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构思
- 格式:pdf
- 大小:136.79 KB
- 文档页数:4
第1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料得明日花更红——给2035年18岁的你(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
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
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
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任务驱动型作文详解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简介:1、“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志提出的一个概念。
2015年高考全国卷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2、“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2)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3)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步骤:下面以2015年全国卷Ⅰ为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审题步骤如下:1、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主要角度: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尽力,是父老乡亲的愿望,或许也是她的梦想,但回乡村作为教师,地域、职业和待遇恐怕不是自己所想;到著名外企工作,置身于繁华之地,发挥专业特长,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生活,有着很大吸引力,可有负父老乡亲愿望,甚至会少了一点家国情怀;至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感召下,既能实现自主创业,又能够把民族服装推介出去,不失为一个合理选择,但仅仅受潮流的吸引,盲目行动,且创业需要一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自己不一定完全准备好了。
表面是职业选择上,其实是思想、心态、观念等认识上纠结。
这也许就是她犯难的原因。
(1)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2)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
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3)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
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范文舍小我共圆梦亲爱的小卜:你好!很高兴你即将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你是瑶寨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你是族人的骄傲,更是凝聚着族人的希望。
我知道你正在为就业选择而烦恼,著名外企能更好的发挥你的特长,给你优质的生活,而你则更愿意把握机遇去开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未来是如此的美好,但是在你面对外面花花世界而憧憬时,请你回一下头,回到瑶寨,当你面对父老乡亲的眼睛时,你看到了什么?是羡慕,还有希望。
作文道从本质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向明确、有明确任务的新材料作文,是针对材料下达一个或多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切入写作,写作目的和要求都十分明确的作文题型。
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指令性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
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在审题的时候不能遗漏。
1.文体的指令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的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的文体。
如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规定了只能写论述性文章。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文体,其指令不是那么明显,需要考生稍作分析。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的作文题,其要求是,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任务中隐含了文体要求,“我看高考”的“看”字,表明要侧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写成议论文;“我的高考”中的“的”字,表明要侧重叙述 “我”的故事,要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作文道2.内容的指令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
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来作分析说明:“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句话是从高考的作用与评价的角度去阐释的,适合写议论性、评述性文章;“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这句话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叙述,强调高考与个人、家庭的关联,适合写叙述、抒情性文章;“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这句话强调的是恢复高考的意义,适合展开论述,而“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则适合写当下的高考故事。
3.思维的指令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领及思维详解民权县第一高级中学杨慧云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三年前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9年五大理念引领写作方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创新,放在之首,并且放在发展的核心,为什么一直讲创新是民族之魂?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走极端道路不行,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要实现质的突破,要靠创新来引领发展,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行。
所以,以创新来引领,这本身是新常态的要求,是实现突破的要求。
协调,协调就是个有机体,就是解决一个最大效益的问题。
“集小者必大,集微者必强。
”绿色,就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就是宜居,就是提高生活品质。
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取得经验的体现、着眼点,只有坚持开放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快、上得更高。
中国要走向大国,大国不开放是不行的,闭关锁国不会成功,所以要开放。
共享,就是发展为了谁?为什么要发展?社会制度优越性,就是让全民享受发展中的红利。
所以唯有共享,才能体现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让人民感觉到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五大理念”就是解决怎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这个本质搞清,发展就不会走偏,“五大理念”就会紧紧落到实处。
