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反馈深度”扫盲篇: 反馈深度是在负反馈的条件下来讨论的: 负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判别
反馈(feedback)指的是信息系统的输出也成为系统的反馈,作为系统输入的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作为输入或信号。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不同类型的反馈,他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如何分辨正反馈和负反馈则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正反馈通常是调节系统稳定性和促进系统功能的方法,通常它会产生正环路,将信号
重新返回给输入。
这种反馈将发出的信号再次反映到原始的输入端,从而影响输出的控制,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大小,以改变系统的状态或行为。
因此,正反馈可以用来提高系统保
持稳定的水平,或者使系统能够在固定的水平上保持正变化量。
从这两种反馈模式转换到另一种模式是比较困难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有着整个不同的
响应特性,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于:正反馈可以增加系统的变化量,而负反馈则可以降低这
种变化量。
因此,正反馈和负反馈可以用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变动性,控制系统的功能
发挥。
正反馈和负反馈可以从定义上来判断:正反馈表示信号从输出端发出,然后上升,形
成环路,返回到输入端,增加输出端的功能,以实现系统的功能自我调节和稳定;而负反
馈则是,发出的信号仍然形成环路,但是信号不是从输出端发出,而是反馈到输入端,下降,减少输出端的功能,从而抑制系统的变化量,从而维持系统的稳定。
总之,正反馈会增加系统变化量,促进系统功能发挥;而负反馈则会减少系统变化量,实现系统稳定。
因此要正确判断正反馈和负反馈,可以根据它们的特性来判断,以确定它
们拥有怎样的功能。
反馈的类型及判别方法反馈是指针对个人、组织或系统的行为、表现或结果所提供的信息。
它起到了纠正、改进和持续学习的作用。
正确的反馈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在工作场所、教育环境和个人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给予和接受反馈。
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文化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反馈。
以下是常见的反馈类型及其判断方法。
1.正向反馈正向反馈是指对一个人或组织的积极行为或成就所进行的肯定和赞扬。
它可以增强个人或团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更多优秀的表现。
判断方法:-反馈内容:正向反馈通常涉及到个人或团队做得好的方面,如出色的工作表现、创新思维、高效的团队合作等。
-反馈形式:正向反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书面表扬甚至是奖励来表达。
它通常是直接的、具体的和具有时效性的。
2.建设性反馈建设性反馈旨在帮助个人或组织改进和发展。
它突出了问题和待改进之处,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判断方法:-反馈内容:建设性反馈关注改进的领域和机会,强调个人或团队应该如何提高和发展。
它通常是具体的、详细的和可行的。
-反馈形式:建设性反馈应该是以积极的方式给出,鼓励和支持个人或团队不断探索和实践新方法。
它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讨论、书面建议或针对性的培训来提供。
3.负向反馈负向反馈是对个人或团队的错误行为、低效或不理想的成果的指出。
它的目的是纠正错误和促进改善。
判断方法:-反馈内容:负向反馈涉及到个人或团队需要改进的方面,如错误的决策、低质量的工作、缺乏合作精神等。
它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和直接的。
-反馈形式:负向反馈应该是以建设性的方式进行,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
它可以通过私下讨论、辅导或培训来实施。
4.360度反馈360度反馈是指来自不同方向的匿名反馈,包括上级、下级、同事和客户的意见和观点。
它提供了更全面和客观的反馈,帮助个人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发展领域。
判断方法:-反馈内容:360度反馈应包括个人或团队的优势、盲点、可改进的方面以及对他人的影响等。
问题⼀:“反馈深度”扫盲篇:反馈深度是在负反馈的条件下来讨论的:负问题⼀:“反馈深度”扫盲篇:反馈深度是在负反馈的条件下来讨论的:负反馈的增益Af=A/(1+AF).其中(1+AF)称为反馈深度。
反馈深度可以分为以下⼏种情况:(1)当(1+AF)远⼤于1时,此时的反馈就叫深度负反馈,此时的负反馈增益等于1/F。
分压式共基极偏置放⼤电路就是⼀个深度负反馈放⼤电路(2)当(1+AF)等于1时,则表明反馈效果为零。
(3)当(1+AF)远⼩于1时,表明放⼤器的净输⼊量增⼤,放⼤倍数升⾼,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多⽤于振荡器。
(4)当(1+AF)等于0时,则表明闭环增益为⽆穷⼤,此时的放⼤器⽆输⼊量,也有输出量,放⼤器处于“⾃激振荡”状态,严重时放⼤电路不能正常⼯作,必须消除。
对于负反馈放⼤电路,反馈深度愈⼤,对放⼤电路性能改善就愈明显,但是,反馈深度过⼤将引起放⼤电路产⽣⾃激振荡。
--能说明为什么吗?反馈深度对放⼤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器性能的改善均与反馈深度(1+AF)有关:1)可以稳定信号的放⼤倍数:(开环电压放⼤倍数和闭环电压放⼤倍数)放⼤倍数的稳定性提⾼了(1+AF)倍--------怎样理解?你是否说清楚了?与同学讨论看同学是否理解你所说的。
2)对输⼊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a、对输⼊电阻的影响:串联反馈可提⾼放⼤器的输⼊电阻,并联反馈可减⼩放⼤器的输⼊电阻,提⾼和减⼩的倍数都是(1+AF)。
