失,每年元旦后结算扣除,猜猜是什么?”(时间,单位是秒)大家都很聪明,那么下面是著名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出的谜,看哪个同学最快猜出答案。
“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是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七年级心理健康上《时间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时间表,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管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2. 如何制定时间表3. 克服拖延症4. 实例分析:优秀的时间管理者5. 练习:制定个人时间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兴趣。
2.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3. 讲解如何制定时间表,包括步骤和注意事项。
4. 讲解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学习效率。
5.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时间管理者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的。
6. 练习:让学生制定个人时间表,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时间管理的态度。
2. 检查学生制定的时间表,评估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时间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时间管理的相关资料3. 纸和笔for 学生练习六、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故事,或者提出一个问题,如:“你们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如何?”2.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管理好时间,如何管理好时间等。
3. 讲解如何制定时间表:分步骤讲解如何制定时间表,包括如何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4. 讲解如何克服拖延症:提供一些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如设定截止日期、分解任务等。
5.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优秀的时间管理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他们是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的。
6. 练习:让学生制定自己的时间表,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表,记录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并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困惑。
《心理健康教案--时间管理》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时间管理对于个人成长、学业进步以及生活品质提升的至关重要性,使其能够从内心深处高度重视时间管理。
2.全面细致地向学生传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基本时间管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计划制定、优先级排序、碎片时间利用以及拖延克服等方面。
3.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强烈意识和熟练掌握运用时间管理方法的实际能力,促使其能够将时间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融入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各种时间管理方法的深入阐释、详细讲解以及实际应用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方法的核心要点和操作流程。
●难点: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时间管理方法切实可行地运用到自身的实际生活情境中,真正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并且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持续优化。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讲解,让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方法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运用案例分析法,借助生动鲜活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对时间管理问题的深入探讨和交流;结合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身体验时间管理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增强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精心挑选并讲述一个由于时间管理不善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紧张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小故事,生动形象地引出时间管理的重要话题。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故事中人物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时间管理的重要性(10 分钟)详细阐述时间的独特特性,如不可逆转性、有限性和连续性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时间一旦流逝就无法挽回,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刻。
结合大量具体实例,如优秀学生的学习安排、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经验等,全面说明时间管理对个人在学习成绩提升、事业发展、兴趣培养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时间管理与自身息息相关。
心理健康_时间管理1. 引言时间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生活品质。
而心理健康与时间管理紧密相关,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与时间管理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时间、提升心理健康。
2. 心理健康与时间管理的关系2.1 时间管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合理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压力和焦虑,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能力。
当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完成任务,就可以减少时间上的紧迫感,避免因时间不足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同时,有效地管理时间还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和放松,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2 心理健康对时间管理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管理时间。
心理健康不仅包括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有清晰的认知,还包括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积极的心态。
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并满足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延症等问题,导致时间管理不善。
3. 时间管理技巧3.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的关键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我们可以将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同时,确保目标具有可测量性和可实施性,可以更好地评估进度并逐步实现。
3.2 分配优先级在制定计划时,应该将任务按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分类,并根据优先级进行安排。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四象限法,将任务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四个象限,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3.3 避免拖延拖延是时间管理的大敌,它会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任务积压和压力增加。
为了避免拖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如制定明确的截止日期、使用番茄工作法等。
此外,我们还应该找出拖延的原因并解决,例如对任务缺乏兴趣或自我怀疑等。
3.4 增加专注力专注力是高效工作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