例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在广佛中学,有一所自助式图书馆。
这里无门、无管理员,借书、还书、借多久、什么时候还,都是靠师生自律。
年终盘点,原来十万册图书变成了十万六千多册,当然,虽然增加了六千多册,但原有图书仍有丧失的。
此事由微博传出后,“广佛文明网”记者进展了实地采访,以“‘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为题进展了报道,一时间引发热议。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说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近日,一所自助式图书馆成功地在微博上刷了屏,这所自助式图书馆伫立于某中学的校园中,它无门无管理员,还书借书皆凭师生自律。
其虽无门,实有诚信之门死守。
在我看来,这是一场独特的诚信教育,也是对多年来学生所承受的诚信教育效果的一种检验。
将信任还给大家,成就自律好品性,开创诚信新纪元。
有别于传统的诚信教育中所采用的理念灌输、严规把守、监视防范等老套路,该校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诚信教育方式——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来当行为的审判人,自己来做灵魂的修理师。
这看似完全自由开放的图书馆,实那么被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和诚信之门严把关卡。
这基于学校对每一位同学自律性与老实性的充分信任,我认为这已经是教育开展的最高境界,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而学校仅起一个创造诚信气氛、引领诚信作风的作用。
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当学生被强行赋予了信任与自由后,出于人人皆有的自耻心和上进心,这相当于对他们诚信行为的一大鼓舞,这种鼓舞自然能大大激发人们老实守信。
事实上,与自助图书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英国的自助地铁站。
所谓自助地铁站即买不买票全凭民众的良知,地铁入站口不设任何检票关卡,买票与不买票的人皆能出入自由且地铁上不设检票员。
最初试运的自助地铁站不仅没有任何亏损反而因为这种充分的信任感而吸引了大量客源,所以最终英国政府决定将全部地铁站皆设为自助地铁站,这自然为政府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可见,当民众素质已经开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种全开放式的制度着实为一计良策。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1一、高考作文材料思路模型① ——适合材料是对立的观点1、引:概括现象(事件)、摆出优选的几方,表明自己的选择,并确定观点。
2、驳:(1)提出要“驳”的观点(自己选择的对立面),这是驱动任务(2)让步承认对方的.优势(3)指出其不合理性(危害)(4)联系现实,分析原因3、立:(1)表明自己的选择,明确观点,,这是驱动任务(2))指出其优势(好处)4、回扣材料,作结论(期望、号召,展望美好图景)二、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② ——适合几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权衡的材料思路结构1.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阐释理由(结果分析)。
3.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阐释理由(原因分析、背景分析)4.承(阐释理由)证明最具风采原因1:分析材料(比较分析、假设分析)证明最具风采2:分析材料(例证法、因果分析、结果分析)5、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答题思路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以上就是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列举的两个答题模板。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思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
要注意:(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
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小编推荐:20某某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
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三)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构思——紧扣材料,抓事件中心立意、构思余君才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中,要明确任务,然后完成任务,审题立意就显得更为重要,让学生明确材料交给的任务,然后紧扣材料,抓事件中心进行立意,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路。
先看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解读:(一)综合分析综合材料发现:材料叙述的是三个人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这个是你权衡“更欣赏谁”的前提,是材料给你的范围,不能随意夸大延伸。
审题立意时,可以分析三则材料中三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1.苏珊,有音乐天赋的,职业不可能重新选择,要做好眼下的工作,尊重自己的选择;2.荆青,放弃自己不喜欢的公务员的工作,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3.王杰,要感恩自己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二)审题要点1.从苏珊的角度,虽然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做好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一样可以成功(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2.从荆青的角度,放弃不喜欢的工作(公务员),做好自己喜欢热爱的工作(设计),可以获得成功;3.从王杰的角度,做好每一份工作,感恩每一份工作,其实蕴含的是,每一份工作,都是成功的练习、历练、是积累。
所以材料的中心事件是,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成功。
(三)完成任务此题的任务是什么?1.“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这是“对象任务”,要求在这三人中选择一个你更欣赏的。
“更”是说三个人都值得欣赏,优中选优,选择一个;“更”字更表明了写作方法,与后边的“权衡”是一个意思,即“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它表明的是思维任务。
“更”字不表明对不选择的进行批判。
2.“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这是思维驱动或说是思维任务。
审题要思考,含意是什么要思考,选择要思考,权衡也要思考。
在表达中体现自己的独特的思考。
权衡就是比较,比较就是对比类比,求同求异。
比较就是思辨。
这是指令了你必须使用的写作方法一一比较思维。
选择就是在分析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出“更欣赏谁”,这就是明确立意。
(四)如何构思?作文命题意图,以及写作方向明确了:“你更欣赏谁”,为什么?所以此题实际上规定了你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比较思维+因果思维由此得出:通过比较思维,权衡自己作文的方向。
通过因果思维,体现出写作的思路。