b、对输出电阻的影响:电压反馈可减少放⼤器的输出电阻,电流反馈可提⾼放⼤器的输出电阻,减⼩和提⾼的倍数都是(1+AF)。
--你⾃⼰是否理解呢?问题⼆:⾃激振荡的产⽣原因及其消除办法:如果输⼊为零,输出端仍有⼀定频率和幅度的波形输出,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因为⼀级放⼤的电阻过⼤产⽣了噪声,也有可能是电路产⽣了⾃激振荡。
产⽣⾃激振荡的原因是放⼤电路中存在多级RC回路,因此,放⼤倍数和信号的相位移将随频率⽽变化。
当变化满⾜:1、幅度平衡条件AF=12、相位平衡条件φA+φB=±2nπ此时负反馈变为正反馈,产⽣⾃激振荡,放⼤电路⼯作不稳定。
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反馈的定义反馈:可描述为将放⼤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部,通过⼀定的⽅式送回放⼤电路的输⼊端。
我们有时把引⼊反馈的放⼤电路称为闭环放⼤器,没有引⼊的称为开环放⼤器。
⼆:反馈的分类和判断1.按反馈的极性分它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反馈输⼊信号能使原来的输⼊信号减⼩即为负反馈,反之则为正反馈。
问题:怎麽判断电路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呢?答:⾸先我们来说⼀下判断的思路,就是通过⽐较反馈前后的输⼊量的改变情况,若反馈后的净输⼊量减⼩则为负反馈,反之则为正反馈。
(净输⼊量是反馈后的输⼊量)我们判断的⽅法是:瞬时极性法。
先将反馈⽹络与放⼤电路的输⼊段断开,然后设定输⼊信号有⼀个正极性的变化,再看反馈回来的量是正极性的还是负极性的,若是负极性,则表⽰反馈量是削弱输⼊信号,因此是负反馈。
反之则为正反馈。
负反馈对放⼤器性能才有改善,正反馈使放⼤器的性能变坏,因此正、负反馈的判断我们要掌握好!2.按交直流性质分它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常⽤于稳定直流⼯作点,交流反馈主要⽤于放⼤电路性能的改善。
3.按输出端取样对象分它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4.按输⼊端的连接⽅式分它可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它们对信号源的内阻Rs的要求是不同的。
串联反馈要求Rs越⼩越好,并联则要求Rs越⼤越好!在放⼤电路中主要是⽤负反馈,因此我们这⼀章只学习负反馈。
按上⾯的分类,负反馈放⼤电路可⼜四种组态:串联电压反馈;串联电流反馈;并联电压反馈;并联电流反馈。
反馈的⼀般表达式如右图所⽰的反馈电路的结构框图基本放⼤电路的放⼤倍数为:反馈⽹络的反馈系数为:由于:所以:所以反馈放⼤电路的放⼤系数(⼜称开环增益)为:这个式⼦反映了反馈放⼤电路的基本关系,也是分析反馈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其中(1+AF)是描述反馈强弱的物理量,它⼜被称为反馈深度,它是反馈电路定量分析的基础。
⼀:串联电压负反馈串联电压负反馈是稳定输出电压Uo。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馈〖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 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等基本概念;2、反馈类型判断:有无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3、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4、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馈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6、深度负反馈的概念,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一、 主要内容1、反馈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反馈反馈: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经反馈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馈的示意图见下图所示。
反馈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馈,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馈,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 是反馈信号,i X '称为净输入信号。
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i X ' <i 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馈能稳定与反馈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馈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直流成分; 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交流成分;交直流反馈:反馈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馈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馈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 、Ri 、Ro 有影响。
2、反馈的判断 1)有无反馈的判断(1) 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馈通路; (2) 反馈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则不是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
发表于:2010年01月04日
负反馈放大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是什么?