1.运用因果思维构思示范例(1):我更欣赏苏珊论点:虽然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做好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一样可以成功(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分论点【为什么呢】(1)苏珊是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行,爱一行。
(2)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做好当下的工作。
(3)做好手头的工作,更是一种态度和挑战,同样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例(2):我更欣赏王杰论点:王杰,做好每一份工作,感恩每一份工作,其实蕴含的是,每一份工作,都是成功的练习、历练、是积累。
最后成为了歌手。
分论点【为什么呢】(1)喜欢你的工作,你才能安于当下,做出成就;(2)做好每一份工作,心怀感恩,才能历练自己的人生;(3)每一份工作都是一种经历,都是成功的积累,是成功的练习(前奏)。
王杰之后成为歌手,都得感恩他曾经的工作的磨砺,从而融入了更多人生的经验,对他日后的唱歌事业也是一种积累,因为经历过,才会理解得更深刻。
2.方法总结:运用比较思维+因果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的分论点,形成文章的初步结构。
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中,要明确任务,然后完成任务。
在写作中,重在说理和论述,也需要恰当的运用论据,加以佐证,从而让作文审题更准、立意更深刻。
(五)存在问题1、任务不明确,有的学生没有做明确的选择。
(要求:凡是要选择更喜欢、更欣赏,一定要直接、明确,不要拖泥带水。
)2、有学生的作文没有按照材料作文的特点来组织,就如一个引子,没有扣紧材料。
3、没有明确论点的学生也很多,全文不断重复材料(要求:论述材料要回应材料,回应主题,但不等于整篇都絮絮叨叨,关键在于语言不精炼。
)4、作文的主题,应该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展开,有些学生说,苏珊对的是因为选择,如果这样说,这里三个都存在选择,没有扣好主题。
5、入题太慢,分析其他两个不好用了三百多字,后面才回到正题。
(要求:选择了其中一个,对另外两个的论述一般不能超过一段,4—5行,不要一段说A、一段说B,然后我更喜欢C,这样就会犯平衡着力的错误。
)6、基本能扣住工作写的学生不多。
(要求:审题要明确材料的中心事件立意,不能跳开中心事件去另辟蹊径,比如:选择自己喜欢热爱的专业,于是,有学生就开始整篇文章都谈兴趣,而不谈对工作的态度。
)7、存在不具体,擦边的审题:“要坚持自己喜欢的,每一次经历都要感恩”。
(修改一下:“要坚持自己喜欢的工作,对每一份工作都要感恩”有何区别?让学生紧扣材料,学会要具体到材料内容,不要大而不当,夸大其辞。
)(六)学生作文选热爱并感恩每一份工作广州市第四中学11班谢天妮出生于音乐世家但却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没有重新选择音乐之路,但她选择将手头的工作做好;荆青因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能设计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做过许多工作,并且喜欢,充满热爱,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但在三人中权衡,我更喜欢王杰。
苏珊,相比起音乐,选择了美国证券界工作,选择过后,只能将手头工作做好,这样的工作,不是心中所好,恐怕到老,也会给自己徒增遗憾。
荆青,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但对过往的公务员职位,表示不喜欢,她并没有正确看待曾经工作给她带来的帮助与意义。
而王杰,对自己从事的工作都喜欢以及感恩,正是这种热爱自己手头从事的每一份工作,认真对待的精神,才铸就他的成功,才更吸引人。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对人生的阅历,都是一次修行。
有着金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的周星驰在未出名前,因家庭贫困,早早出来打工养家,他曾做过饭店服务生,送外卖的员工等等职业,但是他在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后,仍很感激曾经多份职业带给他的宝贵经验,让他体验到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才能写出令人亲近开怀大笑的喜剧。
工作都是平等的,并不意味着令人瞩目的歌星,演员工作更令你感受到人生。
每一份工作,都饱含着辛酸苦辣,正是这不同的工作,才令人们感受到人生百态,才成就千姿多彩的社会。
许多总裁,经理也是从不同基层工作做起,经历一番摸爬滚打才有如今地位。
难道这些不同的工作没有给他们积累经验吗?难道这些不同的工作没有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技能来胜任更重要的工作吗?因此,我们要像王杰一样热爱并感恩每一份工作。
热爱并感恩每份工作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是对自己的重视,也是彰显了对各种事物的接纳能力。
很多人初始出到社会,迫于无奈,只能找到一些很基本的工作,他们感到才能得不到施展,于是每天随便了事,混过去,但同时进入公司,初始做同样工作的同事却早已升职,难道是资质不同?难道是他们比较懂上司的心?其实都不是。
他们热爱,尊重自己的事业,不管多小的事情都认真对待,慢慢熟练积累大量经验,才能一飞冲天。
随意对待自己的工作,只能自食其果,这即是对工作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王杰做过的每一份工作,他都热爱,自然令他体会到不同工作阶层的感受,为他的创作提供大量材料。
热爱并感恩每一份工作,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素养,正如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敬业精神,也正诠释这一点。
若人们都热爱感恩自己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那么中国梦的实现也不远了。
用自己的经历筑起成功的路广州市第四中学2班苏卓童面对于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出身于音乐世家的苏珊选择了金融整卷成为了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荆青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选择了自小喜欢的建筑艺术,设计了许多独一无二的作品;王杰做过许多工作,尽管他成为了歌手,仍喜欢并热爱着每一份工作。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梦想与现实或许有时不可兼得,又或许还没有拥有自己的梦想,不过没关系,就像宫崎骏说过个:我不知道前方的路如何做,但我已经在路上。
因此我更欣赏王杰。
梦想在前方,我在每一份工作中历练自己。
就如长隆集团的董事长,他一开始并不实就是游乐园老板更不是大集团的董,而是市场上卖牛肉的个体户。
当然,那时他还没有建立游乐园这么遥远的想法,还只是为谋生计。
在之后生活逐渐富足了,忽然萌生了建游乐场的这一儿时的想法。
如今,就成为了不仅是游乐园,更是包括酒店、餐厅等多种业务的集团董事。
如王杰一样,或许他就业,已开始只为谋生计,却在这些他喜欢着的职业给予了他指向梦想指向成功的道路,在从事的每一份工作中历练自己,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
从低做起,不是拉大了与成功的距离,而是丰富了你成功路上的风景。
李尚师在修史诗,并不是根据固有的知识去修史,而是从实地考察开始,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对固有的网络进行重新构建,形成专属于自给的网络,成为修史第一人。
王杰通过做茶楼伙计,油漆工,司机等职业,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提升了自我,使其成为一名优秀歌手奠定坚实基础。
生活经验、职业生涯,细小而不卑微,看似遥远却息息相关。
王杰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切你所意料之外的事情都会在细小的经历中成为情理之中。
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就如王杰一样在小道中走出大路,在你不知道前方的路是否正确时,只要像这走再远一点。
梦想在远方,路在脚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要善于从现实中寻找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的经历心存感恩。