【相关知识】:反馈深度、闭环增益、深度负反馈定义等。
【解题方法】:根据深度负反馈的定义推出运放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和二级以上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一般都可视作深度负反馈电路。
【解答过程】:深度负反馈是指反馈深度满足的条件,工程上通常认为
时,就算是深度负反馈了。
对于由运放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因为A很大,
所以一般都满足的条件,可认为是深度负反馈。
对于分立元件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当基本放大电路由二级以上放大电路构成时,A一般也都较大,可以认为其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
对于深度负反馈电路,,闭环增益仅由反馈系数所决定。
这时
,所以净输入,可方便地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对深度负反馈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讨论1-1:关联参考方向的含义讨论:关联参考方向的含义1.活动性质:协作学习小组活动2.活动地点:本单元学习论坛3.活动要求:①完成学习任务要求的听讲和阅读内容后参加;②活动时间由辅导老师安排;③围绕下列问题讨论:◆什么是参考方向?它与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是什么关系?能否任意设置?◆有了参考方向为什么还要关联参考方向?操作步骤:1.点击下方的开启新话题按钮或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单击话题名称;2.输入主题和正文,或将线下写好的文档以附件的形式上传;3.发表到讨论区参考答案一:什么是参考方向?它与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是什么关系?能否任意设置?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就百是判断元件(或部分电路)是消耗度电能的负载,还是产生电能的电源。
在关联的情况下,电流电压的乘积(即功率)为正问值时,说明该元件是消耗功率(也就答是消耗电能)的负载,反之为电源。
而在非关联的情况下,电流电压的乘积为正内值时,说明该容元件是产生功率的电源,反之为负载。
参考答案二:有了参考方向为什么还要关联参考方向?电路中元件的电压、电流可能为未知量,在不经过计算时并不能明确该元件的电压、电流的方向,所以在进行计算前,需要设定该元件的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正方向便称为参考方向。
在设定时,如果该元件的电压方向和电流方向设定为一致的方向,则为关联参考方向,否则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讨论2-1: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讨论: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1.活动性质:协作学习小组活动2.活动地点:本课程单元学习论坛3.活动要求:①完成学习任务要求的听讲和阅读内容后参加;②活动时间由辅导老师安排;③围绕下列问题讨论:●什么是叠加定理?使用叠加定理时需要注意哪些?●叠加定理可以用来计算功率吗?为什么?●电路中包含电感或电容时,叠加定理适用吗?为什么?什么是叠加定理?使用叠加定理时需要注意哪些?1.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2.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源置零.电路中的所有线性元件(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都不予更动,受控源则保留在各分电路中;3.叠加时各分电中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取与原电路中的相同.取和时,应该注意各分量前的“+”“-”号;讨论2-2:相位的超前与滞后讨论:相位的超前与滞后1.活动性质:协作学习小组活动2.活动地点:本课程单元学习论坛3.活动要求:①完成学习任务要求的听讲和阅读内容后参加;②活动时间由辅导老师安排;③围绕下列问题讨论:●什么是叠加定理?使用叠加定理时需要注意哪些?●叠加定理可以用来计算功率吗?为什么?●电路中包含电感或电容时,叠加定理适用吗?为什么?叠加定理可以用来计算功率吗?为什么?叠加定理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正反馈和负反馈是什么,正负反馈的作用一、正反馈与负反馈的作用反馈,通过反馈建立起输入(原因)和输出(结果)的联系。
使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与输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控制策略,以便达到预定的系统功能。
根据反馈在系统中的作用与特点不同可以分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passive feedback)两种。
两种反馈在系统中的作用。
负反馈的特点可以从“负”字上得到很好的理解,它主要是通过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值作用于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
这个差值就反映了我们要求的输出和实际的输出之间的差别。
控制器的控制策略是不停减小这个差值,以使差值变小。
负反馈形成的系统,控制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
通过介绍自动化原理时用到的例子来说明负反馈的工作过程。
当人打算要拿桌子上的水杯时,人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手与杯子之间的距离,然后确定自己手的移动方向,手始向水杯移动。
同时人的眼睛不停观察手与杯子的距离(该距离就是输入与输出的差值),而人脑(控制器)的作用就是不停控制手移动,以消除这个差值。
直到手拿到杯子为止,整个过程也就结束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负反馈形成的偏差是人准确完成拿杯子动作的关键。
如果这个差值不能得到的话,整个动作也就没有办法完成了。
这就是眼睛失明的人不能拿到杯子的缘故。
负反馈一般是由测量元件测得输出值后,送入比较元件与输入值进行比较而得到的。
正反馈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主要是用来对小的变化进行放大,从而可以使系统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工作。
而且正反馈可以与负反馈配合使用,以使系统的性能更优。
大家熟悉的核反应就是一个正反馈的例子。
铀-235、钚-239这类重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通常会产生两个中等质子数的核,并放出2-3个中子和200兆电子伏能量(相当于3.2×1011焦耳)。
放出的中子有的损耗在非裂变的核反应中或漏失到裂变系统之外,有的则继续引起重核裂变。
如果每一个核裂变后能引起下一次核裂变的中子数平均多于1个,裂变系统就会形成自持的链式裂变反应,中子总数将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
模电杨素行第六章答案在模拟电路的学习中,杨素行的《电子技术基础》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教材。
其中第六章,是一片广袤的深海,涉及到的概念众多,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而在许多读者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第六章题目做错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探讨第六章的主要内容,并分享一些可能更加正确的答案。
第六章主要讲述的是反馈的概念和种类。
反馈是指将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输出反馈到输入端口,来对输入端口的信号进行调制的过程。
根据反馈的形式和传递路径,可以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在正反馈中,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互作用是增强的,它会使得系统不稳定,并可能引起系统崩溃。
而在负反馈中,输出信号会反向调制输入信号,相互作用会抑制输入信号的变化,使得系统更加稳定。
因此,负反馈是电子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设计技术,可以用来优化电路的性能和增强其稳定性。
另外,在第六章中,我们也学习了反馈电路的四种基本种类。
它们分别是电压反馈、电流反馈、功率反馈和电荷反馈。
这四种反馈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在功率放大器中,适合使用功率反馈,因为它可以消除功率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失真;而在运放电路中,适合使用电压反馈,因为它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增益。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常见的第六章习题答案。
1. 如何判断一个反馈电路是负反馈还是正反馈?对于反馈电路来说,它的输出信号是基于输入信号来判定的。
如果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同相的,并且与系统的运算放大器性质相符合,那么这个反馈电路就是负反馈。
如果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反相的,并且与系统的运算放大器性质相反,那么这个反馈电路就是正反馈。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系统的性质和反馈路径的特点来判断其正反馈或负反馈。
2. 如何计算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在具有负反馈的放大器电路中,放大倍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Af = A / (1 + β A)其中,Af是放大后的输出信号;A是未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β是电路中的反馈系数。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 1.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此时,时,称之为深度负反馈当FA F A f 111≈>>+ f o f o o f o i X X X X F X A X X ==≈=/故, f d i X X X +=而 dX 是忽略了净输入量所以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fi f i I I U U ≈≈;对于并联反馈,对于串联反馈,。
2.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应,求络对输出端的负载效求解,只需考虑反馈网)据(FF A f 11≈ 的关系。
与方程列出求解,需要通过此或)据(io d f i d f i X X I I I U U U )0()0(2≈≈≈≈例:求图示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
解: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断开输入回路与反馈网络的连接,得到反馈网络对输出端的影响。
2110R R R U U F f uu +==1211R R F A uu uuf +=≈ 例:求图示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
解1:该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00≈=∴≈+-U U I d11R U R U U I i i i ≈-=- 22R U R U U I o o f -≈-=- f i I I ≈ 21R U R U o i -≈∴ 12R R A uuf-≈ 故 解2:22001/RU R U U I F f iu -=-≈= 21R F A iuuif -≈≈ 121100R R R A R I U U U A uif i i uuf-==≈= 例:求图示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
–c b2 R b1 U–c b2 R b1 U 解:该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将输入端开路,得到反馈网络对输出端的影响。
e ce cf ui R I R I I U F === 0 e ui iuf R F A 11=≈ eLLiuf iLc i ouufR R R A U R I U U A '''-≈-=-== 前面的结果:ebe LuufR r R A )1('ββ++-=例:求图示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
负、正反馈的辨别反馈电路按照大类来划分有以下两种:一是正反馈电路,一是负反馈电路。
1.反馈电路方框图图3—20所示是反馈电路方框图。
放大器电路的信号传输是从放大器输入端传输到输出端,而反馈电路要将放大器输出端的一部分信号再返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让这些部分信号与原输入信号相混合再送人放大器中,这样的电路称为反馈电路。
从图3—20中可以看出,放大器进行放大后输出信号一部分加到下一级放大器中,一部分信号经过反馈电路后作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合并,作为净输入信号加到放大器中。
2.6反馈概念正反馈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通俗地加以说明。
例如,吃某一种食品,由于很可口,所以在吃了之后更想吃,这是正反馈过程。
图3—21所示是正反馈过程示意图q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时,两个信号混合是相加的关系。
所以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比输入信号更大,而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没有变化,这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比不加入反馈电路时的大,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加入正反馈http://www.ebv.hk/atmel之后的放大器,输出信号越反馈越大,当然不会无限制地增大,这一点在后面的振荡器电路中介绍,这是正反馈的特点。
正反馈电路在放大器中通常不用,通常用于振荡器中,也有出现一些放大器的局部电路中,例如oTL功率放大器中的自举电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
3.负反馈概念负反馈也可以举一例说明,当人的手指不小心接触到热水时,手指很快缩回,而不是继续向里面伸,手指的回缩过程就是负反馈过程*图3—22所示是负反馈过程示意图。
当反馈信号和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时,它们混合的结果是相减,结果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比输入信号要小,使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减小,引起放大器这种反馈过程的电路称为负反馈电路。
4.反债量负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放大器的信号变小,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减小,这就等效成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倍数)在加入负反馈电路之后减小。
加入的负反馈信号越大,负反馈电路造成的净输入信号越小,即负反馈量越大,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越小;反之负反馈量越小,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越大。
问题一:“反馈深度”扫盲篇:
反馈深度是在负反馈的条件下来讨论的:
负反馈的增益Af=A/(1+AF).其中(1+AF)称为反馈深度。
反馈深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1+AF)远大于1时,此时的反馈就叫深度负反馈,此时的负反馈增益等于1/F。
分压式共基极偏置放大电路就是一个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2)当(1+AF)等于1时,则表明反馈效果为零。
(3)当(1+AF)远小于1时,表明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增大,放大倍数升高,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多用于振荡器。
(4)当(1+AF)等于0时,则表明闭环增益为无穷大,此时的放大器无输入量,也有输出量,放大器处于“自激振荡”状态,严重时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必须消除。
对于负反馈放大电路,反馈深度愈大,对放大电路性能改善就愈明显,但是,反馈深度过大将引起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
--能说明为什么吗?
反馈深度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均与反馈深度(1+AF)有关:
1)可以稳定信号的放大倍数:(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了(1+AF)倍--------怎样理解?你是否说清楚了?与同学讨论看同学是否理解你所说的。
2)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a、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串联反馈可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并联反馈可减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提高和减小的倍数都是(1+AF)。
b、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电压反馈可减少放大器的输出电阻,电流反馈可提高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减小和提高的倍数都是(1+AF)。
--你自己是否理解呢?
问题二:自激振荡的产生原因及其消除办法:
如果输入为零,输出端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波形输出,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因为一级放大的电阻过大产生了噪声,也有可能是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是放大电路中存在多级RC回路,因此,放大倍数和信号的相位移将随频率而变化。
当变化满足:1、幅度平衡条件AF=1
2、相位平衡条件φA+φB=±2nπ
此时负反馈变为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放大电路工作不稳定。
单级和两级放大电路是稳定的,不会产生自激振荡。
而三级或三级以上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只要有一定的反馈深度,就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因此必须采用校正措施来破坏自激振荡,达到电路稳定工作目的。
如何消除自激振荡:
采取措施破坏自激的幅度或相位条件。
1)滞后相位补偿:通过在输入端并接电容,减小电路的增益,使得增益与反馈系数的乘积小于1即可防止振荡产生。
2)在电路的反馈支路上并接电容实现超前相位补偿,使得输出反馈回输入端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的差尽量在135度以下。
3)电源内阻不为0,所以可能从输出端通过电源内阻反馈回输入端并且在相位合适的条件下产生自激。
可以在输入级的偏置电路与电源之间接上合适阻值的电阻,减小通过电源内阻的反馈信号,只要电阻足够大,就可以防止自激震荡的产生。
4)更换元器件,比如:某一三极管在这个电路中,可能振荡,但是换到另一电路,可能就不振荡了,其他元器件也一样。
----你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呢?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问题三:选择放大器负反馈的原则:
1)引入直流负反馈是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
2)引入交流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3)引入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主要由信号源的性质来定。
当信号源为恒压源或内阻很小的电压源时,增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可减小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影响,放大器也可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压信号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应选用电压负反馈;当信号源为恒流源或内阻很大的电压源时,减少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可提高放大器从电流源吸收电流的大小,使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信号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应选用电流负反馈。
4)因为电压反馈可以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所以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压输入时,应选用电压反馈;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流输入时,因电流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电流,所以应选用电流反馈。
----你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呢?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